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冲-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顿了顿,见天子听得入神,又接着笑道:“如今荆州、扬州的百姓都在说,大汉朝出了几个年少有为的栋梁之才,这夏侯太守就是其中一个,不过更具盛名的却是镇南将军,年方十六,就立下了如此赫赫战功,实在是我大汉的福气,是陛下的福气……”

天子撇了撇嘴,不以为然的哼了一声,打断了周瑜的话:“爱卿,曹爱卿来许县了,就住在荀令君家里,他这次来是为丞相大人请封王爵的,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我大汉的福气?”

周瑜一下子愣住了,他忽地抬起头看着满脸无奈的天子,马上又感觉到了自己的无礼,连忙低下了头,看着天子身上的锦席。他有些紧张,一时没有说话,脑子里快速的思考着天子召他来的意思。天子见他不作声,便又叹了口气:“周爱卿,故太尉当年随侍朕在西京,面对李傕、郭泛的刀剑,也没有皱过眉头,当真是个热血忠臣呢。可惜啊,现在这样的臣子越来越少了。”

周瑜还是不说话,但脸色已经渐渐的白了起来,他轻轻的咬着嘴唇,不自然的捏紧了握在一起的手。天子也不说话了,君臣二人沉默相对了半晌,气氛有些尴尬。

一直站在一旁的金祎忽然轻声笑道:“陛下,忠贞之臣,历朝不缺,只是不到临难之时,不见忠臣之贞罢了。故太尉虽去,可是家风不坠,周大人还是忠心耿耿的,历任卫尉,可没有周大人这样勤勉的。”

天子瞟了金祎一眼,又语重心长的看着周瑜:“爱卿勤于职事,朕也是知道的。只是可惜了爱卿一身文韬武略,却只能替朕看看宫门,委屈你了。”

周瑜心中一动,抬了抬眼皮,微笑着说道:“臣不过是驽钝之才,不堪大用,能任一卫尉,已经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生恐出了差错。陛下有镇南将军这样的少年英才,又有何忧。”

“曹爱卿也是忠臣,可是实力太差了,担不起一方重任啊。”天子叹了口气,话中有话。

周瑜笑道:“陛下,镇南将军如今坐镇荆益两州,刘皇叔远遁交州,孙会稽惶惶不安,江南指日可定,镇南将军的实力正是强悍之时,又有什么重任不能担起的。再者镇南将军年少,来日方长,正是陛下的一员虎臣呢。”

天子淡淡的一笑:“爱卿也正是壮年,没想过再去建功立业吗?”

周瑜也淡淡的一笑:“全凭陛下差遣,周瑜愿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天子打量了他一会,接着说道:“曹爱卿忠心为国,只是目前受制于江南,朕欲为他解一分难,想请爱卿去招降孙权和刘备,你看可行否?”

周瑜一听让他去招降孙权,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孙权中了曹冲的离间计,在他背后捅刀子,杀了他的长子周循,他还没找他算帐呢,哪里愿意去招降他,带着兵去杀了他还差不多。只是天子这个意思,显然是想招降孙权的人马,作为牵制曹冲的力量,如果曹冲真是忠臣,他就是曹冲的助力,如果曹冲有异动,这就是插在曹冲背后的一根针,随时可以给他一击。计是好计,只是让自己去做,未免有些难为他了。

怪不得天子前面要拿从伯周忠说事,搞了半天就是要他放下私仇,去招降仇人孙权啊。

“陛下,臣去江东,恐怕镇南将军会生疑吧。”周瑜想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借口。

“不妨事,如果爱卿愿意去,朕去和曹爱卿商议。”

周瑜只得点头应诺。

曹冲听荀彧说了天子的意思,知道封王一事短时间之内不会有什么结果,就把消息传回邺城,告诉老曹难度不小,不过他正在努力,一定不会空手而回。然后就带着人住进了丞相长史在城外的大营,天天没事做就操练人马。

