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产泡泡-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个房产培训班,收了学费、书费等各种费用,然后草草上两天课,就卷款了事。这种单位现在太多了。尤其那些学校、协会之类的单位,更是无所不用其极。这都成了什么了?除了教育机构向学生乱收费,媒体同样如此。房地产业黑幕层出不穷,房地产业以外各路诸侯也都要来分一杯羹。什么世道。

但是,我忍住恶心,对他说:“现在各种培训机构已经遍地开花,市场份额已经被瓜分殆尽。你这份报纸专业声誉又差,凭什么吸引他们?当然,你们必然是和某一机构合作的,但是,即便合作,也要你们占大头对不对?如果不占大头,索性不要搞好了。如果占大头,那么,你们凭什么呢?”

“毕竟还是媒体嘛,我们有舆论控制的便利嘛。”冯耀龙说。

“有什么用?没用的。现在办培训,竞争太激烈,没戏。”我带着肯定而绝对的神色抽了一口烟。

“……”冯耀龙眼珠子乱转。“我们跟钱塘大学谈过了,他们很愿意合作啊。”

“他们那也是骗钱!他们在所谓的市场化!他们办房地产培训是为了提高房地产行业水准?笑话。他们办各种各样的培训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恶心!不赚钱的事他们是不会做的;赚钱而不道德的事,他们没有少做。”我怒气冲冲,仿佛自己受了培训之苦。事实上,我还到省立大学的一个培训班去上过一次营销课,得了500块讲课费。我还在唐娜的公司讲过营销,虽然后来反倒倒贴了钱,但讲过就是讲过了。我是多么的不道德啊。

冯耀龙给说得直瞪白眼,他搞不明白了。他一定不明白我的真实意思。他喝了一口酒,说:“要不我们去唱歌?”

“唱歌?”我冷笑。“好了,”看着他的蠢样,我缓下语气,“培训的事情,你们这样操作绝对没戏,不过,我可以给你做一个方案,保证让你赚到钱。”

“啊?”

“不过,这个策划案,你得付钱。”我恶狠狠地说。

“你生活在都市里,工作在办公室,你经常思考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究竟哪一个重要?你世俗,但不庸俗;你异类,但不另类;你也反叛,但并非叛逆。在物质与精神之间,你不需要做出痛苦的选择,你能同时拥有两者。你创造物质,以供养精神;你培育精神,以使你的物质具有“质感”。你的物质也许不贵,但一定有品位;你的精神也许不是不羁的,但一定是独立的。你打高尔夫,也玩攀岩;你开沃尔沃,也玩卡丁赛车。你的血肉之躯经常在都市的街头律动,回应着远方大地上,海洋与森林那波涛的汹涌。你想在无边旷野里、想在茫茫丛林中,印上自己的足迹,留下难忘的故事。是的,你在财富的追求与自由的渴望之间寻求平衡。你知道时尚分档次,自由也有等级———自由不是非要特立独行,不是非要随意随兴,不是非要另类叛逆,不是非要无厘头,不是非要后现代,自由可以是生活的、艺术的、高智商的、高价值的、爱与被爱的,可以是精致的散漫和高贵的随意,可以是持续增长的美丽感受与投资价值。岁月流逝,年华似水,你需要适度解放,你希望自主决择,而你也有足够的才智,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内,创造一方专属于自己的天地。于是,凭籍财富的底蕴,你开始拥有自由!那将是高贵的、优雅的、令人尊敬的自由。紫罗兰,享受高雅的浪漫!”

这是半年前我写就的紫罗兰售楼书的开篇辞。我高声朗诵,慷慨激昂,激情飞扬,仿佛当年,在北京的颐和园郊外,给杨妮朗诵刚刚写就的歌词。那些歌词赢得了杨妮激动的泪水,而这个开篇辞,当我朗诵完毕,没有人一个人真诚鼓掌;我朗诵时,也没有一个人认真在听。这是在一个钱塘大学·城市特讯举办的“房地产策划营销人员培训班”上,给一帮策划营销人员讲售楼书的美学与销售力分析。

“紫罗兰这本售楼书,一开篇就描绘出一群人的生存状态。这对我们的既定目标客户群是很有吸引力的。等于是开门见山,直接对他们说话!”我开始解释。同时神思漫游在外。我这次讲这样的课,并非为了一点讲课费,而是为了收回冯耀龙答应的这个培训班的策划费。

这个培训班与一般培训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面向各大策划公司、广告公司,而不是房地产公司以及社会各界。由于针对性明确,且广告做得大气、漂亮,影响很大。事实上,几乎不夸张地说,这个城市,满城市的人都是搞房地产的,有的两三个人就成立了房地产项目公司,一幢楼就是一个楼盘,一路走去,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房产中介所。媒体上全是房地产广告、新闻、人物访谈特写、建筑师扎记、房地产专家谈房事、老百姓的购房故事。网站上充斥着谈房事的人,时时处处都有炒号、炒楼的贴子。大街上、广场边、写字楼上,全是排队买卖房号的人。银行忙的都是给房地产贷款,不是给开发公司,就是给买房者,而且也给房地产策划公司和建筑公司。政府官员一天到晚谈着城市建设、城市化、房地产拉到GDP等等。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这个城市的大学毕业生中,进入房地产业的占到30%。这个城市从事房地产业的策划公司、广告公司,据不完全统计,人数达到近20万。因此,光面对策划公司的年轻人,培训这块蛋糕,该有多大?

