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攻略-第6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手中刀,旁边的护卫军团也是累的如同死狗一般,更别提那些存活的士兵了。

绝望的气息弥漫在城墙之上。

松赞干布抬头看了看逐渐变暗的天空,或许,这一次都将在不久之后终结,或许,这一切都会没有任何意义,这座代表这大吐蕃帝国的辉煌与荣耀的城市,已经彻底的被摧毁了,从精神上和生理上被摧毁了,就算城池守住了,除了政权保住了,也没有任何意义了,大唐的军队,到底会不会来呢?

或许来了也没有什么用处吧?

不过大唐的军队还是出现了,正如同松赞干布所期盼的那样,黑压压一片的大唐军队出现了,几乎看不到尽头的铁骑军团出现了,代表着这个时代最强武力的大唐铁骑军团出现了,旌旗飘扬,马蹄声隆隆,正值双方修兵整顿之际,无论是守城政府军还是叛军联盟都准备休整,却没有料到大唐军队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说起来,大唐军队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出现,李伯瑶功不可没,正如同苏宁所预料的那样,被李靖悉心培养出来的大唐将二代里面为人最为温和谦虚的君子,李伯瑶的未来是不可限量的,苏宁认为,李伯瑶就是狄青一类的人,从小受到良好的军事文化教育,在大唐用兵第一的爷爷的教导下成长,被许许多多的人所影响,又在军事大学里面接受了两年的历练,李伯瑶的确已经成长到了一定程度。

此次出征,李伯瑶一开始仅仅是因为在军校的排名比较靠前,而被允许和其他军校排名靠前的学子一样,从多到少,一起被赋予了从五十到五百不等的兵马,作为见习军官,李伯瑶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拿下石堡城,天时地利人和的影响下,李伯瑶取下了石堡城,再然后,被调入了柴绍的军队里面,随着柴绍作战。

柴绍这个人有些意思,他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因为他曾经的妻子,那位著名的女中豪杰,李二陛下的宝贝妹妹平阳公主,他是驸马,不过平阳公主很早就死了,柴绍一直独身,不过他依然是一员重臣,一位大将,用兵的本领很高,深为李二陛下所倚重,此次出征十三将,他位列第六。

柴绍的路线是直直地从北往南,直接朝着逻些城的方向而去,直接就只管逻些城,不管其他地方,不像其他军队有的还需要先往西南打再折向逻些城,所以一路打下来,柴绍的军队行军速度最快,距离逻些城最近,而作为军神李靖的孙子,以五百人攻下了石堡城,人生第一战获得了胜利的李伯瑶,很受他的青睐。

一路上,柴绍也遇到了不少的吐蕃人阻拦,都是无意间碰上的,没有标明敌军地点的地图,就只能碰运气,柴绍的运气不错,没碰上太多的阻拦者,事实上柴绍也很希望第一个抵达逻些城然后第一个消灭吐蕃军队。打进逻些城,干掉松赞干布,彻底消灭吐蕃,那就是他最大的心愿了。

对李伯瑶他很看重,他认为李伯瑶年纪轻轻却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沉稳,非常的冷静,遇到事情可以很快的冷静下来思考对策,心理素质非常好,不愧是李靖的孙子,也不愧是苏宁那个鬼才夸奖过的人。

当初军事会议间隙大家闲聊商讨着大唐将二代当中最值得期待的人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苏宁是最好的继承人。最厉害的接棒者,无论是战绩还是用兵之术都远超同龄人,绝对是可以接班李靖的名帅之才,不过苏宁本人却并不认同。他直言。若有可以接班李靖之人。必然是李伯瑶,他自己并不是专精于战事的,他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

李靖这位军神的儿子都没什么大用。很平庸的人,但是这位孙子,却得到了苏宁这样的赞誉,直言今后大唐军界第一人不是他苏宁,而是李伯瑶,这的确让一众将军有些吃惊,但是无论是苏宁还是李伯瑶都是李靖培养出来的,李靖自己是军神也就算了,还要陪养出来一家子军神来继承自己的名位?

