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碧血大明-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铎高声道:“我十分赞同睿亲王与礼亲王所言。大明已是腐朽,当是无力阻挡我大清勇士之铁骑。若是睿亲王不弃,本贝勒愿为先锋,领兵征明。”

“汉人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烂船也在三斤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征明乃是必须却也要谨慎。”说话的是一名高大的汉子,虎背熊腰,面目粗犷,一身亲王贵族打扮。正是郑亲王济尔哈朗。济乐哈朗一生征战无数,却行事又细密谨慎,打仗极为了得。连蒙古人也要尊敬其为“达尔罕巴图鲁”。

多尔衮笑道:“郑亲王所言极是,本王已经派出数批细作潜入大明,搜集情报。只等粮草备齐,便可南下。”

济尔哈朗道:“若想南下,必须攻下山海关。吴三桂此人骁勇善战,领兵有方,手中拥有精兵十万,火器无数。若是强攻,我大清必受重创,即使是攻下山海关也无力继续南征。”

和硕贝勒萨比尔粗声道:“敢问亲王,不知计将安出?”

吏部尚书范文程媚态十足的道:“贝勒,依小臣的猜测,郑亲王必是用招抚与合纵之策。”

萨比尔不解道:“招抚这个本贝勒知道,无非就是用金银用牛马用女人去收买那人,何纵却是什么?”

代善一把拍在萨比尔的头上道:“你这个没出息的家伙,平时叫你多识字读书却是不史。再这样下去,本王可不敢把两旗交与你管。“后者一脸委屈,却是不敢多言。

郑亲王济尔哈朗道:“范尚书所言极是,招抚对吴三桂来说必定不行。本王打算用合纵。与李自成联合起来,对吴三桂进行夹击。如此一来,要拿下山海关便是容易得多了。”

多铎赞成道:“郑亲王所说有理。据情报所言,李自成受得吴三桂极大污辱,好面子的李自成必定恨吴三桂于入骨。只要我们许之以诺,山海关被破之后,便将吴三桂其人送与李自成,再许以马匹与金银于这些流寇,他们必定欣然应之。”

“好!”多尔衮拍掌道:“果然好计策,郑亲王不愧我们大清最善战之人。粮草当在十日后备齐。期间,便由多铎率领镶白一旗前往山海关以作先锋,并与李自成联系,务必与其定下盟约。”

多铎连忙起身应道:“遵命。”

破军三千万

第九十七章、献策反闯(一)

第九十七章、献策反闯(一)

崇祯十七年六月十三日,即公元1644年7月9日。清廷多铎与李自成密议,宋献策得知,苦谏,不果;呈辞,不允。策自卸甲于府,刘宗敏带兵困策。激战,策逃脱。遂投崇祯,反闯王。崇祯大帝言,得道者多助。天乃谴策助于孤。其后,闯王甚憾!

-------《崇祯大帝正传》节选

世事如棋,谁也没有想到当年义军最困难时便追随闯王,却在义军攻取京师后反了闯王。但是所有的历史学家皆是赞同宋献策所为,宋献策为了劝谏闯王不要与清廷合作而毅然反闯,其民族大义实在令人钦佩。

----------

京师皇宫在内,李自成无心欣赏面前的歌舞,只是一杯接一杯的喝酒。

郁闷!实在是郁闷!

原本以为凭借夺得京师之地,以自己义军之师,只要一发出征兵令,天下便会云集响应,一如当初在陕西、河南等地召集义军的盛况。然而,事实却是相反,响应者寥寥无几。

此其一,其二便是攻打吴三桂。连续十多天的激战,竟然不得胜,反而伤亡惨重,十万人去四万。这吴三桂可恶!那刘宗敏更是可恶,竟然在不知觉间给吴三桂烧了粮营,烧了火器。五千人防守的粮营与火器竟然给人烧了,简直是废物!

