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流武状元-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霄仍然没有说话,只顾下着棋。

李隆基这才发现了一点异样,奇声道:“你怎么不说话?你这个大元帅,不是应该比我更开心么?”

“是啊,我当然开心了。”

秦霄说道:“不过,我正在思量,大唐的皇帝真的有必要亲征到金城去么?”

李隆基微一皱眉:“什么意思?”

秦霄微微笑道:“我的意思是,金城应该不用我们去打了。你想想,高文简是新罗权臣,霸占了兵权将新罗王架空。他造反,未必就是新罗王的意思。或者说,就算是,新罗王也不会承认。所以眼下,金城根本不用打了,可以传檄而定。”

“传檄而定?”

李隆基一皱眉,也陷入了沉思,然后徐徐说道:“有道理……新罗九成以上的兵马都被消灭干净了,再要跟我们打,只是以卵击石。新罗王金兴光,在我印象之中倒是个老实本份的人,而且并不笨。这些年来他年年上贡从来没有含糊过,由此可见,他这个被架空了的新罗王,还是不想背反大唐的。现在我们剿灭了高文简,他应该高兴才是……”

“高兴可能谈不上,但马上跑来投降,可是极有可能。”

秦霄笑了笑说道:“如果他没有发疯的话,就不会继续负隅顽抗,那将会和高文简一样的结果。眼下明明有个台阶可下让保住性命免去战火,我想,他应该不会不知道。”

“明白了。”

李隆基一笑,说道:“你的意思是,让我给金兴光一个台阶下?”

“对!”

秦霄果断地应道:“发一道檄文到金城,历数高文简的罪状,和我大唐誓灭叛臣的决心。新罗王金兴光,必定率众来降。到时候,就不必大费干戈的跟他们杀来杀去了。派一支大军进驻金城,一切搞定!”

“有道理,就这么办!”

李隆基兴奋地搓了槎手,连连说道:“我就不信了,他金兴光能蠢到那份上,大唐给他一条活路他不走,非要打这场必输必死之仗!只要他投降,我就不杀他,也不搞什么大屠杀了。以胜谋和。哈哈!好主意啊!”

秦霄看着李隆基一副喜滋滋的样子,微微笑了,心里暗自道:李邵固,你这辈子就甭想回突厥了,乖乖的在新罗给我守着吧……

平壤大战一个月后。

不出秦霄所料,新罗王金兴光,带着所有的王族宗嗣和残余的万余兵马,到平壤城来请降了。兵马自然是都被除了武装暂时关押了起来,新罗王也被“请”到了皇帝行宫内。

李隆基身着衮冕皇袍,高高在上满副威严的瞪着金兴光。

金兴光四十余岁,生得有些肥胖,略略透出一副病态。只见他将王袍脱了去,只穿着一身白色的睡衣,用麻绳将自己捆缚起来,跪在堂前头也不敢抬起。

李隆基看着金兴光这副样子,满意的冷冷笑了笑,沉声道:“台下何人?”

金兴光的身子微微一抖,颤着身子用不太流利的汉话说道:“罪臣金兴光,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哟,这不是新罗王么?”

李隆基鼻子里哼了一声,冷冷道:“你胆子不小啊!居然率众反叛!你可知道,我大唐律法里,反叛是十恶罪之首,你居然也敢干这样的事情!你难道忘了,新罗是大唐属国,当尽人臣之礼。你这样反叛,就是悖逆律法祖宗,万死不可偿其罪!”

秦霄就全副披挂地立在一侧,听着李隆基这几句吓死人的话,看着金兴光一阵发抖的样子,一阵畅快的冷笑。

金兴光趴跪得几乎全身挨着地了,哆嗦的道:“陛下明鉴!逆贼高文简借助原突厥可汗默啜的帮助,篡夺了新罗实权,掌握了天下兵马。罪臣……罪臣无能,根本无法节制于他。而且他反叛的时候,罪臣全无所知,也无法进行劝阻!当罪臣知道消息的时候,已经是高文简兵败榆关退守平壤了。当时罪臣就带着全部家小从金城出发,誓以死明志,不与奸人高文简为伍!今日得幸皇帝陛下亲征剿灭了高文简,罪臣心中快慰,于是自缚前来请罪。肯请陛下降罪赐罪臣一死!”

