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还有一件事,是关于折家的。”董小丑低声说道,“你看这件事要不要在这里谈?”

李虎略略思索了片刻。目前自己所作的事对大宋都有利,也就是说不管是宋臣还是自己的部属,短期内都能精诚合作,既然如此,何不公开秘密,把这几位宋臣拖到一条船上,等他们意识到事情不对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下船了。

“就在这里谈。”李虎说道。

第九十三章 澶渊之盟的翻版

燕青从汴京送来消息。他把折家的事问询李师师,李师师也不清楚,但她随即上了心,在和一些大臣的接触过程中旁敲侧击,非常偶然的从蔡京第三子蔡绦的嘴中得知折彦直竟然是东宫太子的人。

蔡京最喜欢这个季子,可以说是溺爱,他因为自己年纪大了,精力不支,常常让蔡绦代其批阅奏章。这件事在汴京是个公开的秘密,蔡绦不但知悉还参予中枢之事,由此成为实权人物,人皆攀附,所以他说出来的话,可信度非常高。

李虎听完这话暗自心惊。当日李纲曾经说过,折彦直是郓王赵楷的人,而赵楷有入主东宫的可能,这样折家就被牵扯进了皇统之争,谁知事实比这更复杂。如果燕青的消息是真的,那折家这次不但被扯进了皇统之争,而且还处在漩涡的中心,稍有不慎就有灭顶之灾。这个节骨眼上,折家又把自己拉进去了,那一旦汴京有变,西京无法独善其身,势必惹火烧身,后果难以预料。

折家好厉害的手段,由此也可以揣测到汴京的皇统之争已经到了非常激烈的时刻,否则折家断然不敢拿四百年的家族基业来冒险。李虎想到这件事必然会影响到自己的西征策略,心里不禁一阵恼怒,但随即冷静下来,首先要确定这个消息的真假,其次要想出对策,如果自己能帮助太子登基称帝,那这件事就是好事,折家算是送了一份厚礼。

李虎望向李纲。李纲坐在一边眉头紧锁,凝神沉思。

“你怎么看?”李虎问他。在座的就李纲一个宋人,大家的目光都盯着他。

李纲有些想不通。折彦直和郓王赵楷的关系非常好,折彦直需要赵楷的权势,而赵楷需要折家的西北势力,这两人又有同门之谊,所以汴京的人都认为折彦直能位居宰执之列都是因为赵楷的关系,谁知内中的秘密非常惊人,折彦直竟然阻止赵楷入主东宫,两人是对手而不是朋友。

“如果是真的……”李纲迟疑了半天,慢吞吞的说了几个字。

“我问你是不是真的?”李虎打断了他的话,“折家的后面是不是太子?”

李纲摇了摇头,他觉得折家没有可能支持太子。现在皇帝要废嫡立庶,皇帝身边的近臣都支持皇帝的决定,如果不是皇帝年轻,才四十岁,还有充足的时间做好皇统更替的安排,以免引起朝野震荡,东宫太子估计早就易主了。

李纲把汴京皇统之争的由来、过程和他对未来皇统的预测做了一番详细的解说,“你们说说看……”李纲望着李虎、董小丑等人说道,“官家在位一天,他身边的那些人就会支持他废嫡立庶。现在皇统之争突然激烈,都是因为北伐的缘故。北伐成功,收复了燕云十六州,这是个大功劳,假如官家把这个功劳给郓王,郓王得到功勋,得到人心,继承皇统当然水到渠成。东宫太子聪明的话,主动让贤,或许留住性命,免了兄弟相残之祸,如果不聪明,和官家、郓王对着干,那肯定要背上一个罪名被废,然后被杀。你们说,事情的发展,是不是应该这样?”

帅帐内很安静,大家都不说话,神情都很凝重。折家都是什么人物?这种关系到家族兴衰的大事他们会选择错误?

