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歃血_墨武-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门打开,狄青楞了下,下了床榻,起身施礼道:“庞大人,你怎么来了?”

进来的竟是庞籍。

庞籍见到狄青,脸上露出分微笑,四下看了眼,见房间凌乱,轻轻叹口气,坐了下来,开门见山道:“狄青,你素来沉稳谨慎,这一次,为何要咄咄逼人呢?”

狄青也跟着坐了下来,淡然道:“我若是卧病在房,喝酒浇愁也算是咄咄逼人的话,天下之大,已无我狄青的立足之地了。”

庞籍微滞,半晌才道:“你言重了。”岔开话题,庞籍道:“昨日郭逵已向圣上说明了你和夏相的误会,郭逵说你是因受气而病,圣上听了……对夏竦很是不满,命夏竦三日内,必须上你府中赔礼致歉。狄青,今日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何必定要让夏竦下不来台呢?听我一句话,以国事为重,这件事,就这么算了,好吧?”

庞籍虽为狄青抱不平,但这次前来,倒也抱着让狄青息事宁人的态度。

狄青哂然一笑,“这么算了?夏竦没来,怎能就算?”

庞籍为难道:“狄青,你这是何苦,你素看大局,为何执着在一角呢?”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到有心无力。

他感觉到累了,也感觉到老了,要是十年前,他庞籍也不会这么劝狄青的。

是不是因为,人一老,考虑的就多呢?

狄青霍然站起,一掌就要拍在桌案之上。见庞籍惊慌,那一掌终于缓缓的放下来,转身望向窗外,冷冷寒风中,斜阳随风而走,穿窗而过,落在那沧桑的脸上。

“不错,我素来看大局,这是范公教我的。他说我不知书,让我多读书,可书读得多了,经历得多了,很多事情反倒越来越不明白。我以大局为重,当年我没有杀了夏家父子,让宋军万余英魂尽丧三川口。我以大局为重,对韩琦、任福一忍再忍,结果导致数万宋军死在三川口。我以大局为重,出使契丹,镇守河北,丢下了西北战局,结果定川寨又死了万余宋军,种世衡死在细腰城,以大局为重的范公已被赶出了京城。”霍然转身,夕阳余辉耀在狄青的双瞳,光芒如火,“庞大人,你告诉我,那死的近十万宋军,死在边陲的一帮英雄好汉,无辜被贬的范公,该以什么为重?”

庞籍神色黯然,垂下头来,无话可说。

“不错,我狄青是莽夫,出身行伍,我懂得不多。可我知道谁都命都只有一条,谁有没资格轻贱别人。这话我当年对韩琦说过,这些年过去了,我依旧这么说。我以大局为重,死里逃生后,知道岭南有难,就赶回京城希望尽绵薄之力,可他们是否以大局为重?我狄青多年拼死,刀口闯关,解百姓之危难,难道就为了让他们说一句,区区一个赤老,怎配那种风光?我狄青不配,他们可配?”

庞籍身躯颤抖,想说什么,可终究化作一声长叹。

狄青越说越是激愤,咄咄的望着庞籍道:“庞大人,我听说这次岭南有乱,你第一时间推举我狄青出战,我谢谢你的器重。可我若带兵出战,那些士兵如果问我,狄青,你就算身在高位,在别人眼中,也不过是个赤老,那他们舍生忘死,这一去可能就不会回来了。再也见不到父母,再也见不到见到妻儿,再也见不到兄弟,他们在别人眼中,为了什么,难道就为了赤老的称号?庞大人,你书读得多,你口才好,你能告诉他们,他们究竟为了什么吗?”

庞籍缓缓站起,身躯颤抖,脸色歉然道:“你说得对。我这次不该来的。”

狄青长叹一口气道:“不错,你的确不该来。在那些不是赤老的人眼中,我狄青不识抬举,不能以大局为重,可我要问他们,他们要面子,难道我狄青就不要脸?好吧,这次,我就不识抬举,他们的大局是保荣华富贵,保江山稳固,他们若喜欢,自己去平乱。我狄青的大局就是一个人,那就是杨羽裳。她当年对我说,狄青不该受那些人的轻贱。我狄青可以一无所有,我狄青可以死,但我答应过杨羽裳,此生再不会受别人的轻贱!就算我明日被贬,就算我被刺配三千里,就算有刀架在我脖子上,我若不见夏竦给我认错,我不领军!”