大家想想都觉得不太爽,谁都不愿意把大唐军界第一人的名号一直交给李靖一脉的传人,所以此次一旦听说李伯瑶会参战,大家都打起了小心思,一定要好好儿的试一试这个李伯瑶的深浅,军校的成绩并不能代表上了战场以后的成绩,所以还要等他在战场上获得了成就之后才能判断苏宁到底有没有说错。

事实证明苏宁没有说错,李伯瑶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军事天才,柴绍每次遇到有战斗的时候都会第一时间询问李伯瑶的意见,还把李伯瑶带在身边,为了检验他是否是纸上谈兵的赵括马谡之辈,还特意将一场敌军只有一千多人的战斗交给李伯瑶来试着指挥,原本以为李伯瑶会手忙脚乱以至于自己不得不出手,谁知道李伯瑶非常沉着冷静的接过了指挥权。

指挥步军组成军阵步步向前,骑兵从两翼向中间运动,弓弩兵排成队列,以三段射击之法对吐蕃抵抗军进行长时间不间断覆盖射击——自从苏宁运用了这一招之后,三段射击之法就被大唐军界广泛承认了并且被灵活运用在各个战场,由于射击的间隙把握得很好以至于一直到敌军冲出了有效涉及范围之前都无法摆脱箭雨的覆盖,所以敌军损失尤其惨重。

灵活的使用令旗命令击鼓兵从而准确的指挥军队行动,不断的使用标准的步骑配合打出一个个漂亮的阶段战斗的胜利,最后骑军侧翼迂回攻击对方,一举突破对方防御,步军军阵上前碾压,弓弩兵排在之后自由射击,一千二百多吐蕃兵全军覆没,只有三个人被抓了舌头从而幸存,而大唐一方仅仅损失了五十多人。

柴绍上前查看李伯瑶的状态的时候发现李伯瑶浑身都是汗水,喘着粗气,看上去非常紧张,好像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运动,把令旗拿到手中的时候才发现令旗的棍身被捏碎了,李伯瑶方才的确非常紧张,非常非常紧张,但是他还是坚持着指挥了自己拨给他的两千人成功打败了这支吐蕃民军。

好小子!

这是柴绍的第一感觉,虽然之前他的指挥略有些失误,衔接也不是很完美,但是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第一次试着指挥军队的小将来说,已经可以打一百分了,估计苏宁第一次作战也就是这个样子了,看来苏宁没有说错,估计再过个十年左右,自己这些老将军退下来的时候,大唐就要看这些小将军们的了。

苏宁和李伯瑶必然是那个时候的翘楚之辈,算上之前毕业的薛仁贵王玄策杜荷等人,大唐的未来,很有看头啊!

这一战结束之后,李伯瑶有了些变化,更加沉着冷静了,上阵杀敌也显得有条不紊,率领属于自己的亲兵卫队完美的配合,柴绍甚至觉得自己的亲兵卫队都无法这么完美的配合,杀敌的防守的射击的分工明确,就像一个小型的军阵,在厮杀的战场上尤其显眼。

柴绍越来越看重李伯瑶这个年轻人了。

直到李伯瑶对他说按照路线图和遇到敌军的频率及敌军的抵抗力度判断,距离逻些城已经不远了的时候,柴绍的心脏猛烈的跳动起来,因为他意识到,李伯瑶的判断绝对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定是有根据的,吐蕃抵抗军越来越精锐,越来越有组织,武器越来越精良,和之前的木棍暴民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逻些城不远了啊!

第683章六百七十九吐蕃的最后时光(三)

李伯瑶的判断是如此准确,以至于第二天斥候就发现了不远处所矗立的城池,按照大唐对于吐蕃的了解,柴绍很容易就判断出斥候口中的城池的大小绝对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小城池,因为吐蕃这种尚未完全开化且贫穷的国家里面怎么会有这样一座小城池?这样的大小可以比拟大唐关中地区的一个县治所了,更别提其他地方了,以吐蕃的财力,这肯定是逻些!

