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攻略-第8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事并无旁人知晓,若是不将此事公诸于众,谁又能知道?朝臣是不会说的,民间流言又没有依据,如何得以证实?你不用担心,此事并无大碍,待到事情稍有平息,我与二郎自会回到三原县行宫,也就没有人再会议论纷纷,如今朝廷事务繁多,千头万绪,若是离开了你,承乾怕是不好处置那么多的事情。”长孙竭力劝说。

李承乾接着劝说:“波斯刚刚被攻打下来,那里杜荷眼看着又要和罗马人开战,事务繁多,如何经略波斯?如何经略阿拉伯?种族不同,语言不通,如何将之纳为我大唐真正能够统辖的领土?我需要的不是大而化之的国策。而是具体的策略,三明,只有你能给我策略!我不允许你辞官!”

苏宁默然无语,默默地看了看李承乾,开口道:“我心已乱,就算是留下来。也不能尽心竭力的出谋划策,与其让我留在这里形同行尸走肉,倒不如让我离开这里,游历天下,还可以为你起到震慑四方的作用,承乾,这是我最后可以帮助你的地方了,至于波斯阿拉伯和罗马,朝中俊杰自然会协助你。我已经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

李承乾怒道:“纵横部如何处置?除了你,谁能够掌握纵横部而不出差错!除了你,我如何放心把纵横部交给别人?你才多大?我才多大!我们还有明天!还有未来!你还没有做宰相,你还有很长的路,你都不要了,未来你都不要了!你还记不记得当初你对我说过的话!”

苏宁说道:“现在纵横部江南分部主管兼寒州刺史张无悔可以胜任此职,此人从十多年前的吐蕃开始就被我看重历练,纵横部大大小小事物已经精熟。经历过江南及岭南之乱,成长快速。可以托付重任,只是其一直未曾扬名,若要授予其纵横部尚书之职,还需要一些时间,先以其政绩斐然为由召入京师,继而将他提升为纵横部右侍郎。待得一段时间后,许其纵横部尚书之职,其人可以胜任,可以信任。”

李承乾一愣,大怒:“你为何如此让我失望!”

唯有李二陛下一言不发。看着苏宁灰败的面容,深深叹了口气:“李迎梦,我确实不曾知道建成还有这样一个私生女,若是知道,尽早除掉,也就没有今日祸患了……承乾,你不要怪罪三明,这都是我的错,是我当初做了错事,遗祸至今,不仅仅害得你母亲她们受伤,也害得三明到了如今的地步,都是我,都是我!”

李承乾面色难看至极,到头来深深叹了口气,坐在了椅子上,叹息道:“父亲,事到如今说这些还有什么用,不管是对是错,如今都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三明不能走,波斯之役刚刚打完,朝廷中没有比三明更加善于应对外务和商务的官员,于公于私,我都不能放任三明辞官。”

苏宁摇摇头:“纵横部的官员已经被我培养出来,可以很好的应对这些事情了,承乾,你才是皇帝,这些事情应该你做主,而不是我。”

李承乾一愣,继而勃然大怒:“这些都不重要!我只是不允许你这样颓丧!这么多年了,无论什么事情,你都没有像今天这样过!突厥我们挺过来了,灵州,西突厥,吐谷浑,吐蕃,西域,辽东,倭国!我们都挺过来了,无论多么困难的局面,你苏三明从来都没有像今日这样颓丧过!你才三十一岁!不是九十一岁!我不允许你这样自暴自弃!”

苏宁还是没有任何起色,长孙眼看着李承乾如此暴怒,李二陛下一脸内疚也不打算插话,只好站出来打圆场:“承乾,你先冷静一下,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三明,你说你要走,那么你打算如何处理苏氏?如何处理今后的事情?你的子女,你的家人,你如何处置?”

