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啸西风-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昭静静地躺着,神情极为平静,她心口上的匕首已经起出来了,睡得正香。莫之扬唤道:“昭儿!昭儿!”安昭一动不动。莫之扬刚放下的心不由又提起来,抓住她手,唤道:“昭儿,昭儿!”安昭还是半点反应皆无。百草和尚掀开布幔,说道:“你不用叫了,就是在她耳边放个爆竹,她也听不到。”莫之扬魂飞天外,怔怔道:“你是说她……她已经死了?”百草和尚道:“可也没死。只是她有了身孕,缺了滋养,气血已尽,加上悲痛过度,以致神智皆乱,经络阻断,虽是气息未绝,却听不见、看不见,不能动、不能言,与树木花草无异了。”他每说一句,莫之扬就觉得心脏被猛击一下,听到最后,再也支持不住,呼了一声:“昭儿!”又晕倒在地。百草和尚叹了一声,骂道:“活受罪,活受罪!该死的没死,不该死的偏偏死了!”
    四个月后,镇龟山后山坳小小板棚之中,升出袅袅炊烟。百草和尚、莫之扬、冯难归三人正围着小饭桌准备开饭。锅中煮的是斑鸠汤,火里还烤着两只野鸡。自从莫之扬来后,百草和尚、冯难归的饮食大为改善,这时虽也肉香四溢,却不似刚开始时那般馋不可耐了。百草和尚捏着一本药谱,念念有词。冯难归已会摆放碗箸,问道:“师父,难儿能不能干?”莫之扬笑一笑,牵出两道深深的唇角纹。这四个月来,他简直已瘦成另外一个人了。
    稍顷,等锅中肉汤煮好,莫之扬熄了火,给百草和尚、冯难归盛了,将两只烧野鸡去了杂,剥开放在盘中。又盛了一碗汤,仔细吹得不烫了,端到板棚一角的布幔后,那里躺着依然不会动、形同“树木花草”的安昭。不过,她的小腹已高高隆起了。她虽然不会动,她腹中的生命却依然在混沌中茁壮成长,再有一个多月,她就将成为母亲。
    莫之扬将汤放在旁边的小桌上,半坐在床上,脱了鞋子,伸一条腿垫在安昭颈下,从褥角上的一个小盘中拿出一根竹管,极小心地撬开安昭牙关,插入她喉中,轻声道:“昭儿,今天晚上我们吃的是斑鸠汤,不烫了,你吃罢。”拿汤匙慢慢地灌下去,一顿饭直喂了小半个时辰。饭后,莫之扬拿手给安昭擦嘴时,忽然见她眼角上挂着亮晶晶的泪珠,慢慢流下来。莫之扬觉得心跳都要停下了,好一会儿才叫道:“百草大师,百草大师,你看哪,她会流泪了!”
    百草和尚闻言过来,仔细瞧了一会,道:“这针炙二十四穴加上这两日来的药,多少有些用了。安姑娘啊安姑娘,我老不死换了七副药方了,你可说什么也要好起来,别让我老不死丢人现眼!”对着安昭打拱作揖,念叨了一会,又去酝酿药方了。独小难儿陪人落泪成癖,一边给安昭抹泪,一边给自己抹泪。
    第二日下午,百草和尚叫莫之扬到了跟前,正色道:“我也不怕告诉你:安姑娘即将临盆,如若临盆前醒不过来,就别指望能过了这一关。”莫之扬叹息不语。百草和尚又道:“以前先师薛白衣曾有一副神方,名叫‘醒魂汤’,治的就是这个病。可惜这方子竟然不见了,老不死这几个月苦思冥想,终于想起那方子的配制之法来。”莫之扬一下弹了起来,喜道:“当真?”
    百草和尚叹道:“方子是想起来了,可惜还不如想不起来。”莫之扬道:“那是为何?”百草和尚不答,将一张树皮纸递过。莫之扬看时,却是“醒魂汤”的配制之法,竟是一百二十余味药,“犀角”、“千年首乌”、“茯苓”、“雪莲”、“熊胆”、“鹿胎心”、“长白山百年老参”等等名贵药材均在其中。莫之扬一路看下去,不由得呆了,戚然道:“这些药物从哪才能找到?”
