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鏖兵西北-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主力从三营子西南侧寻找突破口佯攻配合。第引团以1个营的兵力,从三营子西侧佯攻配合,另两个营作为第50团的第2梯队。
吴宗先师长和关盛志政委的第16师,配合第门师发起攻击。
攻击部队干全线攻击开始的前夜,利用黑夜,沉着机警地越过许家岘汤家湾村前的蜂腰部,接近敌人阵地。
敌人阵地上,不时地打着冷枪冷炮,为他们自己壮胆助威。
苍苍茫茫的夜,万籁俱寂。敌人做梦也不会想到,在他们阵地前沿几十米处的崖坎下,潜伏着成百上千的解放军战士。
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拂晓时分,3发信号弹划破长空,全线攻击开始了。
第6军的轻重火器,吐着无数火舌,向敌人阵地倾泻着。
英勇的战士们,端着上了刺刀的钢枪,与敌人反复争夺着三营子第1道阵地。
在崖坎前和崖坎上面的开阔地,敌我双方来回拼搏,激烈争夺着每一寸土地,扭成一团,咬在一起,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真是难解难分。
军长罗元发站在指挥所,手抓着电话机的话筒,大声喊着问:
“你们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师长兼政委程悦长的呼喊,从话筒里传了过来:
“第50团攻击受阻。”
罗元发紧接着问:
“怎么回事呢?”
电话里传来激烈的枪炮声和程悦长的断断续续的报告声:
“刚才发起攻击时,我们的炮火……只摧毁了敌人暴露在前沿的工事……未能彻底摧毁暗堡。当炮火转移时,躲在狗洞里的敌人……又钻了出来,拼命用火力拦阻……使我担任爆破的分队,难以接近崖壁,无法实施爆破……部队一开始就伤亡较大,我们正在重新组织火力,准备再次突击……”
罗元发又挂通第16师的电话,问:
“你们阵地上的情况怎么样?”
电话里立即传来吴宗先师长的声音:
“我们这里的情况也不好。第46团的部队,正面受到敌人狙击,地形不利,在运动中又受到三营子和马架山两面火力的射击,伤亡较大。该团1营副教导员李光华同志牺牲了……”
罗元发大声命令道:
“组织部队,集中火力,坚决将敌人的嚣张气焰压下去!”
不等对方回答,他便挂断了电话。
听到李光华牺牲的消息,罗元发内心感到十分沉痛。李光华是一位优秀的政工干部,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刘少奇身边当公务员。后来,他随刘少奇到了延安,开罢党的“七大”后,刘少奇将他留在延安,送到抗大第2分校学习。毕业后,他被分到教导旅第1团(即第16师第46团)工作。两年来,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战斗中,一贯表现很好。他身患胃病,但一直坚持行军作战。如今,他却在皋兰山下光荣地牺牲了。
枪在响。炮在鸣。战士们在怒吼着,向顽敌继续发动着一次又一次的勇猛冲锋。
马架山、古城岭、豆家山和十里山,是兰州东南的天然屏障,海拔在2000米左右,山势峻峭,十分险要。
马架山、古城岭和豆家山,在西兰公路的南面,十里山在西兰公路的北面。控制这一带阵地,就可以截断西兰公路,关闭兰州的东大门。
马继授以他的精锐主力第82军第100师,外加他的嫡系警卫部队青海保安第1团,防守这一线山地。敌人狂妄地吹牛说:
“10万人马也攻不下兰州的东南要冲!”