还有一点,便是自己看不起的崇祯南下南京后,不但获得兵权而且获得众多百姓与士大夫的支持。此时的崇祯好像换了个人似的,好运连连,人品值更是大爆发,原来战斗力不佳的明军竟然变得极为强悍,河南就快要给人打到开封了。

不行,这样的局面再持续下去,自己必定会与以前一般,像狗一样到处给人撵。可是,又有什么方法呢?军师李岩也给崇祯捉去了。嗯,得向国师问策。

打定主意,李自成便放下酒杯道:“马世友,你立刻请国师前来宫中议事。”马世友应声而去。

待得马世友离去后,李自成发觉眼前的歌姬甚为无趣,便挥挥手道:“都散去吧。”背后仰望天空,此时艳阳高照,看得李自成眼花乱飞,似乎再也看不清前路。

此时,一名小太监战战兢兢的报道:“禀大王,刘将军在外求见。说是有重要事与大王商议。”

李自成沉吟了一下道:“宣。”

刘宗敏还是与以前般威武,眼角却是多了一丝担忧,当看到李自成时,那丝担忧便藏在最深处。刘宗敏大步向前高声:“微臣参见大王。”

李自成淡淡的道:“何事?”

刘宗敏依旧保持恭敬道:“回大王,臣对于前次疏忽以致大王不得取胜,臣甚为汗颜。也知大王心切消灭吴三桂。臣这些日子,时刻在想如何能帮得皇上。或许天公作美,竟然给臣思得一策。”

“哦?刘卿当真是忧心忧国。不知是何策?”李自成问道。

刘宗敏恭声道:“臣以为,吴三桂能坚守山海关,得益于其关之险要。若是有足够的人手,从两面同时进攻,吴三桂必定顾此失彼。必有错漏。我们大顺军便可趁虚而入。”

李自成瞄了一下刘宗敏,便是这位刘将军将京师搞得怨声载道,若不是看在其对自己的份上,早就砍了他。唉,怪便只怪自己当初并没有约束军队。“刘卿所言极是,却是不知如何同时两面进攻?难道要与清兵结盟不成?”

刘宗敏依旧恭声道:“大王英明,臣便是如此认为。”

李自成哼了一声道:“与异族谋事,无异于与虎谋皮。此事休提!”

刘宗敏用他不变的语调道:“兵不厌诈。只须让清兵狂攻山海关,吸引吴三桂的注意力,然后我们便趁虚而入,先得夺得山海关。再拒清兵于关外。”

呃!?李自成有些意动:“刘卿可有把握?”

刘宗敏拱手道:“七成。大王若是信任,便交此事与臣。臣必不负大王。”

李自成沉吟道:“待本王好好思量,今晚再与卿详谈此事。”

刘宗敏恭声道:“既然如此,那臣先行告退。”退出大殿之后,脸上立即闪现一副狰狞之色。李自成你既然不信任于我,便莫怪我不仁义。多铎贝勒许以的条件比你这个左将军强多了。

李自成一生经过的阵仗可谓不下数百,打仗经验之丰足可写出一本兵法,却是无治国之才。但又担心那些看不起的文人会反叛于他,所以很多事皆交由牛金星宰相与国师宋献策。

当宋献策赶到皇宫之时便是饿着肚子:“策拜见大王,不知大王召策有何事?”

李自成示意宋献策坐下来道:“本王见天下大势逐渐变得不明朗。所以请国师前来给本王解惑,并指教以后的步伐当如何走?”

宋献策心中大喜,闯王终于醒悟了!于是道:“大王,策亦常在考虑天下之势。策以为,天下将要如三国时其一般,天下三分。”

李自成奇怪道:“天下三分?”

宋献策慢慢的道:“大王身负天下百姓之新生,当占一分;满洲人势强,必定占一分;南京崇祯偏安长江一南,江南富裕,也应占一分。”

“既然如此,本王当如何行事?”李自成问道。

宋献策抬头看了看李自成:“百姓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是闯王分布利于百姓之策,必定能顺应民意,天下百姓皆以闯王为首。那时,便是满洲清廷也不能阻挡中原一统的步伐。只是,此时………策斗胆直言,此时大王攻取京师却并没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方不能胜吴三桂。”

李自成有些不喜道:“那本王问你,当如何胜吴三桂?”

