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冲-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宫女的搀扶着,缓缓的遛着弯。她的小腹微微隆起,已经有四个月的身孕了。

天子一看到曹节,脸上露出了一丝温柔的笑容,这个皇后不错,虽然也姓曹,可是心向着自己,更重要的是,比起伏皇后来,曹节的眼光的决断显然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说话有理有据,——不象伏皇后那样只知道哭——有几次都把曹丕说得哑口无言,给自己长了不少面子。

“陛下……”曹节一看到天子,连忙推开宫女的手,款款下拜。

“皇后无须多礼。”天子连忙上前扶着曹节,半开着玩笑说道:“皇后有孕,正如将军有甲在身一样,无须行大礼的。”

曹节坚持着行了半礼,这才抬起身来,看着天子一脸的喜色,她抿着嘴笑道:“陛下,今天遇到什么喜事儿了?”

“有。”天子亲热的拉着曹节的手,慢慢向殿中走去,一边笑道:“镇南将军的捷报传来了,他顺利的攻克了吴郡,孙权投降了,他们正在来许县的路上。我大汉的天下啊,现在就剩下西凉还在乱了,不过镇南将军如此雄才大略,又是如此年轻,西凉也应该不在话下。我大汉有了镇南将军,真是我大汉的福份啊。”他笑着感慨了一番,接着又加了一句:“也是皇后的福份。”

曹节却还是微笑着看着他,曹冲兵围吴县的事情半个月前她就知道了,拿下吴郡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应该让天子这么开心,天子这么兴奋,一定有别的事情。

“这个……”天子见曹节一点没什么意外的感觉,有些尴尬,知道自己的心思未必能瞒过曹节,他组织了一下语句又说道:“朕想给他一个重重的奖赏。不过现在有个问题,他这么年轻,一下子赏得太重,以后再平定了西凉,可怎么赏?朕倒没有什么想法,但是怕那些大臣又要啰哩啰嗦的,说什么不赏之功之类的,反倒对仓舒不利。”

曹节点了点头:“陛下说得有理,他毕竟还是太年轻了,有些事情,还是缓些的好。”

天子叹息道:“可是他立了这么大的功,不赏也不行啊。不赏他,又如何赏他手下的那些有功之臣,这件事很让人头疼,刚才子桓提醒了朕,上次可是应允了仓舒,待他再立功就封丞相为王的,如今倒是个好机会。想来那些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也不会再来说三道四了。”

天子说着,将朝堂之上他和曹丕的对话大致的描述了一遍。曹节的脸却慢慢的阴了下来,她瞟了一眼看似为难,实际上却掩藏不住得意的天子,无声的叹了口气:“子桓说得对,仓舒仁孝,一定不会反对的。”

曹丕给曹操和曹冲分别写了信,写给曹操的那封里,他详细的解说了不能封赏曹冲的理由,反正是说得冠冕堂皇,听起来处处是为曹冲着想,不想让他过早的成为那些死脑筋的书生眼中钉。而在给曹冲的信里,他除了这些之外,又大讲孝道,言下之意,你就不要争了,这次的功劳让父亲满足一下,以偿心愿算了。

曹冲接到信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初,他回到襄阳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他的宝贝女儿和刚出生的儿子。大双在七月时生了一个儿子,取了个小名叫虎子,成了襄阳城里最让人开心的新闻,很快就随着蔡家加印的一期月报传遍了大汉朝。邺城的曹操当然在收到月报之前就接到了报喜,老怀大慰,让人把环夫人给送到襄阳来了,又送了一大堆的东西给刚出生的孙子——这些当初孙尚香生女儿,可是什么也没得到——千叮咛,万嘱咐,等曹冲打完仗,等孩子抓了周,一定要把他带到邺城去让他看看。据环夫人说,要不是那些谋臣劝着,老曹同志恨不得再次带着虎豹骑日夜兼程的赶到襄阳来。