然而,这一线山地延绵起伏,地形复杂险峻,又有坚固的工事,易守难攻,倒是事实。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朱绍良部就在这里筑有永久性的国防工事。当解放军进军西北逼近兰州时,马步芳又派兵精心地进行了加修。
阵地上,有密如蛛网的铁丝网和鹿等;有蜂窝似的地雷区,每枚航空炸弹连结着数枚地雷,只要踏响1颗雷,即可引爆成串的地雷及炸弹,半径30米以内的人一律遭到杀伤,堑壕的内外两面,遍地都埋设了这种地雷群;有星罗棋布的钢筋水泥地堡及野战工事,低下隐蔽,便干发挥火力,又能相互交叉,形成密集的火力网;还有2至3丈的3道人工峭壁,并挖有宽深各2丈多的外壕3道,壕内埋设半米高的木尖桩。阵地的东西两侧多系悬崖绝壁,难以攀登。山后修有公路,直通兰州市。守敌的主要兵力摆在马架山之古城岭。
马架山、古城岭、豆家山和十里山一线敌之阵地,连成一个整体,既可以相互策应支援,又可以独立成阵。
王道邦和肖应棠的第65军,攻击马架山和古城岭。郑三生和史进前的第193师,赵文进和陈亚夫的第194师,担任主攻任务。
郑维山和王宗槐的第63军,攻击豆家山和十里山。杜瑜华和蔡长元的第189师,张英辉的第187师,担任主攻任务。
8月20日夜,各主攻部队隐蔽接近敌人阵地,进入攻击位置。
第二天拂晓,全线发起攻击。部队打得十分顽强,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连续受阻,伤亡很大。
敌人凶残顽固,拼死组织反扑。
鏖战激烈,敌我双方打成了对峙的局面。
整整激战1天,全线侦察性的攻击,均未奏效。部队伤亡较大,首战宣告受挫,敌人并非一群草包,一堆豆腐渣。黄昏,彭德怀下令:全线停止攻击。
部队从各个阵地上撤出战斗后,彭德怀立即给毛泽东报告兰州战役全线首战受挫的真实情况。电文拟定后,他亲自审了一遍,改了几处,命令连夜发出,不准延误。
兰州战役的全线首攻开始之后,毛泽东一直很兴奋。他在西柏坡正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日夜操劳着。如果兰州一战能歼灭青海马步芳的主力部队,解放大西北的政治与军事中心兰州,宁夏、青海和新疆的解放便不成什么问题了。他迫切希望彭德怀在西北战场上再次创造军事奇迹,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西北问题,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之前解放大西北的大块疆上。因而,兰州战役的首攻一开始,他就再三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必须时刻注意西北战况,如有来电,不得延误。
毛泽东希望得到好消息,从早到晚工作一天,浑身精力仍然十分充沛。他在几盏马灯明亮的灯光下,又手里捏着一截红蓝铅笔,对着兰州战区的敌我态势图在出神。他虽然远离兰州数千里,但耳边仿佛震响着从大西北传来的激烈枪炮声,还有战士们与敌人拼刺刀的喊杀声……
夜已经很深了,毛泽东感到有点儿凉,便披上外衣,叼着香烟,手里捏着几份国旗和国徽的设计草图,认真地审视着。
过了一会儿,他又将几份草图摊开来摆在铺满地图的桌面上,反复作着比较,希望从中决定将来的正式国旗和国徽。
他忍不住又推开草图,俯身瞅着桌上的西北军事态势图,凝神思索着。
“如果兰州一战能歼灭青马主力,大西北的解放使指日可待。这样,新中国宣告成立就更具条件了。”
一截烟灰,落在地图上。毛泽东恍然若悟,吹净烟灰,站直了身子,挺了挺胸膛,凝神静听着深沉的夜里来自远方的细微声息……
恰在这时,一位参谋送来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双手递给毛泽东,报告道:
“主席,电报。”
毛泽东愣了一下,既有几分惊喜,又有几分担忧。他急切地接过电报,问道:
“哪来的?”
参谋仍然立正报告道:
“主席,是彭老总发来的!”
