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汉-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刘琮这里有的要么是四缺二,要么双落单。反正大都有来头的。

这些个豪族的代表们不傻,刘琮今日能便宜义卖,正是收回自己心爱之物的好机会,要是现在不买,太守大人一股脑全部送到当铺,到时候花费只怕更多!

反正很快大部分财宝便有了主人,那些财宝的主人再次见到自己心爱之物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很快便各自有了目标,当然也有些人家中并未失窃,看到稀罕之物难免抬一抬价格。当然抬价也不是很过分,有了这几个人的捣乱大家也自觉了许多,不再随意开口而是根据财宝的实际价格给出相应的买价!

在诸葛亮的主持之下,募捐之后的拍卖进行得相当顺利。那些财宝有一大半被“赎回”,价格也在实物的五六成之间。吴巨的二十一件墨宝被全部抢空,要不是刘琮限制每件墨宝不能高于十金,估计最值钱的就属这些墨宝了。

原因刘琮也明白,这些人家中肯定没少收藏吴巨的东西。借着这么难得机会买上一两件,将来要是有人问起来,也好借此掩饰。当然最主要的是卖太守大人一个面子,希望他不要再追究自己与吴巨那点往事。

连同拍卖和募捐的,刘琮让人做了详细统计,给到场的每户代表一个功德牌!上面记录着各家的捐款和义买的金额。众人不以为然,刘琮却不想忘记这些人的恩情,毕竟将来自己想要做大做强,还是离不开这些名门望族的支持。刘琮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偿还他们。

大盗事件总的收获黄金四千,白银五千!尽管江陵城内也有不少家族对刘琮的所作所为表示异议,但收到钱的刘琮暂时顾不上这些了,第一时间派魏延领兵前往秭归,将存在那里的粮食运回八万石。留下两万作为李严在秭归开荒用的储备粮。

与此同时,黄权那边也有了进展,与吴巨交好的三户被相继抄家,这是刘琮既定的方针,绝不放过一个坏人!虽然事先各家也转移了部分财产,但两千斤黄金、三万石粮食和江陵城外两千亩良田让刘琮高兴不已。被抄的各家直系全部要么当场处决要么入狱,各家豢养的四百多私兵全部被征入伍。家奴等被就地变卖。

当然刘琮也不忘回馈下江陵百姓,在做完这两件事情之后,从江陵得到就将近八千万现钱和三万石粮食。粮食不能动,良田正好屯田需要。能动的只有现钱!

刘琮便令户曹统计了下江陵城内十四岁以下人口,每人由太守府补助现钱五千!

五千钱虽然对那些大户人家算不得什么,但对生活在贫困线上的普通来百姓来说可算是及时雨。这五千钱省一点基本上够一个成人的生活费了。

太守府的大小官吏对刘琮此举大为不解,毕竟官府是有救助百姓的义务,但现在并非灾害之年,如此大面积的发放物资实属空前。

刘琮却有着自己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如果可能,就不能让一个小孩子因饥饿而死,这些人在未来日子里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是刘琮争夺天下的兵源所在!

这也是刘琮和诸葛亮在巡视江陵城后做出的一个相对比较艰难的决定。江陵虽说是郡城,但百姓的生活水平不容乐观。三月才是初春,许多孩子已经衣不遮体了,不是父母狠心,而是家中棉衣棉裤有限,早早便收了起来留到来年穿或者给下一个孩子冬天穿。

而直接让刘琮下定决心的却是刘琮的乳母王氏。乳母跟随刘琮来江陵之后,刘琮怕她不习惯,特意单独给她老人家买了一个别院,又买了几个仆人伺候着。隔三差五的去看望下老人家,又嘱咐蔡琳要时常去看望老人家,毕竟刘琮的生母已经不在。

这一天刘琮巡城回来,蔡琳便对刘琮说起乳母的事情。

“我今日去看望乳母,老人家似乎觉得家用不够,你能不能想办法再给她增加点?”

