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啸-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忠诚而已,更是人类所自豪之步向高贵正道的精神吧。

  文天祥在诗中列举出数位历史上之人物来做为“正气之人”之典范。前汉之苏武,西晋之嵇绍,唐之张巡、颜杲卿、段秀实等十二名。这些都是护守节义,不屈于敌人威逼胁迫之人。文天祥决定模效这些人。

  许多人都为了劝服文天祥而造访狱中,其实不如说是奉忽必烈汗之命而来的吧。留梦炎亦是其中之一。原本为宋朝左丞相的他,现在成了元朝丞相。只是他尚未开口,就受到文天祥一阵冷嘲热讽,只得苍白着脸悻然离去。从此之后,留梦炎便开始破坏宋朝旧臣为拯救文天祥性命之行动。

  抱持着无比耐性期待文天祥归顺的忽必烈汗,此时已年近七十。他并不喜欢朝廷之中为了文天祥应该斩首或是饶恕而分成两派。监禁三年之后,至元十九年(公元一二八二年一十二月八日,忽必烈汗将文天祥召唤至明廷。他对着直立不拜的文天祥提出了条件,若是愿意事元就授予丞相之位。然而文天祥到底还是拒绝了劝诱,要求以宋臣之身份被处刑。

  忽必烈只得断然下旨,将文天祥处死。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上午,文天祥四十七岁。

  砂粒夹杂着狂风吹来,天色昏暗,干冷的寒风刺痛着皮肤。立于刑场的文天祥向围观民众问道“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于是他朝着灭亡祖国之方向跪下,并拜叩了两次。

  行刑完毕之后,他的遗体由妻子与二个女儿领回。这一天,文天祥充满着荣耀与赞美之“死后”正式展开。

  文天祥死的这年,亦是远征安南的李恒战死之年。再二年后,元之大军虽然由海路攻打占城,但是却因占城军之游击战而尝尽苦头。翌年无功撤兵。郑虎臣与苏刘义等人想必也拔剑加入战场了吧,只是史上并无正式记录,他们的生死下落完全不详。

  元军攻打占城之际,陈宜中逃往暹罗,后来并死于该地。什么时候,怎么死的,死在暹罗之何处等等,完全没有记录。和文天祥不同,他被关注的程度仅仅如此而已。

  “庸才误国”。

  《三江赵氏族谱》以这四个字来评断陈宜中。对于这样的评价直到今日都无人提出异议。不过,在热带的太阳底下,背着药箱,擦拭着汗水、弯着身子来到患者家中造访的年老医师之姿态,倒是不难想见。看见他的身影,或许有人会在背后悄悄地说起“那个人从前似乎是某个遥远国度之宰相呢”。当然,年老医生的内心隐藏着无法为人洞察之心事,浓浓的影子在脚边投射出来,他就这么看着自己的影子,毫无自信地蹒跚前进。 
 


后 记
 
  中国历代王朝几乎都是在叛乱之下遭到篡夺因而灭亡,只有南宋是个例外。从很久以前,就一直有着以南宋灭亡为主题来撰写一部历史小说的想法,但总由于资料、写作、主题都工程浩大而始终没有进行。心里常常挂着“总有一天”的想法,这一次,凑巧从中央公论社得到了这个机会,所以就顺水推舟,也不顾自己的才疏学浅,决意尝试看看。倘若要要求完美,恐怕到死都完成不了吧,因此还是一如往常,在出糗的心理准备之下开始动笔。

  对于蒙古(元)之侵略,宋已经抵抗了四声下年以上,故事由此展开。没想到一写就是四、五千张稿纸。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将重点着墨在权臣贾似道之死到战将张世杰之死的这三年半期间,好不容易才浓缩成这么一册。

  在这一段时期,就宋朝的代表性伟人而言,最为一般人所推举的就是文天祥了。文天祥是个十分值得称颂的人物,现代日本亦曾刊载过他的传记。然而此人之存在开如变得重要,却是宋朝灭亡以后的事情。在那之前,他只能算是为宋朝而战的众多人物之一而已。本书之中亦尝试着以这样的角度来处理,在记述时尽力避免只突显这一人物。因此在文天祥从元军手中脱逃的场景中,有很多的篇幅,其实都避开了文天祥,而是以描写帮助他之有名无名的人们为主。

  文天祥的同僚陈宜中,以“二度阵前逃亡之怯懦者”身份获得极差的评价。虽然那些评价自有其道理存在,但是世间上并非人人都能够像文天祥那么伟大。忍受着遭到追赶之恐惧,以及投降之诱惑,至死为止不断逃避着元军的无能懦弱的宰相心情,究竟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另外,陈宜中通晓医术的设定是参考《中国历代名人轶事》的记述,并非作者恣意所为。并于蒲寿庚为阿拉伯人说在学术界衰退之叙述,亦是请教《宋代中国を旅する》之作者伊原弘先生的意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