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锐秦-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晕倒了。”

十几名亲卫冲进房间抢救虞若木,他血压已高,不能再轻易晕倒。不一会儿,闻知此事的韩信和孤独寂也赶来了,他么不能从地上拾起信,匆匆看了一遍,心一下子冰凉了一半,项梁公的贼军一夜之间居然尽下九江郡十五城,扣住锐秦官吏和残兵为人质。

孤独寂心中大恨,估计是起义军心毒太狠,竟然用此流氓手段逼迫对手出兵决战。

这时。虞若木悠悠醒来。他第一句话便道:“保守秘密,不准任何人提此事。”

“信呢?信在哪里?”

孤独寂连忙把信递上去,“有我在,放心。你要紧吗?”

虞若木接过信,喘着粗气道:“我不碍事,将军,您让所有无关的人都下去。”亲卫们都退了下去。虞若木又看了一遍信,信有两页纸,前面一页是陈胜王麾下主力大将军项梁公项梁所写,让锐秦军不要嚣张,锐秦官兵的生命落在项梁军手中,令虞若木心惊胆战,究竟该如何是好哇?

后面一页信纸却是某名被俘士兵被逼所写,自己歪歪斜斜,乃是外力强迫所致。

用的是瑞芹官方字体小篆,说千万不要出兵,这是个圈套,敌人(项梁公)在此埋伏了十多万大军。

后面还有一排楚国文字写的警告之语。

任何一位锐秦将军如果胆敢派兵来进攻,他就砍掉被俘的士兵的脑袋,并把九江郡所有沦陷了的城池一把火全烧了,让他锐秦在这里扎不了根。

后面几行却写着,如果答应投降的条件,可以放回被俘官兵,但什么条件项梁公却没有写。

韩信、孤独寂和虞若木翻来覆去看了几遍,都找不到项梁公的条件在哪里?他们立刻命道:“把报信的士兵叫来。”

报信士兵很快又被领了进来,三位将军问他,“反贼项梁公要你带什么口信没有?”

家丁摇摇头,“什么都没说,放我走的时候,就只留了一封信。”

韩信已经完全冷静下来,他已经意识到,项梁公是在拖延锐秦全军发动南征【文】的时间,或许他【人】另有目的,这件事【书】还急不得,把项梁【屋】公逼急了反而会狗急跳墙,好在齐国残余兵力马上就要被歼灭干净了,并且九江郡还不至于兵力稀少。

仗是一定要打的,此仇不报非君子。

韩信秉承了赵一的战斗精神,于是他策划了一个聪明绝顶的军事行动。

……………………

九江郡被反贼沦陷了的安丰城,暴雨倾盆之日。

城门洞开,两军正在惨烈地厮杀着。

或许这里的反贼怎么也想不到,韩信竟然敢拿他们来开刀的吧。

凝望着锐秦军三千重甲骑兵杀进起义军大阵,韩信慢慢眯起了眼睛,眼睫毛上挂着的水珠子连成一片,使目光有些模糊。

但韩信并没有擦去水珠,他的思绪却飞向曲阳城,能不能携此战之威,大军一路南下,杀入陈胜王势力范围的腹地之处呢?

他知道经年累月的血站下来,起义军在九江郡的人数不多,基本上和他在寿春城里拥有的十二万步骑大军相仿,即使有后援估计也是临时从江东调来,这是一次机会。

韩信骨子里非常自负,但这次九江郡收复故土的大战,他却将孤独寂佩服得五体投地。

整场战役的战略部署都是韩信一手策划,这足以看出赵一的用人之明。韩信他就像一个谋定而后动的弈棋高手,思虑全局,步步连环,用一种明谋将起义军渐渐逼入绝境。

尤其利用起义军不敢对被俘官兵动粗的心理矛盾,巧施将计就计,率先发动东征反贼的战争,解除了从寿春城进一步向前挺进的侧翼的后顾之忧,使起义反贼之军大量投入中原战役,从而衡山郡锐秦军兵力超过敌军,奠定了最终胜局。

