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元自助游 作者:藏羚羊自助游编写组编-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都种植有一株常青树,象征圣母“健康长寿”。萨玛祠平时锁着,想看的话得找寨民开门,还要给2元。
  古榕最密集的地段在车江荫塘寨到章鲁寨约1千米的河岸,共有54株。天造地设,组成了世界罕见的古榕群。建议你找一家小店买点甜米酒,味道不错,请周围的人喝点,他们也许会盛情邀请你到他们家去歇息或吃顿便饭。甜米酒不能喝太多,这东西后劲不小。
  沿着河堤走可到车江河水泥桥。旁边有一棵榕树包着一块石碑。这里原是一个渡口,新中国成立前,村民为了记住捐资修渡口的人,在此立了块“公德碑”,立碑时旁边有一株榕树,结果岁月流逝,榕树慢慢将碑包入了自己的怀里。
  都柳江从车江侗寨旁缓缓流过,江面宽阔,江水清澈,可以看到妇女们在江边洗菜、洗衣服、洗头,男人们挑着稻谷从木板桥上走过。而寨子的另一面就是公路,车流不息。
  从榕江县城坐三轮车只要1元。另外,任何去从江方向的小巴都会经过此地,也只收1元。不过,要是坐单人三轮车要价5元,还价到3元。珠郎娘美塑像的旁边临江有几家民居都可以住宿。侗家木楼一层不住人,住在二楼,走廊上看出去就是清澈的江水和姿态婀娜的古榕,很舒服的,10~15元/床,房间不大,通常一个房间就一张床,所以这样的价格住单间很划算。
  5元。司机一般在正门停车,可以不从正门进去,向前走10多米就有进寨的路,不用买门票。坐手划木船游江,2元/小时。
  丰登寨、宰荡 这是两个小巧的侗寨,因为去宰荡必须经过丰登寨,所以在此一并介绍。
  丰登寨离公路不远但隔着一道山口就很安静了;宰荡最出名的是侗族大歌。这两个寨子比较小,没有那种漂亮的鼓楼,但也有行使鼓楼功能的大房子,所以不要因为看不见鼓楼就以为是苗寨哦。
  在车江侗寨公路边搭开往黎平、宰麻方向的班车或农工车到丰登坳下,车费3元。下车后步行10多分钟就到丰登寨了,从丰登寨沿一条相对宽些的土路步行约30分钟就是宰荡。
  从宰荡可步行到增冲,不过得有向导,费用50元左右,得走上大半天。
  西南地区…黔东南(5)
  西南地区…黔东南(5)
  榕江―增冲―从江
  榕江到增冲鼓楼的交通很不方便,最好能争取上午赶到增冲下午早些回来,不然就可能没有去从江的车了,晚上赶往从江县城住宿。
  预算:住宿30元+餐饮20元+交通40元+导游费100元=190元
  增冲鼓楼 增冲鼓楼位于榕江县东北面,寨子三周围山环水绕,鼓楼居于其中,寨上数十栋飞檐翘角的古老印子屋衬托着鼓楼如碧波中一桅独起,进寨时一眼即能看到。增冲鼓楼建于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杉木结构,楼内有楼梯曲折而上直到置放楼鼓的一层,楼梯为花格栏杆。鼓楼的最低层有大门,正中设一火坑,火坑四周嵌有条石,地面全用青石板嵌砌。看该鼓楼最主要的是看它的结构,因为整个鼓楼用石鼓作柱基,不用一钉一铆,而且年头够久。四壁挂有各个时期书写的对联和诗歌。1988年,增冲鼓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此之外,以增冲鼓楼为代表,“九洞”地区鼓楼、花桥多数都有近百年或百年以上历史。如信地鼓楼、往洞花桥、培盈鼓楼、朝利鼓楼、贡寨主楼等,被列为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鼓楼、花桥共16座,其中,国家级1座,省级1座,县级14座。