最开心的当然是孙尚香,她住在荀府闷得慌,到了大营里却如鱼得水,平时只看着曹冲他们排兵布阵,如今终于有机会亲手演练。她和曹冲软磨硬泡,终于获得了曹冲的许可,能够带着二百虎士,轮着番的和王必手下的军官较量。那些军官开始还生怕赢了她会让曹冲面子上不好看,手下留着力不敢使,连输了十几阵之后,他们发现了,别说留着力了,就是全力以赴他们也未必是孙尚香的对手,于是一个个使出了浑身解数,想要挽回一点面子,天天在大营里打得热火朝天,金鼓齐鸣,搞得城里的天子和百官都吃了一惊,以为有人攻到许县来了呢,一打听才知道,是镇南将军的夫人正挨着个的收拾那些平时鼻孔朝着天出气的校尉、中郎将呢,一时成了许县街头巷尾,百官之间谈笑的最热门话题。

曹冲天天住在营中,但对许县的动静却了如指掌,他甚至到廷尉府去看了还关中狱中的马腾父子。有了曹冲的关照,丞相司直韦晃、御史大夫郗虑都没有太为难他们,除了不能出狱之外,他们一直生活得比较安定,因为长时间不见日头,脸皮都白净了不少。马腾老了,头发全白了,高大的身躯也佝偻了,看到曹冲的时候,伏在地上连声请罪,全无曹冲初次见到他时的豪气。

就在曹冲在许县各家游逛的时候,他听说天子召集百官入朝议事,商议给丞相曹操封赏的事情,他没有提要封王——这个虽然有谣言传过,但请封的奏表没有几个人知道,还是个比较隐蔽的事情——只是说丞相劳苦功高,好久没有封赏了,有悖于朝庭用人的初衷,所以要大臣商议一下,怎么封赏丞相才比较合适。大臣们虽然不知道曹操想请封什么,但联想到他最得意的儿子曹冲现在就在城外的大营里天天操练人马,又有那个谣言在先,他们大致也估计到了曹冲的来意,只是这个话大家虽然都心知肚名,却没人敢说出口,倒是在私下里,一股说丞相曹操意图步王莽后程,要想先封王后篡位的风声慢慢传播开来。紧接着有人开始向朝庭进言,要求严惩那些传谣的人,还丞相大人一个清白。

曹冲当然知道,这些不过是在演一场戏,天子和荀彧导演给老曹看的,就是要让老曹知道,舆论是不利于你封王的,人心还是向着汉室的,你要想篡位,也要好好考虑一下。他也不着急,反正老曹接到他的消息之后,也没有给出回音,大家都在等着事情的进一步发展,看看最后究竟有多少反对力量,然后再做决定。

在双方的纵容下,关于曹操是否应该封王的辩论开始在许县白热化了。曹冲火上浇油,又从襄阳把荀悦、仲长统等人召到了许县,让他们参与到其中,又让王肃充当指挥棒,在许县展开了大讨论,慢慢的把话题转到了功劳大的大臣究竟能不能封王、高皇帝的白马盟现在还有没有必要再遵守下去上。大家都有意无意的剥离了曹操要封王这件具体事情,变成了纯粹的理论探讨。

而真正参与其中的天子、荀彧、曹冲、曹操却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着事态的发展,同时揣摩着对方的真实态度。

这把火,一烧就烧到了建安十七年的六月。

这个月出了一件大事。冀州河间国,孝灵皇帝的老家,因为听说有人要打破高皇帝的白马盟,异姓要称王,有人举旗造反了,为首的两个人叫苏伯、田银,声势搞得还很大,一时间附近州县镇动。镇守当地的监军校尉荀衍一面镇压,一面派人向邺城丞相府告急。

曹操大怒,起用了赋闲在家的曹仁,抽调了一万大军,火速开往河间府。曹仁养精蓄锐了好久,这一次终于又有机会出征,心情畅快的得一塌糊涂,打起仗来也龙精虎猛,没用多长时间就把苏伯、田银的首级送到了邺城。曹操一面将责任推到了荀衍身上,以曹仁代替了荀衍镇守河北军事,一面上表,请天子辟谣,还自己一个清白。

