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神戒-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的一声,他身前剩余的七颗碧玉念珠尽数碎裂,在身前三尺处幻成一个巨大佛字,金光耀目,不可逼视。

下一刻,电光与佛字,撞至一起。

以此处为中心,亮起耀眼的光芒,白光金芒,绚丽无匹,远胜过天上太阳,整座破庙四分五裂。

庙外张望的少年,被气流远远的荡开,落在地上,昏迷过去。

黑衣人一口鲜血喷出,看着犹如罗汉降世的大和尚,心下一惊,转而遁走。

大和尚也不追赶,其实他也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将庙内的少年,以及庙外的少年夹在肋下,到了一块稍微干净之地,稍作检查,轻轻地松了口气。

两名少年只是昏迷而已。

旋即,大和尚苦笑一声,从怀中摸出一颗红色药丸,约莫有指头大小,平平无奇,低声叹了口气,“想不到还是让鬼医给说中了,我到底还是要服他这一颗‘三日必死丸‘。”

大和尚稍稍犹豫,终于还是一点头,将这颗药丸吞下,继而长叹,“道家术法,当真神妙,竟能役使诸天神力。若与我佛家互相印证,取长补短,必能参破长生不死之谜。只可惜道玄真人修行远胜于我,却终究和我那三个师兄一般,放不开门户之见,放不下身份地位。唉!”

他心中最遗憾的,便是他平生大愿,竟不能完成了。他身为天音寺四大神僧,天下景仰,尊荣已极。但对他而言,更重要的却是参破生死之谜,解开长生死结。

只是他早在五十年前,便已醒悟纵然自己再如何勤加修炼佛门道法,也只能增强功力修行,而不能解开生死之谜。

他苦苦思索,数十年后,竟真的被他想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办法。方今天下,佛、道、魔三教最为鼎盛,术法造诣最高最深。魔教名声恶劣,邪术残忍不道,人所不取。而道家奇术,精深神妙,与佛门各擅胜场,若能联手研习,必能突破僵局。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向心胸开阔的三个师兄却异口同声地反对,以为邪说异想,反苦口婆心地劝告不止。他心有不甘,乃几度拜访道家名门,光是青云山就上了数次,却无一不为青云门掌教道玄真人婉拒。

想到这里,他苦笑一声,颇有自嘲之意,都只有三日性命了,却还想什么长生不死,岂非庸人自扰?

大和尚仰望苍穹,半晌,才慢慢收回目光,看着身前这两个小孩,低声道:二位小施主,老衲有心相救,无奈有心无力。事情本由我而起,反倒害了二位,真是罪孽啊!唉!你二人若是青云弟子,在那青云山上,众人之中,只怕还安全些,现在却……

正说着,他全身一震,喃喃道:“青云弟子,青云弟子……”眼中出现莫名的狂热。

大和尚仰天狂笑,“妙极,妙极!我虽命不久矣,但若传授一人佛家神功,再令他投入青云门下,修习道家术法,便能替我完成心愿!”

“佛道二家自古隔阂,老死不相往来。青云门绝想不到,一个年幼少年,又自小生活在青云山下,会身怀佛门**。只要有人身兼两家之学,必可突破万年来长生不死的谜局。嘿嘿,若如此,我死有何憾?”

说着,他目光落在两个少年身上,以他的眼力,自然看得出,其中一名少年资质极好,若被青云门收录门下,必定备受师长注目,他小小年纪,只怕藏不住这天大秘密。

另外一名少年资质平平,大和尚叹了口气,“罢了,资质差些,也不打紧,以后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说着,大和尚伸手在少年身上一点,少年幽幽转醒。

少年看着伙伴昏倒在一旁,在看看眼前的大和尚,愣了半晌,才呐呐问道:“你,你干什么?”

大和尚不答,反问道:“小施主,这风大雨大,你一个小孩子家,为何来此偏僻之地?”

少年征了一下,道:“我傍晚时看到你还站在庙中,后来看天要下雨了,这里破烂的很,我想会很冷,就给你送点吃的来。”

大和尚微微颔首,合十道:善哉,善哉。万物皆是缘,命中早注定,我佛慈悲。

顿了顿,又道:“老衲传你一套修行法门,但你学了之后,要答应我几件事,好吗?”

“修行法门?”少年想起先前大和尚与黑衣人斗法时,那犹如神仙下凡的场景,双眼微亮,点头道:“好!”

大和尚又道:“你绝不可对旁人说起此事,就算是至亲之人也不能说,你办得到吗?”

少年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几分坚韧,虽小小年纪,却让人心生信服,道:“知道了,我死也不说。”

大和尚心中一震,自己似乎选了一个好传人,又道:“另外,你每日一定要修习这法门一次,但不可在人前修炼,只可在夜深人静时方可进行。最后,非到生死关头,切切不可施展此术,否则必有大祸。”

少年闻说,点了点头。

大和尚微微一笑,不再多话,传少年一套口诀,这套口诀说长不长,只千字左右,但枯涩艰深,少年用尽心力,足足用了三个时辰,方才尽数背下。

大和尚待他完全熟记,松了一口气,神情间疲惫之极,“老衲一生修行,从未动过收徒之念,想不到将死之际,倒与你有了师徒之缘。说来,你也应该知道我的名号。”

顿了顿,又道:“我法名普智,是天音寺僧人。呃,孩子,你知道天音寺吗?”

少年摇了摇头。

大和尚哑然失笑,“真是个孩子。”说着,从怀里摸出一颗深紫珠子,递给少年,“你且把这个珠子好好收起,不可让外人看到。待日后安定下来,你找个深谷悬崖,将它扔了下去,也就是了。还有,我刚才告诉你的名号,你也绝不可对外人说起。”

少年接过珠子,道:“知道了!”

