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碧血大明-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转念一想,守在崇祯身边的三人皆是绝顶高手,难怪功夫如厉无咎也没能成功,此次,只怕难有作为。

就在转念间,崇祯的轿子已经来到长街的一个拐弯处。此处便是阿福埋伏之地。

这个拐弯处正是一个暗杀的好地方。前面的人转弯后,因有高楼所挡,后面的人便看不到前面的情况。而长街两边皆是两层的高楼,只要将杀手放置在高楼上,以强弓或是暗器偷袭,必能得手。

正是因为这里利于暗杀,侯洵早与应天府令尹将这里的人排查的干干净净,并在此派遣更多的士兵守卫于此。

百密之下必有一漏。谁也未曾想到,阿福就在侯洵在城外等候皇帝之时,化名为楚放天以军中一小偏将的身份,拿着令牌将布置在这里的人全部换成杀手死士。

轿子刚刚转过弯,“嗖嗖嗖”的破风声不断,立时便有数十支箭从四面八方向崇祯所在的轿子激射而去。就连守在轿子旁的程青竹等人也照顾到。

程青竹一把拉住王承恩,挡在他身前,手中的青竹杖快速抡动起来,形成一个圆形的青色盾牌,将来箭一一挡在外面。

另一边,见礼见性双手大袖连挥,长箭纷纷落地。

可箭来得太突然来得太快,就算是程青竹与见礼等人尽全力也仅能挡住大半,仍有一小部分射中轿子,只听突突突之声大作,十多支弓箭插在轿子上。

王承恩大惊,狂叫:“皇上!”

崇祯的声音却是轻轻的道:“老王我没事,你注意安全。”

这无异于天籁之音。程青竹略为回看了一下轿子,发现射在轿子上的弓箭仅仅是箭头末入,不能深入。心中明白,此轿有着强硬的保护。

可那些抬轿的却是纷纷中箭惨叫倒地。轿子顿时跌停在街中。

祸起突然,伏在地上高呼万岁的民众顿时如同炸锅一般,四处逃散,却是被冷箭杀死不少。。

在前面开路的官兵一看有人刺杀皇上,立马回头支援,却是给混乱的百姓挡住了去路。带头的官兵大急,两刀将挡在前面的百姓砍倒在地,开路直奔轿子所在。

官兵乱杀人啦!百姓更是惊慌,场面更加混乱。

箭雨依然不断,程青竹心头大急。明知轿子有其他防护,却不敢冒然出击。怕如此多的弓箭会把那防护破掉。另外一只手还要守护王承恩,怎么办?

见礼见性却是对看一眼,见礼继续挥运动僧袍拔箭。见性却是一声虎吼,边技动箭支边飞身向前,来到楼下,脚下一用力便想飞身上楼杀弓箭手。猛地,呼呼两声,两把钢刀左右砍到,来势好猛。

见礼顾不得再上楼,身体左闪右避,让过两刀。定眼一看,却是两名官兵手持钢刀再度向自己袭来。看其身手,已然是一流境界。心道,要糟。原来,见礼与见性各出一招百步神拳把厉无咎打成重伤,自己也是大耗真无,虽然经过许乐的调治,但是功力却是维持在原来的六成左右。对付两个一流境界的杀手,只怕有一场好斗。可是,对方并非一人。情况危矣!却是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应对两人的进攻,再也腾不出手来去杀弓箭手。

蓦地,高楼上方跃动出两名浑身包裹在黑衣里的杀手,身在空中,手中明晃晃的钢刀已经向轿子砍去,动作快逾奔马。

程青竹爆喝一声,全身劲力一提,右手青竹杖转得更快,箭一接触青竹不是落在地上,而是向四面八方劲射而去,正是程青竹夺箱功夫“移花接木”。

大部分弓箭是射向程青竹面前的百姓和假装护卫的死士,瞬间倒下一大片;只有少部分的弓箭反射到高楼上的弓箭上,只听唉呀声不断,明显有人受伤。果然,箭雨顿时稀疏起来。

机不可失,程青竹腾出手来,嗖嗖嗖之声大作,十多枚青叶飞镖以追魂夺魄之势四散射出。五枚射向高楼上的弓箭手,其他七枚则是射上空中的黑衣人。

可惜,身在空中的黑衣人皆是高强之人,其中一名黑衣人手中钢刀连挥已经将飞镖打落。另外一位已经接近轿子,砰砰连响,钢刀连续砍在轿顶。

刀砍轿顶的正是阿福本人,他自信以自己的功力就算是数寸厚的木门也一刀砍碎,可数刀下去,依然未能将轿子砍烂,反而把钢刀的刀锋失刃。看着所砍之处露出的黑黝黝的颜色,心中大急,***,竟然用铁板坐轿子。

