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汉-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两刘相见

其实不用歩流铭劝阻,刘琮也早就想绕道南行了,如今上庸与房陵已经在自己手中,再拿下周边一两个县便可组建上庸郡,而歩流铭的特殊身份和才华也足以胜任。

不过上庸和房陵以前属于益州,刘琮想要树立好名声,这是一个好机会。随后刘琮便派魏延、于禁继续领兵前行。很快魏延来报武陵县(竹溪)无人驻守,已经顺利占领,想来杨任并没有在此停留,而武陵县令似乎也比较害怕刘琮大军早早的跑了。

条件终于成熟了,刘琮没有再犹豫,在上庸宣布置上庸郡,辖上庸、房陵、武陵三县,治所在上庸,刚刚归降的歩流铭任郡守,原房陵县令任郡丞。上庸郡的主要任务便是积极组织防御,在刘琮入蜀之后确保这条道路的畅通。

随后大军折向南方的西城县(今镇坪县),或许是消息的闭塞,西城县倒是没有人跑,也没有什么防备。

这西城县位于大巴山北麓,山高林密,地势险要,交通闭塞。不过说到险峻还是比不上上庸。

公元前11世纪,今镇坪地区为庸人拥有。周武王灭商,建庸国,镇坪为庸国辖地鲁文公十七年(前610),楚庄王联合秦巴灭庸,庸地属楚。

秦惠文王后十三年(前312),秦夺楚汉中郡设西城县。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西城县为汉中郡治。但如今数百年过去了,西城早已没有往日的繁华。而是一个典型闭塞小山城。面对来势汹汹的两万荆州兵,县令并没有过多犹豫,即刻宣布投降。

随后西城并入上庸。

西城往西是宣汉县(今城口县),这里是汉中郡与巴郡的交界处,属于巴郡。也就是刘璋的势力范围了。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益州牧刘璋将巴郡一分为三:垫江以北为巴郡,江州至临江(今忠县)为永宁郡、朐忍(治今云阳县)至鱼复(治今奉节县)为固陵郡。建安六年(201年),永宁郡复称巴郡,郡治江州县。

如今是建安十五年,准确的说现在的宣汉县属于固陵郡。不管是巴郡还是固陵郡,这里是刘璋的势力范围,自然也得到了刘璋的命令,做好了迎接刘琮入川的各种准备。刘琮也不客气,在县令说明宣汉的准备情况之后,刘琮让黄射带着数千民夫和先前的粮草回了上庸。

同时任命黄射为上庸都尉,开始加固上庸的防御。只有医官和少量工匠在韩依的带领下跟着大部队。

接下来的行军路线是宕渠县(今万源市)、难江(南江)、葭萌县(今旺苍县)最终顺利抵达广汉郡治所雒县。秦朝时为雒县。雒县因雒水流经县境而得名,故城在今北外乡境五里巷。

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广汉郡,辖13县。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十三州刺史,此为益州,刺史治雒。新莽时期(9年至23年),改益州为庸部,部牧驻雒县。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8年),复置益州和广汉郡,雒县同时为广汉郡郡治和益州州治。直到185年刘焉出任益州牧时,将州治定在了附近的绵竹,其后又因大火搬迁到成都。所以这雒县还是十分繁华不次于荆州的江陵。

这一路走来,虽然没有再打仗,但刘琮比打仗时还忙碌,没到一处都要以皇室宗亲身份宴请当地官吏和豪族。知情的人知道刘琮是刘璋请来相助的,不知情的还以为刘琮是钦差呢。

刘琮之所这么做就是想借此机会与益州官吏和豪族们联络感情,如果能够再发现一两个埋没的人才,便是大赚特赚。

一路行来,将近两个月,刘琮才如愿抵达。当然这一路也不是一帆风顺,有些县令就对刘琮入蜀十分抵制,甚至避而不见。刘琮也没有多做计较。能够顺利抵达没有什么损失,刘琮已经感到欣慰。至于那些抵制自己人的,刘琮根本不在乎。

作为一方诸侯如果有志称霸天下,必定不会被所有人接纳,现在刘琮只要刘璋认可和接纳便行。

初见刘琮,刘璋喜出望外,早就听说自己这个名义上的族亲在荆州搞得有声有色,百闻不如一见!

