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流武状元-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隆基脸色铁青目光黯淡,略略瞟了秦霄一眼,冲他一挥手,自己就头也不回的朝明德殿御书房而去。秦霄默默的跟在他身后,跟着一起进了书房。高力士迎上来,李隆基咬牙切齿一般的吐了几个字:“去叫张九龄!”

高力士浑身一抖,拔腿就朝崇文馆跑去。

进了书房。秦霄刚刚反手带上门,李隆基就发疯一般的一胳膊扫上了书桌,将上面的笔墨纸砚和一大堆书全部扫到了地上!

唏里哗啦地一阵混乱大响!

紧接着,他像只发狂了的野兽一般,搬起屋中一切可以砸的东西,发疯一般的砸了起来!

古董花瓶、玉器麒麟、松石酒杯、花盆根雕、古琴玉笛,全部一股脑儿的摔到了地上,一阵碰碰的巨响。

秦霄漠然的站在一边,静静的看着李隆基这些举动,时不时的抽身略躲一下飞溅而来的墨汁和碎片,心里暗自想道:太平公主,你真地没救了……这些东西砸下来,李隆基心中对你仅存的一些恩义和念旧,也就荡然无存了!

从李隆基的动作表情上看,他的确已经是出离的愤怒了!眼前若有太平公主出现在这屋中,他必然会不顾一切的冲上去,将她撕作碎片!

张九龄来了,静静的站在门外,听着屋里一阵砸得巨响,闷不吭声,等着李隆基发泄完毕。他从来还没有见过,一向风流俊雅的临淄王、楚王、太子李隆基,在得知自己要当上皇帝以后,却会如此的狂怒,简直就是变了一个人。

李隆基终于没有力气了,像堆烂泥一样地坐倒在了椅子上,看着屋顶喘着粗气发起呆来。秦霄轻轻的拉开门,让站在门外的张九龄进来。二人踩着屋中一堆杂乱的物什,缓步走到了李隆基桌前——“太子殿下……”

“别叫我太子!”

李隆基信手一挥,仿佛又要激动起来:“你们莫非不知道么,我就要当皇帝了,皇帝!皇帝!皇帝知道么?”

李隆基的声音越来越大,仿佛很兴奋的表情,语调中却满是凄怆与愤怒。然后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瘫坐到椅子上不动了。

也许别人不会理解,当皇帝了还不好么,用得着这样?

可是秦霄与张九龄明白,李隆基这是被逼着上台,李旦也是被逼着下台的。父子二人,就因为一个女人——一个女人的缘故,居然做出了这种贻笑天下的事情!

东宫与皇庭相冲,不废东宫,却是皇帝退位——这件事情如若传出来,反倒成了他李隆基无礼逼宫一般!

皇威何存?

以孝着称的李隆基,颜面往哪里摆?更何况,还是因为一个女人咄咄逼人,父子二人齐齐让步!

秦霄和张九龄都静静的站着,心里的滋味也都极是复杂。

过了许久,二人都要站得有些发僵了,窗外的天色也有些暗了下来。李隆基终于轻轻的动弹了一下也有些僵硬了的身子,清咳了一下,无力的说道:“你们也都找个地方坐下来吧……我这里有蜡烛,点上。”

张九龄对书房相对熟一些,马上四下忙碌起来,点亮了蜡烛,搬来了两张椅子。

二人坐了下来,李隆基对外面叫了一声:“力士,弄几杯茶水进来。”

很快,高力士亲自奉了三杯茶水进来,然后灰溜溜的退了出去,反身关上了门。秦霄透过门缝朝外看了看,郭子仪一身戎装的亲自在外面巡视,明德殿前千名铁甲围得水泄不通。

李隆基拿起茶杯喝了几口,终于正眼看向秦霄和张九龄,一脸的落寞和苦笑说道:“这真是一场闹剧!”

