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娱乐教父-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关于朱重八这个名字的由来与其少年时的梦想,以及当时历史背/景的介绍也都显得趣味横生并不枯燥,让大家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对那个时代以及对朱元璋有了一定的了解。

读到这里,原本与大家相去甚远,历史中陌生、模糊的洪武大帝在大家的眼中也变得鲜活起来。

接下来的第二章灾难,让大家了解到了这个历史上威名赫赫的洪武大帝在青少年期间经历过的种种灾难和痛苦,以及因为这些不堪回首的遭遇而带来的心理上的转变。

很多小说迷们读到这里都为朱重八的经历而感到痛心和不可思议。

因为谁也没想到原来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居然也有如此不幸的童年和青少年,亲眼看着自己的父母兄弟饿死,最后还无法安葬,这得是多么的痛苦。

很多人不自觉的就将自己代入了朱重八,似乎感同身受。

就在大家一边阅读一边感慨的时候,今天报纸上连载的两章内容也结束了,大家看完后眨了眨眼,似乎有些意犹未尽,随后又是一阵感慨。

感慨洪武大帝朱重八的童年和青少年居然会是如此惨状,而且还当过乞丐与和尚,最后居然成为了一代/开国帝王,这可真是一幕古代励志大片。

同时大家对于陈朗的这部小说的感觉也十分复杂。

几乎所有人都不喜欢阅读历史,尤其是年轻的学生,所以大家在知道陈朗写得是历史小说之后都是心中一凉。

但是在陈朗五部小说积累下来的名声之下,大家耐住性子看了起来,看完后的感觉与自己想象的大不相同,甚至不知不觉间就将两章看完了。

陈朗果然就是陈朗,虽然这部历史小说暂时还看不出来会有多精彩,但至少不乏味,甚至趣味十足,让很多讨厌历史的学生也都一口气看完了两章的内容并且还意犹未尽。

“兄弟,朗朗的这本小说是什么类型?好看吗?你怎么一阵惊讶,一阵感慨的?”

还没有买到报纸的人看到读完小说的人似乎在表演变脸,表情变化多端,堪称表情帝,于是好奇的问道。

“朗朗的这部小说不是新类型,是历史类小说,怎么样你也很惊讶吧,等你看完了之后你就能理解我的表情了,至于好不好看,我也说不清楚,目前只有两章,内容太少,不过读起来挺有趣的。”

问话的同学闻言的确一阵惊讶,但是在听完回答之后又是一阵疑惑,陈朗的新小说是历史类小说?还很有趣?

今天很多人在看完陈朗最新火热连载的小说之后都化身表情帝,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同时读完之后对于这本小说的感觉都很复杂。

《明朝那些事儿》与以前陈朗所写的小说完全不同,前五部小说都可以说是幻想类的小说,陈朗惊人的想象力和情节描写深深的吸引了所有的读者。

但《明朝那些事儿》可是历史小说,是有历史依据的,幻想的部分显然极少,而且情节也基本早已发生过是既定事实,供陈朗发挥的地方不多。

写这种小说全靠陈朗的阅读量、历史功底以及文笔,与前五部相比的确大有不同。

但是在大家大失所望和惊诧莫名的时候,陈朗还真的将历史小说写出了趣味,让历史人物变得鲜活,目前为止也的确做到“历史可以写的好看”,但是否所有的读者都买账,还很难说。

火爆的一天过后,大年初六如期而至,作为昨天颇受关注的事件之一,不少媒体自然对于陈朗的最新小说《明朝那些事儿》给予了关注和报道。

只不过媒体报道的内容出乎了香港所有人的预料。

陈朗的小说不仅是在香港,甚至是在整个亚洲都早已成为了新奇、经典、畅销的代名词。

有前面的五部小说累计起来的威望,在大家想来,陈朗的第六部小说应该又是一部经典之作,至少称得上是佳作,媒体们今天自然少不了对于陈朗的又一阵火热吹捧。

但是大部分媒体报纸反馈过来的信息却恰恰相反。

《星岛日报》的《江郎才尽》报道如下。

“时隔五天之后,陈朗的第六部小说在所有小说迷的翘首以盼中火热出炉,本以为又是一次惊喜,但迎来的却是一片失望,或许,早早的透支了自己天赋的陈朗已经江郎才尽。

在大家的印象中陈朗最令人惊叹的就是他似乎没有尽头的创作和创新能力,前五部小说中分别诞生了修真、穿越、洪荒以及盗墓四个新的小说流派。

后四本都是开山之作,而第一本《诛仙》虽然不是开山之作,但也让仙侠小说大行其道,引来无数跟风者。

五部小说每一部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刻画都堪称经典,陈朗已经成为了小说界的一个标杆,所有人都期待着他再次带来一部开山之作。

但是,众多抱有期待的读者显然要大失所望了,因为陈朗的第六本小说不是新类型,而是很常见的历史小说。

没错,陈朗的第六本小说没有开创任何一个新的小说流派,却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历史小说,先不说这本《明朝那些事儿》好不好看,我们只想要知道陈朗无限的创作和创新能力是否已经枯竭?

陈朗是不是再也没有了创造新类型小说的能力?