毛泽东并没有留心听,他将电报双手展开,腰弯下来,凑近一盏马灯,目光飞扫着电文。他脸上的神态渐渐地变得冷峻起来,双眉也不停地抖动着,眉峰间仿佛耸起了几座山峰。
他有点儿不相信地问:
“电文没有弄错吧?,
参谋声音低沉地回答道:
“报告主席,电文是核实准确了的,不会有误。”
毛泽东坐在木椅上,一手捏着电报,一手捏着铅笔,凝神沉思了许久,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室内很静。毛泽东思索了好大一阵子,将纸摊开,提起蘸足了墨的毛笔,但犹豫了一下,又把笔架在砚台上,站起来,踱着步。
“首次受挫,需要认真总结一下,找出教训,彻底克服轻敌情绪,进一步充分准备,待部队攻击确有把握时,再次与敌较量!”
毛泽东自语了几句,又坐下来,将一盏马灯拧亮,朝面前挪了挪,充满自信地抓起笔,为彭德怀草拟回电。
他龙飞凤舞地草拟出电文,站起来,叼着烟看了看,然后将电稿交给值班参谋:
“送周副主席、朱总司令。”
值班参谋双手接过电稿,转身要走时,他又突然喊住,说:
“先不送了。让他们再睡一会儿吧!”
说着,他伸手接回电稿,又仔细看了一遍,稍一迟疑,便交给值班参谋,大声道:
“立即发给彭德怀!”
彭德怀给毛泽东发出电报后,心里很是不安。他觉得指挥所里太闷,心中总是憋得慌,就走到外边来,想透透风,让心情稍微平静一点。
夜风阵阵吹过来,已明显地感到有些凉意了。风中带着浓烈的火药味,特别刺鼻,令人心里更加烦躁。远处敌人的阵地上,仍残留着炮火点燃的稀疏的荒草在有气无力地燃着,将熄未熄。浓雾一般的硝烟随着凉风有意无意地飘浮着,弥漫在空中,看不见一颗星斗,分不清天是晴是阴。
然而,秋季到来,这是黄土高原的雨季。阴雨一旦下起来,作战就更加艰难了。莫说下雨,就是在今夜,战士们刚从阵地上撤下来,身上不是血就是汗,衣服湿淋淋的,整夜呆在新挖的工事或战壕里,身上冷得难受,加上下首攻受挫,心里更难受。
彭德怀望着灰蒙蒙的夜空,心里又添了几分烦恼。
“万一老天不作美,雨一下起来,这仗,就更难打了!”
他在黑暗中站了很长时间,直到身上冷得难受时,才又回到指挥所里。
“唉!战士们都是单衣服,眼看天气就要冷下来,兰州决战要是真地拖延下来,可就糟糕了!”[小说下载网·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他心里明白,尽管组织了数十万民工担负运输任务,但迢迢千里运输线,车辆很少,人背驴驮,要供应几十万大军的粮草和弹药,目前问题已很尖锐,如果这仗打成了“马拉松”,那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他又走到地图前,借着马灯的光亮,看了许久,心里说:
“几十里战线,发动全面攻击,竟然整整攻了一天,连敌人一个缺口也没打开,难道敌人的阵地果真就‘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吗?”
他摇了摇头。
他又俯身地图前,仔细研究着马军的南山阵地,尔后自语道: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是突击位置选择错了?还是投入主攻的兵力不足?或者是炮火准备不够充分?也许是部队仍然存在着轻敌情绪?……看来,一切都不是主要的原因,根本的一条还是轻敌了!”
这时,东方已经发白了。作战参谋送来毛泽东的电报。彭德怀认真看了三遍,说:
“对!在部队进行一次总结,总结首攻受挫的经验,寻找教训,彻底克服轻敌情绪,轻装上阵,准备再战!”

第26章
胜败乃兵家常事。面对失败,彭德杯决心重振雄风
8月21日黄昏,全线首攻刚刚停止,彭德怀就要通了第6军罗元发的电话。
彭德怀站在电话机旁,声音平静地问:
“罗元发同志吗?我是彭德怀。你们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此刻,罗元发的心情很不好。他真像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小学生站在老师面前一样,立正站在电话机旁,以内疚的心情,向彭德怀报告了战斗经过和进攻受挫的原因,并作了一些自我批评,也准备接受彭德怀的批评
然而,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彭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