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战无敌-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门中几位高手与其一番大战,才将二人逼退,却也未能杀死,此次江长老将此二人一举斩杀,无论如何白城都要落他这个人情。

对于江放鹤,白城也不了解,只知道他在青州武林颇有名声,有一个叔祖曾任飞星门长老,也算是飞星门的远支。

当年白铁寒过世,柳青山接任掌门后,门内空缺出一个护法长老的位置,人手有些不足,柳掌门便外出寻访适当人选填补空缺,后来在青州遇到这位江长老,一番深谈之下,双方皆大欢喜,便将此人迎入门中,做了护法长老。

白城拆开包袱,将里面的两件兵器取出细细打量,两件武器,一柄是嵌金七宝弯刀,由西域玄钢打造,吹毛断发,锋利无比,乃是武林中难得一见的宝刀,此时却已被截为两段。若是武艺不精之人,或会猜测是否此刀是否是用快剑削断,但白城却从断口中看出,此刀是被上乘内功,从中间震断。

另一把是烂银白纸扇,陇州银为骨,宣府纸为面,中间还夹藏着柳叶暗镖,此时,已被人硬生生的以指力折为三截。

将一刀、一扇放下,白城心中对江长老的武功大概有所推测,如今飞星门上下恐怕只有掌门可以与其分庭抗礼,其他两位长老却差了一筹。

山月渐明,夜风愈寒,眼见时辰不早,白城关上窗户,吹熄蜡烛,沉沉睡去。

第六章 黄天道

第二日一早,白城早早收拾好行李,吃过早膳,又牵了匹好马,便下山往青羊府方向行去。

青羊府与江华府同在苍州,距飞星门驻地三百余里,路途虽不算长,路上却有许多山林沟壑,骑马也走不快,一天下来也就是五六十里。

青羊府虽地处偏僻,却是一处通衢之地,往南不足百里便是十万大山,南诏异族所居,陈国的药材商人要去山中收购药材,少不得要在青羊府盘桓,往西两百余里乃是虹霓关,与宋国分界之处,许多与宋国的贸易商人也常从青羊府经过,故此虽地处偏僻,却十分繁华。

在山林中穿行四五日后,白城见沿途山势渐缓,道路两旁多有人烟,便知已近青羊府。

转过一个山坳,白城见前面有一户人家,便要讨口水喝。

白城跨马来到门前,稍一打量,只见这户人家,砌石为墙,搭木为屋,院子两扇柴门大开,院内立着几个木桩子,桩子上钉着几个铁钉,挂着些许毛皮、干肉,墙边靠着几柄钢叉、铁枪之类。

白城还没来得及及叫门,就见院里房门大开,里面出来一位身材雄壮的老者,这位老者年纪六十岁上下,身高九尺有余,满面虬髯,白眉倒竖,眼如铜铃,声如洪钟,一身皮毛做的袍子,看到白城过来,喊道:“小兄弟,哪里来?”

白城下马走到近前,笑着说道:“在下从江华府来,往青羊府去,途径贵处,特来讨碗水喝。”

老者哈哈一笑,上前拉住白城,说道:“江华府可是好地方,老夫年轻时常去,什么翠烟楼、红袖馆,那姑娘嫩的能捏出水来,来来来,你陪老夫喝几杯,讲讲江华府现在的繁华所在。”

白城推辞不过,只得与老者饮了几杯,说了些江华城近年的逸闻,老者倒也听得津津有味。

说了约莫半个时辰,白城准备起身告辞,便问道:“老人家,不知此处距离青羊府还有多远?”