而刘琮见到刘璋也是颇有点意外,刘璋比自己年长十数岁,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懦弱,这也难怪,好歹刘璋也是名门之后。

刘璋为刘焉幼子。公元188年(中平五年),刘焉向汉灵帝建言设立州牧总管各地军政大权,自己出任益州牧,而刘璋与兄长刘范、刘诞都留在京城,只有刘瑁随刘焉入蜀。刘璋后来出任奉车都尉,受朝廷派遣诏谕刘焉,刘焉就把他留下不再返回朝中。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刘范在长安与马腾密谋进攻权臣李傕,泄露之后与刘诞一起被杀,而刘璋则得以幸免。刘焉的世交议郎庞羲保护刘焉的几个孙子,送入益州。刘焉因为逝子之痛,又逢绵竹城中大火,不得已迁治成都,背疽发作逝世。

刘焉死后,益州官吏赵韪等希望利用刘璋温仁,于是上书推举他继掌益州刺史,得朝廷诏为益州牧。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被刘璋派遣屯兵防御刘表的赵韪反动叛乱,蜀地多处响应,幸得刘焉之前收容荆州、三辅流民建立的“东州兵”拼力死战,才平息了叛乱,杀赵韪于江州。

刘璋的懦弱是相对于骄横的汉中太守张鲁、横扫江东的孙策、和平定北方的曹操以及新近崛起的刘琮而言的。和一般人比起来,刘璋还是有一种官二代的特质!

两人互相欣赏,这样的见面气氛再好不过,而张松见到刘琮带着法正顺利抵达雒县也是十分兴奋,在他看来,刘琮这次入蜀就能顺利拿下益州,自己以后便可以在何法正一起辅佐刘琮纵横天下。

而刘琮倒是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与刘璋见面之后便提起了之前在上庸的战斗。虽然刘璋也是早已得到消息,如今听刘琮亲自说起消灭了张鲁将近一万人,夺了四县,刘璋颇为解气。

看到刘璋开心,刘琮并没有得意忘形了,而是谦虚的说道:“季玉兄,如今四县已经拿下,还请速速派人接管……”刘琮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但当着满堂的益州文武,此事又不得不提。

刘琮曾经从法正的口中听说了王累的故事,虽然今日在场的张松、许靖、法正都是倾向于自己,而吴懿、吴班兄弟并没有明显的好恶,但远在巴郡的严颜已经今天在现场的董和杨怀等人则是极力反对刘琮入蜀的。

刘琮虽然已经把上庸四县攻下来了,但这四县以前到底是属于汉中郡的,而汉中郡又是隶属于益州的。如果刘琮一声不吭,到时候被这些人当面质问起来,反而尴尬。

果然刘琮说完,便有人站出来表示愿意前往接管上庸等四县,最后还是被刘璋压下来。刘璋笑容可掬的对刘琮说道:“贤弟,此事不必着急,我们还是先讨论下如何攻取汉中和抵御曹操吧。”

虽然上庸时汉中的,但刘璋不傻,一来汉中之前就并没有真正在自己的控制下,而来千里迢迢请刘琮来助阵,刘琮在上庸等地的战绩已经表明了刘琮的实力和诚意。就算是时候分赃,刘琮提出这四县归他,刘璋也不会有任何意见。

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鸿门宴

主宾双方把酒言欢,在刘璋的压制下,那些抵制刘琮入蜀的武将也只得无奈接受事实。唯独大将张任不听刘璋号令坚决拒绝出席刘璋宴请刘琮的宴会。甚至连与赵云面对面都不曾打招呼。宴会定于第二天进行,刘璋遍请益州豪杰和广汉郡的豪族。

而刚刚抵达雒县的刘琮早已疲惫不堪,准备好好休息一晚,明日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广汉豪族代表和益州俊杰们面前,给大家留个好印象。可偏偏有人不让刘琮安宁。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刘琮的智囊庞统,和益州内应法正和张松。