现在我的面前,钱塘大学的大教室,就挤满了吃着房地产大蛋糕的人。

“售楼书就是对乌托邦的描绘。“乌托邦”指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在看起来完美无缺的环境中。乌托邦代表着物质进化和精神进步的顶点,是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高度发展的产物。”

说白了,写售楼书就是做白日梦。我为什么房地产广告做得特别好?因为我特会做白日梦!我无声地暗暗大笑。

39

《城市特讯》报道:10月8日,黑漆漆伸手不见五指,突然,一束手电筒的强光划破了夜空。这束手电筒朝着骄阳小区临街的一个拆迁户照去。顺着这束光,一把铁榔头猛砸玻璃,另两把铁榔头狠狠砸向大门!一会儿,锁砸开了。一伙手持大棒的壮汉冲将进去,把这户人家的所有男人捆绑起来,蒙上眼睛、堵上嘴巴,扔到街道上。然后,又把这户人家的所有女人,全部捆在一起,推上大街。接着,一个钢铁巨人轰隆隆地过来了!哗哗几下,就把一幢房子推为平地!

事后记者采访得知,这个小区全在拆迁范围内,临街房首当其冲。7月拆迁的时候,拆迁方金煌房产拆迁户的补偿金额为3800元/平方米,而被拆迁户要想购买当地回迁楼是7000元/平方米,当地普通的商品房价格则是7800元/平方米左右。这批临街房的户主们因此不肯搬走。据原户主的说法,这是金煌房地产开发公司为了保证整个小区的拆迁,就先对临街房下手!“他们先停了我们的水电,然后经常威吓我们,现在,就做出了黑社会的勾当!”户主们说。

但据金煌房产介绍,因为户主不肯搬迁,金煌公司曾向明珠区政府国土房管局申请裁决。明珠区国土房管局裁决这批户主限期搬走,而且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因期限已到,金煌出于无奈,才出此下策。

但接受采访的户主们又说,他们也曾向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申请行政复议,10月8日上午,市国土房管局通知户主们行政复议要求合理,将进行必要的调查。同时下发行政复议延期通知书,决定延期至2005年10月30日前做出行政复议决定。没有想到,就在收到通知的当天晚上,几家临街房的户主全部被赶出门外,家被夷为平地。

我想王光明这下麻烦了,有可能被逮进去。弄不好,这会被当作黑社会绑票行为来追究。如果王光明进了监狱,那我的这笔业务就算彻底泡汤了。600多万!这下希望全没了。就算搞得定黄家村的地,建不建得起房子是个问题了。

我给王光明打电话,这家伙牛皮哄哄地说:“不怕,没事的,我公安厅有人。”

这个畜牲。就算你没事,你肯定也搞不到银山的地了,这下媒体和公众都盯着你了。

“还是,还是要请你兄弟帮个忙。”他话题一转说。

“……”

“媒体上你帮我搞一下。特别是《城市特讯》,那个下三烂的报纸,你跟他们主编不是很熟吗?什么冯,冯什么?”

“冯耀龙。”

“你帮我请一下,你作中间人,我跟他和好,以后我的广告,主要投在他那儿,我答应,整版整版的投。”

我想冯耀龙又要发了。这件事情如果他占了上风,那么以后有许多开发商都要成为他的枪靶。如果这次我做中间人,让他们两个和好,那么从另一个角度,相当于我给冯耀龙拉了很多业务,所以,我也得跟冯耀龙谈谈条件。上次培训班的策划费,他答应给总利润的5%,结果只给了我两万块了事,辩解说利润就20来万,给两万块已经是很大方了。那么这次呢?我必须拟定一个合同。

事实上,这个城市的媒体,据好事者统计,70%的收入来自于房地产广告。因此,几年之中,各路媒体纷纷辟出房产版、房产专刊,房地产专门的报纸、刊物也如春风吹过后的春笋,疯狂生长。冯耀龙的《城市特讯》由于关注名人隐私、百姓奇谈、市井怪事,一直没有能够在房地产广告方面抢得市场份额。只有经过我的两次策划,办了“最受百姓欢迎二十大楼盘”和“房地产策划人培训班”之后,房地产广告营业额才直线上升。而现在,借助于曝房地产开发商的黑幕,也许又要捞一票了。

我想起冯耀龙近视眼镜下面阴险而贪婪的目光,一阵恶心。文化人,这就是现在的文化人吗?在我的少年时代,我曾经多么虔诚而恭敬地怀着崇高的想往阅读他们的文章?我当时怎么想得到他们的文章原来全是狗屎?我当时怎么想得到这些人原来全是伪君子?说的做的想的写的都是不一样的?我少年的心灵受到欺骗,可是我能怪谁?

“要和好可以,但是我们正在策划主办这个城市二手房展销会,他得赞助我们100万。”我向冯耀龙转达王光明的意思,他立即眼睛一亮。

“展销会?”我一口把刚刚喝下去的啤酒吐了出来。这个城市的房地产展销会实在已经是太多太多了。从每年一次到每年两次到每年三次,到每年三次加各种不固定的展销会,多的时候,全市规模的房地产展销会竟然达到一年10个,令人感觉这个城市全是房虫了。而这份恶心的媒体又在策划要办一个房地产展销会。

“这个肯定没有问题。”我说。我已习惯于自己的言不由衷,习惯于自己的虚伪。“他本来就说,以后会在你们这儿投很多广告的。100万算得了什么?”我知道,很快,我就会看到报纸对王光明及其金煌地产歌功颂德的文章了。

40

从《城市特讯》报社出来,我给唐娜打电话:“东坡传奇到底怎么样了?”我掩饰不住焦急。

“东坡传奇?呵,你直接就叫这个名字了?”

“你看,这个名字多好!有生活的传奇,又有苏东坡的豪气和大气。”这个项目如果拿不定,我的资金就调度不过来了。我知道,摆平黄家村这个事情,还需要花钱。为了挽回那75万,至少得再化掉一二十万。

“可是老邹已在接洽许志刚的公司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