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冲-第4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如果他什么也不说,恐怕……恐怕就危险了。”

曹丕没有说话,他慢慢走到座位上,缓缓的坐了下来,伸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举到嘴边小口小口的呷着,眼珠直愣愣的看着前方,一动也不动。曹真看得有些心慌,小心的凑到他的跟前,轻声说道:“子桓,你可有什么打算?”

“你说我能有什么打算?”曹丕眼珠动了一下,淡淡的笑了一声,脸色渐渐的恢复过来。

“这……”曹真没敢再说下去。

“我就象是个赌徒,手中只剩下最后一枚五铢钱,却要跟一个身家巨亿的富翁一局赌输赢,还不知道人家会不会给我这个机会。”曹丕自言自语道:“冀州这件事,查吧,我也输得一干二净,不查吧,我还是输得一干二净。子丹,你说我怎么办?”

“你也不是……”曹真咽了一口唾沫,有些胆怯的看了一眼曹丕。

“那是我的父亲啊。”曹丕仰面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虽然他偏心,可是,他还是我的父亲啊。”

曹真愣愣的看着叹息不已的曹丕,也跟着长叹了一口气,伸手摘下了头盔扔在案上,一屁股坐下,丧气的低下了脑袋。两人相对,一时无语。

两天后,曹丕接到了曹操从许县发来的公文。在公文里曹操很光火,大骂他办事不力,一点小事查了三个月也没查出名堂,让他立刻赶回许县述职。同时通知他,曹冲带着北军已经向并州进发,接手大军指挥权,顺便解决大军军粮的问题,要曹丕封存一切档案,等待曹冲前来接手。

曹丕苦笑一声,自己把事情办砸了,又送给曹冲一个大好机会。曹冲主持北方的战事,荆益自然不会再有什么话说,军粮的问题迎刃而解,以荆益的财力,他根本不会把这两百万石粮食放在眼里,这样既能把事情抹平了,又给了这些名士一个面子,坏人全让自己做了,好人全是他,自己就是个替人做嫁衣的命。曹丕不敢耽搁,既然曹操发了火,又没有提一点刺客的事情,看来还没有证据对自己不利。他准备了一番,正准备起程,路粹来了。

路粹原本是跟着前将军夏侯惇的,不过他运气不好,没捞着什么立功的机会,功劳都被青徐水师和赵云捞走了,他很郁闷,这次要围攻鲜卑,他主动要求为别部,准备随曹彰进军鲜卑。

曹丕一看到路粹的脸色,就知道有大事。路粹驻扎在代郡南部,离这里有好几百里地,他又是带兵的人,怎么能擅离防区?看他的脸色,只怕没什么好事。

“文蔚?”曹丕迎上去叫了一声。

“公子!”路粹拱手,声音沙哑,曹丕有些吃惊,看了一眼他有些干裂的嘴唇和满脸的灰尘,连忙命人拿过水来。路粹洗了脸,喝了口茶润了润嘴唇,对着曹丕使了个眼色,曹丕愣了一下,头皮一阵发麻,连忙挥了挥手。侍者们都出去了,路粹这才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推到曹丕面前。

被揉得有些皱的纸在案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恕

曹丕瞟了一眼信封,一眼认出了上面的笔迹,这是曹彰的字,如长枪大戟,阳刚气十足。他狐疑的看了路粹一眼:“子文写给丞相的书信,怎么到了你的手里?”

路粹没有回答,只是用手指点了点信封说道:“公子,你何不看了再说。”

曹丕不解的看了看路粹,伸手打开了信封,信封已经被人拆开了,但是里面的字迹还是曹彰的,似乎每个字都使用了浑身力气,力透纸背。曹丕看到曹彰的字就想笑,笑他太粗鲁,今天也不例外,看到曹彰那熟悉的字迹,他的嘴边挑起了一丝讥笑,可是随着这丝讥笑慢慢的凝在了嘴边,如石化了一般,两只手也抖动起来,抖得信纸哗哗作响。

