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女书商 作者:千年书一桐(起点女生网首页大封推vip2014-07-03完结,清穿)-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大家人吃一顿的。
  “大丫,你爹连参汤都喝了,还用这么花钱吗?不如把钱省下来,给你爹娘当药费多好。”孙氏说道。
  孙氏也是听曹雪芹说了,这两人还要去抓药,尤其是赵氏的药,一副药还不便宜,都是些大补的东西,像什么肉桂、阿胶、党参、黄芪、当归等东西,对了,还有人参,这得要多少钱?
  孙氏算了一笔账,这叶大福和赵氏这一折腾,不光万家的三十两银子进去了,只怕今天送来的这几两银子还有上次叶大福挣的那几两银子搭进去都不知道够不够?
  这个家,必须到分的时候了,以后叶大福不光进不了山打猎,只怕一般的农活也做不了,赵氏也是,至少这半年不能下地了,这家,不分的话,日子怎么过?
  当然,孙氏也是在心里盘算而已,她不能在这档口提出分家,传了出去她和三福以后都没法在这村子里立足了。
  麦香一听“药钱”这两字,忙笑着说:“药钱有爷爷和嬷嬷呢,我这点小钱也顶不了事。”
  这责任一定要撇清,不然的话,麦香手里的这点银子都搭进去也不够。
  麦香可不傻,叶大福和赵氏这样,估计离分家也不远了,不分家,叶家人的主意也会打到她身上,她必须给自己留点后路。
  第二天,麦香一家还在睡梦中的时候,赵氏的娘家呼啦啦来了一堆人,刚进院子,老太太余氏就拍着手哭喊上。
  “可怜的闺女,你的命咋这么苦?自打嫁进了这老叶家,就没有过一天好日子,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也没有人给我们送一个信,真当我们老赵家没人了?。。。”
  上房的叶铁柱和刘氏被惊醒了,急急忙忙套了件棉袄出来。
  “亲家,这么一大早就来了,还正打算给你们送信呢,麦香她娘生了一个儿子,今儿正好是洗三的日子。”刘氏忙陪笑说。
  “呸,看我们都上门了,你才说要给我们送信?你这老太太也不是什么好人,吃柿子光捡软的捏,不就是欺负我们赵家穷,眼里没人吗?
  我那可怜的闺女哟,娘差点就见不到你了,她人呢?”余氏上前一把揪住了刘氏的衣服,劈头一顿好问。
  麦香这时已经被外面的动静闹醒了,一开始还以为是叶大福出了事,一个激灵爬起来跳下炕就开门往上房跑,连院子里的这堆人都没有看清。
  “爹,爹,你怎么了?”麦香掀开门帘进去,五福、八福也起来了。
  “爹没事的,你快回去穿袄,仔细冻着。还有,院子里好像是你姥姥家来人了,你好好劝劝你姥。”叶大福听出了余氏的大嗓门。
  麦香这才觉得冷了,忙回到自己屋子,这时刘氏已经领着赵家人进了屋,余氏抱着赵氏母女两个又是一通放声大哭。
  麦香这时才发现,赵家的三个舅舅和舅娘都来了,其中二舅赵元河三舅赵元山以及两个舅娘是麦香第一次见。
  三个舅娘见余氏带头哭了,也跟着抽抽噎噎的哭起来,一时间,房间里乱哄哄的。
  

第三十四章、洗三的面条

 麦香听了这些哭声都觉得烦,更别说是一个刚从鬼门关爬回来只有半截子命的赵氏。
  “姥姥,三位舅娘,你们先别哭了,大夫说,我娘要静养,不能吵闹。”麦香劝余氏。
  “孩子,你不懂,你嬷嬷太欺负人,你娘遭罪了,我这心里难受哇,差点就看不到你娘了。”余氏哪里懂什么静养不静养,她需要的是发泄。
  余氏的话刚说完,便感觉赵氏不对劲,忙喊:“立夏,立夏,你怎么了?”
