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隋-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块玉石出来,色泽玄黄。

初始之章 第二十七章 病体

“你怎么会有这块玉石?”看着她拿出这块熟悉的玉石,杨浩讶然的问道。

女子笑,眉眼之间,有说不出的风情,就如前世的那个女子,她低低的道:“在醉香楼捡的。”

“原来是这样。”杨浩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我后来遍寻不着,原来是掉在哪里了。”他伸手欲要,可是那女子却收回洁白的手掌,有些怯怯的问道:“可以送给我么?”

“你能捡到这块三生石,或许你与它有缘,你就留着吧。”既然她开口要了,杨浩也不好开口再要了,只得笑着回答。

可是,那个女子旋即掏出一块玉石,却是颜色泛红,上面雕刻了一只鸳,与他那块玄黄的三生石上雕刻的鸯正是一对。她低低的语,声音几不可闻,是那么的温柔,是那么的动听:“这块,送给你。”可是她的头低着,不敢去看杨浩。

“谢谢你。”杨浩接过,随即,山洞中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整个世界,似乎只有外面的风声雨声。那哗哗的雨点,似乎打在两人的心里,激起无数的涟漪,除了他们自己,谁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两人就这么沉默着,熊熊的火光映照在两人的面容上,男的英俊,女的俊俏,或许应该是一对佳配吧。可是,世事变幻无常,谁又能说清楚呢?茫茫人海中,有的人只是有缘无分,看似明明相配的两人,却因为诸多的障碍,不能在一起,徒增伤悲。

终于,雨渐渐的小了。山洞外,传来一声声的呼喊,“小姐,小姐,你在那里。小姐,你在那里。”

“啊。”女子惊醒,站起,躬身道:“珺然先走了。”说着,向外走去。杨浩抬起头,看见那女子有些慌乱的身影,他有些茫然的看着,恍惚间,那个女子似乎转身,看着他,道:“今天珺然很开心,谢谢你。希望。”那个声音顿了一顿,道:“希望你能想我。”随即,脚步声匆匆,消失在山洞之中。

“小姐,你怎么会在这里,害我好找。”丫鬟惊喜的声音响彻好远。

“好了,这不是找到了吗?”崔珺然一张俏脸还是红彤彤的,她回头看了看山洞,手中的那块玄黄的玉石还在,她握紧,像得到了什么宝贵的东西。

“咦,小姐,你手上是什么?”丫鬟奇怪的问,

崔珺然慌忙将手中玉石藏在身后,笑道:“没什么。”

“没什么?”丫鬟狐疑的看了看崔珺然,然后又朝山洞看了看,可是里面或许是颇深的缘故,黑漆漆的一片,什么都看不清。“小姐,山洞里有什么?”丫鬟不怀好意的问道,说着,探头探脑,就要向山洞走去。

“你这死丫头,说去小解,半天不见人影,害我被……几乎被淋。”崔珺然怒道。

“小姐,我不是故意的,那边,我好像看见了个熟悉的人,想跟过去看看,结果下起大雨来了,一时迷了路。”丫鬟一脸委屈,嘟了嘟嘴:“小姐,你不知道刚才的雨有多大,幸好我找到一块可以挡雨的巨石。”说着,她跺了跺脚,小腿一下,却是被淋湿了,她低下身子,伸手一拧,水哗哗的流了出来。

“那,你看到什么没有?”崔珺然脸上挤出笑意,可是心中忍不住的慌张。她,一个女子,还是名门世家的长女,自幼受崔宗伯的熏陶,可谓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她温柔贤惠,知书达理,可是面对那个被丫鬟骂成色狼的男子,竟会说出那些话来。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那个男子眼中时不时流露出来的忧伤吧,让她忍不住的心痛。

“没有。”丫鬟望了望天空,终于变得一片晴朗,这种雨,真是来得快走的也快。丫鬟欣喜的转身,却是发现小姐似乎在沉思着什么。“小姐,我们走吧。”丫鬟摇摇她。

“好,我们走吧。”崔珺然举步,仍不住回头看了看山洞,那个男子还在里面呢。他,是个怎样的人呢?对自己,又是怎样的呢?