柴绍很快就亲眼目睹了那座城池,很明显,城池外面连绵不绝的军营,数之不尽的庞大数量的军队,还有正在攻城的巨大动静,无一不显示这座城池的不平凡,以及它正在遭受的情况。

柴绍知道自己是第一支抵达的军队,作为一支孤军,兵力不满一万,一路打过来还是损失了不少兵马的,而且由于快速进军,军队的体力问题很值得商榷,而逻些城中和城外的军队加在一起少说上十万,自己还能够击败他们吗?就凭这不满一万的军队?还是说等着其他军队抵达了之后一起进攻?

不行!这里明明是我最先发现的!明明是我第一个率领军队抵达,为什么我要让别人分走我的功劳?柴绍很不爽,一定要自己立下这个最大的功劳,作为和李唐皇室一起走到今天的功勋元老,柴绍知道自己的时代即将落幕了,但是可笑的是,至今为止自己的名望还没有超过那位乱世奇女子,也就是自己的妻子。

旁人都会说自己是平阳公主的驸马。而不是说自己是霍国公柴绍,即使爱妻已经离去多年,但是自己仍然走不出这个圈子,这对于一个大男人来说是什么样的耻辱?只有自己打胜了这一仗,用吐蕃国为自己的时代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这样自己才能心甘情愿的离开历史的舞台,把这一切都让给更加具备活力的年轻人!

所以,势在必行!

所以,秘术。召唤智囊李伯瑶之术!

“伯瑶,我要灭了吐蕃!亲手灭了吐蕃!一定要赶在其他人到来之前把他们给灭掉!把松赞干布活捉了。或者杀了!有什么办法没有?!”柴绍豪气十足的询问李伯瑶。

李伯瑶愣了一下。不确定的询问道:“将军,您的意思是,就靠我们这九千多人,和对面这起码十多万人决战?然后还要攻破逻些城?杀了松赞干布?灭其国?而且不要等其他将军率军会和?”

柴绍很自信的笑道:“对的。就是这样!大唐军队对付敌军从来都是以少胜多。以多胜少算什么英雄好汉!你给我想个策略出来。想出来了,成功了,我保你一个伯爵!还有至少一个中郎将的职位!如何?!”柴绍觉得自己的条件很有诱惑力。

李伯瑶露出了斯巴达的神情:“将军。虽然我们很占优势,但是,吐蕃人不是猪,就算是十万头猪放在这儿让我们砍,我们也要一人砍十个才行,那也要时间的,而且十万人对付一万人不是这么算的,这和十个人对付一百个人是不一样的,不能比的,将军,我认为,我们还是等待其他将军率军会和,起码要三万人才能开始进攻吧?”

柴绍大摇其头:“当初陛下百骑破十万,我们如今有一万人,还对付不了它十万人?大唐军队什么时候弱成了这副德行?!你小子一路打过来不是聪明的很吗?你小子不是和苏小子走得很近吗?当年苏小子五百人就敢和东突厥三万人比划,一把火灭了他们,两千人就敢深入西突厥灭了他们大可汗,你小子的胆气呢?奇谋呢?!”

李伯瑶有点儿想哭:“将军,那,那奇谋可不是说有就有的,兄长火烧阴山才烧死了三万突厥人,策反了阿史那泥孰才能用两千人灭掉肆叶护可汗的,这,这个和我们目前都不一样啊,我们没有人可以策反,也没有阴山可以烧啊!”

柴绍大怒:“没用的小子,要是苏宁在这儿,别说一万人了,一千人他都敢往前冲!你小子和苏宁一起都是李将军带出来的,怎么差别就那么大呢?!你给我想,想不出来我就把你扔回军事大学你信不信?!所有功劳一笔勾销!”

柴绍开始耍无赖了……

李伯瑶真的想哭,他终于明白了苏宁临出发前的那个晚上对他的忠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