  原来赵氏本来精神就不济,一早被闹腾了这半天,实在支撑不住,晕了过去。
  麦香忙飞快地把曹雪芹喊来。
  曹雪芹给赵氏诊了一会脉,沉吟一会,说:“今天还用人参吊一天,她应该算挺过了这一关。”
  麦香听了打开了灶口,放了几块木炭进去,拿一个药罐子装些水放在灶台上,放了几片人参和一些参须进去,慢慢熬着。
  曹雪芹见麦香做好这些,便去上房看看叶大福。
  “大丫,这真是人参?这得多少银子?”赵家人见曹雪芹出去了,忙拉着麦香的手问,叶家的穷困赵家人也是知道的,哪里有银子买人参?
  “可不是人参?这两天,光人参,就给大丫她娘花了十几两银子了。亲家,你现在该放心了吧?方才夫子说的话你们也都听见了,大丫她娘已经缓过来了,以后只要好好调养就成。”刘氏说道。
  “啊?花了这么多银子?”大舅娘方氏惊叫了一声。
  “这还不够呢,这头三天要喝什么独参汤,光这三天她一人就花了十几两,以后的药还要人参配呢。夫子说了,大丫她娘,全仗这人参才挺过这一关。我们叶家,这次也算尽心了。”
  “娘,我们也别在这挤着了,他二姑还没醒来,我们是不是先去看看姑爷?”方氏担心再说下去,叶家该哭穷了,赵家一点表示都没有也不合适,可表示的话,她手里哪有几个富裕的钱?
  余氏倒是没有多想,但是知道叶家为了给自己女儿续命,连人参都用上了,哪里还好意思哭闹下去,用袖子擦了擦眼泪鼻涕,便带头出了门,进了上房。
  可巧这时跌打大夫也过来了,正跟叶大福换药,曹雪芹在一边研究他的草药膏子,一边跟他探讨一些草药知识。
  余氏见了叶大福的腿伤,得知这腿就是好了也是一条废了忍不住又放声哭了起来,她是为女儿这大家子的将来发愁。
  “姥姥,你别哭了,你这样一哭,大夫怎么跟我爹换药?要是他一分神,错了一点半点,遭罪的还是我爹。”麦香只得又开口了。
  来了这半天,除了哭闹还是哭闹,一句实质性的话也没有,麦香有几分不耐烦了。
  “丫头,你还小,哪里知道这日子的艰难,你爹娘如今成了一对废人,这以后,你们几个要靠谁呀?”余氏反倒搂着麦香哭了起来。
  “姥姥,谁说我爹娘会成废人?我爹不过是腿不好了,怎么就成了废人?”麦香不高兴了。
  叶大福本来心情就不好,尤其得知自己治病花了这么多银钱,生怕自己拖累了大家,这姥姥偏偏还往叶大福的心口戳,这哪里是来看人,分明是来添堵的!
  “孩子,你爹好胳臂好腿还养不起这家人,这要成了瘸腿,这个家还能指着谁?”
  “姥姥,我们还是去我屋子里坐一会吧,我要给小弟弟熬点米汤,还有我娘的参汤也差不多该好了。”麦香只得把余氏拖走了,让这些人在自己炕上坐着。
  上房这边,两个大夫走后,刘氏进灶房交代钱氏和孙氏两人去擀些面条,一会接生嬷嬷也得来,再怎么着,孩子的洗三还是得过。
  “娘,家里的细粮只怕不够,也没有什么好浇头,不如问大丫要点白面、鸡蛋和猪肉来?”钱氏说道。
  “算了,白面不够掺点玉米面和红薯面,大丫手里能有几个钱?那点东西是给病人吃的,还经住这些人吃了?”刘氏不高兴地瞧了钱氏一眼。
  刘氏心里也有一本账,麦香拿出钱来给赵氏和叶大福开小灶,那是替她刘氏省钱,叶大福是她的儿子,这些赵家人是谁?是外人,一共这么点好东西,他们吃了去,她儿子叶大福吃什么?