时机成熟,天子终于下诏,宣曹冲入宫。曹冲心领神会,好好准备了一番,带足了刚从襄阳送来的礼物,恭恭敬敬的进了宫。天子特别恩宠,亲自迎到殿门口,拉着曹冲的手,没有带他入殿,却先带着他去参观在宫里的磨房。

磨房里,是一排襄阳派来的工匠修建的水磨。耿纪特地引了一条河水进来,在河边修起了水磨,看过来颇有点工业化的气势。

“曹爱卿,这水磨真是好用啊。”天子很开心的对曹冲说道:“这些水磨修起来之后,宫中的人工费用节省了许多,我听说刘爱卿、蒯爱卿他们都在搞这水磨呢。曹爱卿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曹冲假假的笑道:“陛下过奖,这些都不是臣的功劳,是故荆州牧刘琮和韩暨的功劳,陛下这里不过用来磨麦,在荆州可是用来炼铁的,叫做水排,水排比起马排来,收益在三倍以上,当真是值得陛下当初封他们的侯爵呢。”

“是吗?”天子摆出一副很吃惊的样子。

“臣岂敢欺瞒陛下,耿侍中、伏大人在襄阳时可是亲眼看到的。另外蒯大人他们家就有,陛下不妨问问蒯大人就知道了。”曹冲一指陪在一旁的蒯越说道。蒯越连忙上前,绘声绘声的讲了一通水排的好处,然后借机夸了一通曹冲的新政,顺带着夸了一通天子的慧眼识人,当初力排众议,封曹冲一个十四岁的少年为镇南将军是如何的英明,全然把天子当时是无可奈何这个问题给选择性的忘却了。

君臣同欢,笑声不断。

天子摆宴,众官作陪,享受了一顿御宴之后,众官很识相的退走了。留下天子和曹冲相对而坐。天子喝了点小酒,白净的小脸有些红,两只细眼睛也难得的闪着贼光,平时的衰样荡然无存。

“爱卿,丞相于我大汉有再造之功,比起光武皇帝来也不遑多让,以他的功劳,封他做个王也是应当的。可是高祖白马盟言犹在耳,人心不可强致,此时封了王,只怕对丞相的清名有损,这事……可能还要缓上一缓。”天子看了看曹冲,曹冲微微的笑着,轻轻的点着头,象是在附合,又象是酒喝多了在打瞌睡。“爱卿回邺城,务必要将朕的一片苦心向丞相说明。你曹家的功劳,朕铭刻在心,此生必不负丞相,不负爱卿。等机缘恰当的时候,一定圆了丞相的心愿。”

天子很真诚的指着自己的心说道。

曹冲淡淡的笑道:“谢陛下。”

天子停了停,又说道:“封王的事虽然不能急,可丞相的大功也不能不赏,要不然如何能激励天下的臣民为我大汉效力?这样吧,丞相现在是武平侯,武平原本是个大县,可是中平以来,兵灾不断的,人口耗减,十不存一,实在不能与丞相的大功相应,朕决定将周边的谯县、苦县、柘县一起封给丞相,再从周边郡县移民,补足两万户,爱卿以为如何?”

曹冲心中暗笑,这一个县两个县的,对老曹来说有什么区别?你给也是他的,不给也是他的,这天下虽然名义上还是你天子的,实际上都在他的掌握之下,这不过是面子上好看罢了。老曹现在已经不亲自上阵,这次不封王,估计以后也找不出什么借口来要求封王了。说到底,天子还是暂时把这个危机给解决了,虽然这都是荀彧的运筹之功。他微笑着说道:“臣替父亲谢陛下恩典。”

天子也觉得这有些太假,他对曹冲这不咸不淡的态度实在有些不太舒服,这让人觉得曹冲根本没把他的话当回事,明明知道他在装腔作势,却不点破他,以一种旁观的姿态看他表演。他有些不快,却又无可奈何,只得继续装下去。

“爱卿,你少年天才,如今才十七岁,已经是一方重将,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至少不在丞相之下。朕,对爱卿寄予厚望,高官厚禄都为爱卿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