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鸾凤-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母靠在细葛布妆花大迎枕上,双目微合。王夫人见此知道贾母这是暂时不想谈了,便行了个礼退下去。
次日,蘅芜苑里,薛姨妈看着沉默不语的女儿,不由心中忐忑。宝钗坐在炕上,只拿了绸缎做针线,薛姨妈终于忍不住出声问道:“我的儿,这赏花会可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要是被人欺负了,赶紧告诉我,替你讨个公道来!”宝钗淡淡一笑,又低头道:“娘,没什么。您别想太多了!也没有什么人欺负我。只是……”薛姨妈看女儿欲言又止,忙道:“好女儿,跟妈还有什么不能说的,除了妈你还能跟谁说无论什么事,妈总能为你做主。”宝钗笑笑,心里盘算怎么和母亲说自己的事。其实早在三年前进京入选宫中伴读女官时,宝钗就感受到了身份家世上的差距,不是一个阶层的人,倒底不会走到一起去。官宦有官宦的圈子,勋贵有勋贵的圈子,就是官宦里头还分文武官,大小级的圈子呢。勋贵里头,没落了和兴盛的也从不在一起,像这些人家,对于附属于贾府的皇商出身的薛家,那是眼皮都不撩一下。宝钗在选拔中,自然就被归到出身较为低下的那一圈子中去,但宝钗也实在对这个圈子里的人看不上眼,放眼望去竟全无一个可交之辈。最初她也想慢慢结交几个知心小姐妹,渐渐能把自己带入到其中一个不显眼的勋贵圈,可就在她几乎成功了的时候,不知怎么印象中早被贾府料理妥当的哥哥打死人的事情突然传开 ,很快自己就被取消了资格,被送回了家。
京中大户人家,谁家子弟手上全然干净,偏偏到她哥哥这里就闹出了事,还影响了妹妹的前程。说到底,不过是家世衰了,别人看你也挑剔起来了。
宝钗经此一役,倒是彻底看开了,也任由母亲寄居贾府,打着小算盘。如果真能和贾府二房联姻,对她来讲也真算个不错的归宿了,她明白母亲的心意。所以她看着母亲拿出银子支援贾府省亲,看着母亲和姨母计划着“金玉良缘”—也实在由不得她这个闺中小姐做什么。但近年宝玉的作为实在让她颇有微辞,总也是个长不大孩子。上有贾母王夫人宠着捧着,下有姐妹顺着围着,最关键自己的意见他一点也听不进去—就算日后相夫教子,丈夫不理你,你什么都白搭。何况又生就一副天真烂漫怜香惜玉却又时常牛心左性的性情!
宝钗的心也冷了,眼看黛玉也由着其父定了亲事,专心备嫁,学着料理家事,自己也就更不对宝玉有什么指望了—谁都知道当年他俩多亲密,转眼其中一个也撂开手了。宝钗向来是和黛玉并称的人物,两人也亦敌亦友也交往了这几年,彼此也算知根知底,后来更是借着契机真正成了朋友。她黛玉已经看不上的人,如何宝钗就得小心翼翼,欢天喜地地去留意着了呢也罢。放眼贾家,除了黛玉,就是湘云,听说着史家也正张罗着带她相亲,已经好一段日子没来了。而这次赏花会过后,贾家姑娘也至少有一个能定下来。如此算来,人人都快有了归宿,她还怎么好意思再和一个两个小姐妹混着!