庞籍点点头,腰背略有弯曲,似已不堪重负。许久后,他才道:“我知道了。你说得对,错了就错了,找多少借口都一样是错了。错了就错了,错误一定要要犯错的人弥补才行。”他望了狄青许久,又是点点头,转身推门走了出去,又缓缓的带上了门。

狄青一腔愤怒发泄了出去,浑身突然空空荡荡,缓缓的坐下来,嘴角带分哂然的笑,“可谁肯承认自己错了呢?”

狄青呆呆坐在房中,郭逵推门走进来,手中还是拿着两坛酒。郭逵方才就在屋外,已听到了一切,他像有千言万语,可他只是说道:“狄大哥,我陪你喝酒?”

狄青点点头,拿过那坛酒喝了几口,只感觉口中满是苦涩的味道。

二人喝着闷酒,到了深夜时,郭逵又是醉眼迷离,突然房外有人敲门。

郭府也没什么可偷的东西,再加上街坊百姓都对郭家很是敬重,郭逵粗心大意,院门素来虚掩。来人显然从院门直入到了房前。

狄青、郭逵对望一眼,都看出彼此的疑惑。

庞籍都走了,这时候,还会有人来此?难道是夏竦前来认错?可夏竦那样的人儿,只怕打死也不会向狄青认错,不然他以后怎么能在文武百官面前抬起头来?

狄青见郭逵已有八分醉,只能自己起身到门前,打开了房门。

一溜月色出照下来,落在房前那人的脸上,狄青见了,吃了一惊,失声道:“圣上?”眼前那人,神色肃穆中带有忧愁,隐有无上的威严,赫然就是大宋天子赵祯!

狄青从未想到过,赵祯竟然亲自到了郭府!

月色清冷,如天边银河般落在了二人的之间。

赵祯神色复杂,见狄青要施礼,说道:“免了吧。”他见房中满是酒气,皱了下眉头道:“狄青,你到院中和朕谈谈,不知你意下如何?”

赵祯这般客气的口吻,狄青倒有多年未曾听到了。点点头,跟随赵祯到了庭院,见阎士良站在院门处,而细心一听,就感觉院墙外有不少细微的呼吸声。

狄青知道赵祯再不像从前,会轻易犯险,这次来到郭府,不问而知,肯定带了许多禁军跟随。

赵祯见庭院正中有张石桌,旁有桌椅,走过去坐下来,示意狄青也坐。

狄青本待推让,转瞬一想,也就坐在赵祯的对面。

赵祯眼中有了分感慨,缓缓道:“狄青,我们又有许久没有见面了。”自从上次回京,张美人无端中毒后,狄青出使契丹。转瞬间,又过了数年。

狄青倒知道,张美人没有死,可一直也病泱泱的没好。他是问心无愧,对于张美人中毒一事,也有些难以想象。他更难想象的是,他和张美人本素不相识,为何张美人要陷害他?

见狄青沉默,赵祯沉吟半晌才道:“其实朕……一直都把你当兄弟的。我们之间,虽没有什么歃血盟誓,可在我看来,很多盟誓,只贵在心诚,而不在形式。”他说的声音很轻,却没有注意到郭逵在房间内,悄然的透过窗子看着他们。听到赵祯这番话,郭逵的眼中,很有分古怪。

