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4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一章 放马过来

十一月初二,童贯到了燕京。

童贯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拿到燕京,以便向皇帝证明,自己的北伐没有失败,李虎也没有背叛大宋。

西北军不能用,他还能用幽燕汉人的军队,郭药师、高凤和赵诩手上都有军队,另外他还有自己的亲卫军,他的亲卫军叫胜捷军,由心腹爱将张师正统率。其实西北军也不是铁板一块,刘延庆的儿子刘光国,刘光世就会听从他的命令。至于拿来凑人数的河北、山东、江淮、荆襄等各路军队虽然不堪一击,但用来守城不成问题。这样算起来,童贯可以带十几万军队北上,其中胜捷军、刘氏兄弟的西军和幽燕汉人的军队都可以作战,戍守燕京绝对可以胜任。

然而,问题是,金军正在攻击幽燕,萧干的辽军正在反攻,童贯若想进驻幽燕,必须请李虎留下来,至少要留下几万军队帮助他阻击金军和辽军。如果他再败了,把燕京丢了,那他可以自杀了,而且身败名裂。

童贯见到李虎后,只字未提汴京发生的事,只谈接管燕京和确保燕京安全的事。

“我必须离开燕京。”李虎婉言谢绝了童贯,“我曾和女真人有约定,我若杀进居庸关,女真人就要杀进幽燕,所以我必须走,而且马上走。我走了,你派信使去见女真人,女真人必定放弃攻击古北口,但他们会继续攻击平州路,因为汴京至今没有接受张觉,平州路目前还不是大宋的疆域。”

“使相,你必须从大局出发,考虑到幽燕的实际情况。”童贯言辞恳切,“我大军新败,士气低迷,而且严重缺乏粮草武器,短期内无法作战。你把燕京给我了,但我守不住,这又有什么意义?对你我又有什么好处?你把金军和辽军挡住,我把军队开进燕京和其它州县,同时奏请汴京尽快接受张觉,最多一个月,幽燕就能稳下来。一个多月后,大雪一下,金军和辽军也就无法进攻了,这又可以给我赢得重整军队的时间。”

“我把幽燕稳住了,随即赶到陕西,和你联手攻击西夏。”童贯开出了条件,“我向你保证,我将调集二十万到三十万军队从横山方向北上攻击,以配合使相从河套方向攻打贺兰山。打下兴庆府后,西夏的都城归你,我则率军继续西进,收复河西。”

这个条件很诱人啦。李虎拿到了代北,又拿到了贺兰山,地盘大增,实力大增,而且大宋还为其戍守西北边疆,为他阻挡党项人、吐蕃人、回鹘人和鞑靼人的攻击,可以全力发展,要不了几年,李虎就可以称雄于西北了。

可惜,这话从童贯的嘴里说出来,李虎根本不相信。

“太师,我正是从大局出发,才一而再再而三地督请你进驻燕京,但你迟延至今,导致幽燕局势日益恶化。”李虎苦笑道,“我已经无能为力了,如果大同那边发生激战,我只好放弃燕京,率军急速撤回大同。”

童贯的一股怒气终于忍不住喷了出来。他位极人臣,多少年没有这样低声下气过了,但今天为了大局,他忍了,谁知眼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汉虏竟然蔑视自己,三番两次的拒绝自己的条件,实在让人无法容忍。

“你现在的处境并不好。”童贯把脸一黑,开始威胁李虎了。他三言两语把汴京发生的事大概说了一下,“我到燕京来,和你商量接管燕京的事,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你,想以此来证明你对大宋的忠诚。”

李虎佯作大怒,面如寒霜,良久才缓缓说了一句,“大宋抛弃我们一百多年,但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宗,忘记自己的根,所以我们回来了,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现在大宋竟然怀疑我们的忠诚?”李虎站了起来,两眼盯着童贯,一字一句地说道:“既然大宋不相信我们,决心抛弃我们,那我们也没有必要继续留在中国。请你回奏汴京,燕京是我打下来的,幽燕是我的地盘,大宋若想得到燕京,就从我的尸体上踩过去。”