阿福顺眼看一下四周,只见程青竹那五枚飞镖将余下的弓箭手杀个干净,飞身将自己的助手打得步步后退,另一边,后面的官兵也纷纷涌了上来,弓对弓将见礼那边的弓箭手压制下来。要不是那些假扮的官兵的死士拼命挡住大部分官兵,只怕早已将轿子保护得严严实实。一咬牙,跳下轿子,两刀将冲过来的官兵放翻,然后一鼓气,双手在轿身上连拍。却不见声响发作。

“阿弥陀佛!”见礼一声低宣,也不顾零星射下来的弓箭,坐马沉腰,猛向阿福的方向连出两拳。后者正待拍出第四掌,猛觉一阵强风袭来,顾不得再出掌,连忙一个蟒蛇翻身,避过强风。

就这么缓得一缓,程青竹一青竹将刚刺死的黑衣人挑向阿福,而后飞扑而来。

阿福心中暗叹一声,避过飞来的尸体,身法一展,在混乱的人群如游鱼一般飞快的消失。

还在打斗中的假官兵一看阿福逃走,竟然放弃抵抗,而是反刀自杀。搞得那些官兵面面相窥。

想不到这刺杀来得快去得更快。从起事到结束,只不过两分多钟的事情。

王承恩却是哭丧着脸颤惊惊的问道:“皇上,你还好么?”

应天就权难

第三十八章、初练真经

第三十八章、初练真经

王承恩却是哭丧着脸颤惊惊的问道:“皇上,你还好么?”

就在此时,左良玉与楚王等人才方方赶到,看到满地的尸体和刺猬一般插满箭支的轿子,皆不由大惊,皆跪在轿子旁边。

侯洵更是吓得面色雪白,颤抖着声音道:“皇上,微臣该死,想不到此处竟有刺客。”

楚王知道这顶轿子的秘密稍微镇定一些问道:“皇上,我等救驾来迟。罪该万死,不知皇上是否受伤?”

左良玉心中暗道,最好死得不能再死,可嘴上却道:“皇上福星高照必能无事。”

良久,轿子里才传出声音,崇祯咳嗽了几下才道:“朕无事!”声音却是有气无力。

王承恩大喜,用手轻轻的打开轿门,众人双眼看将进去,只见崇祯面色苍白,嘴唇发紫。王承恩也是心跳加速,转身大喊:“许乐,许乐,快来!”

许乐快步向前也不理会还跪在地上的人,飞身上轿子,握住崇祯右手,替他把起脉来,不一刻便从身上拿出五支金针,快速插在崇祯身上,然后又从怀里拿出两个玉瓶,从其中一个玉瓶倒出一粒药丸,就要喂给崇祯服下。

左良玉却大声道:“你是何人?胆敢随便喂皇上吃药?若是出了问题,你可知罪。”他看崇祯活生生的躺在轿里便知阿福的刺杀行动失败,但是看崇祯这个样子只怕也受了不轻的内伤,自然不能轻易让其得到医治。

王承恩却是不理会左良玉的呱躁,接过许乐手中的药丸,亲手将药丸喂与崇祯嘴里。

许乐递过另外一个玉瓶道:“此乃灵芝液,请公公喂与主公,会增强九转金丹的药力。”

王承恩依言行事。隔了一会,崇祯脸上血气回涌,精神立见好转,只听他道:“左将军,许乐乃是朕的御医。王叔,此地不宜久留,回府吧。侯侍郎与令尹好好查看刺客是何人,若有信息随时报与。左将军,侯侍郎若是兵力不够,你须多多支援。”