在这场两线同时进行的战役中,韩信作为九江郡战场的总指挥,制定了东攻西守的策略,东线作战,西线对峙,将精兵集中在东线,而西线则是稍弱之兵。

正是这样的战略安排,使虞若木率领的四万精兵都是跟随孤独寂多年的老兵,战斗经验丰富,是整个渔阳郡锐秦军的精锐

在春天攻打大楚国的偷袭战役中,他们也参战了,正是他们从侧翼杀入大楚军大营,一举击溃了五千大楚军。

相对于赵一的大气挥洒的战略布局,韩信更精于战术布兵,尽管他们已经两次大胜大楚军,但他对各路起义依然没有一丝轻视。

经过多年的休整,南方起义军的装备算是比较精良的,或许他们作战经验略逊一筹,仅仅强于章邯那个刑徒军团的军队。和锐秦军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但项梁公项梁这个大楚名将后裔却将他们训练很好。阵容整齐,使他们在阵型上有着高人一筹的作战能力,所以李靖才使用重甲骑兵冲乱起义军,也可以称呼为贼军阵型。

项虎,乃项梁的表侄。他是这里的主将,他注视着重甲骑兵的冲击。当重甲骑兵将兵车撞得粉碎之时,他立刻喝令,“骑兵准备!”

战旗挥舞。两万骑兵刷地提起了长矛,动作整齐划一,表现出了高超的军人素质。

“列队冲击!”

两万骑兵分为一百列,每列二百人,间距一丈,队列整齐,兵器动作出击划一而没有事先的演练。

这仿佛经过周密丈量过一样,除了长矛外,他们每人还配有五支短矛。每支短矛重约七斤,用精铁打制,靠臂力投掷远。二十步外距离刺穿敌人。

这是起义军军在雨中无法使用弓箭时,用来远程杀敌的另一种利器。

不过此刻却派上了用场。

起义军骑兵开始发动了,双手执矛。战马奔腾,喊杀声震天,手中的锐利的矛尖在初升的霞光下熠熠闪烁着红光。

这支担任冲击中军任务的骑兵是九江郡锐秦军最精锐之军,最早是蒙恬的九原军,长年与匈奴人作战,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

他们配备着精良的骑弓,有效杀伤射程有千百步之远,唯一的缺点就是雨中无法使用,为了弥补这个弱点,每名锐秦军又配有精钢打造的短矛五支,适合短距离投射,其次便是刀、长矛和盾,装备齐全。

三千重甲骑兵杀进了唐军大阵,在起义军阵营中横冲直撞,不断撕裂起义军的防御阵型,杀得起义军尸横遍野,哀嚎满地。

尽管少将军项虎是第一次和韩信麾下的锐秦军作战,也是第一次和重甲骑兵交锋,但丰富的作战经验使他一眼便看出了重甲骑兵的优势和弱点,也看出了韩信的作战企图。

重甲骑兵主要是用来冲击阵脚,抵御弓箭,但今天没有弓箭,使他们没有发挥出最大优势,但他们弱点就是不能持久,他们不可能反复在军队中冲击,必然是直接冲过敌阵远去。

很显然,这支重甲骑兵只是一个诱饵,吸引起义军的注意,真正的威胁是后面的骑兵。

后面的两万骑兵已经如惊涛骇浪般杀来,起义军部分将校脸色有些变了,能在快疾的奔跑中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列,连章邯军的刑徒骑兵也不到。

显然他们整体配合十分娴熟,仅从这一点,这就是一支前所未见的劲敌。

其次他们没有使用弓箭,每人却拥有多支短矛,在短矛之外又有一杆长矛,由此可推断,短矛是他们的投掷武器,尽管短矛的射程上不如弩箭,可在近距离投掷,杀伤力惊人。

而且他们的马很健壮,高大强健,这比西域匈奴人的青海马还要厉害,这是从西域好马中精挑而出,明显比起义军南方马还要快上一筹。

从这支精骑兵身上,项虎忽然意识到了韩信的战略,从一开始,韩信便战略重点放在东线,他自己的死对头孤独寂率军在西线不过是个幌子。

这就像反用田忌赛马,以好马对劣马,用他最精锐之军来对阵力量稍弱的起义军,以保证绝对取胜。

而孤独寂他自己却领弱军在西线虚张声势,利用项梁公保存自己实力的心态,对峙而不打。

此时项虎有一种被对方玩弄于股掌的痛感,只是他没有时间去体会这种被玩弄的羞辱,也没有时间找个小三在床上云雨之时好好地吐槽一番。

他必须要寻找到对方的弱点,集中力量打击,否则此战他撑不过半个时辰。

脑袋愚笨的项虎看不出锐秦军骑兵的弱点,但他却想到了起义军的优势,他高声喝喊:“恢复阵型!”