张九龄马上说道:“殿下,事到如今木已成舟,就不必为以前的事情烦恼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将皇权过渡,殿下顺利登基。”

秦霄赞许的一点头:“同意。”

李隆基闷闷的长叹了一口气:“好吧,我明白了。该发的火也发了,我将你们二位请来,就是细细的商议一下,究竟用一个什么样的办法,去解决眼下的危机?”

张九龄看了一下秦霄,然后说道:“有大都督坐镇皇城御率司,相信太平公主不敢有何异动。”

秦霄一撇嘴:“难说,成不成是一码事,敢不敢,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李隆基眉头一皱:“你的意思是,她真有动手的打算?”

秦霄还是那副表情:“难说。”

李隆基郁闷的一拍桌子:“怎么又是‘难说’?那好吧,我换个方式问,如果她动手,你有几成的胜算。”

“只是‘如果’的话……”

秦霄毫不退避的直视着李隆基:“六成胜算。”

李隆基眉头拧得紧紧的:“为什么不是十成?”

秦霄挑嘴冷笑:“天下间没有十成百分百的事情。我说六成,其实还是乐观估计,怕吓着你。其实最大的变数,还是在朝堂之上,比如说,皇帝的意思。殿下,先说一说吧,皇帝是怎么表态的?具体现在是个什么样的情形?”

第350章 非流血,不能洗刷这晴日之下的污秽

秦霄的话,无疑是触到了李隆基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李隆基将腮帮子咬得紧紧的,原本俊雅的面庞,也变得有些扭曲甚至是狰狞起来。然后满是愤懑和伤感的说道:“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我父皇那种表情。”

“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他说,为了大唐天下安危,甘愿退位,让位于太子隆基。”

“当时,整个朝堂之上的人,都快要疯了。”

“太平公主也要疯了。她忘记了自己是臣子,突然就从地下跳了起来,连连叫嚣‘陛下万万不可’。”

“父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坚决而果断。他宣布了一些关于禅位的事情后,就只说了一句‘朕意已决,勿复再言’,就宣布退朝。”

李隆基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我到了父皇的书房,发现他仿佛一日之间老了十余岁。在他的身上,只剩下了满身的疲惫和伤感。他对我说,‘三郎,你是天下需要的明君,父皇无能,就将这副烂摊子交给你了。你就遂了父皇的心愿吧,别非要等到在我的灵枢前继位。’”李隆基连连的用拳头砸着桌子:“你们说、你们说,我能怎么办?我有什么选择的余地?父皇退位自称太上皇,每五日上朝一次,处理军国与民政大事。我就是当了皇帝,还是跟当太子一模一样!满朝重臣、军队要员,全是她太平公主的人!她不仅原封不动的当她的镇国太平公主,依旧参军、政大事,三品以上官员任免不关我的事,依旧全由太平公主与父皇参同解决。父皇还要我给她加食邑、加赏赐——她的府里,已经比国库还要充盈!她地羽党。可以轻易的左右任何一件朝堂大事!她手下的军队,可以瞬时洗平长安城!我这个皇帝有什么意思?有什么意思呢!”

张九龄略皱眉头,缓缓的吁了一口长气:“殿下,请冷静!邪不胜正,自有解决的办法。”

秦霄静静的、冷冷的看着李隆基,一言不发。

李隆基也似乎发现了秦霄地一丝异样,不由得说道:“你干嘛这样看着我?你的主意不是最多的么?你不是给我担保过。让我东宫不失么?为什么事到如今,你一句话也没得说了?”

咄咄逼人!

秦霄还是一如当初那样看着他,缓缓说道:“我在等你,冷静下来。”

李隆基恍然一惊,身上轻轻的打了一个寒颤,点点头道:“对,你说得对……这气头一上来,我似乎将你以前跟我说过的话。都忘掉脑后去了。”

张九龄疑惑的看着秦霄:“大都督曾说过什么?”