……

林扬的元神,藏身半空,看着这一切,听到青云门、普智、天音寺后,哪还能不知道自己到了哪里!?

竟然是诛仙!!?

第五百七十四章小三子

林扬的元神分身,发出喃喃的声音,“竟然是这里。”

诛仙,他自然不陌生。

这还要从一个叫做张小凡的普通少年说起。

机缘巧合,天音寺高僧普智,在临终前传授给他天音寺不外传的真法——大梵般若,希望能在张小凡身上圆自己佛道双修、参透生死的梦。

后草庙村遭到血腥屠杀,全村除了张小凡和林惊羽两个少年,和一个叫王二叔的樵夫外,无一幸免。

青云山上的青云门见此惨案,不忍,于是收留了他们。

林惊羽天资聪慧,被“龙首峰”首座苍松道人收为徒。而张小凡性格敦厚,为人木讷,资质一般,无人喜爱,在推让中,“大竹峰”首座田不易收其为徒……

神戒所打通的位面,都是林扬所熟知的世界,他倒也习惯了,初至诛仙世界,惊奇了一会儿过后,便做起了打算。

化身亿亿万万,自然是为了修行。

只是此方世界的力量层次,并不算太高级,放眼仙侠世界,基本属于垫底的,修行起来,怕是困难重重。

修仙、修佛之人,连长生都没有勘破,能够高级到哪去?

接着,他便看到普智老和尚将少年张小凡点倒在地,而后,双眼泛红,入魔的征兆!

老和尚未免少年入不得青云门,直接将全村人屠戮一空,飘然离去!

村内四十余户人家,两百多人,大大小小,男男女女,全部被杀,尸体横七竖八地列在地上。血流成河,一片血腥之气。

林扬幽幽地叹了口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有了现成的“尸体”,他也不用再去为夺舍重生、附体重生、转世投胎而劳心,在两百多尸体中。选中了一名少年的尸身。

这名少年长得眉清目秀,甚是惹人喜爱,是一个小正太,只是这个小正太已经死去。

林扬的元神附在小正太的尸身上,以自己仅存的一点元神力量,将尸身上的伤口愈合。

这时,张小凡与林惊羽两个少年已经转醒,回到村内,见到尸横遍野的场面。纷纷大叫一声,惊吓地昏了过去。

“……”林扬刚从地上站起,见到两个少年吓尿了,无奈地摇了摇头,想了想,也往地上倒去,玩了个昏迷。

没一会儿,几名准备回山的青云门弟子路经此地。见到村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场景,也是吃了一惊。旋即。发现了林扬、张小凡、林惊羽三个幸存的少年,商议过后,将他们带回青云山。

……

……

神州浩土,广瀚无边。唯有中原大地,最是丰美肥沃,天下人口十之**聚居于此。

时至今日。人间修真炼道之人,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又以神州浩土之广阔,人间奇人异士之多,故修炼之法道林林总总。俱不相同。

长生之法还未找到,彼此间却逐渐有了门派之分,正邪之别。由之而起的门户之见,勾心斗角乃至争伐杀戮,在所多有。

当长生不死看起来那般遥远而不可捉摸,修炼中所带来的力量,便逐渐成了许多人的目标。

青云山脉巍峨高耸,虎踞中原,山阴处有大河“洪川”,山阳乃重镇“河阳城”,扼天下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青云山连绵百里,峰峦起伏,最高有七峰,高耸入云,平日里只见白云环绕山腰,不识山顶真容。青云山山林密布,飞瀑奇岩,珍禽异兽,在所多有,景色幽险奇峻,天下闻名。

只是更有名的,却是在这山上的修真门派──青云门。

青云一脉历史悠久,创派至今已有两千余年,为当今正邪两道之首。

据说开派祖师本是一个江湖相师,半生潦倒,郁郁不得志。在其四十九岁那年,云游四方,路经青云山,一眼便看出此山钟灵奇秀,聚天地灵气,是一绝好之地。当下立刻登山,餐风饮露,修真炼道,未几,竟于青云山深处一处密洞内,得到一本无名古卷,上载各般法门妙术,艰深枯涩,却是妙用无穷,威力巨大。

相师得此奇遇,潜心修习。忽忽二十年,小有所成,乃出。几番江湖风雨,虽不能独霸天下,倒也成了一方之雄。遂在青云山上,开宗立派,名曰“青云。”

因无名古卷所载近于道家,他便做道人打扮,自号“青云子”,后世弟子多尊称为“青云真人。”

青云子寿三百六十七岁,生前收了十个弟子,临终时叮嘱道:“我半生说学,尽在相术,尤精于风水之相。这青云山乃是人间罕有灵地,我青云一门占有此山,日后必定兴盛,尔等绝不可放弃。切记,切记!”

当时十位弟子纷纷点头,深信不疑,青云子方才溘然而逝。不料其后百年间,不知是天意弄人,或根本是青云子相术不精,青云门非但没发达,反而日见式微。

十位弟子中,两人早夭,四人死于江湖仇杀对决,剩下的一人残废,一人失踪,只传下两脉。

如此过了五十年,青云山方圆百里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天灾地震,山洪爆发,地动山摇,死伤无数,竟是又绝了一脉。

而仅剩独苗,却限于资质,本领低微,早不复青云子当年风光,反因那本古卷缘故,惹来外敌争夺,几番血战,若不是青云子留下的几道厉害禁制法宝,只怕青云门已被人灭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整整四百年,青云门毫无起色,几乎可以用苟延残喘来形容了。到了最后,甚至被人欺负到了家门口,青云七峰中,除了主峰“通天峰”,其余六座都被外敌占了,其中还有强盗悍匪,以做据点,四处抢掠,横行不法。

不知情的人多有误解,以为青云门已堕落如斯,青云子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