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碧血大明-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承恩一口气将心中想法吐了出来,累的口干舌燥。一旁的阿九乖巧的递上一杯水。

张杨听得王承恩的分析与对策,心中对这位智如狡狐的老太监评价又高了一分。

不错,这两个对策都很对头。第一个策略必定使李自成的目光吸引到这边来,还能让其不有分心去逼迫吴三桂。吴三桂便可稳稳守住山海关,让满洲的那些鞑子不能长驱真下中原。妙计啊!

张杨哈哈一笑道:“老王这两计了不起啊。真不愧为我的股肱啊!”

王承恩恭身道:“主公谬赞了。能为主公分忧是老奴的本分。”颤抖的身体却已经把他的激动给完全出卖。

张杨加了一把头道:“老王,你我主仆知心,你见我何时曾提过虚话。”

“是。主公。”王承恩本是苍白的脸色又开始充血潮红起来。

张杨不想王承恩激动过度而得心脏病而死,便道:“老王,来来,我们再商讨一下如何写这檄文。”

落魄江湖行

第十章、利益之策

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都非常注重限制土地兼并,也就是说,历代统治者并不喜欢地主占有过多土地,形成豪强。因为豪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可能迫使农民对他们形成依附关系,绝不利于皇权统治的稳固。

而,在大明朝代,文官集团代表的是大地主大阶级的利益。

可以说,大明国力的衰落,文官集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张杨深知历史,崇祯的最大敌人有两个,一个是文官集团,一个是李自成等人形成的流寇。崇祯一边压抑大地主的形成及控制削弱其势力,一边却又不得不妥协于文官集团,让其出力去围剿流寇。到头来,崇祯两边都没有控制不住,终于落得两头不到岸,不得不自吊死于万岁山上。其遗书上所言“然皆诸臣之误朕也”,由此可见,崇祯所受压力之大是任何朝代的皇帝都比不上的。

而李自成代表的却是农民阶级无产阶级利益,农民无粮无地才会跟着其反抗,不但反抗而且抢夺皇帝的土地、粮食。须不知,其中绝大部分土地都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所有。

现在李自成攻战京师,这些大地主所形成的文官集团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损失。一是投降于李自成,二是重新寻找一个皇帝,只有这两种方法方能使得自己的的利益不受损害并再次扩大。

李自成出身贫寒,连大字也不识得几个,想要自命高人一等的文人士子受降于这样一个泥腿子,恐怕不太可能。现在,崇祯皇帝并没有死去,自然不用费力再去寻找新皇帝,只要支持崇祯夺回江山,赶走李自成便能收复失去的利益。

正是基于这种看法,张杨又在王承恩的计策上加多了一些想法,最后形成一篇罪己诏和檄文合为一体的圣旨:

“朕受命于天,向以泽被苍生、造福万民为己任,竭心竭力勤勉为国,奈何天公不作美,各路多受旱涝灾难,朝中多有奸臣,以致政令难施,更有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施以苛捐杂税,以使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对朝廷怨忿不已。此乃朕之过失!

此后,包藏祸心者如李自成、如张献忠等人妖言惑众,使本心善良之民众成为暴徒。今流寇李自成率暴徒行凶于京师,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张献忠作乱于湖广等地,此二寇所行实为天谴之事。朕于此誓言:杀流寇、惩贪官、去苛税,还天地一朗朗乾坤。

朕现与左良玉将军相守于应天府,待机而动收复江山,复我朝体制。我大明大好男儿,可亲自前往南京成为英雄的兵士,扬马驱流寇方为真正英雄。若杀一流寇,赏银五两,封小旗;若杀寇上百,赏银千两,封百户。

朕于此恳请天下有识之士,辨清忠奸,勿让奸人所乘,勿使奸人得逞,勿行亲者痛仇者恨之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执笔的乃是王承恩。想不到这位看上去瘦弱不禁风的老太监竟然写得一手好字。嘿嘿,被我最后那名诗吓倒了吧。这可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的经典诗句。张杨心里暗想。

