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冲-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概是为了那个九品官人法而来的吧?”

荀彧苦笑了一声,他是为了九品官人法来的,所以前面用了很长的时间来讲述襄阳的新政,后面刚要说到襄阳学院的学生的出路,在否定九品官人法之前先提供一个更好的参考给天子,天子却晕倒了,还是被吓晕的,他颇有些不解,照理说天子听到自己的江山出了这么多好事,应该高兴才对,就算晕倒,也应该是兴奋得晕过去,怎么会是惊恐呢?他点了点头:“张公说得对,只是……彧尚未说起,陛下已经……嘿嘿,看来还得另找机会。”

张昭淡淡的笑了笑:“令君,你想以襄阳学院的模式来代替九品官人法吗?说句实话,九品官人法虽然还有些粗疏,比起以前的乡评、府辟之类的办法,却是略甚一筹的,荀家名列颍川四族之一,难道对前景没有信心吗?”

荀彧看了张昭一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的看着有些阴沉的天空,张昭好奇的看着他,抚着胡须不语。荀彧想了一会,忽然说道:“张公,我荀家的前景,我很有信心,不过,我如果只为我荀家的前景,我又何必从襄阳跑回到许县来?许县虽然是都城,却不是洛阳,更不是长安,比起襄阳来,许县除了有个天子,其他的可就差多了。”他转过头,严肃的看着张昭:“张公,左传春秋和荀氏春秋虽然略有差异,本旨却相差无多,我想我们的看法,也不至于相差太远。不错,圣人想以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让乱臣贼子惧,可是,从圣人没后至今五六百年,乱臣贼子又何尝惧了?张公精研此经,可曾想过为什么?”

张昭一愣,脱口就要说他的那一套仁义理论,随即又想到他说的这些,显然荀彧都知道,不需要向他求证,而是他另有说法,他怔了半刻问道:“令君以为,为何?”

“于真正执着于自己的信念的士大夫而言,被大义所责,固然有重于死者,可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死亡却比大义更让人恐惧一些。”荀彧叹了口气:“就以士大夫而言,党锢之祸,天下震动,士大夫于党人榜趋之若骛,为之死者不下数百,可是,相对于我大汉数万的太学生、更多的读书人来说,这些人又不过是九牛一毛。评心而论,有几个能在死亡面前还能抱着为大义而死的淡定?在坚守大义而死与放弃大义苟活之间,许多人还不是选择了苟活?”

张昭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境遇,脸立刻胀得通红,他愠怒的看着荀彧,却发现荀彧并没有年幸存他,而是看着远处低矮的宫墙,他的眼神清明之极,并无半分鄙夷之色,一时倒有些愣住了。他犹豫了一下,拱了拱手说道:“令君,天子有恙,你一时半会也见不到天子,不知是否有空……”

荀彧一笑,正中下怀:“张公,请到寒舍一叙,彧带了些襄阳的好茶,正当与张公共享。”

“如此甚好。”张昭哈哈一笑:“昭对曹将军制出的香茶,也是垂涎三尺啊。在襄阳喝过之后,至今难忘,只是许县这些茶太贵了,以我那点俸禄,只能隔三差五的当酒伴书。到了令君府上,终于可以开怀畅饮了。”

荀彧看着张昭兴奋的样子,也哈哈大笑,他拍了一下头笑道:“哎呀,这事儿我还真忘了。谢异公的农学院刚刚把茶园搞出来,以后可以批量供应了,新茶刚出来一批,味道颇佳,我取了一点放在身上准备献给天子的,这一通说,居然把这事给忘了。”

张昭哈哈一笑,拉着荀彧笑道:“那就让我先尝为快吧。”

“陛下这是怎么了?”皇后曹节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天子的脸色,发现他虽然还有些无力,却慢慢恢复了平静,这才松了一口气。

“朕一时有些心惊。”天子强笑了笑,无精打采的说道。他看着曹节关切的脸,心里颇有些感动,刚要说话,却不由得想起曹冲的赫赫威名对自己的威胁,便又把话咽了回去。曹节见他欲言又止,淡淡的笑了笑说道:“陛下,莫非又与我曹家有关吗?”