“这……这……”曹丕的手哆嗦着,嘴也哆嗦着,眼皮不住的跳动,脸色煞白,冷汗将脸上傅的粉流出了一道道的沟,极度的惊恐将他本来不算难看的脸扭曲了。

曹彰在信里说,他得到证据表明,当年曹冲受刺就是曹丕下的手,劝曹操无论如何不能立曹丕为嗣子。他同时说到了粮食,他发现鲜卑人不知从哪儿得到了大批的粮食,来源可疑。

“你是怎么截到这封信的?”曹丕瞪着眼睛看着面露得色的路粹,又惊又喜。

“镇北将军派了十个人送这封信。”路粹想起来也是一头冷汗,他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这步走得对还是错,如果走错了,不仅他完蛋,他路家也一定会完蛋。“他们在驿站吃饭时,引起了巡逻的士卒的注意,他们明显是军人,又成群结队,却不表露身份,就……就起了冲突。”

路粹没有说实话,曹丕也不想再追究这些细节,他现在只知道,如果不是路粹截下了这封信,让曹操知道了这个消息,他就死定了,不是嗣子的位置保不保的问题,而是连命都保不住。

“文蔚,这事怎么办?”曹丕觉得自己和路粹一下子成了最贴心的人,路粹从现在开始,已经和他捆在了一起。

“死了十个人,这个事瞒不住,迟早会被镇北将军知道。”路粹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转了几圈,接着说道:“不过这件事传到镇北将军耳朵里的时候,恐怕至少也要两个月之后。”

“两个月之后怎么办?”曹丕急了,多活两个月和少活两个月什么区别?而且是必死无疑的两个月,不死也疯了。路粹转过头来,满意的看了一眼极为狼狈的曹丕,露出一丝狞笑:“公子!我得到消息,镇北将军有计划要奇袭弹汗山。”

第三十四节 信心

四月下,丞相府接到副丞相曹丕的汇报,他已经查出了军粮的去向,绝大部分在运往代郡马城的途中,被鲜卑人劫走,押送的士卒和民夫无一幸免——是以长时间没有查出下落——小部分被不法官员贪墨,曹丕正在大力追查,同时从冀州调集了一批粮草准备亲自押送到代郡,交付镇北将军曹彰,以解燃眉之急。

两天后,一份紧急军报分别送到丞相曹操和骠骑将军曹冲的手中,镇北将军曹彰抓住战机,趁着步度根和柯比能不和的局面,奇袭了鲜卑王庭弹汗山,将弹汗山王庭付之一炬,步度根仓皇向漠北逃窜,北疆大捷。同时曹丕还转来了一个消息,曹彰不听众人劝阻,要学李信,不抓住步度根誓不罢休,带着手下的一万精骑孤军深入,向北追去了。

曹丕在军报中述说了自己劝解曹彰被拒绝的过程,说得声泪俱下,他十分为曹彰担忧,但是他只是副丞相,没有军队指挥权,无法干涉曹彰的军事行动。他已经发文前将军夏侯惇、左将军曹仁,请求他们出兵支援,同时,为了预防万一,他敦促大将军、骠骑将军立刻下令两部人马即刻出兵,以免曹彰遇到不测,草原上的事瞬息万变,不能延误。

曹冲接到战报,就从中闻到了血腥味,曹彰虽然勇猛,奇袭弹汗山有可能,毕竟弹汗山离边境只有二百里,以骑兵的速度一天一夜就可以到达,打步度根一个措手不足是完全可能的,但是孤军深入追击鲜卑人却不怎么可能,曹彰久在北疆,不可能这点常识都不懂,以奇袭的骑兵去做长途追击?奇袭讲究的是出其不意,所带的粮草辎重都有限,根本不能满足长途追击的要求。

但是说这些都迟了,既然曹丕说曹彰去追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曹彰去追了肯定是事实。他还在太原郡晋阳城,这时候要全军赶去支援曹彰显然是来不及了,无奈之下,他命令陈到带领北军中的一万骑士和荀恽手下的三千长铩军,一人双马,火速赶往云中,同时快马传令张辽、曹仁、夏侯惇部出击,不求深入草原协同作战,但求给鲜卑人造成汉军大举出动的假像,分散他们的兵力,为曹彰减轻压力,冀希望于万一。

