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耘吃惊地望着童贯,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李虎为什么打大同?因为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活不下去了。”童贯说到这里,站在一边的童师闵忍不住笑了,自己这位老爹,有时候真的很风趣。

“李虎要生存,他的实力又不足以打大宋和金国,那只好打西夏,掳掠驼马牛羊了。”童贯继续说道,“之所以出现这种结局,都是汴京的错误,那责任由谁来承担?当然是宰相了,总不至于要皇帝引咎请辞吧?”

董耘呆呆地望着童贯,暗自叹了一口气。郓王为了皇统已经疯了,童贯为了权势也疯了,到了这个时候两人还斗得你死我活,大宋哪来的希望?童贯为什么要到大同去?他去大同是假,到太原会晤郓王是真,他已经看到了未来形势的发展,他要为自己的未来做好筹划。汴京的蔡京当真老眼昏花?当然不是。当这个消息传到汴京,蔡京马上就能得出和童贯一样的结论,他将如何应对?

折彦直的陕西宣抚司设在麟延路的延安府。

李虎的书信让他既痛心又无奈。痛心的是幽燕、河北的百姓将遭受一场浩劫,无奈的是除了此策之外又如何挽救大宋?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女真人因为各种顾虑而暂时放弃南下,否则局势可能失控。李虎这是在拿大宋的社稷做赌博,这个人疯了。

折彦直知道自己无力阻止,他只能设法控制局势。折彦直急告太原,把自己对形势的预测详细告诉郓王,请郓王务必保持冷静,时刻关注汴京,一旦汴京有变,或者金军南下,则即刻发兵勤王,不要有任何犹豫。

折彦直急书折可求,请他急赴大同。李虎攻打西夏虽然是佯攻,但因为缺乏西北军的配合,佯攻有可能变为一场消耗战,所以他请折可求竭尽全力帮助李虎,确保李虎进可攻,退可守。

汴京的形势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蔡京、白时中接到消息后,马上预感到了一场危机,而皇帝则在第一时间召见宇文虚中和李纲,询问李虎的动机。

宇文虚中和李纲至此总算明白了李虎的策略,知道他用什么办法报复汴京了,不过此刻他们不能说,他们还有时间劝阻李虎,当务之急是利用这场危机把蔡京赶出朝堂。只要蔡京把持权柄,大宋败亡的速度就更快。

宇文虚中和李纲当即把新政的诸多弊端,以及蔡京一党借助新政祸国殃民的事,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最后归结为一句话,只要把蔡京赶出朝堂,这场危机就能化解。

皇帝犹豫不决,召见蔡京,询问蔡京可有解决之策。

蔡京能说什么?如果他说这一切都是郓王为夺取皇统而精心设计的策略,皇帝肯定勃然大怒。如果不说,找一个借口继续待在朝堂上,那金军一旦南下,自己的罪责可就大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宋现在这个烂摊子谁都无力回天,如其将来身败名裂,不如现在急流勇退。

蔡京自责,请辞宰相。皇帝准了,让其致仕回家。蔡京花费心思,好不容易第四次拜相,但形势的发展超过了他的预计,短短时间内大宋局势已经恶化到极致,新政实施二十多年后的积弊终于在瞬间爆发,他已经无法力挽狂澜,拜相四个月后再度下野。

第八十章 兀剌海城

四月上,前套,兀剌海城。

高宝龙和阿巴顿带着渤海军和虎烈第二军率先赶到战场。

耶律马哥亲自赶到营外十里相迎。他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的攻击能不能得到李虎的理解和帮助,如果虎烈府断绝契丹军的粮草武器,契丹人不得不撤军。

这一战是为契丹人的尊严而战。西夏人太无耻了,你可以驱赶契丹皇帝,但不能出卖他,尤其不能将其出卖给女真人。虽然大辽事实上已经败亡,但只要耶律延禧不死,只要契丹皇帝还在,契丹的流亡宫帐还在,那就代表大辽还在苟延残喘,还有一线生存的希望,然而,西夏人摧毁了这一切,让契丹人失去了最后一丝希望。