天子有些尴尬,他停顿了片刻,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哎——刚来令君来说起仓舒在襄阳的新政,令人眼界大开。仓舒文才武略,皆为世所罕见,我……”

曹节一惊,她微微皱了皱眉头,莫名的感到一阵伤感和失望,她缓缓说道:“陛下有如此臣子,本当欣喜才对,却又惊恐至此,想必是担心不能用之反为其所害了?”

天子被她一言说破心思,不免面色一变,他抬起身子看着曹节,见曹节凄凄欲泪,眼中有一线失望,还有一丝恐惧,知道她发觉了自己心中的杀意,不禁苦笑了一声,叹道:“皇后,你又何必担心,朕不过是虚有其表而已,就是这宫中也尽是你曹家的亲信,且不说朕对仓舒并无歹意,就算有什么想法,也无能为力啊,你又何必为他担心呢。”

曹节摇了摇头:“陛下,臣妾不是为仓舒担心,而是为陛下担心啊。”

“是的,要担心的正是朕才对。”天子颓然的应道。

“非也。”曹节见天子已经乱了方寸,心痛的摇了摇头,向前膝行了半步,扶着天子坐了起来,又接着说道:“陛下,你误解臣妾的意思了。臣妾是说,仓舒再如何文武双全,都不是陛下应该担心的问题,而陛下不能再象以前一样信任仓舒,才是真正要担心的。陛下,你是一国之君,囊有四海,也应当有包容天下之心。如果因为仓舒有能就不能容他,那么陛下岂不是只能用些无能之辈,又如何能保得我大汉江山万年永固?试以仓舒言,仓舒所掌之数万兵中,智胜于他、勇过于他者不知几数,如果仓舒也如陛下这般担心不已,欲除之而后快,他焉能百战百胜?他所任用的诸郡太守之中,刘子初、诸葛孔明、廖公渊、顾元叹、蒋公琰诸位,施政能力无不在他之上,如果他也要防着堵着,荆益如何能有这般盛况?陛下,你还没有明白仓舒劝陛下行黄老之道的心思吗?陛下担心,仓舒比陛下更担心啊。”

天子看着侃侃而谈的皇后,忽然笑道:“皇后,你对仓舒这么有信心?”

曹节向后退了两步,拜服在地:“臣妾以身家性命担保,也请陛下以赤诚相待,君臣之间,莫起猜疑之心,予人以可趁之机,成全一段君臣相知的佳话。”

天子眯起了眼睛,盯着曹节看了好久,才轻轻的点了点头。

曹丕在济南如坐针毡的又等了两天,当他得知曹冲回到了邺城,老曹对他呆在青州而没有去辽东大为不满的时候,他再也等不下去了,借口身体有恙,把青州的一摊子军务扔给张承、凉茂他们几个,自己日夜兼程的赶回了邺城。他刚到邺城,与很意外的郭女王还没说上几句话,曹操的使者就来了,召他到玄武池回话。

曹丕忐忑不安,知道自己这个借口太拙劣,可是他不得不如此,如果自己还在青州呆着,等曹操装病的消息传到青州,他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了。见曹操这么快就知道了他的行踪,他吓得寒毛直竖,叫苦不迭,又无计可施,只得坐车赶往玄武池。

到了玄武池边上,曹真已经奉命在路边相候,一见曹丕面色苍白的下了车,他连忙迎了上来,借着扶他下车的时候,轻声说道:“子桓,你让伯仁传来的消息,我收到了,我会暗中准备的,不过兹体事大,不到万不得已,切不可轻为,一旦走漏风声,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人头落地。”

曹丕苦笑了一声:“子丹,这个我当然知道。怎么样,丞相的心情如何?”