    百草和尚一生以无病不治自诩,这会儿碰上了一大难题,骂道:“啊呸,这样的方子,除了皇帝,谁还能治得起?”
    莫之扬失魂落魄,拿着那个方子呆呆不语,直到天色黑透,百草和尚已搂着冯难归睡了,他还呆呆坐在安昭床前。一会儿摸摸安昭的脸庞,一会儿又抓了她的手捂在自己脸庞上,心中叹道:“老天!老天!你为何这样待我?”与安昭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一幕幕回忆起来,哪里睡得着?喃喃说道:“昭儿,你这病要是治不了,我就陪你一起死了罢了。”他不知安昭是否能听到这句话,摸摸她脸颊,冷浸浸湿乎乎的,分明是哭了。一股大悲凉弥漫于莫之扬的胸腑,便在这痛绝之中,他忽然觉得心念一闪:“除了皇帝,谁还能治得起?”
    他认得皇帝,还认得杨贵妃、太子,以及永王李璘。
    甚至,他与李璘还是金兰之交。
    他抓起安昭的手,捂在自己胸口沉声道:“昭儿,我明日便走,我要去为你找药治病!有百草大师照顾你,你要挺住,等我取药回来!”他感到一种希望,虽然那样遥远,却分明那样强烈。
    第二日一早,莫之扬辞别百草和尚,出了镇龟山。五月未下山,这番出来才知道天下发生了大变化。原来唐明皇率太子逃离长安后,李亨未跟随,而是招集兵马抗击叛军。公元七五六年八月,李亨在灵武城称帝,即为唐肃宗。逃到川蜀的李隆基不知详情,仍未退位,以皇帝身份颁发诏书。此时大唐二帝并存,称为历史奇观之一。米脂、缓德一带竟又为唐军夺回。莫之扬下山之后,打听到李璘行踪,原来李璘在庐山起兵,沿江东下,到了当涂(今属安徽)屯田守防。莫之扬得了消息,再不稍停,路上除了吃饭,尽是赶路,五天五夜赶了三千四百余里,到了当涂。
    怎样经过盘卡、如何进得王府,皆不细说。单说莫之扬见到李璘,李璘惊讶之极,道:“贤弟,你不辞而别,后来愚兄才知你到了睢阳,听说睢阳紧急,本拟发兵出救,可太子居然下起圣旨来,让我赶赴灵武听命。及到听说睢阳遭陷,愚兄以为再也见不到贤弟了!”抬袖拭泪。莫之扬不提缘何离庐山而去,只将睢阳城失陷经过略说一遍。李璘听得又惊又叹,扼腕道:“合城二三万人,只有贤弟一人得归,可见真有神明,垂听了愚兄祈祷!”莫之扬不再多说,拿了那张药方向李璘求药。李璘听安昭得了此等重病,心下甚感惋惜,当即差人去请太医来,为莫之扬准备药物。那太医看了药方,连连称奇,道:“禀永王,永王一路行军,刚刚安扎当涂,臣等需将药物检点,方能配此药方。”莫之扬问道:“需几日?”那太医沉吟道:“有些药不一定就有,还需寻找,总得十日,才能配齐。”莫之扬算算日期,给李璘拜谢。李璘连道:“贤弟何需行此大礼?”当夜李璘设宴,莫之扬与何大广、鞠开、秦谢等人相见,勉慰他们好生建功立业。众人问莫之扬今后行动之计,莫之扬答曰等安昭病好再定。众人念及他的本事及遭遇,均恻然。独梅雪儿此时已是永王侧妃,第二日见了一面,略说了些话,便再未见到。
    十日如煎似熬,好容易等到,那太医却道还需两日。莫之扬极为着急,却无计可施。这日傍晚,忽听乐声大作,莫之扬一打听,方知原来唐明皇到了。李璘既不命他接驾,他便正好独自闷在房中,一晚上听得外面吹吹打打,好不热闹,他却觉得十分凄凉。
    第二日,他正想去问那太医是否将药配好,忽然李璘到来,屏退众人,径给莫之扬作揖。莫之扬忙还礼,说道:“永王何苦折煞我?”