  要看民族表演必须事前跟他们联系,否则到了当地只能扑个空,除非你赶巧遇到大的节日。导游及陪同费是100元/天,从江县旅游局 0855…6412190
  从榕江坐去往停洞方向的农用车。以前有过到增冲的班车,后来因为客源少而停开。也可坐开往停洞方向的班车,在停洞找增冲本地人家的农用车搭载,但概率不大,最好在赶集日,那时候机会要大很多。赶集日在农历的逢一或逢六,有的地方也按农历的马日和猪日,不能确定,最好从榕江出发之前就向当地旅游部门打听清楚。如果你找不着车就只能步行了,从停洞到增冲大概30千米村级公路。榕江到停洞长途车车费大概8元,从江到停洞10元,有时候价格由司机控制,不会多要,但能少给,记得讲价。在从江包吉普车去约200元往返,只能租吉普车,路况不好,别的车去不了。
  增冲鼓楼周边应该算是鼓楼群,相隔最远的有十多千米山路,最近的3~4千米,具体线路必须向当地老百姓询问。如果要将该地区所有的鼓楼一一看完,估计最少需要一个星期,可以找一户农家住下,价格自己商量,花不了多少钱。
  从江―岜沙―从江―小黄
  早上去岜沙,最好中午前回到从江,然后再去小黄。晚上只能住小黄的农家了。
  预算:住宿30元+餐饮20元+交通70元=120元
  岜沙 岜沙村离从江县城仅7。5千米,纯苗族,20世纪70年代初从(江)榕(江)公路修通时就从这儿穿寨而过,但多年过去,世居于此的苗民仍然保持原始古老的生活。
  岜沙最有特色的是男子留发髻和古代部落武士形象:岜沙男子剃光头,只有头顶处留头发,而且都挽着一个模式的发髻,同时随身必佩火枪、腰刀,身着自织自染自制的无领右开衽铜扣青布衣,直筒青布裤,裤管很大,看上去让人想起远古时代的武士。
  岜沙寨依山逐层修建,置身寨中往往辨不清方向。房屋建筑古老淳朴,老人小孩友好而好奇地打量外人,感觉亲切。岜沙人主食糯米,每当秋收的时候家家户户从田里把禾摘下来扎成把,不挑回家,而是挑到寨边的高大木架上(当地人称之为禾晾),一把一把挂上去,待到禾把晾干后才收进木架边的禾仓。那几天的时候寨边金灿灿的一片,与浓绿的山林、青瓦木房一起很是养眼。
  岜沙人自然崇拜观念浓厚,崇拜古树、太阳。假如人畜不安、生活不顺或天灾人祸都要到寨头大树下烧香祈祷。把树木当神祭拜,保护树木因此也成为习俗。村规民约中有“不准车辆进入岜沙买柴,只准村民挑柴到县城卖”的条款,因而岜沙四周树木保护良好。1977年,岜沙人砍倒村头一株直径1。2米的古香樟运到北京用于建造毛主席纪念堂,并于树址建造了一座八角亭以志纪念。
  到岜沙的时候如果看到寨门前横拦一根野藤,藤上挂着草标,这标志着寨门未开,外人不可擅入。当节日或有贵客来的时候,一名穿戴整齐,一身威武的岜沙男子在寨门前吹奏芦笙、芒筒,身着苗族服饰、佩戴银头饰的岜沙姑娘在寨内持牛角酒恭候贵客。一曲笙歌奏毕,三声铁炮响起,一阵火枪对天鸣放,宾客鱼贯进入,饮些许牛角酒以示吉祥。然后在姑娘们的带领下走上芦笙堂的林中小路。芦笙堂在岜沙东南的森林里,大概100平方米左右的空地。行进途中,岜沙男女要面向太阳,缓缓后退行进。据岜沙老人说,岜沙人要进芦笙堂必须首先面向东方祭拜太阳,然后在此地表演苗族歌舞。
  西南地区…黔东南(6)
  西南地区…黔东南(6)
  平时没有这种表演,但可以与从江旅游局或到寨子找人联系一场,费用是400元,很有看头,人多了分摊也不贵。农闲的时候几乎全寨的人都来凑热闹,什么样的家藏宝贝都拿出来,那时候当然也可以尽情地照相。此地没有饭馆和旅社,但游览此地有个半天就足够了,用不着吃住。岜沙的梯田、妇女晾晒青布很是入镜,可以多来两张。
  因为榕江到从江的车现在都走新路,不经过岜沙了,只能在从江过了桥,搭小面的,3元车费。可步行,约1。5~2小时左右。