“罗帅这次汴京之行大获成功,我认为和这件事莫大的关系。”李纲接着又说道,“使相到居庸关待了几天,燕京形势随即大变,这增加了宋军北伐的难度。在我看来使相的做法没有错误,女真人对燕京的威胁太大了,必须先稳住燕京,但汴京和童贯不这么想,他们会认为使相在拿燕京要挟大宋,所以汴京才会主动让步,主动给使相最大的自治权,目的无非是想请使相帮忙,帮助宋军攻克燕京,收复山前七州疆土,从而给郓王建立盖世功勋。”

“你的意思是说,我的人从汴京得到的消息是假的?”李虎问道。

李纲苦笑无语。他已经三年没有回汴京了,有些事他不知道,他无法做出判断。

李虎在帅帐内转了几圈,然后站在了李纲面前,“如果折家真的是太子的人,我应该怎么做?”

“你的意思是……”李纲脸显惊色,“你打算参予汴京的皇统之争?不,不,你千万不要这么做……”李纲连连摇手,“使相找个理由,拒绝和折家联姻,先把这件事撇开,不要和皇统扯上丝毫的关系。”

“联姻其实没有多大作用,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李虎说道,“就目前的形势来说,我们若想确保云中路的安全,必须和西北镇戍世家结盟,得到他们的有力支援。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当我们收复了燕云重建了中原屏障之后,我们就要发动西征,攻打党项人,收复西陲,这时候,我们尤其需要西北镇戍世家的力量。折家是西北将门的老大,我和老大结盟、联姻,都未必能得到西北将门的信任,但如果我和折家一起坐上了争夺皇统这条船,同生死共进退,那肯定可以赢得他们的信任,所以,我决定了,我要介入到汴京的皇统之争中。”

李纲找不到理由反对。

他内心里承认自己到李虎身边是对的,正是这步正确的棋,导致大宋现在基本上可以确保收复燕云了,虽然还有李虎这个藩镇的隐患,但随着西征的开始,李虎会在自己设计的发展策略中耗尽全部实力。李虎不了解西夏,但李虎却想占据西北打下一片天下,这注定了他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好在还有强悍的大宋西北军,西征会取得胜利,最后大宋一举两得,既不费吹灰之力削藩、撤藩,又收复了西北失地。燕云拿回来了,河朔河西也拿回来了,大宋的辉煌时代就此开始。

出于这种思路考虑,李纲非常支持西征。大宋几十年没有击败党项人收复西陲,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受到了契丹人的牵制。现在契丹人雄风不再,金国又没能一统北方,而李虎又拿到了代北,形成了对西夏的钳形包围,西征可以说是十拿九稳,但如果李虎利用皇统之争蓄意破坏汴京的稳定,汴京乱了,西征之策随即泡汤,而李虎和其它北虏可能会乘势南下,大宋危矣。

不过,就汴京目前的状况来说,皇帝废嫡立庶,汴京即使不乱,前线也会连战连败。北伐第一仗就是个例子,汴京的朝堂斗争会直接延伸到前线,西征还是要败。两相权衡,倒不如让李虎介入皇统之争,让他支持太子,确保皇统的正常继承,这样汴京反而不会乱了。

李纲拿定了主意,马上说道:“那你就和折家联手,确保太子登基。”

“这不可能。”霍六哥马上说道,“燕青在密信中说得很清楚,皇帝有意让郓王出任兵马大元帅,只待北伐军打过白沟,兵锋直指燕京之际,则立即让郓王到河北前线指挥作战,拿到这个盖世功勋,如此一来,太子还怎么和郓王争皇统?”