“也没什么,只是早早就分析过一下,太平公主必败。”

秦霄淡然说道:“首先,殿下就必须要有必胜的信念。如果连信念都没有了,只看到眼下的困难和危机,那就什么也不用提了。必须看到希望和楔机,这样才会有翻盘取胜地机会。”

张九龄也点头道:“是啊!殿下。大都督言之有理。殿下是皇家正统,太平公主只是弄权宠臣,怎么可能凌驾到皇帝的头上去呢?她要当第二个女皇,这已如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算她有这份能耐和实力,却也是有违天道的!逆天而行其必败亡。九龄对大都督的话深表赞同!”

李隆基连连点头:“对!不管形势如何恶劣。我们也要有信心,不能被这只纸老虎吓倒了——不过。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都督,你给我分析一下,眼下的局势究竟如何。尤其是长安城中军队的情况。”

“好,马上。”

秦霄微微一笑。知道那个冷静果断雄才大略的李隆基又回来了,于是拿过了一副纸笔。一边写画一边说道:“这是整个长安城。九门,九个守城将,有六个是太平公主地心腹,我今天已经细下查看过了。一旦事发突然,他们就有可能大开城门,将驻守在外面的上番府兵放进来滋事。长安城外东、西、南三方,共有九万余上番府兵,其中大约有五万人马,是太平公主的铁杆亲信。整个南衙,几乎都在太平公主掌握之中。”

李隆基皱眉点头道:“所以她这次从太原回来后,才这样有恃无恐,原来早早做下了安排和部署,调整了长安的军力配备。这么一说起来,郭元振也难辞其咎了?”

“不,不关郭元振的事情,甚至跟南衙都督薛崇简也扯不上什么关系。”

秦霄说道:“太子可能对朝廷安排上番地军务不是太了解。这些从地方调来的府兵,都是有规律地到长安来上番。太平公主很精明,她只是在各个折冲府中安插亲信下去,然后她的这些人,纷纷到长安来上番。郭元振和薛崇简都不是神仙,这些人还没有来的时候,怎么可能知道他们是太平公主的亲信?于是,太平公主就挑了一个最佳的时机来上书弹劾太子。这个时机,就是现在。现在这时候,上番地府兵当中,她的人所占地比例最大。可以看得出,这其中少不得有窦怀贞在帮她支招。窦怀贞参核军国大事,哪一府来上番,他必然了如指掌。然后太平公主瞅准时机,利用各种手段,将这些人收罗到帐下。”

“好阴险的手段!”

李隆基恨恨骂道,不由得又惊奇起来:“你又是如何知道这个中缘由的?”

秦霄微微的笑了笑:“别心急,听我说完下面的话,殿下自然就明白了。刚才说了南衙,整个长安九门,几乎全在太平公主掌握之中,要想解决这个状况,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李隆基和张九龄异口同声问起来。

秦霄说道:“请得外援进京!”

李隆基顿时懊丧不已:“我没有亲信的领兵将军呀!”

“有!”

秦霄斩钉截铁。

“谁?”

李隆基和张九龄疑惑不解。

“张仁愿!”

秦霄果断说道:“太平公主对这个军功赫赫的大元帅甚是忌惮,前番在朝廷之中口出秽语诽谤于他,相信这些话已经传到了张仁愿的耳朵里。张仁愿虽然与殿下关系平平,可是当他听到这番话以后。不由得他不将立场转变到殿下这边了。”

“对呀!”

李隆基顿时一拍拳:“这真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呀!不用我去笼络,自然会有人帮我!”

张九龄也有些兴奋起来:“照大都督这么一说,张仁愿还真的可能成为一支勤王之师!他刚刚从北庭都护府回来,任左卫大将军,率领左卫驻守在洛阳。”

“洛阳离长安不近也不远,急行军两日一夜足矣!”

秦霄一边说。

一边在纸上画着:“以张仁愿在军中的威望,必定是振臂一挥而应者云集,全盘调动左卫是绝对不成问题地。另外,驻守太原的王易从,他本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