苏宁开口道:“已经决定好了,我与芮涵还有其余妾侍以及年幼子女离开长安城,四处游历,母亲年事已高,不堪久行,留在三原县封地,把苏府一应事务交给兄长打理,年长子女留下就学,交给兄长和师尊代为看管,其余一切不变,仅此而已。”

李二陛下闭上了眼睛,微微叹了口气,李承乾不发一言,沉默不语,长孙默默的看着苏宁,突然说道:“你是打算满大唐的去找寻迎梦的踪迹吗?”

说出这句话的长孙却是一语道破天机。

这里仅仅只有四人,苏宁把实情也告知了他们,长孙是女人,最了解这里面的内情,苏宁不忍杀李迎梦,任其逃走,李二陛下心怀愧疚,更兼年老退位,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往日种种浮现于眼前,无尽的悔恨与失落,面对李迎梦之事除了震惊就是愧疚,再也兴不起一丝杀意,李承乾面对苏宁和李二陛下的沉默与复杂感情,决定不再追究李迎梦的个人责任。

李承乾只是下令将李迎梦余党全数剿灭。不知踪迹的李迎梦则不再在意,他知道,李迎梦既然走了,苏宁既然放她走了,就不会再出事了,而且这件事情关乎到李二陛下和苏宁两人的个人声誉问题。一旦被公众得知,也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尤其是现在掌握起居注和史书编纂的文官集团极为强硬,若是被他们得知,谁知道会在史书里面如何攥写?

李承乾登基之后亲自下令不杀言事者,绝不因言治罪,定为铁律,原本就强硬的文官集团更加有恃无恐。

李二陛下想要碰史书尚且不行,李承乾就更不用说。跟在身边的起居郎年纪很轻,但是性格相当耿直,李承乾知道不可能从他手中得知起居注里面写了些什么,除非撤他的职,但是就这一点很重要,其他职位都好说,唯有起居郎和门下侍郎这两个职位特别敏感,品阶很低。但是李承乾若要动,一定会引来满朝大臣的质疑和询问。而这两个职位没有满朝大臣的赞同几乎不可能更改。

这其中尤其以魏征这块硬骨头最为难啃,另一个时空早该死掉的魏征此时却还活蹦乱跳,李二陛下尚且压不住他,更别说李承乾,很多决策中主要的问题制造者和反对者都是魏征,不论是谁的决策。即使是苏宁的,也要把苏宁的建议拉上手术台解剖,一点一点的从鸡蛋里面挑骨头,就差配备光学显微镜了,李承乾每每被他弄得连脾气都没了。只能屈服,这大概也是这个时空的不同之处。

而在那之后,苏宁所编纂的《资治通鉴》之前所未公布的唐卷——武德贞观两册也被公布,据说打算编纂本朝史书和个人回忆录的官员们如获至宝,李承乾没有作为,太上皇李二陛下闭口不言,默认了这两卷披露了相当一部分内情的文章的公布,然后公布之后,天下似乎并没有想象般那样震动,除了几个老儒叫嚣着要杀了苏宁除外。

或许真是如同苏宁公布之前所说的,事情发生在大家眼皮底下,动静很大,大家心里都清楚,只是不说,念及李二陛下的好处,就算说了又如何?如果是杨广,不说照样有人造反;所以文人们似乎并没有多少为李二陛下避讳的想法,皇帝李承乾说不出反对的话来,他亲自将自己的年号定为承和,就是说明了不在意避讳之事,如果此时干预,就等于是自己打自己的脸,朝令夕改,自食其言,绝非为君之道。

“我与她十数年夫妻之情,十数年枕边之人,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劝服我自己忘掉这个人的存在,并且相信她就在我的枕边做出了这样的事情,我不知道到了现在为止我和李建成谁在她的心中更加重要,但是我也想亲口询问一下她,之前没有询问,但是如果我能再次见到她,我一定要问,否则我一辈子都不能安心,死也不能瞑目,承乾,或许你不能理解,但是我现在就是这样的心情,我觉得我该做的都做了,不该做的也做了,现在是时候离开了,即使没有这件事情,我也要离开了。”苏宁这样说道。