契丹人要报仇,不但要为生存而战,更要为尊严而战,但他们打不过女真人,也打不过西夏人,甚至辽阔的大漠上都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他们怎么办?他们只有寻求李虎的帮助,只有把李虎拖进战争,只有找一块生存之地。

耶律马哥远赴大金山之前,李虎曾对他说过,要南下发展,但一年过去了,李虎还在代北,归结原因,就是李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李虎一直被形势压制住了没有勇气打破僵局谋求发展。李虎如果不能占据更大的地盘,虎烈府如果没有更大的实力,自身的生存都困难重重,更不有说帮助契丹人报仇雪恨,找一块立身存命之地了。

耶律马哥考虑再三,断然决定凭借自己手上的武力,率先攻击西夏,打破代北战场的僵局。这个僵局一旦被打破,李虎就面临金夏两军的夹击。骄横的女真人既然和大宋翻脸了,接下来势必要打幽燕。如果宋金战争爆发,大宋的主力军队都在河北、幽燕一带和金军作战时,李虎便获得了南下的机会,而契丹人也就有了生存发展的机会。

但是,这个策略对虎烈府来说,危险很大。李虎一年多来在代北一筹莫展,原因就是顾虑太多,瞻前顾后,所以耶律马哥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见到高宝龙和阿巴顿后,耶律马哥马上询问虎烈府的决策。

高宝龙和一帮蕃将过去都是耶律马哥的手下,虽然彼此间都有各种各样的仇怨,但现在大辽完了,契丹人没落了,成了任人宰割的对象,成了弱者,双方的身份地位相差无几,都在为生存而挣扎,同病相怜,所以昔日的仇怨也淡化了。

现在耶律马哥成为契丹人的一杆大旗。过去他是平定汉蕃起义的悍将,其后在东北战场上和女真人浴血厮杀,到了西北又和李虎的虎烈军厮杀,当大辽走向败亡的时候,他忍辱负重,顽强坚持,为重建大辽而努力,现在,大辽国祚倾覆,他还在战斗,为契丹人的尊严和生存而战斗。耶律马哥就是一头打不死的狼,虽然伤痕累累,但不屈不挠,在契丹人的心目中他是个英雄,他忠诚于大辽,忠诚于大辽的皇帝,忠诚于契丹人,他和耶律淳、耶律大石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他用自己的血汗和忠诚赢得了北方诸蕃的尊敬,也赢得了高宝龙和阿巴顿等一帮虎烈蕃将的尊敬。

“总帅决定,出兵攻打西夏。”高宝龙和耶律马哥并辔而行,神态凝重,“但总帅想得到你的承诺。”

耶律马哥知道李虎需要什么承诺,他郑重点头,“我曾对虎王说过,如果我在大漠上无法立足了,我将回到代北,我将为虎王冲锋陷阵,我唯一的条件就是,当有一天虎王率军杀回东北的时候,给我契丹人一块生存之地,让契丹人重建自己的王国。”

高宝龙微微点头,向他伸出了手。耶律马哥紧紧握住。两个人追随李虎的目的都一样,但前路漫漫,哪一天才能实现这个梦想?

中午的阳光有些刺眼,高宝龙手搭凉篷,抬头望向城楼。

兀剌海城的城墙不是很高,护城河也不是很宽,但城楼上旌旗飘扬,甲士林立,守城兵力很多。

“城内有多少人?”高宝龙问道。

“估计有两三万人。”耶律雅里斯策马靠近高宝龙,向他介绍兀剌海城的布防情况。契丹军清一色的骑士,攻城难度大,而且没有攻城器械,所以攻击之初,他们主要目标是堡寨和蕃帐,一则掳掠驼马牛羊,二则掳掠人口充当民夫,三则扫清兀剌海城的外围,等待李虎的援军,如果李虎拒绝相助,契丹军只有后撤。

耶律雅里斯原来是大辽西北招讨使,坐镇大漠。在平定阻卜人的叛乱中战败,差点全军覆没。后来他带着残军撤到倒塌岭和耶律马哥会合,拥戴耶律雅里为帝,旋即受到耶律敌烈叛乱的牵连,逃亡敌烈。耶律马哥在大金山举旗再战,他带着数百骑加入了契丹军,并出任契丹军的副帅。

“你的前锋军到了哪?”高宝龙问道,“整个前套的堡寨和蕃帐都已攻克?”