在笔者看来,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任何一种创新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创新之前你得有足够的积累,这点就算是陈朗也不例外。

此前陈朗就透露过他几乎翻阅了所有的武侠、仙侠、惊悚、科幻小说,甚至连中外名著,各种话本、古文都涉略很多,这才为陈朗的创新打下了足够坚实的基础。

当然创新还有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想他人之不敢想,不然你只会是一个凡人而已,这点笔者认为更多的还是天赋原因,有了这种天赋的人才能够开拓创新,写出新意。

具备以上两点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这也是为什么创新如此艰难的主要原因,一种创新的确称得上是万分难得。

所以,在小说界能够开创一个新流派自然是难上加难,但是陈朗却已经创造了四个新的小说流派,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称呼他为天才,小才子的原因。

开创一个新流派的机会就像是被闪电击中一样艰难,而创造了四个新的小说流派那简直就比被闪电击中四次还难。

因此,在创造出四种新类型的小说之后,相信即使以陈朗的天才程度也不可能再次写出新的类型小说。

不过,虽然陈朗已经江郎才尽,但是他为小说界做出的贡献值得所有人敬重。”

《星岛日报》的报道看起来似乎还在夸耀陈朗无与伦比的天赋的巨大的阅读量,但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它是在反衬、挖苦现在的陈朗已经没有了再次创造新类型小说的能力。

所有小说迷看到这篇报道之后都黯然不语,因为陈朗真的没有再写出新类型的小说,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陈朗写的是历史小说,几乎所有人都提不起劲来的历史小说。

很多看到和还没有看到小说的人都对《明朝这些事儿》的精彩程度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第四四五章媒体的质疑

《星岛日报》的一篇《江郎才尽》让所有关注陈朗的人都一片哗然。

本以为陈朗最新小说开始连载会再次引起一阵小说狂潮,成为无数小说迷又一次盛宴的开始,引来无数跟风者,无数媒体的赞誉。

可是没想到却得到了陈朗江郎才尽的消息,这个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但是陈朗前五部小说积攒起来的人气和威望还是让很多人对于《星岛日报》的报道持怀疑的态度,于是大家又都开始翻阅其他的报纸,得到的结果果然略有不同。

因为只有两章的缘故,小说是否好看还无从肯定,于是大家将报道的重点放在了《明朝那些事儿》不是新类型小说这个爆点上,倒是有几家报纸也喊出了陈朗江郎才尽的口号。

但是其他大部分报纸则没有这样报道,显然陈朗的实力让这些报业有些迟疑,不敢立刻就喊出如此武断的话,免得到时候被打脸。

但有一家报纸却对陈朗的最新小说《明朝那些事儿》的发出了严厉的质疑声。

《成报》的一个专栏作家,主要就是研究历史的,对于《明朝那些事儿》的评论直接就是《亵渎》。

“陈朗这个名字相信对于很多人都不陌生,作为香港娱乐圈的大明星,同时还是一个知名的畅销小说作家,知名度自然很高,甚至连我这个搞历史的老头子都听说过他的名字。

平时我只沉浸在自己的历史研究之中,一般是不看小说的,但是最近总有人向我推荐一部陈朗写的历史小说。

陈朗作为一个知名作家想来是有一定水准的,写的又是历史,与我的研究有关,在这些人的强烈推荐之下我也就翻起了这部所谓的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

结果却让我十分痛心,这部所谓的历史小说简直就是胡说八道,简直就是对历史一词的侮辱。

《明朝那些事儿》的本质只有四个字‘痞说历史’。

原本严肃枯燥但却真实可信的历史,非要用痞子的语言述说,再加入强烈的个人感情,迎合最通俗的心态,让具备小学文化程度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的人都可以看得欢心跳跃。

在《明朝那些事儿》里,我看不到一点的严肃和谨慎,没有一点的专业和考究,完全就是对历史的亵渎。”

《成报》的这位历史专栏作家可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历史研究者,他在这方面显然比陈朗要更具权威性,因此当《成报》的这篇报道出来之后,再次引起了轩然大波。

《星岛日报》和《成报》都是香港报界销量前五的大报,他们在这个还没有互联网的世界里对于舆论的影响力可是非同小可,不少人都受此影响,对《明朝那些事儿》产生了怀疑。

不过两家大报还不能够完全的左右大家的意见,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东方日报》上的《明朝那些事儿》依然在继续连载。

《东方日报》本以为等大家真正看完了这本小说之后就会了解到它的特别和魅力之处,种种的质疑也就会迎刃而解,但是不好的反响却越演越烈。

《明朝那些事儿》连载的这段时间里,在《信报》里同样开了历史专栏的一位研究历史的大学教授,也发表了一篇名为《态度》的评论。

“其实我可以算是陈朗的一个粉丝,因为我也是个小说迷,在平时研究历史的同时也通过看小说来调节一下自己的心情,而现在的小说迷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未看过陈朗的五部经典之作。

在《鬼吹灯》之后我也在期待陈朗的第六部小说,我没有想到的是陈朗的这部新作居然是历史小说,作为研究历史的人,让我兴趣大增。

可是在翻看了《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却让我大失所望,不是因为内容的质量问题,而是因为陈朗的态度问题。

历史可以写得很活泼,就算是专业研究,也可以不必枯燥,这一点,黄仁宇的书可以是例子之一。

在活泼不枯燥有趣之外,没有人质疑过他的专业性,世界公认的研究明代财政的权威,令人惊奇的是,这位研究明代财政的权威的书老百姓也能读懂,而且还看得津津有味。

读黄仁宇,我们在有趣的同时确实学到了东西,不枯燥的同时,也不浮躁,这个不矛盾,历史可以写得很有趣。

但是,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根本没有客观的分析,只是拉来几种材料进行主观臆断,这不是治史的态度,如果那样,人人皆可称历史学家。

如果仅仅是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