“家用不够?”刘琮很是奇怪,乳母王氏是个节俭、低调的人,自己特意将其接到江陵来就是为了孝敬她老人家的,家中的一应开销自然不会小气。这怎么突然变得家用不够了?

“乳母似乎收养了几个孤儿……”蔡琳知道刘琮疑惑,便说出了其中原委。

“老人家还是闲不住啊。”第二日刘琮便和蔡琳一起去看望乳母王氏,正如蔡琳所说,乳母王氏收养了四个孤儿,三男一女,大的十二岁,小的才六岁。

本来刘琮想要多给王氏月供的,是王氏坚持家中连同自己仆人在内的五个人按月给,这一下子又增加了四张嘴,王氏又给孩子们添加了不少衣物,开销自然不够了。

不过王氏看起来似乎很开心,刘琮到来,王氏绝口不提家用的事情,只是高兴的向刘琮介绍几个孩子,谁谁谁和刘琮小时候比较像,谁比较顽皮,谁爱读书识字……

看到王氏如此高兴,刘琮也是心有感触,想来王氏年纪大了,爱热闹。王氏怕刘琮不高兴所以一直未曾提家用的事情,这让刘琮有点惭愧。

“乳娘,琮儿如今是一郡太守,今后只要乳娘高兴,这些孩子们的费用乳娘不用担心,我会尽快叫人送过来。只是男孩子读书了没有?”

“你是知道的,乳母手里……”王氏有点为难。

“那不行,男孩子得送去学堂,女孩子嘛跟着学学女工。”

“老身替孩子们谢谢你。”

“乳娘你这是说那里话,琮儿知道你喜欢孩子,今后你想收养几个便差人告诉琮儿就是,这院子不够,我再给你换大的。”

“此话当真?”

“孩儿何必骗乳母,只是乳母也要量力而行,且不可累坏了身子。如今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琮恨不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只是琮能力有限,就算是父亲大人也做不到如此,所以乳母还得量力而行啊。”

“嗯老身心中有数。你就别操心了。这孩子小了,老身也带不了,大了也难以管教,今后就收留些十岁左右的吧,你到时候就给他们准备吃的和上学堂的费用。”

“乳母,要是忙不过来,琳儿也过来帮忙。”蔡琳被刘琮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所感动,连忙表态。

“不可不可,妾身时常劳烦少夫人前来看望已是心中不安,哪敢再劳驾少夫人。”

“没事的,琳儿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夫君你说呢?”

“随你高兴吧,不过这家中的粗活还是留给下人们去做。你要是得空就来教教女孩子的女工啊,教教男孩子们识字念诗之类。”刘琮知道这蔡琳就好比后世的女大学生喜欢学人家做义工,他也不好拦着。

“那夫君得空也来教教他们武艺好不好?”

“好!”看到两个女人如此博爱,刘琮也不好扫兴。

“噢,可以学武艺了!”三个男孩子一直围在王氏身边听着刘琮三人对话,其中较大的一个听说刘琮要来教武艺兴奋的蹦了起来。

第四十九章 少年廖化

刘琮笑笑,拉过孩子问道:“你很喜欢习武?”

“是啊,可惜家穷没人肯教。”童言无忌,却心有不甘。

“哦,你叫什么名字?”

“廖化。”

“廖化?”刘琮有点疑惑的问道。

“这孩子本事襄阳人,才流落到此地,老身前几日在集市上看他偷吃东西被人打,这才将他带回家中。”王氏在一旁替廖化解释道。

“你真叫廖化?”刘琮关心的不是他如何来的,而是这孩子是不是真叫廖化。印象中廖化七十多岁了还被刘禅派上战场,此廖化是不是那个?刘琮开始在脑海里搜索资料。

三国演义不可信,三国演义里廖化出场是黄巾贼,按照这个算法,184年当黄巾,那岂不是170年出生,而史书记载廖化死于264年,那岂不是活了90多岁。

而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并未有廖化初为黄巾贼的记载,他刚出场时即为关羽的主簿,而此时应该距离关羽的卒年(219年)很近。另外在《三国志?宗预传》中有这么一段话:时诸葛瞻初统朝事,廖化过预,欲与预共诣瞻许。