起义军军旗挥动,战鼓隆隆,开始迅速调整阵型,这就是起义军最大的优势,多年的休整之后,他们训练有素,他们迅速集结,重新恢复了被重甲骑兵冲乱的阵型。

这种阵型并不是什么特殊的结构,而在于兵要找到将,将要找到兵,将军要指挥军官,主将要统领将军,保证军队作战体系的完整。

此时起义军已经不在意重甲骑兵的威胁,将整个注意力都转到即将杀到的锐秦军骑兵上来。

锐秦军两万骑兵也缓缓向前推进,一手执长矛,一手举巨盾,用两腿控制着战马,保持着严密地阵型,两军越来越近。嘶声呐喊声交织成一片。后头鼓声和冲锋号角声隆隆作响,鼓舞着各自士兵的士气。

两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步,锐秦军已经冲入起义军弩箭的杀伤范围。

但在密集的雨雾中。起义军没有弓弩射击,项虎一声令下,起义军刷地举起长矛。准备迎接锐秦军的第一波冲击。

位于冲锋战阵前头第二排的韩信并没有急于下令投矛,他目光锐利的盯着起义军的盾,仿佛看透了这些盾牌,这些盾牌是无法抵挡住锐秦军的钢矛。

五十步了,韩信还是没有下令,不少锐秦军兵将的手心都浸出了冷汗,这是他们多年作战从来没有遇到,攻击方竟然用短矛发动远距离投射,这是韩信这个小年轻的战术发明。

这时。锐秦军陡然加速,而起义军骑兵也迅速向后退,起义军队列的间距开始拉大了。这也是项虎仅有一点点的聪明之处。在最后关头将间距拉开,这样锐秦军短矛的杀伤面积就小了。

双方战马奔腾。锐秦军骑兵呼喊着向起义军铺天盖地杀去,三十步,韩信战刀一指,大吼一声:“杀光敌军!”

喊杀声如雷,前面数排锐秦骑兵的千支短矛倏地投射而出,千支短矛投射出千百道抛物线,短矛如劲雨,呼啸着向起义军骑兵群刺去。

尽管项虎已经预料性地想到短矛的厉害,但最终战果还是让他痛苦地闭上眼睛。

强劲的钢矛交织成了一片密雨,在空中飞舞,声势骇人,刺穿了起义军骑兵的盾牌、贯穿了铠甲,直透身体,战马扑地摔倒,骑兵惨叫着从马上摔倒,瞬间人仰马翻,近四百人被插翻。

凶猛的投刺令起义军士气为之一挫,紧接着又是千支短矛投射而出,密集地刺入起义军骑兵中。

短短两轮短矛投射,起义军便损失了近八百人,就在两轮短矛投射完毕,凶猛的锐秦军骑兵瞬间冲进了阵脚已乱的起义军贼军的大阵之中。

凶悍无比的锐秦军显然没有打算和起义军集体混战,他们以百人为一队,各自灵活作战,尽量用短矛的威力打乱起义军阵脚。

他们时而互相配合,溶为一体,时而分散开来,各自作战,虽然看似散乱,但仿佛有一根绳将他们牵在一起,这根绳子便是锐秦军选黑色的耀眼的指挥旗,旗帜不断变幻出各种组合,指挥着锐秦军各部分兵将的进攻节奏。

而起义军在项梁公手底下残酷的训练使他们阵型不断被锐秦军打散,又不断聚合,顽强地抵抗锐秦军的每一次,每一种,每一段进攻。

锐秦军灵活作战方式和密集一致的矛雨,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