狄青想要说些什么,可见赵祯并未望他,终于还是一言不发。

“朕一直想做个好皇帝,也一直在尽力做个好皇帝。”赵祯喃喃道:“可先有太后,后有元昊,紧接着又来个侬智高,朕心力憔悴。”他说话时,想着大宋的战情,心急如焚。

只是这几日的功夫,岭南的求救信就和雪片一样的飞来。

又有两州被困,又有一州被困,又有将领被杀,又有知州投降……

侬智高连战告捷,宋军每战必败。

如果说西北和北疆的宋军,怎么说也经过战火的考验,那南方的宋军,数十年的和平下,根本已忘记了如何打仗。

大宋在兵制上实行强干弱枝的弊端早就显现,这次确实一次爆发出发。空有禁军百万的大宋,兵力都在北疆、西北,南方的厢军根本无法和侬智高抗衡。

如今侬智高的军队势如破竹,看情形,大有荡平两广,鲸吞荆湖的架势。

如果再这么下去,不出几月,长江以南就要尽插侬智高的旗帜。

难道说,大宋被契丹割去了燕云十六州、被夏国抢去横山以西、如今又要被侬智高划江而治?

赵祯不甘心,可不甘心有什么用?群臣束手,无计可施。

每次想到这里,赵祯都是心头火起,契丹胁迫、群臣束手;元昊出兵,群臣束手;如今侬智高出兵,群臣依旧束手。这些百官是忠心的,忠心的能和他赵家一起死,但从不想着如何来挽救。

吕夷简死了后,范仲淹被逐,大宋又回复了一潭死水的境地。

到如今,他还是只能信狄青。

有人提出要调北疆防契丹之兵、西北防夏国之军对抗侬智高,可那两地虚空,契丹、夏国趁势而下,大宋江山只怕转瞬就被割得四分五裂……

想到这里,不闻狄青回话,赵祯扭头望过去,见狄青竟在望着天边的明月。那曾经的做事不计后果、粗莽、有些市侩的少年早已不见,他看到的只是一个沧桑、忧郁又带分难测的男子。

他现在很猜不透狄青到底想什么。

“狄青,你一定要夏竦认错?”赵祯开口问。

狄青只回了一个字,“是。”他咄咄逼人,还不仅是为自己的缘故。当年元昊伪造信件,投给夏竦,夏竦得到,如获至宝。就是那封信,让范仲淹被逐出京城,让新法夭折。对于这种臣子,他根本不想姑息。

姑息的后果,更是惨重!

赵祯轻轻叹口气,神色诚恳道:“其实朕听了郭逵所言,对夏竦也很是气愤。朕已责令他三日内向你致歉,可他病了,病得很重,根本无法起身。”

狄青冷笑,心道我病他也病?他就算病入膏肓,死前也要来一次。

赵祯道:“朕总不能逼他抱病之身来这里吧,狄青,朕真的不能那么做。”见淡青的月色落在狄青的脸上,有着说不出的冷漠,赵祯叹口气,用手示意了,阎士良上前,拿出面铁牌轻轻的放在桌上,上嵌金字,

狄青目光掠过,见铁牌上正中镶嵌写着几个大字:“卿恕九死,若犯常刑,不得加责。”那铁牌右上角写着赐给他狄青的,左下角注明年月。而那大字旁边,又写着不少小字,说明这铁券适用之处,一时间难以尽览。

狄青倒知道,这东西叫做金书铁券!

金书铁券又叫丹书铁券,历代都是皇帝赐给臣子的最高许诺。有此凭证诺言,狄青只要不犯谋反之罪,一律免死!

赵祯望着那铁牌,神色复杂,“昨晚我想了许久,特命他们做此金书铁券。狄青,我知道,你这些年来受制于祖宗家法,很是委屈。朝中崇文抑武多年,那些文臣观念根深蒂固,一时间也难以改变。我想你是怕这次领军后,若胜了,多半有人会诋毁你,朕以此金书铁券为凭,绝不疑你,若败了……”若有期冀的望着狄青,只盼他开口。

狄青终于开口道:“这次出兵,再也不能败了。”赵祯连连点头,神色期盼。狄青又道:“大宋连折多仗,我若再败,宋军绝无斗志。只怕他们打过长江、直逼汴京,也是大有可能。”

赵祯脸色微变,手都有些发抖。

狄青又道:“我若出兵,只求一胜,兵败自死。”

赵祯急道:“狄青,何出此不详之言呢?”

狄青淡漠笑笑,突然想起武英临死之言,缓缓道:“身为武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