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斗-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今日之言,还望陛下一定要保密,若是传出去,特别是被天下世家所知后,必酿大祸!”诸葛亮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多谢丞相提醒,朕记住了。”

……

酒泉郡。

如今的彻里吉可没有之前的意气风发了。

凉州贫苦,物资困乏,本来就比不上雍州,所以羌人这一年来也没有抢到多少东西,顶多算是收支平衡。

若是仅仅这样也就罢了,可是最后氐人大军反水,使得羌军出现了那一场大溃退,人马损失无数,要是算上这损失,羌人的损失可就大了。

不过彻里吉也知道,汉军同样也无力西征。鲜卑匈奴大军使得整个雍州元气大伤,而中原又是内战不断,想必那个得胜以后的汉朝小皇帝诶有功夫来追击自己。

想到这,彻里吉脸上又浮现出了一丝笑容,这点失败算得了什么,过上个十来年,等到羌人恢复元气,照样能马踏中原!

突然间,彻里吉想起了一件事情,当初曹丕的使者为了说动羌人出兵,可是许下了大大的承诺,像是盐铁等物资,等到自己回到族中以后,一定要派人去曹丕那里,把东西都要回来。

“大王,前面的大道,一直往西,再走三百余里,便是敦煌郡了。”旁边的侍从开口说道。

“好,让大家加快速度!这酒泉郡距离汉人的地方还是太近,等进了敦煌境内,那些汉人就不足为惧了。”彻里吉说着,狠狠地抽打了马匹,而四周的羌兵也呼啸着,向先冲去。

“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突然从远方的地平线上响起,彻里吉不由自主的勒住了马匹,向声音的方向望去。

“大王,你听,这是号角声!”

“大王,这号角声,听起来好熟悉。”

彻里吉的眉头也慢慢的皱了起来,这号角声听起来是羌人所制造的号角发出来的声音,而听着号角的节奏,这是迎敌时候才吹起的节奏。

“这是怎么回事?”彻里吉微微一愣,随后马上对身后的人说的:“来的可能是自己人,把本王的王旗打出来!”[汶网//。。]

彻里吉的王旗被高高挂起,而此时,远处声音传来的方向,也出现了一队骑兵,浮动在整个地平线的边缘,一眼望不到边际。

“大王,太远了,看不清楚到底是何方的兵马。不过刚刚那号角声,应该是我们羌人!”

“大王,看来是来迎接大王您的!”旁边一个羌兵一脸媚笑的说道。

彻里吉微微的点了点头,但是心中却在疑惑,为什么这么多的羌兵会出现在酒泉附近。

“彻里吉,你可认得我!”一声巨喝从前方的人群中传来。

“这声音好熟悉……”彻里吉喃喃说道。

“彻里吉,这么快你就忘了我了么?”这巨喝再次传来。

“姚冲,是姚冲!”彻里吉突然意识到,这声音正是姚冲的声音!

“姚冲,你怎么在这里,已不是早已经……”

“你是不是以为我已经死了?我没死,你失望吧……彻里吉,今天就是你的死期,咱们的新仇旧怨,今天就一起算一算!”姚冲说着,一挥手,身后士兵同时冲了上去。

……

汉建兴元年秋,彻里吉战败逃出凉州,半路遇到羌人姚冲阻截。彻里吉身边侍卫拼死保护,但是仍然挡不住姚冲,最后彻里吉被姚冲一枪掷出,正中胸口,侍卫拼死抵挡姚冲,保护彻里吉逃出重围。

一日后,彻里吉因为伤势过重,病死在涂中。而凉州羌人也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

……

长安城。

当阿斗回到长安城的时候,庞统领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迎接。

三十里路,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可是相当于大半日的路程,这些官员们虽然各个有马有车,但是三十里仍然是一个不近的距离。这种待遇,绝对称得上是隆重万分。

