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道之下-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等以后无论做什么,首先就要正心意!心正则能修行正道,心邪便是修行邪道!”

“正心而行!”

“这就是泮宫给你们上的第一堂课!”

夏宗周掷地有声!

……

……

PS:第一更。

'(第三十一章 警)'

日行天中,青钟准时作响,书殿先生简单的布置了些课业,便施施然离开了先古殿。

人刚走,先古殿里就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议论刚才夏宗周所说的那番话。毕竟对于一群心性未定的年轻人来说,这些话还是有点冲击力的。

在第一列,唐轲若有所思道,“我感觉这书殿先生有点迂腐啊。”

梁青鱼冷笑一声,“大山先生夏宗周,你居然说他迂腐?真是小儿无知!”

遗玉闻言,有些好奇地问道,“大山先生?怎么说。”

梁青鱼解释道,“十二年前,皇甫正大人率领五万将士突袭秦国要塞南关,一夜浴血之后,眼看就要得手,但秦国的援军也即将杀到。如果真让这支秦军出现在南关战场,那我梁国大事去矣!皇甫正大人恐怕也难逃敌手。在此生死存亡之际,随军出战的书殿先生夏宗周突然主动请缨,说是要去拦截这支秦军。”

“当时帅帐诸将无人相信他,皆目之为狂儒。可皇甫正大人见夏先生去意已决,便同意了,只是不准他带一兵一卒去,毕竟攻城吃紧,分不出许多兵马。不过饶是如此,夏先生还是义无反顾,只带了一匹骏马就往秦军的方向去了……”

话说到这里,唐轲紧张的问,“结果如何?夏先生截住秦军没有?”

遗玉侧目之——这家伙以为是在酒楼听书?

梁青鱼没有理他,继续说道,“夏先生到地方之后,面对秦军的千军万马,他只写了一个字。”

遗玉很捧场,“什么字?”

“山。”

“山?”

“没错。夏先生只是拿出笔凌空写了一个‘山’字,于是霎那间,一座万仞高山突然拔地而起,拦住了秦军的进路。整整十二个时辰之后,这支秦军才出现在战场,可惜已经是于事无补。从此以后,夏先生就得了个雅号——‘大山先生’。”

遗玉闻言心里微微一动——这书殿先生的修道路数,恐怕半笔师兄是一样的吧,都是走的书法之道的路子。

唐轲啧啧称奇,“好高妙的境界,这恐怕已经是不言境的大修行者才能有的手段吧。”

梁青鱼神色忽然有些黯然,“不是的。当时的夏先生只有妙识境,写一个‘山’字实在是勉力为之,能写出来已经是邀天之幸了。三笔之后,夏先生的星宫已然尽毁,一身修为也随之废去了。曾经一字阻万军的大山先生,如今也只是个普通人了。”

遗玉、唐轲肃然起敬。

……

退出先古殿后,遗玉本以为会看到小野,没想到却看见了皇甫懿轩。

见到皇甫懿轩向自己挥手,遗玉便知道他此来的目的是自己。于是示意让唐轲和梁青鱼先走,然后自己快步下了台阶,拱手道,“遗玉见过皇甫师兄。”

皇甫懿轩摆摆手,“同在一门,以后不用如此多礼。”他罕见的客气了一下,然后话锋一转,“你见过易承陛了?”

遗玉刚要开口,皇甫懿轩挥手截断道,“不在这里说,随我来。”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地方,所谓的“跟我来”其实就是边走边说的意思——

遗玉和皇甫懿轩沿着今早和小野走过的那条路,说着一些很重要的话。

“我并非是有意的去探知你的消息,更没有监视你。”皇甫懿轩首先先把某些嫌疑撇清,“是易承陛亲自跟我说的。”

遗玉皱眉,他并不是很能理解这句话。

皇甫懿轩说道,“前些日子易承陛的加冠之礼你没有去,我去了,还送了礼。这件事是在主宾饮酒的时候他亲自对我说的。”