童贯又惊又怒,他万万没想到李虎竟然如此愚蠢,这分明是汴京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要推倒自己,于是挖了一个陷阱,诱使李虎跳进去。只要李虎中计了,不但自己完蛋,李虎也难以保全,这么简单的事都看不出来?旋即想到李虎是个汉虏,是个反贼,可能大字不识一个,这么复杂的计谋当然看不透。

童贯勉强压住怒气,想解释几句,谁知李虎一甩手,走了,不谈了。

童贯懊悔不已。一路上他想了很多,把解决之策都想好了,却偏偏疏忽了李虎是个愚蠢而血腥的反贼。你和一个就知道杀人的屠夫能谈出什么名堂?

童贯匆匆回到雄州,这时汴京的圣旨到了,皇帝把童贯和蔡攸痛骂了一顿,叫他们即刻整顿军队,准备攻击燕京,如若迟误,军法从事。都统制刘延庆则被革职,押回汴京受审。这次皇帝没有任命都统制了,就叫童贯直接到前线指挥作战。

童贯、蔡攸连番上奏,动用了汴京所有的力量,说服皇帝先行议和,不要仓促开战,以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让女真人白捡了一个大便宜。

皇帝很快下旨,叫尚书左丞王安中、签书枢密使折彦直到燕京谈判,叫赵良嗣急赴黄龙府,和金人商量夹击李虎之事。

十一月初十,西夏晋王李察哥率军攻打杀虎口,董小丑率军阻击。折可求遵从约定,命令折家军悄悄渡过黄河,秘密赶到杀虎口作战。

同日,完颜宗翰率军逼近镇川堡,罗青汉率军迎战。

同日,完颜昱率军逼近野狐岭和桃山一线,但没有发动攻击。

与此同时,古北口战场、榆关战场的战斗都很激烈。天气越来越冷,一旦下雪战事就要拖延到明年初春,所以金军的攻击越来越猛烈,投入的兵力也越来越多。

十一月十五日,王安中和折彦直到达燕京。

皇帝在圣旨中怒声责斥李虎背信弃义。

李虎拒绝接旨,“我已经三次上奏汴京,详细解释了燕京之战的经过,并督请宋军即刻北上接管燕京,但宋军于白沟迟迟不前,导致燕云局势急骤恶化。现如今我大军在燕云两个战场和金辽夏三国交战,形势异常危急,你们不但不设法挽救局势,反而诬陷我背信弃义,天理何在?”

王安中和折彦直质问,你说你没有联辽攻宋,那证据呢?你拿出证据来?你联辽攻宋,然后又击败辽军夺取了燕京,这种情况下,你督请宋军北上进驻燕京,是什么意思?如果北伐军被你吃掉,你的大军随即可以直杀河北,饮马黄河,威逼汴京,大宋必定会被你打得措手不及,试问汴京的皇帝和前线的童贯、蔡攸怎么敢相信你?

李虎气得咬牙切齿,不知说什么好。

“既然不相信我,那当初你们请我配合北伐军攻打燕京干什么?”

“我们只是叫你配合北伐,并没有叫你攻克燕京。”王安中问道,“你为什么要攻克燕京?难道仅仅就是为了掳掠?还有,你为什么擅自决定招抚平州路的张觉,还许诺他做大宋的藩镇?你有这样的权力吗?”

“金军正在攻打平州路,我的军队又来不及赶到榆关,招抚张觉是确保平州路的唯一办法。”

“皇帝授予你决策权了吗?”折彦直问道,“你是汉王,你的藩镇是云中路,你杀进居庸关是配合作战,你有这样的权力吗?就算是太师童贯,他也没有这样的权力。”

“按你们的意思,我应该眼睁睁地看着金军攻占平州路,是吧?”李虎愤怒地问道。

“你明知平州路的归属关系到大宋的安危,却眼睁睁地看着它被金军夺走,你当然要受到朝廷的责罚。”王安中毫不客气,厉声说道,“这时候,你应该带着所有的军队杀进平州路,赶走金军。”

“那时候我刚刚占据燕京,局势极其不稳,辽军随时可能反攻,金军也随时可能从古北口而下,我如果带着所有的军队杀进平州路,燕京怎么办?不要了?”