“啊,王爷,你怎么湿透了。”杨浩刚回到屋中,小喜看见杨浩一身湿淋淋的进来,赶忙取来几件衣裳,道:“奴婢这就叫人去准备,王爷洗个热水澡,再喝点姜汤,应该就没事了。”

“那就麻烦你了。”杨浩有些有气无力,他坐在床榻上,勉强撑起身子换了衣裳,却只觉得眼皮一阵发麻,全身乏力,倒在了床上。

“王爷。”小喜端着煮好的姜汤进了屋,看见王爷躺在床上,她吹了吹手指,将姜碗放在桌上,然后捏了捏耳朵,这才上前唤道:“王爷,姜汤煮好了。”小喜趋上两步,可是杨浩却是毫无反应,她急忙走上两步,俯下身子,伸手一摸,“啊!”的一声,叫了出来,杨浩的额头滚烫如火,显然是发了高烧。她急忙将杨浩扶正,这才急忙跑了出去。

片刻,一个医者赶来,先是摸了摸杨浩的额头,再仔细的把了把脉,这才开口道:“姑娘,不要心急。王爷只是受淋了雨,加上这段时间,事多烦杂,身子骨有些虚了。这才发了高烧,不碍事,等我开上几服药剂,你让人煎了,按时服药,不出三日,王爷的病也就好了。”

“多谢大夫,多谢大夫。”小喜破涕为笑,等医者开了药方,这才仔细的收好,手中捏了细碎银子,道:“大夫,这是诊费。”

“不用了不用了。”医者连连摆手,道:“王爷为了清河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这点诊费若我还要,恐怕要被母亲大人责骂了。”说着,他背起医箱,走出门外,回头再次叮嘱了几句注意服法,这才转身出去。

“您慢走。”小喜谢道,目送医者走了,这才叫了下人去药铺按药方抓了药,她却是亲自熬起药来。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的扇着,药罐冒着热气,而她的额上,渐渐的冒出细密的汗珠,一颗一颗的滴落,溅落在地上,不到一刻钟,她所在的附近,已经积满了水渍,可是她的扇子,不曾望自己的身上扇上一扇。火炉里,吞吐不停的火焰舔着药罐,终于,黑漆漆的药罐终于冒出热气,咕嘟咕嘟响个不停。小喜加大了力度,她的衣衫已经湿润,可是看着药就要熬好,她的心,是开心的。

夜,渐渐的深了。得知杨浩发起高烧的杨善会等人,在得知杨浩并无大碍之后也离去。但是府衙的一间厨房,仍是亮着灯火。一个身影终于站起身子,拿起药罐。滚热的药罐让她“啊。”的叫了一声,随即咬牙,放到了地上,这才找了东西包上,丝毫没有注意到手指上烫出的血泡,她取了个碗,将药汁倒进碗里,这才向杨浩的屋子走去。

“水,水。”刚一进门,小喜就听见有人的叫着,声音嘶哑。她忙赶上几步,扶起杨浩,然后将枕头竖起,将杨浩靠在上面,这才端来药汁,喊道:“王爷,喝药了。”

杨浩张口,小喜缓缓将可以入口的药汁喂给他。

“小姐,你这是在做什么?”崔府,丫鬟看见自家小姐不知拿了什么,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

“你,怎么总在我面前出现?”崔珺然有些恼怒的道,可是手中的药包掉下,撒了一地。

“咦,这是什么药?小姐你生病了?”丫鬟唯恐天下不乱,连声问着,说着,还将手伸向小姐的额头。

“没大没小!”崔珺然喝道,伸手挡开丫鬟的手,骂道:“你这丫头,全怪我宠坏了你。”

丫鬟看着小姐脸色微红的模样,嘻嘻笑着道:“老爷说,好像王爷被雨淋了,发起了高烧。”

“王爷发高烧和我有什么关系?”崔珺然道,可是一张俏脸却是低了下去。

“是呀,没关系。”丫鬟得理不饶人,捡起地上的一棵药材,道:“这,好像是治高烧的药。”