这次赏花会,更让她感受到了世事不变却已物是人非之感。
宝钗思及于此,轻叹一口气,对薛姨妈道:“母亲,梁园虽好,终非故乡。转眼我们也在京师待了几年了,何不返还故乡哥哥久居京中,每隔两月便要回乡打理家族生意,如今得到嫂嫂相助,更是有欣欣向荣之象,已然大成气候。将来家族根基必在金陵无疑,母亲为何还要久居他乡,任由哥哥奔波”薛姨妈一怔,便道:“女儿,你为何如此说家乡虽好,哪里有这京城这般风土物华!且我们依附贾府而居,别人总要高看一眼,无论你哥哥出去走动,或是你将来说亲,都有极大的好处,……都说人往高处走,到哪里再去寻有这样亲眷可帮衬之处”
宝钗低声道:“娘,此一时彼一时。直到如今,我们家账上银钱也已散去大半,还不是因为京师不好久居若不是哥哥娶回一位好嫂子,有她帮着打理家业,现境况如何,还未可知。京师藏龙卧虎,处处有贵人,便是我们依附贾府,到底也难在这里打开家族生意的局面。且哥哥生就那般性子,虽有嫂子跟着规劝,到底不比在家乡肆意,唯恐行事不慎惹到了大人物,便是我们,也跟着小心翼翼,整日坐困宅院,为着哥哥担心。如今哥哥成家立业,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且一味蛰居京中,不能舒展生平志向,岂为不美若是真能回乡,必能做出一番事业,也叫亲戚旧友们看看薛家如今的气象。”薛姨妈听了女儿的话,一时触动心事,不禁心下思量。女儿所言都是实情,为了儿子将来,确实回乡更好。即使媳妇她自己打理嫁妆生意,也还不方便呢—都是在金陵的铺面田庄。寄人篱下又岂是容易的看林黛玉,其父为她那样打算,给嫁妆挑亲事,如今住在贾府,也是谨言慎行,不见一丝高门官宦千金傲气和气派。自己一家也动辄有要事做不得主,哪有在家时轻松恣肆到底拘束不浅。但自己儿子也已成家,拖家带口的再在贾家混着也不是个事。自己好歹也是有媳妇的人,却不仅享不到做婆婆的福,还得跟姐姐一样“伺候”着别人家的长辈!
薛姨妈一阵耳热,又不禁细想几次媳妇来见她时的神情言语是否有轻视谴责之意—她这个儿媳可是个通透人,不会早有腹诽却不说出只故意看她笑话吧宝钗见母亲神思不属,以为说动了她,心下略安,却不知薛姨妈此时心绪烦乱。
第四十九章
过了几日,贾母发帖子请安平侯夫人过来做客。安平侯夫人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女儿方宁。贾母也领着府中的姑娘陪着,宝钗告了不方便,并没有来。黛玉是待嫁之人,也躲了。王夫人坐在安平侯夫人卢氏下首,对探春使了眼色,让她站在身后。贾母见了,便给鸳鸯使了个眼色,鸳鸯便下去在探春耳边说了两句话,两人便过来邀请方宁去园子里和姐妹玩。见女孩子们走了,贾母只拉着卢氏说话:“……上了年纪,腿脚不好,就不怎么走动了。媳妇都因着要忙着家里的事,也不怎么出来见人,说到底是我们愚笨了,没想到会因此险些耽搁了孩子们的事。”卢氏见贾母虽是长辈却态度谦和,甚至都有些赔小心的意味,不由暗叹,便也笑着道:“老太太这话过谦了。家家都有各自的过法,原也是平常事。贵府上孩子们都是出落得十分的人才,见一面就晓得是你们家太爱孩子,都把宝贝藏起来不让我们见着,怕我们抢了去做媳妇!”说的众人都笑起来,王夫人看卢氏言语和善随意,胆子变大起来,更是觉得心里盘算的事十有八九能成了。
王夫人笑道:“看您说的,要是有您这样的人做婆婆,我们倒是很乐意让您好好看看我们家姑娘呢。”说完就见贾母盯了自己一眼,心里一惊便不再说了。卢氏笑笑,顺着道:“可不是呢!前几日你们府上来的几个姑娘,都是极好的。就算我们做亲家,那也不是不成啊!”贾母一听卢氏的话说得如此明白,自己这边再含混过去就不成事了,便笑道:“不知您看上哪一个孩子了”王夫人此时心也提了起来,抓着帕子的手发白,屏气凝神,不敢听漏了一个字。