但是这些文武官员却没有丝毫的怨言,平五胡大军此等功绩,堪比当年的汉武帝平匈奴,所以别说是区区三十里,就是阿斗把所有大臣都叫到天水去,别人也无话可说。

根据旧例,朝廷上遇到喜事,比如皇帝太后的生辰、改元、又或者是这样的大胜,都要举国同庆,大赦天下。同时作为皇帝的,自然要对手下官员进行封赏,哪怕是没有立过一丝功劳的,按照旧例都要嘉勉一番,赏赐些金银,而有功劳的自然是论功行赏了。之后便是大宴群臣,而这大宴群臣也不会只请一次,长安城那么多重要人物,请一次也坐不开,所以受邀之人会按照身份被分成数批,分开宴请。而这一切自然有司职礼仪的官员帮助阿斗全都安排的妥妥当当,阿斗只需要按照程序按部就班的做便可以了。

当木偶的感觉自然不舒服,特别是大宴群臣的时候,那些臣子们自然挣着一个一个跟自己这个皇帝敬酒,哪怕是三国时代的酒水度数不高,也吃不消这种车轮战。

伺候阿斗酒水的内侍宦官都是经过特意训练过的,往往当这些内侍宦官看到皇帝已经有些醉意时,倒酒的时候便只会倒上半杯,若是等到皇帝喝的有些迷糊的时候,便会将酒里面掺上水,有时候会干脆直接换上水,避免皇帝喝多了伤身子。

上一次是阿斗登基的时候大宴群臣是为了钓朱灵上钩,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根本没怎么喝,也不知道这酒上的玄妙。所以喝酒的时候,阿斗不得不用内功撑着,让自己保持清醒,不要醉倒。

说起来阿斗在长安城待得时间并不长,远不如庞统,毕竟庞统当初是跟刘备一起进长安城的。而长安城作为古都,城内自然有不少知名人物,比如一些名臣之后,或者是一些大儒学者,这些人阿斗都不认识。于是庞统干脆接着大宴群臣机会,将这些人一股脑的请来。一是给这些人个面子,二便是为了给阿斗引荐一下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人。

终于,经过近半个月的折腾,这一股庆功之风才逐渐的平息下来,而阿斗也有机会静下心来,开始思考如何对官制进行改革。

如今曹魏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这官员分为九品,已经有了后世的雏形了。而这九品中正制一直持续到隋朝,后来科举制度出现,隋文帝便创立了三省六部,来限制和分割丞相的权力;明洪武朱元璋因为胡惟庸一案,废除了丞相和中书省,而到了明成祖事情,便出现了内阁和首席内阁大学士这一职务,简称首辅,名义上是宰相但是权力不如宰相。

但是这些官制都不是阿斗所熟悉的,阿斗真正熟悉的还是清朝的管制,也就是清朝沿用了一百多年的军机处。

九品的划分没的说,清楚明了,这点阿斗准备借鉴,六部将政务的分工明确化,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值得用一用,至于削弱丞相的权力,阿斗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如今丞相诸葛亮对蜀汉的忠心阿斗是知道的,只要诸葛亮在一天,阿斗便不用担心丞相权力过大的问题。更何况诸葛亮这人对政事不是一般的精通,有他在,会省去阿斗不少麻烦。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今天下三分,正是用人之际,远未到卸磨杀驴的时候,所以这时候,阿斗倒并不急着收拢权力。

宦官一阵垫步走了过来,轻声说道:“陛下,卫尉刘琰求见。”

“宣!”阿斗抬起头来,脑中回忆起这个刘琰的资料。

说起来,这个刘琰是刘备麾下的老臣子了。官渡之战的时候,刘备曾经占领过汝南,那时候刘琰便在刘备麾下为从事。后来刘备得了益州,便封刘琰为固陵太守。这一次雍州需要人手,刘琰便随同张松一起被调到了雍州,封为卫尉,同时加封武乡侯。

