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7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帅呢?他要带着渤海军到代北吗?”岳飞随口问道。

“是的,不出意外的话,草原雨季过后,耶律隆庆和耶律马哥肯定要联合大漠诸蕃攻打女真人,我担心代北的安危,打算叫高宝龙带着渤海军赶到大同,配合罗青汉和铁鹰密切关注代北战场,一旦契丹人出了问题,我们要马上出手,必要的时候甚至直接攻击金军。”

“大帅认为契丹人可以在北方拖住女真人?”毛军摇摇头,嘴角露出一丝不屑,显然看不起现在的契丹人了。

李虎犹豫良久,慢慢说道:“目前我们需要时间恢复元气,而契丹人的攻击正好可以给我们赢得喘息的时间,所以我希望契丹人能够坚持下去。”

第三十二章 代北变化

五月,李虎在两浙一带巡视,安抚各州县的百姓,接见两浙的官员和巨商富贾,推行和宣讲长安的变革策略。

毛军和燕青等军政大员也是异常忙碌,张关羽和宋江则带着军队继续南下征伐。岳飞、王渊和杨可世带着军队渡江北上,各自返回镇戍之地。吕颐、刘锜等东南大将按照李虎的要求,分批解散军队。

到了六月,长安派遣到江南两路和两浙的官员纷纷到任,各项工作步入正规,东南渐渐稳定下来。

六月中,张关羽奏报,大军攻击顺利,先后攻占了建州、南剑州和福州,东南叛逆无力抵御,继续向广南方向逃窜。张关羽决定在福州休息几天,整顿一下军队,然后向广南推进。

李虎看到东南大局已定,于是告辞毛军和燕青,率虎卫军、殿前军、虎烈第二军和第九军返回长安。

七月上,李虎抵达开封,与赢秦、岳飞等一帮中原军政大员会面。

到了馆驿,赢秦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份信递给了李虎,“大帅,这是罗帅的急件。”

“代北有什么消息吗?”李虎伸手接过书信,一边拆封,一边问道。

“契丹人向上京发动了攻击。”赢秦说道,“这是我们刚刚得到的消息,这封信就是随大同的消息一起送过来的,可见罗帅他们也是不久前才知道此事,契丹人似乎对我们有意隐瞒了具体的攻击时间。”

李虎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他看看赢秦,又看看岳飞,问道:“这是你们的判断还是罗帅的意思?”

赢秦和岳飞互相看看,都没有说话。关于契丹人的事,完全由李虎一手操办,这其中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赢秦和岳飞可不敢当着李虎的面随意揣测。

李虎没有听到回答,知道这是赢秦和岳飞私下的意见,随即不再追问,当着两人的面打开了书信。

李虎读完信,脸色渐渐凝重。他考虑了片刻,把书信递给了赢秦和岳飞,“你们也看看吧。”

赢秦匆忙扫了一眼,随即惊讶地叫起来,“耶律大石回来了,他在四月底就到了黑水河,契丹人竟然没有告诉我们。”

李虎冷哼一声,站了起来,背负双手在屋内来回踱步。

岳飞仔细看完信,摇了摇头,接着望向李虎,正要张嘴说话,眼角余光却看到赢秦对他连使眼色,旋即想到契丹人复国是李虎一手促成的,而如今北方局势明显失控,契丹人狼子野心,根本不愿臣服于李虎,后果堪忧,这话假如直接说出来,显然会让李虎难堪。

“大帅,契丹人的复国之心可以理解,他们好不容易抓到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当然想尽快挣脱我们的控制,重新崛起。”赢秦考虑良久,笑着说道,“再说,按照大帅的原定部署,当我们南征东南的时候,契丹人也要在北方发动攻势,以牵制女真人的军队。现在看来,契丹人没有失信,他们遵从了大帅的命令,在雨季结束后便即刻发动了攻击。”

李虎转头瞪了他一眼,发出一声冷笑,“这次南征出人预料的顺利,结束得很快,使得天下形势迅速发生了变化。考虑到我们接下来的对手是女真人,我们需要恢复元气,积累实力,所以我希望有个两三年的缓冲时间,为此,我在四月底就十万火急地书告耶律隆庆和耶律马哥,请他们暂时放弃攻击,先把北方形势稳一稳,看看女真人的反应再说。契丹人显然误会了我的意思,或者……”李虎的声音越来越大,透出一丝恼怒,“或者他们根本无视我的意见,决意要重新崛起,于是他们隐瞒了耶律大石率军东归的消息,并且在雨季结束后发动了攻击。”

“这是对我们的一种威胁。”岳飞犹豫了片刻,低声说道,“我们在北方需要契丹人牵制金军,契丹人一旦发动攻击,我们就不得不予以援助,到了危机时刻,不但要给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钱粮武器,还要和金军正面对峙,但如今我们平定了东南,形势变了,要暂时避免和金军交战,所以现在契丹人主动挑起战事,我们就变得很被动。”

“以契丹人现在的实力,打不过女真人。”赢秦摇头道,“但我们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契丹人被金军吃掉,必要的时候,为了保住他们,我们不得不出手。”

李虎越想越是生气,但急切间他也没有好办法。

目前中土肯定需要契丹人,契丹人的存在,不但避免了中土和大漠诸蕃直接对峙,也可以利用他们复国的意愿,帮助他们攻打女真,从而为中土赢得喘息的时间,然而,中土利用契丹人,契丹人何尝不是在利用中土人达到他们的目的?