骑兵出发之后,曹冲准备带着剩下以步卒为主的人马也一起出发,这时送信到丞相府的毌丘俭回来了,带来了曹操的命令。曹操说,北疆的大军已经足够了,不差北军这一两万人,要曹冲驻扎在晋阳,不可轻举妄动,随后丞相府发调的二百万石军粮将从这里出发,送抵北疆,曹冲要做好沿途的安排,不可出一点差池。

毌丘俭就是那个从辽东连续奔驰了六天六夜,将辽东大捷的消息送到许县的甲士。他是河东闻喜人,字仲恭,父亲毌丘兴现为司隶校尉钟繇手下兵曹从事。毌丘俭文采不错,口才也好,但是他不甘心做个文人,一心想着要马上取功名,镇东将军曹丕征辟名士入府,他也去了,不过他毌丘家在河东闻喜只是个小族,没捞着什么好位子,只能在将军府做个甲士。辽东之战,他随长史张承作战,又没捞着首战的机会,他不甘心,再次争取到了送信的机会。他万万没想到,他换马不换人连续狂奔了六天六夜,捷报是送到了,他却差点送了命——如果不是曹冲救了他。

毌丘俭对曹丕失望之极,转而投入曹冲门下,做了一个从事。因为他的学问好,这次被曹冲留在许县,顺便打听相关的消息。因此除了带来了曹操的命令之外,还带来了许县的最新新闻。

曹植带着一帮人从广陵回来了,在大海上验证了曹冲的设想之后,以魏讽等人为首的保皇派被亲眼看到的事实给打击得不轻,他们虽然无法想象人是如何呆在一个大球上的,却不得不承认,海上试验的结果证明了大地不是方的,是圆的,至少不是以前想的那种一个大方块。这个结果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一个大地是圆是方的问题,而是打破了儒家借以成为体系的天象基础。既然天圆地方都不成立了,那么天无二日也说不清了,周不疑顺势开始强调,他所经数国,虽然有的比较小,大部分也没有大汉这么大,但是相近无几的帝国并不少,他们都有王,也就是说,天无二日,也是不成立的,天不仅有二日,还有数日,很可能比地上的帝王还要多得多。

“仲恭,许县的情况还热闹吗?”曹冲一边翻看着周不疑写来的信,一边笑着问道。

毌丘俭脸上带着微笑躬身答道:“将军,许县现在还热闹,不过不是象前些日子那样吵架了,周先生他们几个占了上风,那些人都在研究周先生写的西游记,要找周先生的漏洞呢,最近说到大秦国的那个什么制度,还有什么埃及的那个,都被周先生给驳倒了,周先生的文章印出来,许县都抢疯了,只要认识几个字的,都抢着要看呢。我也带了一份来,将军你看。”

毌丘俭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报纸,小心的摊开放到曹冲的面前,头版头条就是周不疑写的文章:取长补短,继往开来——论大秦国政优劣及对我大汉的启发。

曹冲兴致盎然的快速将文章看了一遍,周不疑在文章中说,研究大秦的国政得失,并不是要照搬大秦的国政,事实证明,大秦虽然辉煌了近千年,但是现在也已经日落西山,大秦的国民也成了腐朽的寄生阶级,他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整日无所事事,依靠着打劫其他国家的财富过日子,甚至懒到打劫都需要用雇佣兵,难以想象这样一个国家还能走多远。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大秦的兴衰和我大汉的兴衰做个相互比较,取长补短,从中找出一些有用的东西,纠正我大汉国政中的症结,重兴大汉,为万世开太平。

“不错,元直的眼界果然越发的高了。”曹冲赞了一声,满意的笑道。看来让周不疑出去游历一趟,还是值得的,他人本来就聪明,现在又增加了见识,可谓是学通内外,一旦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