宗预曰:“吾等年逾七十,所窃以过,但少一死耳,何求于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遂不往。这里是说,宗预和廖化来找到诸葛瞻,说我们两个已经年过七十了……)这是发生在景耀年间的事情,而诸葛瞻摄政后没多久蜀汉就灭亡了,廖化是蜀亡那年去世的,所以他的年龄应该在70岁以上并不是90岁以上。

综上所述可推断,在219年关羽被杀,廖化被俘再装死逃回蜀国时,廖化的年龄应当最多就在30岁左右,即其生年最早当在190年左右,则264年逝世时,廖化的年龄也应是最多75岁上下的样子。那么今年12岁的廖化倒是能对上号。

印象里廖化虽不是一流名将,倒也十分忠诚于刘备,诈降孙权,孙权给他太守之位,他却仍旧思念蜀汉,究其一生也算是忠肝义胆!

不管了,先教导教导,看看是不是那个可造之材!

刘琮于是便对男孩道:“你要是喜欢,我便时常抽空来教你,不过平时你可要认真读书识字,给弟弟妹妹做好表率!”

“那是自然,王妈妈说,这里的孩子我最大,凡事我都要有个做大哥的样子,你就放心吧。”

“乳母,这孩子聪敏,抓紧送他去学堂。”刘琮知道这人是廖化自然不能当普通孤儿培养,但又不明过分偏爱,不然其他人会想不明白,只能先观察观察,如果真是廖化,以后再加大培养力度。

看到刘琮并不反对自己收养孤儿,王氏也松了一口气。

而蔡琳却不断在念叨刘琮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很快这句话也传到了诸葛亮等人耳中,众人无不感叹,如今的二公子刘琮真是心忧天下啊。很快整个江陵都在传诵太守大人乳母收养孤儿,更多的人在感叹刘琮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太守大人有如此心思,真是江陵百姓之福,南郡百姓之福!

很快刘琮便将自己的这句话进行了落实,那边是督促太守府的官员分批给全城百姓中年龄在十四岁以下的孩童发放生活补助。金额便是先前定下的每人五千现钱!

江陵县城内十四岁以下的孩童有近五千人,仅此一项刘琮为之付出了两千五百万现钱!尽管前段时间闹大盗,加上刘琮半强迫性的募捐和义卖让江陵城内某些人颇有微词,但当更多的来百姓拿到来自太守府的补助时,包括哪些被敲诈的大户对刘琮也是高看几分。

毕竟在他们看来几百金子伤不了根本,他们更关心父母官的品行和能力!刘琮此举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刘琮也趁机向百姓承诺,今后凡属在江陵城内居住,无论户籍,只要有新生儿出生,便可领到一千现钱和二十石稻谷!这又是一项鼓励生育的政策!

一个成年妇女算上怀孕到产后耽误的工时大概也差不多这个价。刘琮要保证的首先是妇女们不会因为怕误工而不生育,当然也保障了孩子出生以后不会饿死!本来刘琮还想一口气承诺将孩子抚养到十岁甚至十四岁,但考虑到今后时局变幻莫测便只好作罢。

不过刘琮还是向属下官员透露,等到条件成熟,少儿和新生儿生活补助,只要府衙宽裕今后便会一直坚持下去,而且会根据财力逐步覆盖江陵县的农村甚至整个南郡!这算是给那些少儿家长们一个希望,刘琮当然希望在此政策的鼓励下,南郡百姓掀起一股生育高潮,外郡甚至外州百姓闻讯蜂拥而至。

尽管这是后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