“呵,你还是来求死的?”

李隆基一声冷笑:“金兴光,朕是大唐的皇帝,难道还要你教我该怎么做事么?你该不该死,自然还有大唐的律法来裁处,轮不到你来指手划脚。刚才你所说的,也就是一面之辞,朕暂时无法信任。朕要将你押解到长安,让大理寺定处!”

金光光趴在地上,喃喃道:“罪臣……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心里清楚,李隆基将他绑到了长安,他这辈子是别想再回来了……新罗,就这样彻底地葬送在他手里了!

秦霄看着金兴光被几个兵士拖了下去,心里一阵痛快,暗自想道:这一刻,就是历史了。新罗的王,被大唐的皇帝塞进了囚车带去长安……开始消失吧,棒子民族!

秦霄看向李隆基,只见他眼神里也满是自豪和爽快。

二人会心一笑,心照不宣。

新罗王率王族投降的消皇,瞬时传遍了三军和平壤城,众人无不惊愕,新罗的许多百姓都开始哭天抹泪哀号国破家亡。

秦霄铁冷着心,不为所动,心里想道:历史从来就是这样的。沉重,血淋淋。每一次褪变,都是很痛的,也是必然的。

事情演变到了这份上,秦霄当机立断对李隆基建议道:“现在,要马上向新罗派驻军。我建议,以副帅李嗣业为主战,李邵固为副将,率兵三万,进驻金城;平壤这里,以桓子丹为军将,李为印为副将,率兵两万镇守。”

李隆基虽然听出了一些意思,但仍然问道:“那我呢?”

秦霄微微的笑了笑:“你身为皇帝,怎么为了新罗这一块弹丸之地久久停留?想来现在已经是七月,你离开长安也有快半年了。是时候回去了。”

李隆基不动声色地问道:“那你呢?”

“我当然跟随皇帝陛下一起回长安了。”

秦霄笑道:“你之前不是还说过,让我和姚崇等人处理新罗的善后事宜么?他是当朝阁老日理万机,自然不能来新罗。那只好我去长安了。”

李隆基听得心中一动,不由得反问道:“你要是去了长安,新罗、辽东这里怎么办?”

“很好办啊,这里有的是人管事。”

秦霄十分轻松地说道:“这些日子以来,我一直跟在你身边,也没处理什么事情,但这边照样运行得有条不紊。于是我算是想清楚了,我秦某人,并不是不能少的。幽州有姜师度,饶乐和松谟有张九龄,营州有宋庆礼,金梁凤去了渤海国。各路驻军现在都安排得很妥当,将领一流,训练一流,战斗力天下无敌。大唐东北这边,已经是安如磐石。唯一还有点变数的地方,就是新罗。但有李嗣业和桓子丹在这里带兵驻守,相信短时间内问题不大了。只要回朝商议出了一套妥行的方案来治理新罗,那么,一切就都搞定了。”

李隆基满是有些不解的看着秦霄,疑惑道:“你怎么……突然一下想要离开辽东?我记得前不久,你还说过要打完了新罗提兵北上,解决靺鞨,彻底消灭突厥的?”

秦霄笑了一笑,说道:“就算是我回了朝,这些事情一样可以办下来么。张九龄和金梁凤,完全可以办成这些事情。用不着我再亲力亲为了。”

李隆基也笑了,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好吧,过几天,我们一起回长安!”

秦霄十分轻松地笑了起来:“那……微臣就多谢陛下了!”

李隆基呵呵地笑:“少来!我还不知道你心里想什么?忙累了一两年,也是时候让你歇歇了。再者,你也想你的老婆孩子了,不是么?”

“呵呵,可不是么!”