遗玉暗想,这大约就是大人物们的作风吧,哪怕在桌子底下都各自暗藏着刀刃,可桌面上依旧是饮酒作乐、谈笑风生,好像一副亲兄弟的模样。

“我很高兴,因为这就说明你不准备投靠他们家,这很好,乱臣贼子,不会有好下场。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他家会对付你,毕竟你的分量还太轻,不值得他们出手。等你名声隆重之后,他家应该还会再次地去招揽你,如果那时你还要选择拒绝,才是真正的得罪了他们,你就需要做好与上卿为敌的准备了。”

遗玉点点头,言简意赅,“我知道。”

皇甫懿轩略有深意地看了遗玉一眼,“你不知道。”

遗玉也看了皇甫懿轩一眼,很认真地道,“我真的知道。”

皇甫懿轩摇摇头,“我是说你不知道在南淮和上卿为敌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什么?”

“你会死。”

遗玉沉默了一会,“我是泮宫的弟子。”

皇甫懿轩道,“你总要出去的。”

遗玉默然。

泮宫的确可以护住他,可这种保护是有限度的。如果上卿没有白痴到直接派人来杀遗玉,而是肯用一些阴谋让他光明正大的死去,比如说死于历练或者是死于决斗什么的,那么掌宫祭酒和四学掌议只会认为这是天才夭折,只会惋惜而不会报仇,这很容易,也很方便。毕竟古往今来夭折的天才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这大概是有先例的。

皇甫懿轩和沐之风的背景深厚,旁人动不得。而他遗玉却是个从凉州来的外来户,标准的软柿子一枚,大小刚好合适,可以随意拿捏。

遗玉其实很想说我不是软柿子,如果老师和先生发了疯,恐怕南淮就没了。

可惜此语不足为外人道。

皇甫懿轩又道,“我只是提醒一下你而已,怕你日后没了准备。”

遗玉轻轻应了一声,“嗯——”

皇甫懿轩有些惊讶,“你好像不是很担心啊。”

遗玉看了他一眼,心里默默地说——我真的不是好惹的……

为什么就没是人信呢……

皇甫懿轩又道,“若是事急,可来我皇甫家暂避。”

这是要提供保护和帮助了。

南淮泮宫一层,皇甫家一层,有这两层保护,一般来说,遗玉在梁国的地界上,可保无虞了。

虽然只是理论上的。

走到遗玉学舍门口时,皇甫懿轩忽然道——

“咸阳人来了。”

……

……

PS:铺垫已久的剧情马上就要展开了,求收藏,求推荐……

'(第三十二章 桃柳,禹步)'

秦人远道而来,为梁君祝寿,名曰佳客,实则恶客。

他们祝寿的言辞会像刀锋一般犀利,随之奉上的礼品里也会暗藏着刀刃。双方的心里都怀藏着杀气。

南淮泮宫之侧是一畔桃花,咸阳泮宫之侧是一堤烟柳——

故而南淮、咸阳的两宫之争,也常被文人闲客们雅称为“桃柳争春。”

只是这桃红柳碧,春寒陡峭,桃,终归是压不住柳的——这些年来莫不如是。

遗玉觉得今年不能在“莫不如是”了。

今年的春光很好,桃,当是压得住柳的——

……

敬一阁是东序的藏书楼,在泮宫里,像敬一阁这样的地方还有三个,可是对于遗玉来说,却再没有一个能有敬一阁这样的吸引力。

因为敬一阁有甲骨。

遗玉来到敬一阁的阁檐下,抬头仰望这座高大的建筑,心生敬畏。

敬一阁共有七层,一至二层可以随意出入,而后五层却是行人禁止。任何弟子想要登二层之上,都必须要先行得到掌议的允可之后方能成行。否则的话就是擅闯禁地,违背学规,是要受惩罚的。

所幸遗玉想要看的甲骨只是在敬一阁第二层的偏角而已,由于太古文字的失传,甲骨虽然珍贵,却只不过是块珍稀高昂的玩物罢了,还不值得大动干戈,所以遗玉想要去观摩这些东西也不需要费太大气力。