“看起来还不错,正跟仓舒在钓鱼呢。”曹真示意了一下,然后又看了一眼曹丕,退了开去。曹丕长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服,这才在两个亲卫的搀扶下缓步向池中水榭走去,两里多的路,他走了足足小半个时辰,把病容装了个十足。

走到长堤边,自有虎士上前来扶着曹丕,却把他的两个亲卫挡在了湖边,一被虎士有力的大手扶住,心虚的曹丕不由自主的绷起了身子,那两个虎士却无动于衷,慢慢的扶着曹丕向前走去。曹丕见一切正常,这才重新放松了肌肉,将身子的大部分重量都放在了虎士的手臂上。

百十步的长堤,又走了好一会儿,总算走到了水榭前,曹丕喘着气,额头上冒着汗,似乎已经虚弱到了极点。曹冲早就看到了他——他坐忘常练不缀,目力惊人,远不是前世的近视眼——老远就看到曹丕的样子,他笑了笑,大步走了过来,先是躬身施了个礼:“兄长,如何累成这样?”

曹丕强笑了笑,无力的应道:“仓舒,愚兄身体乏力,不能回礼,还望莫怪。”

“呵呵呵,做兄弟的有什么好怪的。”曹冲笑着,伸手接过曹丕,扶着他一步步的向水榭走去。曹操负着手站在阶上,打量了曹丕一眼,皱起了眉头说道:“子桓,怎么病成这样?”

曹丕推开曹冲,摇摇晃晃的拜倒在地,行了大礼,这才苦笑着说道:“孩儿见过父亲。回父亲的话,孩子无能,被些许军务忙得心力憔悴,一病不起。”

曹操叹了口气,伸手相招:“你啊,也真是的,叫你不要去打仗,你偏偏要去,这仗还没打完呢,你倒累成这样了。你那君子剑练得也有几分火候的,怎么这身子骨这么不禁用?”

曹丕刚要再夸几句功,加点同情分,忽然觉得曹操的话音不对,他心神一凛,眼珠一转,连忙说道:“孩儿不孝,累得父亲担心了。孩儿也是一时不慎,被海风给吹了,受了些凉,将养些日子也就好了。说来惭愧,这些日子忙于军务,一时懒于练剑,总以为不妨事的,没想到却病倒了。等病好了,我还是要勤于练习的,就算上不得阵,杀不得敌,对身体还是有些好处的。”

曹冲差点笑出声来,曹丕既要装病,又怕给曹操留下一个身体太弱的印象或者是借口,两面为难,也真是辛苦他了。

“嗯。”曹操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有些不快的说道:“回来就回来了吧,我正好也要派人去问你出征辽东的情况呢,你回来倒也省了事了。你倒给我说说,辽东的战事如何了?你这总指挥回来养病了,后面的事情又由谁来负责?”

曹丕略有些紧张,额头上刚被湖风吹干的汗又沁了出来,他想了想说道:“父亲,我回来之前,元让叔带着大军已经到了渤海郡,和赵云、牵招等人汇合后,就会取道右北平进入辽西郡展开攻击。臧、孙二位刺史的水师已经出发半月,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当已经登陆辽东郡,正向北挺进,如若战事顺利,今冬明春,必有捷报传来。至于我离开之后的军务,我已经托付给凉军师和张功曹,他们应该可以处理得好的。再者,我身体一有起色,还要赶回青州去的。”

“你估计要养多长时间,才能有所起色?”曹操的脸色缓和了些,却还是不太善。

曹丕又是郁闷,又是恼火,心道不管怎么说我还是你的儿子,看我病得这个样子,你就没点同情心吗,一心就想赶我走?我还就偏不走了,等到你死了,我继了位再走也不迟。他心里发狠,脸上地乖得不象个儿子,而象个孙子。他为了装得象一点,故意顿了顿才说道:“估计十天半个月也就够了吧。”

曹操盯着他看着了半天,忽然叹了口气:“子桓,我看你要么就别去了吧,有元让在,还有凉伯方他们守在青州,辽东的仗应该不难打,你的身体既然不太好,还是呆着邺城好好养一段时间,把身体养好了再说吧。”

曹丕有些摸不清曹操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