“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大帅让契丹人复国还是有先见之明。”赢秦看到李虎脸色越来越难看,于是好心安慰道,“如果大帅没有让契丹人复国,那么契丹人现在的攻击就等于是拉着我们和女真人宣战,那结果更糟糕。现在女真人腹背受敌,肯定要主动找我们议和,只要大帅愿意,我们随即可以利用与女真人的议和来遏制契丹人的疯狂举动。”

李虎摇摇手,“女真人入侵我中土,涂炭生灵,朝野上下无不切齿痛恨,如果议和,必将严重影响朝廷的威信。契丹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敢违背我的意思,肆无忌惮地要挟我。”

赢秦马上乖乖地闭上嘴,绝口不谈议和之事。

“大帅,罗帅在信里提到了两个建议,这两个建议都是他和铁帅、宝帅仔细商议过的,我觉得可以考虑。”岳飞说道,“一是增兵代北,给契丹人以有力援助,这样既能确保代北不失,又能利用契丹人和大漠诸蕃的力量持续消耗金军的实力;二是从河东、中原和山东三个方向威胁河北,迫使河北金军收缩防守,然后攻打大名府,与契丹人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这两个建议如果采纳第一个,大军暂时不会投入战场,可以有效缓解朝廷的财政重压;如果采纳第二个,那么河北就要爆发战事,这对朝廷来说又是一件头痛的事。”岳飞停了一下,断然说道,“我建议大帅采纳第一个建议,增兵代北,迫使金军把更多的兵力投入到北方战场,这对我们后期攻打河北和幽燕应该有一定的帮助。”

“这必定养虎为患,让契丹人迅速崛起。”赢秦叹道,“南征之前,我们有心利用契丹人,但如今形势却颠倒了,契丹人在我们平定东南后,看到了崛起的机会,转而利用我们了。”他抬头看向李虎,恨恨地说道,“我看这主意都是耶律大石出的。本来耶律隆庆和耶律马哥对大帅言听计从,但自从耶律大石到了黑水河之后,事情马上就变了,契丹人的胆子突然就大了,竟敢威胁我们,可见这里面肯定有变故,而这个变故肯定和耶律大石有直接关系。”

李虎早就想到了,耶律大石才智超绝,这个人回来后,北方形势肯定有变化,但没想到变化这么大,自己竟然被动了。

“先增兵代北吧。”李虎仔细权衡后,无奈说道,“中原和山东各军也做好准备,随时进入河北作战。”

赢秦和岳飞略感吃惊,没想到李虎同时采纳了两个建议。

“大帅,你准备打河北了?”赢秦急切说道,“大军连番决战,身心俱疲,需要时间恢复,仓促北伐,恐怕对我不利啊。”

“我们不能被动,也不能让契丹人再度崛起,更不能让女真人再一次击败契丹人,所以只有咬紧牙关,迎难而上。”李虎非常坚定地说道,“虽然这看上去不合实际,但其实也是一次机会,只要我们把握住了,那么我们不但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统一中土,还能迅速壮大,对北方诸蕃形成强大的威胁,从而确保中土在一个安宁的环境里休养生息。”

李虎和赢秦、岳飞仔细商讨了此策的可能性,从军队的角度来说,具备这样的实力,但从朝廷的财政来说,却是难以为继,所以,暂时只能安排部署,最终能否实施,还要等待李虎回到长安以后再说。

李虎随即下令,调阿巴顿的虎烈第二军、海拉苏的虎烈第九军北上,以增加代北军队的实力。同时他书告罗青汉、铁鹰,请他们与各虎烈军系的主帅们商议一下,看看能否尽快把怨军、黑山军、神龙军等军队整编到虎烈军里面,从而彻底完成军队的整编工作,以进一步增强朝廷对军队的实际控制,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李虎又书告王渊、辛兴宗,请他们尽快与中原的赢秦、岳飞会晤,具体商议北伐之策,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拿出一个具体方案上奏朝廷。

七月中,李虎起程赶赴长安。这次他把罗兰带上了,打算让罗兰回京成婚,这其实就是给长安一个强烈的提示,他赞成罗思南的决定,支持以巨商富贾为代表的新兴势力在中土的崛起。

第三十三章 回到长安

七月下,李虎抵达长安。

李虎自西征离开长安开始,到现在快两年了,远离中枢的时间太长,长安的一系列变化让他有眼花缭乱之感。

罗思南和御前司决定,在长安举行一场盛大的典礼,迎接李虎和远征大军回京。

这场典礼非常成功,长安上下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喜庆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八月上。

李虎非常忙碌,周旋在宴会和各色人群之中,直到八月初六,才第一次参加了朝会,向皇帝和百官禀奏了征伐之事。

御前司是罗思南和长安各方势力互相妥协的一个最高权力机构,现在李虎回来了,做为摄政王,他本身就拥有等同于御前司的权力,那么御前司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李虎是否愿意把自己的权力与其它宰辅大臣共享?

当所有的宰执们都认为御前司的使命已经结束的时候,李虎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继续保留御前司这一临时最高权力机构。

当前形势并不好,李虎尚不具备登基称帝的条件,在未来一段时间,他还要率军征伐,在中土没有统一之前,在中土没有稳定之前,仓促称帝很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冲突,最终导致功亏一篑,所以李虎非常谨慎,他仔细考虑后,决定保留御前司,以最大程度地缓解长安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

另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也是李虎、罗思南和一帮宰执大臣们都在思考的事,那就是中央是不是要高度集权?皇权是不是越集中越好?

大宋一朝为了高度集权,其基本国策就是从中央到地方、从军队到行政、财政、监察各个体系,实施高度的分权,而高度分权的后果大家都看到了,大宋王朝竟然在鼎盛时期,因为北方强虏的入侵,突然就崩溃了。当然了,崩溃的原因很多,但归根到底,还是过度“分权”造成的。过度的“分权”的确造就了高度的集权,皇帝大权独揽,从皇帝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好事,以为自此可以永保江山,但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