的确,王承恩听到张杨临时加上去的诗句给惊了一跳。他服侍崇祯数十年,从未听过崇祯能作出如此有感情,如此沧桑慷慨的诗句来。嗯,想必是经过失国之痛所悟。王承恩如此想道。却不知张杨作了无耻的文抄公。

圣旨的乃是极为好的宣纸,一会儿功夫墨迹便已干,张杨从怀中拿出玉玺,在末端后面压了个大红章。

这玉玺便是当初在王承恩从宫中带出来,虽然在万岁山匆忙中掉了下来,但是却给青竹帮众捡了回来。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便是数百年后,众专家争执不休的传国玉玺。张杨嘿嘿一笑:有了这玉玺,更加证明自己的正统,更加有力的把从士子聚合在自己的身边。

此时,王承恩已经抄完第二张圣旨,张杨便又在结尾处盖印。

王承恩又在抄第三张,便抄便问道:“主公,真要写数十张圣旨么?”

“那当然。这圣旨要大大的发放出去,不但给大明的所有总兵,而且还要给天下士子。嗯,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也要送去。我要让他们知道,我就是把天捅破也要把大明夺回来,更要把大明的荣光散发到阳光照耀到的每一寸地方。”张杨侃侃而谈。

王承恩看着张杨那坚毅的面色,心中一颤:这神情便如当年立志消灭魏忠贤时一般无二。不由手一抖,笔尖一粗,这张圣旨算是毁了。

张杨道:“老王,不用急。这圣旨慢慢写,待到明日我们再散发出去。你在此抄写,我与阿九聊会话。”

王承恩道:“紧遵主公意旨。”心下却是道,午饭前我便能写完。

阿九正在屋里打坐,待见得崇祯走进来,便立即察觉,起身行礼道:“父亲。”

张杨笑呵呵道:“?儿,莫多礼。来,坐。这会,我们父女好好说一下知心话。”

阿九眼圈一红,轻步坐在张杨的对面,父亲好久没有如此待我了。

张杨道:“?儿,为父亏欠你们太多了。平时都没时间陪伴你们。”

阿九道:“父亲乃是一心为国,我等作子女的更应体谅才对。”

张杨心中涌过一阵温馨的感觉,应该是原来身体的主公崇祯的感觉。张杨虽然未曾为人父,可是在现代,无论是小说杂志还是电视剧电影,对这种富爸爸不关心子女而致子女叛逆的事件已经是耳熟能详。

口中却是道:“奈何为父精力有限,未能把祖宗传下来的基业好好保住。”

阿九道:“父亲………”

摆摆手,打断阿九的话道:“这样也好,能让为父清楚,治国非一日一功,更需精打细算。否则一棋之差,便会满盘皆输。为父平行所做的最大错事便是误杀袁督师,不但误杀忠臣,更是自毁长城。唷,怎么说起这等事来了。”

阿九道:“女儿知道父亲所做乃是迫不得已。平时那些文官自夸如何了得,却不知这是满洲人所施的离间计,反而逼迫父亲不得不下诏杀袁督师。”

“哈哈,?儿长大了。能分辨是非。为父也放下心来。这事我也抱有很大的责任。要是当初我能坚持,便不会使袁督师枉死。”张杨顿了顿道,“是了。?儿,你随老竹闯荡江湖已有不少时日了吧?那袁督师之子袁承志,功夫是否很了不起?”