这么多年来,刘琰一直在地方上为官,与阿斗没有什么交集,阿斗也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而已,并没有见过真人。但是听人说这个刘琰很有文采,善于言谈,颇有长者之风。更重要的时候,刘琰的老师便是经学大师郑玄!所以刘琰在经学上的造诣,也是十分高深的,一般大儒都比不过刘琰。

三国时期注重出身门第,就凭着郑玄弟子这一条,刘琰的身份就高了三分,特别是在长安这种世家云集的地方,更看重门第这一条,所以刘琰到了长安以后,身份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阿斗这边想着,对面刘琰已经进来了,见到阿斗马上很规矩的行了大礼。

“刘爱卿,免礼平身……恩,这个刘爱卿前来,可是有什么要事?”阿斗说话的同时,仔细打量起眼前的刘琰。

今天刘琰是一身官服,整理的是一丝不苟,在朝脸上望去,胡子也是梳理的非常整齐,眉宇间带着一股子倔强,典型的文人模样,远远望去,阿斗就能感觉到,刘琰是那种做事情一板一眼的人。

“陛下,臣当年曾游学于长安,也认识了不少长安的大儒学士,近日臣初至长安,自然免不了与当年的友人一聚。”

阿斗愣了愣,这刘琰说这些干什么,难道就为了卖弄一下他刘琰在这长安城里人际广泛?随后阿斗想想人家说刘琰颇有长者之风,应该不至于来卖弄这样的事情。

只听刘琰接着说道:“臣与友人相聚之时,不免谈天说地,臣的不少友人,在言语之间,对必须迁氐人入雍州一事,略有怨言……”

刘琰说到这里偷偷的瞅了瞅阿斗的表情,而阿斗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特殊的表情,这反而让刘琰有些摸不着底。所谓伴君如伴虎,在阿斗面前,刘琰也不敢话太多。

“略有怨言?我看是很有怨言吧!”阿斗暗自想道,此时阿斗脸上虽然没有表情,心中却明白刘琰这是故意捡好听的话说的。

刘琰见阿斗没有任何表现,只好壮着胆子说下去:“陛下,臣的那些好友多为大儒学士,他们觉得,氐人毕竟是胡人一类,若是入我雍州,恐怕是引狼入室。”

“呵……”阿斗反而笑了起来,之前阿斗决定将氐人迁移到雍州的时候,就预料到了会有人反对,只是没想到,这刚有一些苗头,刘琰便匆匆的跑来告诉自己了。

良久后,阿斗开口问道:“刘爱卿,你精通经学,你觉得呢?”

“臣以为,此事乃是一双刃之兵,氐人随是胡人,但是若是愿意诚心归服从我大汉教化,则无以为虑;若是不服我大汉教化的话,必成大患。”

“教化?”阿斗身体微微一颤,猛的想起了之前诸葛亮所说的“以氐治氐”,从氐人当中选拔官员,治理氐人,然后在辅以汉人官员,从旁教化,看来那个时候,诸葛亮就已经想到了这教化的重要性。

“刘爱卿,孔子曾言,有教无类,你那些友人也都是饱读诗书的大儒学者,可愿意去教化那些未开化的氐人,让那些氐人沐浴我天朝雄威?”阿斗突然开口问道。

“恩,这个,臣不知道……”

“哦……”阿斗点了点头。此时,阿斗脑中突然闪过一个想法。

根据阿斗对这些文人的了解,这文人最好的便是名声。这一点,恰恰可以好好的利用一下。

“刘爱卿,你说得对,那些氐人是需要教化,这样吧,朕给你个差事,这长安城内的大儒学子你比较熟悉,不如就由你找些人,去教化那些迁入我雍州的氐人如何?”

“陛下,这恐怕……”

“刘爱卿,别急,我还没说完。朕准备在这未央宫外建立一阁,名曰敬贤阁,凡是教化氐人有功者,皆可封为敬贤阁大学士,画像置于阁中,以表其功,同时供后人标榜学习……”

“啊……”此时,刘琰已经吃惊的睁大了眼睛。

这文人最好的是名声,最希望的也是自己的大名能够流芳百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