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beyond私家像册 作者:李向晖-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驹!你做到了!曾记否,你说过〃在最光辉灿烂的时候把生命一下子玩到尽头,就是永恒!〃
  你做到了,10年后的今天,在我们只能流着泪唱着歌怀念你的时候;在我们只能遥望夜空说声〃祝你愉快〃的时候,你!还好吗?天堂中是否依存你的光芒?天堂中是否又有另一个Beyond……〃盼望我别去后会共你在远方相聚,每一天望海,每一天相对。盼望你现已没有让我别去的恐惧,我即使离开,你的天空里……〃歌声中,你走了!
  阿Paul在歌中声嘶力竭的呼喊着:如今,你远走彼岸,告诉我那边天色好吗?家驹!你真的好吗?在天堂中,是否真的海阔天空。我不能为你做些什么,只能遥遥地祝你愉快,只能遥遥地祝你能够真的自由自我,高唱我歌,走遍千里,海阔天空……
  'BT2'弦断如泣不成歌
  〃死就是再也不回来,就是使过去的甜蜜变得更加甜蜜。〃但对于家驹10年前的突然遇难,能让我们品尝到的,却从来都只是一大口有若黄连的苦涩。
  娱乐圈本是一个名利场,其实在哪儿都一样。然而1992年,Beyond乐队还是抱着独树一帜的野心,毅然选择离开香港,远赴日本发展。可没曾想,时间预留给他们的,竟是一地的鲜血和几个瞬间就被击得粉碎的音乐理想。
  那群无聊的日本人根本就不理睬Beyond的音乐,他们需要只是让几个香港乐手穿上花花绿绿的衣裳,在舞台中央上窜下跳,聊博一笑。
  第34节:代价过于惨重(图)
  曾无数次想像过这样的画面:他们几个在高处挤作一团,舞台某处突然塌裂,家驹随之坠地,然后生命像弦一样地断掉,只是〃哗〃的一声,连一个音节都没有……
  就这样,这个庸俗不堪的电视游戏节目不仅仅杀死了一个血性青年,也葬送了一颗〃香港乐坛的良心〃,成为Beyond神话的〃魔鬼终结者〃。
  是家驹的血,惊醒了萎靡的香港原创音乐;也终于让Beyond乐队得以看清了娱乐圈的真嘴脸,知道音乐的Beyond到底该怎样继续前行。 然而,这一切的代价都太过于惨重:
  一位母亲不会再听见儿子唱《真的爱你》;
  诚挚的歌迷们不会再跟着谁晃动手里的ZIPPO打火机;
  而过去的band房〃二楼后座〃现在也终于人去楼空,安静寂寥,只有飘荡在记忆里的笑和眼泪……
  〃我们的故乡,放不下我们的理想〃在黄贯中后来的声嘶力竭中,Beyond已经不得不去承认香港就是自己的故乡。可对于已经客死他乡的家驹而言,他至死却都没有获得过一个清晰的故乡概念。
  理想、音乐、故乡……家驹没有死在任何一个怀抱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也是整个香港唱片工业的悲哀。
  不过,现在我们也终于可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咀嚼家驹生前的愤怒: 〃香港乐坛表面热闹,其实是一个没有音乐的空壳〃,〃香港没有乐坛,只有歌坛;没有音乐圈,只有娱乐圈。〃……
  楚布·拉德说过:〃当一个人种树时,明确知道自己绝对不会在这棵树下乘凉,但他在发现人生意义的方面,至少有了一个开端。〃
  第35节:世间已无黄家驹(图)
  的确,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批判者,家驹的人文关注、人性思考确实已经明显超越了摇滚音乐,跳出了香港。由他呕心创作的诸多励志歌曲,温暖过无数个结冰的心房,也带动了更多的摇滚青年操起吉他,高唱自己的理想与爱。
  所以,家驹肯定是约翰·列侬所说的〃梦游者〃,他不光自己做梦,还指引了一个时代的梦想,为不毛之地的香港偷来了可以燎原的〃火种〃。
  英才多罹难,造物总弄人,可惜家驹走得太早。
  'BT2'世间已无黄家驹
  无论什么时候提起Beyond,你都会很自然地换一个相对比较尊重、带一些敬意的语气。无论在哪个城市的KTV,他的歌曲都是一群人很快获得认同的方式你简直可以放心,在真正用耳朵听音乐的人群里,绝大多数的人都可以与你齐声高歌。无论过去多长久的时间,这个名字引起的种种叹息与思考都不会被湮没。
  是的,Beyond这个名字已经成为香港这个城市的一种标签。或者再说得更准确一点,我们尊敬、认同与铭记的,是有黄家驹的Beyond。
  〖BT3〗音乐:是妥协还是勇气?
  说到Beyond的音乐,很难逃开这样一些几乎已经成为定论的描述:从《再见理想》、《永远等待》开始尝试摇滚的几个理想主义青年,在自费出版唱片和小型演出不被重视以后,坚持不懈的同时改变音乐走向,开始唱一些更容易被市场接受的歌曲,配合4张阳光灿烂的笑脸。
  第36节:音乐是妥协还是勇气(图)
  《大地》、《真的爱你》打出知名度以后,他们歌曲的题材倒是越来越丰富,音乐本身却保持相对的纯朴,试验性的东西一直做得很谨慎。黄家驹最后的作品《乐与怒》又开始多了一些比较激越的编曲方式,开始摆脱比较传统流行的步调,但是一片专业人士的叫好声中,真正流传成为一种现象的,还是延续以往风格的歌曲《海阔天空》。 于是,很多人叹息:在极度商业的市场,音乐人不能做自己想要做的东西。他们说,音乐人只有用商业化的东西打开市场,才有机会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音乐。
  每每听到这种评论,反而更加涌起对黄家驹的敬意。
  你是否相信,一个音乐人可以写着不属于自己理想范围以内、但是内心明白注定会被市场欢迎的歌曲,赢得商业的青睐以及歌迷的拥护?反正我不信。我只坚信,在黄家驹的带领下,Beyond抹去了以往作品中青涩以及灰色的一面,用比较流畅的旋律和比较简单的转折,赢得了最广泛的支持,和共鸣起码在传唱率上,Beyond胜了达明一派不止一筹。这不是妥协,是音乐探索的胜利。
  每次在KTV重看大汗淋漓的演唱会现场,每次被那些很商业化但就是很打动内心的旋律感动,总是佩服黄家驹的勇气他找到了一种能够充分抒发激情、引起共鸣的方式,摇滚也可以用这样单纯的音符唱的。
  …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