“你当然要守住燕京,如果燕京得而复失,罪责更大。”王安中义正严词。

李虎气得差点要吐血。这还有没有天理?你坐在家里把嘴一张,根本不管战场情况,想当然地认为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如果没有达到你们的目的,那就是前线打仗的将士无能,和你们没有丝毫的关系,这都是什么歪理邪说?

“滚……”李虎瞪大血红的眼珠子,怒声咆哮,“给我滚……告诉你们的狗皇帝,老子就是汉虏,就是叛贼,老子就是要占据燕京,你们若想拿回燕京,就叫童贯带二十万大军来打。”

王安中吓了一跳,担心被李虎杀了,不敢做声,但折彦直敢说,他马上威胁李虎,“陛下已经派使者急赴黄龙府,要和女真人联手攻打燕云。你考虑清楚了,现在把燕京还给大宋还来得及,否则你败亡在即。”

“我败亡?”李虎怒极而笑,“如果我把燕云送给女真人,你说是我败亡,还是你大宋败亡?”

王安中和折彦直的脸色马上就变了,气焰顿时矮了几分。

“滚回去。”李虎说道,“想要燕京,放马过来打。”

第三十二章 童贯的悲哀

谈判不能就这样破裂,李虎坐拥燕京,手握主动权,投宋则宋强,投金则金强,虽然他实力有限,夹在宋金之间,又遭到西夏人的攻击,但他不管投向哪一方,都将直接决定北方形势的发展。

对于大宋来说,上上下下其实有个共识,就是不论用多大的代价,都要先把幽燕拿到手,从而确保河北和中原的安全,但李虎既然背信弃义霸占了幽燕,大宋想把它拿回来就很难,因此汴京才有了个迫不得已的主意,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请女真人帮忙。

李虎的存在严重威胁到女真人统一北方,女真人若想消灭李虎,必须得到大宋人的帮助,试想李虎有大宋人做靠山,金国想消灭他太难了,所以两国有联手合作的基础,因此,如果大宋提出以联手消灭李虎为条件来换取幽燕,女真人肯定会答应,大宋无非付出一些高昂的代价而已。

有了这个最后的致命一刀,大宋对谈判抱有很大的信心,认为李虎会屈服,谁知李虎一句话就把他们的信心打没了。你把老子逼急了,老子干脆投奔女真人,和女真人一起打你。这要是成为事实,当年的石敬瑭之祸必定重演,李虎在女真人的帮助下直杀中原,而女真人则统一北方,将来大宋必定和金国陷入连年苦战。

王安中和折彦直厚着脸皮,没有拂袖而去,而黄涉、柴云则出来唱红脸,居中调停。

“这件事的确是你们不对。”黄涉忿然说道,“我们遵从约定,攻克了居庸关,打到了燕京城下,但你们的军队却不战而溃,一夜之间逃回白沟,你让我们怎么办?再退回居庸关?现在童贯和蔡攸为了隐瞒自己的罪责,倒打一耙,说我们和辽军联手打你们,说我们背信弃义霸占幽燕,这种颠倒黑白的无耻行径实在让人无法忍受。”

“我们一再督请童贯北上进驻燕京,而且我们三番两次书奏汴京,请汴京督促童贯即刻北进,但童贯置之不理,汴京置若罔闻,没有给我们任何回复。”柴云生气地说道,“现在皇帝竟然听信童贯的一面之辞,说我们背信弃义,说我们是叛贼,这太过份了。”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王安中和折彦直一清二楚。这件事就是他们干的,现在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必须小心谨慎,既要激怒李虎,让事情变得更复杂,又要确保李虎不会背弃大宋而去,这个“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