闯王并未能完全听得进自己的话,宋献策心中叹了一口气道:“山海关易守难攻,臣无法胜吴三桂?”

李自成双眉一挑道:“国师,假如,只是假如,假如与清兵联手,有几成把握可拿下山海关?”

宋献策大惊,立即跪下道:“大王,万万不可。清廷素有灭我汉族之心,若是少了山海关这个屏障,清兵的铁骑必定长驱直下,汉族便要惨遭异族蹂躏。策恳求大王莫要行那险要之事!”

还有一句宋献策没有说出来,这可是民族千古罪名,要背负千载骂名。

---

求票求收藏。谢谢。

---

破军三千万

第九十七章、献策反闯(二)

第九十七章、献策反闯(二)

PS:请投票收藏支持。谢谢。

倔强之人有一好处,便是认死理,认定一条路便绝不回头,这种心态常常让他们容易成功;也有一坏处,便是不听别人劝告。换句话说,倔强之人便是不见棺材不流泪的主。

诚然,李自成这是过份倔强之人。

李自成眉头一皱道:“国师请起,本王只是随便问问,并非真要与清廷联手。对了,京师,陕西等省分的生产状况如何。”李自成转移了话题,心中却是起了召刘宗敏入宫商议如何与清廷联手之意。

聪明如宋献策又岂会不知李自成心中所想,只得回道:“回大王,我们大顺辖下各地农事皆为顺利,只有陕西一省仍旧干旱,估计下月收成只得使一省百姓得温饱。”

李自成点点头道:“陕西乃是本王起家之地,要尽量扶持。待得收割完成后,国师便与牛宰相收集粮草。现今我大顺受大明所逼,须做好防备。在河南,中将军罗信义与大明袁继咸僵持,所需要粮草必多。”

宋献策安慰道:“大王不必担忧。只待春收完毕,便可粮草无忧。”

“嗯,便拜托国师了。”李自成挥挥手道:“既然无事,国师先回去休息吧。”

宋献策拱手施礼道:“策先行告退。”

李自成看着宋献策远去的背影,沉声道:“马世友立即派人宣刘宗敏将军入宫晋见。”

-------

夜幕低垂,宋献策终于处理完手中之事,出得书房,抬头仰望星空。天空中繁星点点,煞是美观。

宋献策找到代表崇祯的帝王之星,发现其光亮更盛从前,再观代表满洲的天狼之星,其光亮程度与崇祯的帝王星一般无异,反观代表闯王的紫薇星,却是黯然无光。

也许师兄说得没错,闯王再非以前心系百姓,而为私欲了。正在叹气间,宋献策猛得发现,代表满洲的天狼之星猛的一亮,其光亮超过了崇祯的帝王这星,而闯王的紫薇星却哑然无光。

这是为何?宋献策倒吸一口冷气。难道?难道闯王当真要联合清廷攻打吴三桂吗?

-------

与刘宗敏详谈与清廷合作之事后,李自成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吴三桂啊吴三桂,你等着吧,再过数天,便是你人头落地之时。

李自成举起酒杯道:“此事一成,刘卿当记首功一件。来,与本王干了这一杯。”

刘宗敏嘻笑道:“若是成功,全赖大王所定妙策。臣何功之有?只需到时多赏臣几杯美酒便可。”

李自成哈哈一笑道:“刘卿真是实际。到若是成功,本王便大赏于你。”

此时,马世友进来禀告道:“大王,国师在外求见。”

“这么晚了,还有何事?!不见。你告诉国师,说本王已经就寝,不见任何人。”李自成当即回拒道。

马世友躬身道:“是,大王。”便转身出去,可很快便回转道:“大王,国师他脱下官袍,说要辞呈回乡。”

李自成一阵恼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