李承乾默然无语,长孙闭口不言,令人感到不自在的沉默维持了一会儿,之后,是李二陛下打破了这种沉默,他的身体微微有些颤抖,好一会儿才停下来,似乎下定了什么重要的决心一样,开口说道:“苏宁,朕给你最后一道命令,若是你可以再次见到她,替我向她道个歉,就说,我对不住他们父女。”

李承乾瞪大了眼睛,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话,长孙却反而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似乎早有预感,苏宁先是一愣,随后露出了释怀的笑容:“臣苏宁谨遵太上皇之命!”

承和三年正月十七,传国三原侯、上柱国、纵横部尚书苏宁第五次上表辞官,群臣沉默不言,而皇帝李承乾亦无可奈何,遂应允之,随后,除了赏赐苏宁几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以及一品文官衔以外,还做出了晋升苏宁为一等秦国公的决定,封号“秦”与太上皇李世民登基之前的王爵号“秦”一样,以示皇家荣宠不绝,传国三原侯爵位由苏宁嫡长子苏庆仁承袭,苏府一切待遇晋升一级,苏宁其余三个儿子得福荫,皆获得官职。

紧随其后,李承乾也不知是出于何种心理,又做了一件让全天下感到震惊和不解的事情……

第1002章九百九十八我有一个梦想(上)

李承乾究竟是出于什么心理做了这件事情,苏宁不知道,就在李承乾宣布为苏宁加官进爵以补偿他放弃权力的举动之后,李承乾又在没有和苏宁做任何商量的前提下突然宣布把已经二十多岁却至今没有婚配的皇妹临川长公主李淳下嫁苏宁,为苏宁平妻,择良辰吉日举行婚礼。

一石激起千层浪。

苏宁首先就懵逼了。

他看着李芮涵难以理解的眼神,看着灵儿兰儿和武照还有一家子男女老幼奇怪的眼神,觉得浑身不自在,决定立刻去皇宫找到李承乾询问一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不是说好放我走了吗?为什么还要弄出这些个幺蛾子?要我带着公主去四处游历?!

还有,为什么偏偏是……淳儿……

没人知道那一天苏宁冲入皇宫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守门卫士也只知道苏侯爷进去的时候是一脸的纠结,出来的时候是一脸便秘,似乎发生了什么很让他感到郁闷的事情,他们不知道究竟皇帝陛下和苏……公爷说了什么事情,不过看起来应该不是坏事才对,因为在七天之后,似乎是皇家等不及了要把公主丢给苏宁一样火急火燎的举办了婚礼,准备之匆忙和速度之迅速超乎想象,又成了唐初最大疑案之一,让人们感到不解。

太上皇的女儿,如今皇帝的妹妹,生母是地位仅次于长孙的韦贵妃,身份何等尊贵,就这样下嫁给了苏宁,居然还是以平妻的身份,虽然历史上不是没有过平妻的前例,但是。公主做平妻,是不是有些太过了?而且苏宁的正妻李芮涵郡主是否答应?是否有不高兴的地方?郡主的父亲李孝恭是否有过反对?是否同样不乐意?人们都不知道。

八卦是人类的本能,在被无数大妈时代广为传唱之后,事情的本来面目已经不可追寻,大妈时代们把事情的真相毁的面目全非,让人不忍直视。所以后来有那么多各种各样的传说版本,也多亏了大妈时代们的传颂,唐初四大疑案中的公主案之所以如此欢乐,大概也就是如此。

苏宁知道,他抵达皇宫的时候,李孝恭,李二陛下和李承乾三人都在,似乎料定了苏宁会过来,除了李孝恭满脸不爽之外。李承乾和李二陛下脸上都带着一种名为轻松的表情,李二陛下的表情好像是在说你小子是逃不了成为我女婿的命的,虽然十多年前没有成功,但是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应该是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