    李璘道:“贤弟,愚兄有事相求,万望贤弟答应。”莫之扬心里格登一下:“他若是留我在军中,我可万万不能答允。”却听李璘道:“愚兄这些话原不敢说与外人,贤弟自又别论了。”说出一番话来。
    原来唐明皇在马嵬驿赐死杨贵妃,从此精神恍惚,无复当年英明,天天睹物生情,见景触心,以思贵妃、哭贵妃度日。太子李亨背着他在灵武称帝,他竟也无动于衷。李璘志向远大,当此之际,派人去见唐明皇,说道自己已在当涂扎稳脚跟,川蜀偏远险阻,不是皇帝久居之所,请皇帝来当涂坐镇,号令天下,重整江山。唐明皇经不住一班人劝说,来到当涂。李璘大喜,未料昨日一见之下,才知父皇已非当年圣君,真真成了一个除了念叨杨贵妃便再也不知什么的老朽之物了。唐明皇带了数名道士,昨夜不顾一路劳顿,命道士设坛招杨贵妃魂魄与之相见。道士法术不灵,他见不上杨贵妃魂魄,竟哭了半夜。李璘无计可施,忽想起莫之扬在三圣洞中曾学得摄魂大法,即行险计,要莫之扬去为唐明皇施法,教他能见杨贵妃。
    李璘心中之计自然不能全说出,其实他还想只要哄得唐明皇高兴,让唐明皇下一道诏书颁布天下,逼李亨退出皇位。
    且说莫之扬听了李璘的话,知不能推让,说道:“只有一件不敢隐瞒,摄魂大法施与人身,极有祸患,皇上年老之人,恐经受不起。”李璘垂泪道:“贤弟焉知愚兄一片苦心,若不能使父皇高兴,则皇上生不如死,愚兄为人之子、为人之臣,岂能忍顾!”
    莫之扬叹道:“如此,小弟尽力为之罢。”李璘怕唐明皇认得莫之扬,当即着人为他打扮成一个道士模样,道:“贤弟,他若问起你姓名,你切不可真说。你就说你叫……对了,你既渡他与魂魄相见,便如舟船,你就说叫王舟罢。”
    莫之扬答应了,被领着去见唐明皇。却见房中搭了一座五色帐篷,唐明皇端坐帐篷中的一张大床上,神情委顿,再无当年观赏舞马时的英华之气。莫之扬进去拜见了,唐明皇竟不及问他姓名,只急切问道:“你会还魂之术,能让杨妃与朕相见么?”
    莫之扬依着李璘教的话,答道:“臣修炼道法,深知还魂之术。只是娘娘的芳魂能否与陛下相见,还得看娘娘本意了。”然后叫人关了帐篷的锦帘门,命众人出去,施起“摄魂大法”中的“声摄”之法,说道:“陛下心困神乏,恭请松驰四肢百骸,待臣施展法术,迎杨娘娘三魂七魄与陛下相聚。”唐明皇但觉浑身困倦,响起一阵若有若无的丝竹之声,似见杨贵妃正从五色云中袅娜走来,不自禁说道:“请大仙施法,只要能让朕见到娘娘,朕什么都答应。”莫之扬见他已入彀,当下与之问答,将唐明皇引入虚幻世界。
    唐明皇朦胧中见杨贵妃在五色帐内降下云来,激动得眼泪都落下来了,抢上去一把握住杨贵妃双手,哽声道:“玉环,玉环,你好狠心,怎么才来看我?”那杨玉环国色天香,似比以前更为动人,这时妙目含波,嗔道:“陛下还说环儿么?当初马嵬驿一副白绫,赐死断魂树下,从此人冥两界,再难相叙。陛下思念臣妾,焉知臣妾更思念陛下。今日若非王舟真人施展大法术,你我还是见不了面啊!”嘤嘤哭起来。唐明皇觉得心都碎了,忙给她拭泪,一边好言劝道:“马嵬之变,事出意外,我实在无可奈何!我本欲同你一起去,可是我一死不打紧,天下失了君主,安贼必然更加逞凶。环儿,自你离我去后,我哪一日不如同死了一般?”
    杨玉环收住泪水,破泣为笑,搂住唐明皇,细说相思之苦。两人缠绵缱绻,直如从前。
    莫之扬坐在帐外,听得唐明皇念念有词,一会儿“玉环”,一会儿“想死我了”,内心大震,暗道:“他贵为天子,在‘情’这一字上,却与常人无异。什么是情?什么是情?竟能教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