老者抬头看看天色,说道:“这一路过去都是平地,快马过去,天黑之前就能进城。不过小哥,你我相逢也算有缘,老夫多问一句,小哥不要见怪,不知小哥前往青羊府有要办何事?。”

白城说道:“老人家关心,在下岂能见怪。此次来青羊府是因为一位远方叔父在此生意不顺,家里让我过来帮衬帮衬。”

老者听罢,点点头说道:“不是久居还好,听老夫一言,你还是劝你那位亲戚早离此地吧,这两年青羊府风声不对,只怕是要出事。”

白城一怔,问道:“还请老人家指教。”

老者摆摆手,说道:“指教谈不上,不过老头子在江湖上摸爬滚打大半辈子,对这些地方上的风吹草动还是有些警觉。前几年朝廷与北面打仗钱粮不足,官府对地方上的大户催逼的一日紧过一日,县里几个大户就从宋国请了几个道人过来传道,想要借道门庇护,做驱虎吞狼的买卖,嘿嘿,那些道人岂是好相与的,只怕这几个大户最后连一家老小都要赔进去。”

白城问道:“不知这些道人是什么来路,竟然如此厉害。”

老者皱皱眉说道:“要说这天下道门万千支脉,数不胜数,但我前些年我去宋国做买卖,据当地朋友讲,这些四处传道的道士背后都有一个叫做黄天道的道门在暗中主持。”

白城将“黄天道”三个字暗暗记住,拱了拱手说道:“多谢老人家指点迷津。”

说完,白城拜别老者,骑马南下。

行了约一个多时辰,天色渐晚,突然下起雨来,春季雨寒,打在身上冰冷刺骨,白城不由暗暗叫苦,心道天寒雨冷,就算我不要紧,只怕这匹马也要大病一场,这却如何是好。

白城心里正在着急,忽然看到前面林中隐着一座道观,心下暗喜,纵马来到道观门前,只见这座道观兰瓦白墙,朱漆大门,气势恢宏,非同一般,门上一块黑匾上书“九仙观”三个金字,绕着院墙种了两排松柏,皆是数十年的老树。

来到门前,白城轻叩大门,不多时,出来一位小道童,长的是唇红齿白,张口问道:“不知施主何事叩门?”

白城微微一笑,说道:“在下途径此处,路逢大雨,特来借宿一些,讨些茶饭,还望小师傅行个方便,明日一早必不吝啬钱财。”

小道童呵呵一笑,说道:“施主说的哪里话,我家道长最喜结交八方好友,每有过路客人都要殷勤招待,还请进门避雨,钱财之事,再不要提起。”

白城跟着道童走进道观,两名火工道人迎上来将马牵去喂养,小道童引着白城往正殿走去。

沿途之中,白城问道:“却不知小师傅法号?”

小道童说道:“小道法号九如,至于家师,往来朋友都称他清机道人。”

不多时,两人来到正殿,小道童上前轻轻叩门。

片刻之后,殿门大开,门中走出一位丰神俊秀的年轻道士来,此人年纪三十岁上下,身高八尺有余,生的面如冠玉,目如朗星,身披鹤氅,手持羽扇,隐隐然有神仙出尘之态。

白城上前拱手行礼,说道:“在下白城,见过清机道人。”

清机道人见白城虽然年少,却英武不凡,拱手回礼说道:“施主雨中赶路,一路辛苦了。”

说罢,冲小道童说道:“快去安排些饭食来,送到我房中,我与这位施主在房中用膳。”

白城连说:“岂敢打扰。”

清机道人摆摆手,说道:“晚课已毕,不妨事的。”

两人来到清机道人房中,不多时道童便已奉上饭食。虽都是些白粥小菜,却做得十分精致。

两人便边吃边聊,不到几句,便说起一些道家玄虚之论。

白城自幼修行的“破玉归元诀”属于道家一脉,再加上他两世为人,对玄虚之事也十分好奇,故此下过一番功夫,广览道家典籍。清机道人也是位有才之士,熟通道家各门经典,二人谈了一会,俱都十分佩服对方的学问。

清机道人愈谈兴致愈高,说到高兴处,从柜中取出去一坛果酒来,说道:“此处有一片梅林,贫道无事时采了些许梅子,酿了几坛梅子酒,一直舍不得喝,今日贵客盈门,蓬荜生辉,贫道也不能吝啬,不若你我共饮此酒,以助谈兴。”