曹冲也很开心,躲在府里谁也不见,天天就是逗逗正在蹒跚学步的女儿和刚会看人的儿子,然后就是陪着老娘打麻将,当然晚上还有地要耕。这里面最郁闷的当然就是蔡玑了,她是最早跟着曹冲的,结果到现在肚子还没动静,让她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点问题,偷偷摸摸的逼着蒯英带她去找张仲景,结果张仲景说,你一点问题没有,只是时机没到。

这话换了别人说,蔡玑不骂他是骗子才怪呢,可是张仲景说的,她就是有疑问也只得忍着,只有和同病相怜的荀文倩没事的时候,两人悄悄的琢磨。

这天曹冲正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拉着女儿在院子里蹓跶,刘禅这个傻舅子咬着一根糖葫芦笑得一嘴的口水在后面跟着,小双急急的跟在他的身后替他擦口水。曹冲正在得意自家的天伦之乐,孙绍从外院急冲冲的走过来了,将一封信递给曹冲。

“你看我还有手吗?”曹冲得意的现了一下,孙尚香在一旁撇了撇嘴,对孙绍笑道:“你就显摆吧,绍儿,念给他听。”

孙绍一笑,冲着孙尚香点了点头,凑近曹冲说道:“大人,这恐怕有些不妥。”

“哦?”曹冲见孙绍的神色不对,知道不是一般的书信,连忙将儿子交给大双,抱着女儿进了屋,孙绍随后跟上。蔡玑撇了撇嘴:“虎子还是不如妞儿讨他的欢喜。”

孙尚香得意的一点头:“那是,咱家的妞儿,那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荀文倩在一旁笑了起来,将手里的手绢扔到孙尚香的脸上:“好啦,别得意啦。这次打完仗回来,你那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天天跟中了那个……彩票似的。”

院内笑成一团。

里屋的曹冲却皱起了眉头,一边将妞儿的手指头从嘴里拿出来,一边说道:“子桓怎么这么笨,被人挑拨了都不知道,还当起了急先锋?”

第八卷 关中谣

第一节 隆中

建安十九年的冬天来得特别的迟,直到进了腊月门,襄阳才下了第一场雪,比去年足足迟了大半个月。田里的农活早就忙完了,托老天的照应,今年襄阳的收成还不错。镇南将军小曹大人今年打仗又顺利,顺风顺水的解决了刘备和孙权,天子高兴,免了荆州、交州、扬州三州的赋税。对交州、扬州来说,这有点儿虚——他们已经多少年没向天子交过赋税了,却也没有感觉到一点轻松,那些官员收得一点不比应该收的少——不过小曹大人却将这点儿虚落到了实处,真的没有收一点赋税,可不象往年那样,天子虽然说了不收,官员们却照常来要。

至于荆州,百姓们早就不将那点三十税一的税放在眼里了,除了有点意料之中的坦然之外,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惊讶,收完了地里的庄稼,年青的汉子们该操练的去操练,不需要操练的,要么到城里的作坊里打短工赚点零花钱好给婆娘、娃儿们买点过年的新衣料,有的收拾了自家门前屋后种的一些果子去城里卖了,好淘换点日常用品,至于娃儿们该读书的都去读书了。现在荆州地界不仅每个县有县学,每个乡、每个聚都会有先生来教,这些先生有的是归隐的名士,有的是不愿做官的学者,但更多的却是从襄阳书院出来的毕业生。襄阳书院有个规矩,想要通过读经入仕的,必须先出来教三年书,乡里两年,县里一年,然后才由太守府分配到各地去任职,三年一考,根据各人表现安排晋升。

襄阳西北二十里,邓县郡内有山,名隆中,隆中山里有个山岗,不知名,岗上的娃也读书,不过他们的先生不是襄阳书院来的年轻毕业生,而是一个身材高大、风神俊逸的中年人,有名的卧龙先生诸葛亮。