众人齐声应是。于是,轿子又再起程,只是轿夫变成士兵。轿子周围也布满了士兵,程青竹与见性、见礼更是不敢良轿子半步。

一路战战兢兢,终于来到楚王府。

南京是在元代集庆路旧城的基础上扩建的。城市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旧城区、皇宫区、驻军区。

环绕这三区修筑了长达33。68公里的砖石城墙,即今南京明城墙。是为世界第一大城垣(其次巴黎;在中国,其次北京)。南京城墙墙基用条石铺砌,墙身用10厘米×20厘米×40厘米左右的大型城砖垒砌两侧外壁,中实杂土,所用之砖由沿长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个县烧制后运抵南京使用,每块砖上都印有监制官员、窑匠和夫役的姓名,其质量责任制之严格可以想见。城墙沿线共辟十三座城门,门上建有城楼。

楚王府就在皇宫区,占地数十亩,亭台楼阁,颇为壮观。

可惜众人没有浏览之心,皇帝受了伤,那个还敢有心情游玩。

暖春阁,崇祯躺在上面闭目养神。对于刚才的刺杀还是心有余悸。想不到以铁板打造的轿子竟然还不能阻挡刺客的伤害。

当有刺客出现时,崇祯便缩在轿子一个角落。因为电视当中,轿子里的人若是坐在正中必定不是给一刀穿身就是满身插满箭支而死。

阿福以隔山打牛之劲在轿子上打了三掌,前两掌都打空,而第三掌扫中崇祯的左肩,痛得崇祯差点晕了过去。幸好当时见礼用拳逼迫阿福不能打出第四掌,不然便能中崇祯胸口,那时崇祯真的要结束穿越生涯。

经过许乐的施救,崇祯才感觉好一些,听着房屋外轻微的脚步声,心中稍微的安稳一些。果然,来到应天也不能安稳。至于是谁派人刺杀,只要不太笨的人也会猜出来,必定是左良玉安排。只是抓不住证据,就算有证据也不敢指证于他。若是把他逼急了,带兵造反那就亏大了。

崇祯摸了摸怀里的那个玉瓶,又想到那造化真经,心中有一种声音狂喊:练功练功,变强变强。

今晚的接风洗尘宴必定取消,反正无事可做,不妨就练上一练,反正这些天来跟程青竹所学的武学知识已经足够支持自己去练第一层。嗯,那大还丹不能一次性服下。

想到此处,崇祯便坐起身子,倒出大还丹,然后用许乐留在房间内的小玉刀轻轻的分成四等份,把三份放回玉瓶。

在脑海里仔细的研究了一下造化真经第一层功法,觉得没有纰漏便吞下那四份之一大还丹,依功法运行起来。

说也奇怪,崇祯的记忆力十分惊人,虽然不能过目不忘,但是只要看上几遍便能牢牢记住,崇祯把它归功于穿越时灵魂变强大了。

大还丹一入口便遇津而化,化作一股汹涌的药力在崇祯全身经脉里游走。所服大还丹仅仅是四分之一但是崇祯却感觉到此药力之强劲,差一点消受不了。心中不禁暗幸自己的小心。现在崇祯的工作便是运起心法将这些药力集中起来,让其按照一定的路线运行。

造化真经初始还未能展示夺天地造化之功,所以须借助人力,这些大还丹便是外力。

吃下丹药后,崇祯初时感觉精神爽利,却是不能将那些药力吸收过来。崇祯并不放弃,便如当年考取历史博士学位之时,连考三次,直到考中为止。集中精神,按照真经所言再度运功起来,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

“初修通九窍,九窍原在尾闾穴,尾闾气循至顶峰(百汇),气走任脉经膻中,膻中渐走泥丸,行气运劳宫,回气至膻中,下行回丹田,宁神静气。意守丹田。”

渐渐,崇祯感觉每次呼气自觉心窝部发热,以意引心窝之热气流逐渐向下延伸,一步步趋向丹田,当第一股热流下达丹田时,散于周身的药力便渐渐给吸引过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药力初吸收的起来越来,丹田温暖而发热。

若是崇祯能内视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