遗玉踏过门槛,抬眼便见窗畔有一帘,帘里坐着一个干枯如树皮的老人。老人听见动静,朝遗玉这里望了一眼,然后又仿佛无所察觉的把眼睛移开,好像一副要睡着了的样子。遗玉也不怠慢,微微躬身以致意,然后踏脚上了二层。

遗玉走过一排排、一列列的书架,书架上的书琳琅满目,沿着阁壁的走势仿佛能延伸到无极无际的地方去。如果遗玉此时能牵来一个尚在稚龄的幼童,那么眼前的这个场面,会让那个幼童在睁眼的一瞬间领悟什么是古人所说的“汗牛充栋。”

书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这些书形态各异,有些载之以竹帛,有些著之于楮纸——

《越女剑十二式图解》、《净土清心咒》、《九州山川方略》、《墨家十大秘术》、《尚书散佚之十一篇》、《古今人物通考》、《养由基射箭奥义》、《阴阳家观星之法》、《神农氏百草图》……

遗玉流连于书架之间,光是这些写在锦囊和书脊上的名字,说出去都足以骇人视听,遑论翻开一阅?这些放在这里层层叠叠、毫不起眼的书,只需随意的流落出去一本,都足以在人间掀起一场浩大的风波,引来无数人的疯狂争夺。

这些书甚至在圣人第二重梦境里的书山上都未曾出现过!

可是在泮宫、在敬一阁、在这里,这些书却都是这般的寻常,被人漫不经心地放在这里任由弟子们取阅,连上二层之上的资格都没有,这是何等的气派啊!比起那种在厅堂阁楼里摆满珍玩珠宝的世俗奢华而言,这——才是真正的豪阔!

遗玉轻抚着这些珍宝,心里很舍不得与它们擦肩而过,恨不得就这么抱着一大摞读他个天荒地老!只是今天他来的目的不是为了这些书,而是为了甲骨。

遗玉虽说入泮也有一段日子了,可是却都很忙,忙着入梦、忙着陛见、忙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所以一直没有时间来敬一阁领略一下泮宫的三千年底蕴。如今趁着燕射前夕,左右无事,才过来看看,希冀能有收获。

遗玉虽说没来过敬一阁,可是他却知道甲骨在哪里——小野指点的……

“甲字书架之后左转,遇一牅,又左转,遇一屏风……”遗玉一边嘴里念叨着小野给自己的指引,一边在敬一阁里兜兜转转,“遇一屏风,右转,见一窗,前趋三步,遇……桃花林?”

遗玉站在窗前,俯视下去。

敬一阁很高,从这个方向看去,确实能见到曲水畔的好景色,一片春趣正盛的桃花林。

“小野殿下真爱玩啊。”遗玉轻轻一笑,念出了最后一句,“……遇桃花林,左转,进五步,得见甲骨。”

遗玉没看见甲骨,但他看见了一个杉木架子,架子上有很多玉盒,甲骨在玉盒里。

古代没有絮纸,亦不用竹帛写字,所以就把子刻在兽骨头上,由于兽骨的大小有限,所以兽骨上的每一字都极其的微小,就好像一粒灰尘。如果不是修士,只凭凡人的目力是决然看不见的,只会认为是甲骨龟裂的瑕疵罢了。

遗玉就近地打开了一个玉盒,取出了封存在玉盒里的甲骨,然后拿在手里仔细地看了起来。

“有扈氏不服,王伐之,大战于甘……”遗玉轻轻地念出了声,然后长眉一蹙,又把甲骨放了回去。

这是《甘誓》,昔日夏启伐有扈氏时所做的誓词,《尚书》里都有收录,所以这块甲骨对遗玉而言没有任何用处。

“王曰:‘格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遗玉又打开了另一个玉盒,可是里面的甲骨依然不是他想要的。

“维三月,王自至于东郊。告诸候群后……”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武王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与商战于牧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