  平时要给当地人照相特别是老人最好跟他们商量一下。当地人对某些旅游者的宝利来快照印象深刻,以为所有的旅行者都有这样的机器,当问起的时候最好解释清楚。
  岜沙在当地读音为biasa,而不是basha。
  歌乡小黄 小黄距离县城20多千米,是小黄、高黄、新黔三个行政村的统称,共662户,3000多人。小黄四周青山环抱,一条小溪从寨中缓缓流过,吊脚木楼依山傍水。
  小黄是侗族地区远近闻名的“侗歌窝”。小黄侗歌在侗语中被称为“嘎小黄”,意思是“小黄的歌”,足见其自成体系,魅力独特。当地人又一句口头语“饭养身,歌养心”。侗家人的历史、祖辈的艰辛均靠歌传给下一代。侗歌形式多样,生活、恋爱、劳作等均有歌,而侗族大歌则是所有形式中最高的一种。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伴奏的合唱曲目,在小黄几乎任何人都可以拉起队伍唱大歌,歌队也不用指定谁唱高音谁唱低音,但演唱时他们都可以配合得天衣无缝。全村居然有歌队26支。小黄侗歌曾到过法国表演。
  小黄侗歌平常的时候只有独唱、对唱,几个人的合唱可以听到,真正的侗族大歌只有在节日的时候能听到。最隆重的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赛歌会,届时三个行政村都要举办赛歌会,所有的歌队都出来亮相赛歌,比军队里的拉歌要热闹多了。其次就是春节初三以后,三个村的男女歌队之间互相邀请吃相思、对大歌,那时候年轻人居多,形式更活泼些。
  小黄只有一条村级公路相通,没有班车。可在高增坐二轮摩托车去,要价30元,可讲价,但路极差,做好灰头土脸的准备。
  如果来得不巧也可以与从江旅游局联系大歌表演,费用也是400元/场。
  到小黄必须住一天,当地没有住宿的地方,只能住在老乡家里。
  小黄―高增―从江
  高增侗寨是最后的景点。大概中午后就能回到从江县城。可以由从江选择回贵阳或者是再继续南下到三江、龙胜、桂林。
  预算:住宿80元(贵阳或是桂林住宿)+餐饮20元+交通70元(包括到贵阳或是去桂林)的车费=170元
  高增侗寨 高增离从江县城虽然只有5千米,但交通却不太方便。村中依旧保持原始的民风,一座高大的鼓楼矗立在寨子的正中央,寨边则有一座精美的风雨桥。在寨中游走的时候偶尔会有妇女拉你到她们家中看她们的手工布匹或工艺品(其实就是生活用品),不妨跟她们去看看,价格很公道,也不会强买强卖,而且讲价空间比较大,还能拍到很好的图片。
  在从江客运站坐三轮摩托到青云桥(2元),再转到高增的二轮或三轮摩托车皆可(3元)。如果住在老城可从渡轮到青云桥转车。从江县有长安车出租去高增,来回要30元。高增村口有吃饭和住宿的地方,5元/床。但因为离从江比较近,食宿均可以在从江解决。离高增约2千米的地方是银良村和平桥村两个小侗寨,有鼓楼,顺便可以去看看。
  住宿
  黔东南线上除了凯里是座大城市外,其他都是小城镇,但住宿不成问题,价格更便宜,甚至有5元/间的单人间。
  贵阳
  劳改局招待所:离诺马特超市近,超市旁就是有名的王记牛肉粉店。是市中心较便宜、卫生条件不错的住处了。新装修过的标准间在100元左右,多人间30元/床。位于都司路188号,准确说是都司路往文化路走100米左右。0851…5860079。
  新华书店招待所:位于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往西不到500米即是贵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