说罢,清机道人打开酒坛,给二人斟下。

等到二人尽兴,酒罢饭毕,却已是深夜。

两人聊到天色偏黑,清机道人也有些微醺,白城便起身告辞。清机道人便遣道童前去相送。

白城随着小道童穿廊越阶,不多时,来到后院客房。

白城推开房门,只见房中收拾的十分整洁,被褥全新,说道:“怎敢烦劳观主如此厚爱。”

道童说道:“不过是举手之劳,施主何必推辞。”说罢,又叫火工道人将应用的茶水、毛巾一一奉上,见一应事务安排妥当,方才转身要走。

方才走到门前,小道童却似想起什么,突然回头说道:“还有一事还需客人谅解,近日有几位道友来此挂单,夜间常有人往来,客人如听到什么响动,还请在屋内休息,不要出门。”

说完,九如转身离去。

第七章 夜探

送走小道童,白城心中暗想,就算是江湖人物,也少有半夜走动,莫非这观中暗地里还做了些见不得光的买卖?只是晚间与清机道长闲谈时,见此人风流倜傥,谈吐过人,却不像是坐地分赃的大强盗。

转念又一想,江湖中人多神神秘秘,自己客居此处,也不便打听主人隐私,便略作洗漱,盘腿坐在床上调息。

白城调息了约有一个时辰,忽然听到屋外远处有车轮滚动之声,九仙观地处荒野,又是深更半夜,四下里寂静无声,故此声音虽小,也将白城惊动。

虽然被惊醒,白城懒得起身,依旧静心调息,恢复精神。

忽然之间,白城听到远处传来女子低低的说话声,不由心中一震,暗道玄门静地,夜半三更,怎么能女子往来,莫非清机道人暗中真的做了些不轨之事?

白城起身走到门前,又顿住身形,忖思道,莫非我听错了,或者其中另有隐情?想到此处,又转身回上坐下,想了一想心说:“不对,以我的修为,决不会听错,其中必有隐情,不如先暗中探寻,再做决断。”

主意已定,白城起身将屋门轻轻反扣,又将床上被褥略加调整,做成有人埋头睡觉的样子,然后微微推开纸窗,四下观察一番,见无人走动,便身形一纵,从屋中飘出。

白日里刚下过雨,此时天色昏暗,乌云遮月,白城来到院中,见正适合夜行,心中暗喜,细细听闻车辆行走之声,辨别位置之后,便提纵身形,顺着廊柱,窜上屋脊。

白城易筋境已有小成,对身体的控制力已炉火纯青,再加上他上一世便特别羡慕武侠电影中的轻功,这一世更是曾花费数年时间专门苦修,轻功已有小成,此时在屋脊之上往来穿梭,落步无声,片瓦不惊,无论是在屋内熟睡的观中道之人,还是院中往来的更夫都一无所觉。

几个起落,白城便来到马车上方,俯身趴在屋脊之上,微微抬头打量四周情形,只见马车行到后院正中,停到游廊之下。←百度搜索→

白城运足目力,仔细观察,只见这辆马车是由上好楠木所制,四壁雕着各色精致吉祥图案,周边一圈围着青色缎子帷幕,四角吊着纯银的香炉,便在屋脊之上,也能闻到微微香气,车前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车夫驾车。

待马车停稳,一左一右两扇门轻轻打开,各走下一位女子来,左侧的是一个黄衫女子,薄施粉黛,面色清冷,一副未出闺阁的姑娘打扮,右侧的却是一位红裙妇人,面带妖娆之色,身段婀娜,走路一步三摇。

见两位女子下车,走廊里出来两位道童急急迎上,各自搀扶各自搀扶一位姑娘离去。其中,搀扶那位黄衫女子的,便是白日里给白城开门的小道童九如,搀扶那位红裙妇人的道童,白城却看着面生。

两位女子由道童搀着,沿着游廊一东一西,分头各自走去。白城没法同时跟踪,略加思索,决定先跟在九如后面,看看玄机。

九如搀着那位黄衫女子一路无语,只是闷声走路,白城也在屋脊缓行,跟随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