诸葛先生学问好,课讲得有趣,深受娃们的喜爱,最大的好处就是他比较懒,三天两头的放假。这不,刚进了腊月门,他就回家休息了,娃们自然是一哄而散,欢天喜地的撒野去了。

懒惰的诸葛先生正在家里,歪坐在堂上的榻上,看着黄月英和两个侍女忙得收拾年货。小弟诸葛均正拿着扫帚打扫院子里的落叶,不算很大的院落被他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就连台阶上的枯竹根都被他铲得干干净净,一丝不苟。一条小径,通向竹林深处,一方石榻隐约可见。

诸葛亮放下手里的书,扫了一眼放在几上的襄阳月报,看着头版头条的特大喜讯——曹冲生儿子的那个新闻,撇了撇嘴,却没有说话,起身穿起黑色的丝舃,举起双臂伸了个懒腰,随口招呼道:“夫人,我出去转转。”

黄月英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笑道:“你就别出去了,仲玉前两天传话来说,镇南将军大人可能这两天要来,别到时候又找不到你。”

诸葛亮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他来也不会是找我的,十有八九还是要请你去襄阳帮仲玉的忙,我在与不在,关系不大的。”说着,抬腿出了门,和诸葛均打了个招呼,一个人独自沿着门前的小径,缓缓向东北的小山岗走去。

黄月英叹了一声,看着诸葛亮的背影,半天没说话。自从那年在泉陵城外的紫溪被俘之后,诸葛亮拒绝了曹冲的征召,又回绝了庞统的劝说,回到隆中再次隐居,而且当起了教书先生,看起来一副准备终老山林的模样。但黄月英知道,他是不甘心这样在隆中度此余生的,他每每心烦意躁的时候,都会到那个小山岗上远眺汉水。

只是那个镇南将军好象忘了他似的,这几年一直没能再派人来请他。前段时间倒是有人来了,却不是请诸葛亮的,而是刘琮请黄月英去襄阳书院帮忙的,最近襄阳书院工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他和韩暨既要在作坊里干活,又要在书院教书,有些忙不过来了,想请黄月英去帮忙。

黄月英犹豫了一下,拒绝了。刘琮派人传过话来,说这件事镇南将军知道了,他对请黄月英去襄阳的事比较上心,有可能会亲自来一趟。刘琮开玩笑的说,这次表姊一定要给个面子,不能再推辞了。

刘琮的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黄月英一下子想起了当初诸葛亮让曹冲吃闭门羹的事,当然也了解曹冲如果要来,可能不仅仅会是请她去襄阳这么简单,正题儿可能还是自家的夫君。只是夫君似乎有些心灰意冷了,一点也不上心,也不知道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难道还想象刘备那样来三顾茅庐吗,听说这个小曹将军可有点怪脾气,不管多大的谱,只请一次,绝没有第二次的。象水镜先生、庞德公那样的隐士,他也只是派人去过一趟,自己都没有亲自去。

“嫂嫂,院子里已经打扫完了,还有什么事要做吗?没有的话,我就去读书了。”诸葛均走进门来,和声问道。

“大兄派人送回来的东西,你都安排好了?东面的屋子,可打扫干净了,大兄可说要回来过年的。”黄月英笑着说道。

“已经好了。”诸葛均笑道:“大兄回来,随时可以入住,保证没有问题。”

“那就没事了,一些杂活儿就不用你来干了。”黄月英笑着说道:“那个机关术,你可看得明白了,如果看懂了,过了年你就到仲玉那里去谋个事吧,可不能误了你的前程。”

诸葛均笑着应道:“嫂嫂,那个机关术我只看了个半懂,照图做做还行,要让我自己做,可还是有些费劲。”

“没关系,等你到了襄阳,跟着仲玉做一段时间,就会明白了。”黄月英微微一笑:“有道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些机关术都是实用之学,光是知道理儿,还是不够的。”

“嫂嫂说得是。”诸葛均点头应是,又说了两句闲话,退了下去。

黄月英低下头,继续摆弄手里的活计,忽然又听到匆匆的脚步声,诸葛均去而复返,带着些紧张的说道:“嫂嫂,东南方向来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