  “娘,不是还有马大娘吗?”钱氏追问了一句,马大娘是稳婆,她今天要来主持洗三的仪式。
  “多打两个鸡蛋吧。她和咱们二十年的交情了,也知道咱们家现如今是什么情况。”刘氏权衡了一下,说道。
  她也不是拿不出这几十文钱来买一两斤肉,只是一来她不想便宜了赵家这些人;二来她也想借这个机会哭穷,让大家明白老叶家的困境与重情义;三来以后的日子还不知是什么情况,她不敢随意糟蹋一文钱。
  刘氏的话刚说完,马婆子便笑嘻嘻地进门了。
  “恭喜,恭喜,大妹子还是家底厚实哇。”马大娘知道赵氏靠着人参吊命活了过来,着实有几分意外叶家的家底。
  “老嫂子,快别说这话,刚还和儿媳商量,这顿面条,都没有像样的浇头,要对不住老嫂子了。”刘氏忙陪笑说。
  “行了,又不是外人,跟我还客气什么。”对方拍了拍刘氏的胳臂,以为刘氏是跟她客气。
  及至叶家端上来的面条连点肉沫子也没有,而且还是掺了大量粗面的面条,马婆子觉得叶家可能是精穷了,不是跟她客气,倒是有几分佩服起叶家的为人。
  赵家人这顿面条吃得也有些不是滋味。尤其是老大赵元江,他是赵家的长子,自己的妹子妹夫遭了大难,论理,他们是应该伸把手的。可是,家里的日子这么穷,自己婆娘把钱把的紧,轻易是要不出来,再说了,就是使个大劲拿出个二三十文钱来,一点事也不顶。
  饭后,马婆子在麦香的房间里摆好香案,准备了一盆清水,要给孩子洗三。
  麦香把婴儿抱了出来,马婆子接过孩子,暗自感叹了一下,这孩子身上的衣服和包被,一看就是很多年了,这家的日子,以后可怎么过?
  麦香见马婆子颇为同情地看了一眼自己和麦黄,忙笑道:“还请嬷嬷给我小弟多说几句好话。”
  因为麦香方才听几位舅娘嘀咕,这洗三没有钱添盆,稳婆会不高兴的,只会敷衍几下。
  刘氏先往盆里添了一勺清水,扔了十个铜板,余氏见了,也从自己的衣兜里数出了十文钱,剩下的几个婶娘和舅娘,都是二文钱,麦香想了想,也掏了六文钱扔进了盆里,她也希望这个小弟,一辈子能顺顺当当的。
  马婆子一手抱住孩子,一手拿了棒槌在盆里搅了搅,嘴里开始碎碎念,麦香只听见什么“一搅二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后面的便没大听清。
  搅过之后,这才开始给孩子洗澡,当然是象征性地洗两下,嘴里也是念着些孩子将来做官发财之类的大套话,听见孩子的哭声,大家便都笑了,就算仪式完成了。
  论规矩,这盆里的铜钱应该给稳婆拿走,可是马婆子知道叶家日子艰难,说什么也不要。
  “大妹子,我们姐妹之间还讲这些?这钱,就当我给大侄子媳妇买几个鸡蛋吃,等你什么时候日子好过了,有多少情不能还?”马婆子笑着推辞。
  “这多不好意思,连顿像样的面也没有吃上,就这几个铜钱,你还不要,我这老脸该往哪里摆?”刘氏十分过意不去。
  “哟,大妹子,现在有几个你这么心慈的婆婆,为了儿媳妇,把家底都掏了个精光,连给儿子预备娶媳妇的钱和闺女的嫁妆都花了个精光,你家这儿媳,能有你这样的婆婆,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要换了一户人家。。。”后面的话马婆子没说出来,不吉利。
  “还是你知道我这心,体谅我的难处,可不就是这个情况,我家五福,今年都十八了,这以后,谁还愿意进我家这门?”刘氏牵起了衣角擦了擦眼泪。
  “大妹子放心,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穷一点也是一时的。这以后,方圆几里的人家知道了你们叶家的为人仗义,对儿媳妇跟亲闺女一样疼,谁还不放心把闺女嫁进来?我要遇到合适的闺女,保准替你说一声。”马婆子拍着胸脯说道。
  刘氏听了这话碰在心坎上,马婆子四处走街串巷的,附近的人家都熟,正好替五福寻摸一个好对象,便又拉着马婆子说了好一会体己话。
  马婆子走后,余氏拉着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