“啊!”阿九大惊,脸色更是一变。

落魄江湖行

第十一章、功夫皇帝

11功夫皇帝

阿九大惊。在她以为,自己的父亲很是精明,却是很少关心自己兄妹。不然,自己也不会有机会拜程青竹为师,并随其闯荡江湖。而且,阿九也深信,父亲是不可能知道的。

张杨此言一出,当真是惊得阿九魂飞魄散。父亲乃是一守旧之人,对于维护皇家门脸,不管是何事何人,必定不遗余力的将那些污点删去。

当下,阿九立马离座,啪的一声跪了下来,喊了一句“父亲”后便喃喃,说不出一言。

张杨道:“?儿,你这是何故?”随即便明白其中原由。在封建社会,尤其是在帝王之家,封建礼教对于女子的防范可谓是严酷之极。阿九身为公主竟然与江湖草莽混迹一起,单是不守妇道这条,便足以让其守权杖而死。而自己的前身崇祯对于帝王门脸在意之极。若是换作是他,早就命人权杖阿九,那还容得她还在此?噪。

怪不得,原著当中,崇祯亲自拿剑砍杀阿九,虽然最后只是砍去一臂,也足以证明崇祯为人的冷血。幸好,你遇到的是冒牌父亲。

张杨连忙出声道:“?儿,你起来吧。为父并没责怪你之意。只是对于袁督师之了袁承志十分好奇,想知道他是何等人物。”

“谢父亲!”阿九脸上大喜,想不到父亲如此通人事。袁承志?他不知道现在在那里,不知是否还和温青青在一起?自从第一次见其面时,他那样貌便已深深的印在自己的脑海中,其黝黑的脸上总是荡漾着自信而温和的笑容。那夜,他冒失进入皇宫,他、他竟然钻入我的被窝,更羞的是他看到我给他画的像。更无奈的是,我与他毕竟路径殊异。他还是回到他的江湖,我还是回到自己的皇宫。这便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么?

阿九一些想得痴了,竟然忘记父亲就在身边,忘记回答父亲的问题。

张杨熟知金老的书籍,当然知道阿九对袁承志有意。奈何,相逢恨晚。很是温柔的道:“?儿,在想些什么呢?”

“没、没想什么。女儿,女儿有点失神了。请父亲体谅。”阿九面现一片红霞,似乎感觉到张杨那有如箭般的目光能直透自己的心房并知晓自己的心思。于是,扯开话题道:“袁承志呀,他的功夫很厉害,侠义过人。”

“有多厉害?”张杨尽管知道袁承志很厉害,但是还是想亲耳听到肯定的答复。

“嗯。父亲,知道师父的功夫吗?他已经是一流境界的高手。但是,两个师父也不是他的对手。”阿九想了想才作出回答。

果然。张杨心里道。当真是年轻一辈最大出色的高手!蓦然,心中一动,一个异想天开的主意猛然闪现在脑海。

江湖草莽中,多是屠狗之辈,但其功夫技击之术却是一流,一人尚且不惧,但是数十人,成千上百的人高手组成的队伍却是一股不容小视的势力。

想当年,由郭靖和黄蓉为首的江湖人士组成的队伍守在襄阳,硬是把蒙古精锐大军挡在城外足有三年之久。而现在,李自成正是出身江湖并言之高官厚利使众多武林高手为其效命。

张杨的主意便是收拢江湖高手,不必让其上战场打仗,但是可以组织他们成为特种部队。以他们高超的身手,在有组织的领导下,进行情报侦探或者斩首行动却是最适合不过。

只是如何方能使其为自己效命?

突然间,几个名词又毫无征兆的迸了出来。锦衣卫、东厂、西厂、内厂。

对呀,有明以后,锦衣卫也皆是江湖好手,不但武功出众,而且组织严密、所行这事皆是探密行刺之事。自己又何必舍近求远的去费心费力去收拢江湖中人?自己只需将锦衣卫好好的利用起来,其中不断吸纳江湖中人便会成为一把人人皆惧的利刃。

张杨又想起现代电影当中,那些人见人怕的锦衣卫,不由呵呵一笑。嗯,自己又多了一个秘密武器。只要利用得当,还真不怕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有空,得多问问王承恩,恐怕只有他最清楚锦衣卫的体制和现状。

阿九突然见到张杨无端笑起来,以为父亲在怀疑自己所说的话,不如嗔道:“父亲,女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