秦霄也哈哈大笑起来。二人互递一个眼神,心照不宣的各自一阵轻松。

第七卷 盛唐风流

结局篇 梦里长安,绝世温柔窝(一)

八月金秋,月圆如盘。

已经喝得七八分醉了的秦霄仰起头,举杯对着月亮举了举酒杯,心中喃喃说道:“仙儿,婉儿,我的好老婆、好孩子们,今日是中秋月圆之夜,你们也像我一样的对着月亮寄送着思念么?我分明的感觉到,有一股淡淡的哀愁和温暖,透过月光渗进了我的心里……”

身后的李隆基呵呵一笑:“想不到啊,睥睨千军杀人如麻的大元帅,居然也是一个这么浪漫的男人!”

秦霄笑了一笑也不去搭话,轻抿了一口杯中的酒。

李隆基也拿了一杯酒站了起来,踱着步子走到了秦霄的身边,仰头看月轻声说道:“大哥……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情形么?”

“当然。”

秦霄微笑,说道:“再过四五个月,就十年了。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啊!当时,我们都还不到二十岁。我呢,就想着当个武状元了出风头;你呢,整日诗辞酒画鲜衣怒马。有谁能想到时隔十年之后,我们能在新罗的土地上举杯对饮?”

“错了。”

李隆基笑道:“现在都已经过了辽水,快到榆关了。这里,已经不是新罗故土,是我大唐境地喽!”

“哦?呵呵!我还真是有些糊涂了!”

秦霄笑道:“想来从平壤出发都快一个月了。看到辽东这一带安定无事,我这颗心也算是放下来,可以放心离开了。”

“嗯,我看着也挺放心的了。剩下的这五万大军,就交给郭知运吧。等过了榆关,我们就能加快速度赶往长安了。”

李隆基说道:“我看你。还真的是归心似箭啊!”

秦霄呵呵的笑了笑,眼睛都眯起来了。想想临行时的情景,还真是感慨挺多的。李嗣业和桓子丹这样的亲近之人就不用说了,就差抱着秦霄地大腿不让他动身。数万唐军将士,尤其是虎骑师中军将士们,更是依依不舍不让秦霄离去。就连李邵固和李为印这样的契丹大将,也舍不得秦霄离开。一个送别宴,却是开了三次才算让秦霄脱了身。

军人,热血男儿啊!一起过命的交情,哪里是那么容易割舍的。在战场上流血也不流泪的汉子们。包括秦霄在内,也因为这一场离别个个哭得像孩子一样,有时还抱着头痛哭。李隆基亲眼目睹这些场景,也是感慨得唏嘘不已,陪着掉了许多感动的眼泪。

临行之时,秦霄对李嗣业和桓子丹交待了又交待,一定要恪尽职守不能有丝毫懈怠。居安思危练好兵马,另外还要随时做好准备还要北上打硬仗狠仗的。除此之外。秦霄将李光弼这个新收的义子,也交给了桓子丹。

秦霄对桓子丹说道:“当年你到我身边的时候,我也就只比你大几岁而已。你却尊我为师父长辈。如今,我也将李光弼交给你。这孩子。就是为了战场而生的军人。记得,好好调教他,就像我当年对待你一样。等他到了十八岁。就让他去考武状元。考不上,就不要来见我秦霄!”

这席话。是秦霄当着李光弼和桓子丹二人说地。小小年纪的李光弼将这些话记在了心坎儿里,暗暗的卯足了力量。朝心中那个辉煌的目标努力而去。

边关,战场,是最煅炼人的地方。如果将李光弼带回长安,难免被那里奢华富丽的气氛感染,因为秦霄自己的关系而变得容易出头,从而变得懈怠和懒散。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如果一直将他放在军队里煅炼,一个本就基础不错地孩子,那就容易成才了。

这也算是完成了李楷洛的心愿了吧,那个在李光弼八岁的时候就把他塞上马背地男人……也为了秦霄心中那一个心结:李光弼,本就该是大唐的名将么!既然他遇到了我秦霄,只应该变得更出色才对!等他凭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