“贵府上大房的二姑娘就不错,我看着很是喜欢!”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回来了,不多说,快点码字是正经。


☆、82讨要旧债

却说薛姨妈这边;听了女儿的话心有所感,反复思量了一夜;次日便叫了儿子儿媳过来商议。薛蟠听了还未怎样;吴氏早就心头涌上狂喜。到底是远嫁之女,在婆家行事说话都不怎么有底气,这还是婆婆小姑子俱都好性子,自己也拿捏住丈夫;还是费了一年半载才管住了家。如今若确如婆婆所说;能回乡去;得以和娘家亲眷常能相见;真是再好不过。薛蟠倒是有些舍不得京中繁华;但见女眷们全都一力赞成,不由得郁闷。他看了看妹妹;又看了看母亲,便说道:“这也罢了,但妹妹若也离了京,却是等不到宝玉了,这又怎么说”话音刚落,便被妻子狠狠瞪了一眼,宝钗满脸通红,要怒不怒,要哭不哭。薛姨妈连忙骂起儿子,喝令他闭嘴,一边搂了女儿哭起自己的苦命来。薛蟠见自己惹了众怒,吓得连忙赔不是,跪了母亲说了一车好话,又朝妹妹做了好几个揖,最后吴氏也跟着数落他,并道:“看你说的什么胡话,什么等不到等不到的妹妹便是在京中,在亲戚家也不能随意出去走动,没看见他们自家的姑娘都一个个深养闺中这又怎么能让人知道我们妹妹的好便是有人家看中,也是先紧着自家姑娘来,又哪里先能让着我们妹妹妹妹回乡了之后,凭妹妹的人才还不是大把的人家求着迎娶,届时既得了好姻缘,又能日后长久和娘家一处,那才是真的好呢。到时候你这个做哥哥的才要发愁呢。”
薛姨妈听着吴氏的话嫌她说的露骨,可又是正经道理,皱了皱眉咳了两声便让儿子儿媳住了嘴。宝钗听着内心却是五味杂陈,且早已满脸绯红,只把头埋在母亲怀中。薛蟠听妻子说的甚有道理,自己又是常年被母亲妹妹说教,妻子管着的,也只得依从了。一家人说定,计划了三个月后便回乡。薛姨妈眼见已然议定回乡之事,回想几年相处亲戚情分,对贾府倒还生出了几分不舍来,且又因薛蟠提起旧事,忽地也想起一件陈年之事来,如今打算回乡,也正好与王夫人做个了结。于是便带着女儿儿媳,找王夫人说话,才到了王夫人处,却听见有邢夫人的说笑声传来。“唉呀,我们二姑娘得了这门好亲事,还多亏了她婶子!要不是她婶子在赏花宴上这般照顾姑娘们,贵人怎么会看上我们二姑娘!”薛姨妈母女对视一眼,吴氏却低下头微微皱了皱眉。宝钗原想回避的,可是薛姨妈拉住了却不让她走了。薛姨妈此时已经明白过来一些,经不住心中一动。迎春都能在赏花会上找着好亲事,没道理她女儿不能!趁此机会正好问个明白。
薛姨妈一手擎了女儿,一手擎着儿媳,便走入内室。果然眼见邢王两位夫人正在说笑。但细细一看,却是邢夫人说笑,王夫人在听。几个人见了面,相互礼毕,便继续谈说。薛姨妈母女便知晓了迎春的“好亲事”的前因后果,迎春已被安平侯夫人看中,不日要被迎娶为世子夫人。邢夫人兴头很高,一个劲儿地大说大笑,话里话外透出让王夫人在迎春出嫁时多添妆的意思。宝钗听此已经有些坐不住了,但因她跟着母亲嫂嫂来的,这时候自己在说要回去免不了会被人说闲话,只得低着头听着。王夫人薛姨妈两个皆是心烦意乱的,只有吴氏看不过去,但做媳妇的又不好撇下两位长辈,只得瞅着王夫人身边玉钏儿使眼色,玉钏儿也是知事的,随便找个借口领着宝钗出去了。
宝钗出了院子便谢绝了玉钏儿的陪伴,恍惚之中也不知自己想去哪里。忽地见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匆匆而来,见她忙行了礼,因笑道:“宝姑娘怎么还在这里云大姑娘刚才进了二门,这会子已到了老太太房里了,姑娘们也都在,宝姑娘不去一起看看么”宝钗一怔,便笑道:“原来是云儿来了,这几日家里事多,竟都忘了。”说着便决定要去看看,之所以不想见人,主要是想避着黛玉迎春一干已经定了亲的人,如今大家全在一处,倒也没什么好说的了。等着从贾母处散了,借着大家都在一起的时间,正好把自家要回乡的话透透。
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