崔珺然忽地转身,跑回屋子,关上房门。任在外的丫鬟敲打着门。

“好饿。”深夜,杨浩终于说出话来,他斜斜的爬了起来,但无力的身躯,却是倒在地上,发出沉重的声响。

“啊,王爷,你醒了。”一直守护在杨浩身边,因为困乏之极睡去的小喜被惊醒,忙上前扶起杨浩,可是她的力气不大,要扶起杨浩着实有些困难,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是拖又是拉,方才将杨浩摆弄到了床上。可是她的手上,血泡磨破,渗出血来,一阵专心的疼痛。

“王爷,你想吃点什么?”小喜问,脸上微微显痛苦的模样,但转瞬即逝。

“呼,头好痛,煮点粥我喝喝吧。”杨浩低语,声音模糊不清,喃喃自语,小喜几乎将耳朵放在他的嘴边,用心的听,才明白他在说什么。

“王爷,奴婢这就是煮粥。”小喜将他再度放平,道:“王爷你先休息休息,我这就去煮粥。”说着,她跑出房门,淘米,生火,忙的不可开交。等到她煮好香喷喷的米粥,端进屋中,却发现杨浩已经沉沉的睡去。

夜风,还是软软的吹着,树叶发出沙沙的细响。

初始之章 第二十八章 练武

杨浩缓缓的走进杨善会在城外的大营,看见杨善会正取了长枪在手,带领着士兵操练。

“各位将士,平时一定要多练习,提高武艺,这样才能在战场上多杀敌而自己不会受伤。”杨善会说着,他手中的长枪如银蛇出洞,寒光点点处,扎好的草人已是分别被扎中几处要害。

“好!”杨善会舞到妙处,众军士连声喝彩,就连杨浩也忍不住连声叫好。

杨善会听到杨浩声音,停下手中长枪,一旁,一个士兵上前接过兵器,将长枪放进兵器架。

“王爷。”杨善会走上前,左右看了一眼杨浩,道:“王爷身体未愈,何故来到这军营。”

杨浩微笑道;“总呆在家中总是不好,不如出来走走。再者,这军营我没来过几次,关心下将士也是应该的。”说着,他看着这些士兵,个个操练的皮肤黝黑。天气炎热,有的士兵将上衣解开,露出健壮的肌肉,一一块一块的,很结实。

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杨浩走上前,站在一个台子上,望着地下的士兵,高声道:“将士们,你们辛苦了。”

士兵们忽然安静下来,看着台上的那人,他的声音远远的传来:“本王知道,你们都是最可爱的人,都不希望有战争,有杀戮。可是,那些盗匪,他们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凶徒,你们,可有亲人被盗匪杀害?”

“有。”

“有!”

不少士兵喊着,声音传递开来,忽地,一个新兵蛋子哭了起来,他的爹娘在高士达偷袭清河时,被盗匪杀死。激愤之下,看见清河招收新兵,便毅然参加了官军。

“好了,不要哭了。”杨浩走下去,拍了怕他的肩膀,看见不少士兵暗地里擦拭着脸上的热泪,他站直身子,喝道:“是男人,我们就要拿起武器,专心练武,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家园——清河!只有打败了那些盗匪,才能保护自己家中的父母、妻儿,才能给诸君一个幸福安定的家庭!”说着,杨浩顿了一顿,大喝一声,道:“诸位将士,愿意与本王一起保卫家园,一起保卫家中的妻儿老小吗?”

“愿意!”士兵的情绪被杨浩调动起来,厉声大喝,有几个士兵更是将拳头握紧,使劲的挥舞着。

“哪可愿意与本王一起,为振兴大隋,将我大隋打造成为一个万邦来贺,诸夷臣服的盛世王朝?!”杨浩厉声大喝,他因为用力而显得身躯微微的颤抖,声音也有些嘶哑。

“愿意!”士兵们齐声回答,声势直冲云霄,响彻在大营,回荡久久。

杨善会感受着士兵们火爆的情绪,他虽非清河本地人氏,但自到清河郡为鄃令以来,以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