“博路定的乌古军已经杀到鸡鹿塞,切断了党项人的退路。”耶律雅里斯说道,“党项人现在只能从沙漠后撤,耶律德广和萧云正在随后追杀。”

高宝龙转头望向耶律马哥。前套辽军主力已经被困,此刻从大漠后撤的大部分都是仓惶逃跑的百姓,没有必要赶尽杀绝。耶律马哥当然明白高宝龙的意思,但他神情冷肃,一言不发。

高宝龙暗自叹了口气,正想劝两句,耶律雅里斯忽然问道:“虎王这次带多少军队攻打西夏?”

高宝龙犹豫了片刻,反问道:“你认为我们有多大的把握攻克兴庆府?”

耶律雅里斯没有回答,转目望向耶律马哥。这一战当然没有胜算,但这一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攻克兴庆府,而是试图挑起宋金战争。李虎和虎烈府既然决定出兵攻打西夏,显然已经猜到了契丹人的心思,并且有同样的打算,但问题是,如果李虎没有打到贺兰山,没有和西夏人陷入激战,女真人会不会攻打大同,撕毁宋金盟约?

“虎王如果调用十万大军,再加上我们这五万契丹军,集结十五万大军攻打西夏,那么我们即使没有把握攻克兴庆府,但绝对有把握给西夏重重一击。”耶律马哥冷声说道,“西夏从李乾顺继位以来,就一直在打仗,就算贺兰山有一座宝库,也给党项人消耗一空了。”

高宝龙笑笑,挥了挥马鞭,“总帅正有此意。西夏财政窘迫至极,但战争不断,这样的王国还能坚持多久?一个强悍的士卒没有食物充饥,他还能杀多少人?”

李良辅和李延成并肩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的虎烈战旗,心情沉重。

李虎为什么又要打西夏?大宋又发动了西征,又要两路夹击?

西夏人在前套的兵力并没有增加。前年大宋的两路西征,给了西夏人很大的打击。对于一个全民皆兵的王国来说,兵力的确是多,但粮草武器供应不上,这些兵即使到了前线也没有战斗力。察哥虽然极力推行主动防御策略,但事实上做不到,还是用消极防御策略,除了京师卫戍军外,擒生军和各监军司的地方军都从事农耕畜牧,以获得更多的粮食和牲畜。

黑山威福军司的地方军大约有六七万人,加上三万擒生军,这是西夏用来镇戍东部边境的全部兵力,但这几年西夏人在和虎烈府、和金人的战斗中屡屡失利,减员严重,所以西夏人还是用上了老办法,把主力军队放在贺兰山北部的白马强镇军司和右厢朝顺军司,以确保京畿安全,而放在前套的兵力却有限。从云内到前套再到贺兰山北部,一千五六百里,其中前套到贺兰山这段路还有红公牛沙漠这个天然屏障,敌军若想从前套到贺兰山,必须绕沙漠而行,路途艰险,所以驻重兵于贺兰山,辅以游骑截杀敌粮道,不但可以有效抵御敌军,还能大量杀伤敌军。

西夏人在东部御敌,都是这个计策,而且屡战屡克。他们曾经击败过辽军的大举进攻,前年也成功阻挡了虎烈军,但这次却出了意外。夏军被耶律马哥突袭后,竟然没有及时撤走,被包围在兀剌海城了。

察哥要实施主动防御策略,薛元礼则坚持消极防御,两人各执一词,汉蕃两派借此机会打击对方,兴庆府权力斗争非常激烈。朝堂上斗得不可开交,自然会影响到皇帝决策,而皇帝为了缓和矛盾,在两个策略间不停的摇摆,结果前线镇戍军接到的命令常常自相矛盾,让前线统帅无所适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