李虎突然想到一件事,老爹说过,宋军北伐失败了,燕京是大宋从金国手上花钱买回来的。清楚了,都清楚了,知道宋军北伐为什么失败了,都是该死的皇统之争,二次北伐在汴京一帮居心叵测者的暗中操控下必然再次以失败而告终。尤其让人痛心的事,皇帝和童贯等人好象对此有所预感,在一年多前签订海上盟约的时候,竟然答应了金人,把给辽国的岁币转给金国,之所以答应这个屈辱的条件,就是为了一旦北伐失败,再花钱买回燕云,再签订一个“澶渊之盟”。海上之盟其实就是澶渊之盟的翻版,只不过这次大宋人“深谋远虑”,把事情做在前面而已。

“直娘贼,一群祸国殃民的奸佞,该杀……”李虎越想越是愤怒,忍不住破口大骂,“老子总有一天把这帮人统统杀光。”

董小丑和霍六哥等人忽然看到李虎勃然大怒,个个莫名其妙。李纲听说郓王要出任兵马大元帅,立即就明白了,无奈苦叹,这就是今日之大宋啊。

“总帅,你要把哪帮人统统杀光?”霍六哥小心翼翼地问道。

“宋军第二次北伐还是要败,我们顾此失彼了。”李虎怒声说道,“我和女真人说了,我不进燕京,他们就不进,但宋军北伐失败,女真人必然要进去抢燕京。女真人拿到了燕京,前后夹击于我,西京肯定守不住。”

“现在女真人杀到云内把西夏军打得大败,我们和西夏人之间再也没有结盟的可能。我若分兵取燕京,女真人势必再攻西京,西夏人势必也要趁火打劫,我顾此失彼,燕京拿不下,西京也守不住,全完了。”

董小丑和霍六哥等人恍然大悟。宋军第一次北伐失败得匪夷所思,如果失败的根源在汴京,在皇统之争,那么第二次北伐的确有可能再次失败,但如果失败,对虎烈府的打击太大了,先前所做的全部努力都白费了。

“派人急赴府州,告诉折家,马上联姻,同时请折可求务必到大同来一趟。”李虎对原野说道,“这个月就把婚事办了,越快越好。”

第九十四章 你还不如一条狗

虎烈府的一帮文武在西京大捷后,对未来的预期很高,现在突如其来碰到这么件棘手的事,心情顿时一落千丈。

“当务之急两件事。”李虎继续说道,“一是以最快的速度整军,二是想尽办法增加财赋收入。军队有了强悍的战斗力,府司有了充足的钱财,我们就可以从容应对当前的局势。”接着他看看霍六哥和胡涂,问道,“这两件事,你们办得怎么样了?”

霍六哥和李纲相视苦笑,目光同时望向胡涂,胡涂则眉头紧锁,神情苦恼。

李虎面色一沉,冷声问道:“具体议策拿出来没有?”

“我们拟定了一个整军的初步方案。”霍六哥急忙说道,“西京大战,我们损失将近六万人,但因为俘虏了两万多金军,又紧急征募了五万多新军,再加上各州的义勇,基本上可以补充各军的损失,但问题是,胡支使告诉我们,这场大战之后,虎烈府财政严重亏空,已经无法支付巨额军资。”

“这是事实。”胡涂马上解释道,“西京大战前后历时四个月,我们调用了十几万军队,几十万民夫,和金军、夏军连续交战,耗资巨大,府库早已入不敷出,亏空异常严重。”

“亏空?”李虎冷笑,“我们在辽西的时候,也有十几万军队,打仗的时候也要调用十几万民夫,和金军、辽军也是连续作战,但我们却坚持了两年多的时间,你怎么解释?”

“我们南下突围到辽西的时候,最早只有几万军队,而且我们一路掳掠,获得了大量的钱财和物资。打下平州路之后,缴获更多。”胡涂说道,“另外,在大宋的帮助下,我们迅速开通了海路回易,并且大量走私。当时金辽激战,双方都需要战争物资,这导致海路回易在短短时间内便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让我们获得了惊人的财富。去年总帅率军杀进西京之后,其缴获之多,更是前所未有。正是因为这些掳掠积累,我们的财政一直还能勉强维持。”

“西京道和南京道一样,都是辽国赋税的主要收入地区,但这些年因为战争,契丹人横征暴敛,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