三人在告别刘璋之后不去休息,轮番来拜见刘琮。说的都是同一个内容,便是劝刘琮借此机会斩杀刘璋然后夺取益州。刘琮当即予以否定。刘璋子承父业,在益州经营多年,自己初来咋到,就此斩杀刘璋肯定民心不服。

而且刘璋有儿子刘循在成都,严颜、张任等武将都不欢迎自己,一旦他们得知消息封锁入蜀道路,自己带来的这两万人终究还是抵不过益州的兵马。益州是必须拿下的,但只能徐徐图之。

尤其是严颜、张任、黄权、李恢、董和等名将是将来治理益州的关键所在如果刘琮匆匆下手,只怕这些人不服,自己如果被赶出益州,再来难度就更大了。庞统等人作为智囊献计并没有错。

但刘琮是一方霸主,如何抉择很关键,天下谋略千千万万,用与不用结果可能左右整个汉室朝廷的大势,刘琮可不能冒险。史书当年的刘备刘玄德不也是在萌蕸关屯兵一年吗,刘备年仅五十都有耐心,自己才二十七,急什么?

见刘琮执意不肯,庞统也是无奈,虽然刘琮这次西征被临时从江夏副手的位置上调任随军军师,但庞统只认为还没有赢得刘琮足够的信任,或许诸葛亮在此能够劝动主公,庞统要是知道后面张松和法正都无功而返或许心情会好一些。

而张松和法正显然不愿意就此放弃,张松自建安十三年到过襄阳之后就认定了刘琮是明主,势必想要建功立勋赢取信任,而献计斩杀刘璋只是一个开始。随后他与法正又是商量到半夜,随后找到了刘琮的护卫营统领赵云。

“赵将军,刘璋暗弱,征南将军千里迢迢来到雒县还不是为了益州,为了匡扶大计,只是征南将军仁慈,不愿意斩杀宗亲,明日还请将军帮忙……”

赵云虽是勇冠三军,但脑子绝对没有法正和张松两人好使,在两人的鼓动和忽悠下便答应下来。

第二日,刘璋先是派人到城外犒劳荆州三军将士,随后在雒县郡守府设宴招待刘琮一行人。赵云、魏延和庞统应约参加。

而作为外交使者和益州从事的张松和法正也参加宴会。因为有了第一日刘璋的表态,气氛也轻松了许多。

蜀中豪杰纷纷举杯恭贺二刘联盟,尤其是那些豪族代表,他们最不希望打仗了,如果刘璋和刘琮联手能够抵制住曹操,他们就不用四处奔波,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觥筹交错,刘琮也是来者不拒,而且丝毫没有皇室宗亲和征南将军的架子。

所谓闻名不如见面,虽然刘琮在治理荆州时也曾经采取过一些雷霆手段,但出现在今日宴会上的刘琮是一个彬彬有礼、温尔文雅的年轻人,一个平易近人的征南大将军,不愧是皇室宗亲,名门之后。

可是偏偏就有人要站出来破坏这和谐的气氛,这次不是那些主战派,不是抵制刘琮入蜀的人,而是张松。眼看大家都喝到了五六成,张松便起身来到刘璋跟前:“明府,今日您与征南将军在此相会,益州安矣。

今日难得如此高兴,不如来点助兴的,松听闻征南将军麾下赵云赵子龙将军勇冠三军,大武术家童渊的关门弟子,使得一手好枪,不如请赵将军演示演示?”

“童渊的关门弟子?那倒是要见识见识。”刘璋听张松这么一说,自然想起了童渊是谁。童渊,字雄付,矢赂纶武术名家。与并州李彦是结拜兄弟,两人均师承义父玉真子,两人并娶了河北颜家的两位大小姐颜云及颜雨。是童飞之父。

童渊收有三个弟子,大弟子即“枪祖”张任,二弟子为宛城侯“北地枪王”张绣,晚年收关门弟子,即五虎上将之一,天下第二猛将赵云赵子龙(第一自然是吕布)。张任与张绣都习得童渊的绝技“百鸟朝凤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