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9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百姓试验来试验去,发现这些纸钞似乎没他们想的那么不堪,拿到市面上去可以跟那些金属币一样,买来东西,而且不会因此降低币值,官府也公开收税的时候,收取纸钞,完全可以抵用新币。

特别是商家们,更是小心,他们多次试验,发现收取的纸钞确实可以拿到银行兑换出新币,渐渐的也就放心了下来,当然推行新币的时候,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有藏钱的习惯,拿到新币之后,并不急于使用,而是储藏了起来,使得大量新发行的新币,很快就沉淀在了民间,无法进入流通领域。

这就造成了新币在市面上流通量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于孝天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是坚持一条,那就是确保这些币值不会出现问题,国有银行必须要有足额的银子储备,而不能擅自超发货币,保持货币的稳定性,特别是发行的纸…币的稳定性。

人们习惯性的把新币留在手里面储存起来,把纸…币尽快的花出去,这么一来就加速的纸…币的流通性和流通量,时间一长,纸…币的币值始终被强有力的支撑着,渐渐的纸…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信任,于孝天相信时间一长,只要保持住纸…币的币值,迟早老百姓会渐渐的习惯于使用纸…币,而不再使用那些金属币。

金属货币虽然保值更好,但是毕竟沉重,不容易携带,随着商业流通越来越快越来越大,南来北往的商旅携带纸…币要比携带金属货币方便得多,各地兑换业务也都全部统一,逐渐的纸…币肯定可以成为市面上流通货币的主力,迟早会把金属货币挤成辅币,只是这需要一个过程罢了。

另外于孝天还下旨,禁绝任何私人钱庄或者钱号钱铺私下兑换新币,规范他们的业务行为,并且要求他们在大中国有银行之中,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方能继续营业,省的他们发生挤兑事件之后垮台,造成民间的混乱。

总之新货币政策的推行,也完善了大中的货币制度,虽然现在推行起来还有困难,但是新货币政策还是得以推行了下去,这对于以后工商业发展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那些工部户部之下花钱的地方,全部都开始使用纸…币,来取代金属货币,还有那些国有工商业以及于孝天原来私有的皇家企业,现如今也最先接受纸…币的交易。

最最关键的还是纸…币推行之后,官方对于纸…币的态度,以前大明发行的宝钞,因为贬值剧烈,到了老百姓手中之后,却无法使用宝钞缴纳税负,连官府都不肯收的宝钞,肯定就立即失去了信用,故此大明时期发行的宝钞,很快便变成了废纸。

但是大中朝在发行纸…币之后,却始终坚持稳定纸…币币值,官府也摆明态度,但凡缴纳税负的时候,以收取纸…币为主,这使得老百姓才会彻底放心下来,既然这些纸钞官府认,那么久没有问题,大不了花不出去的时候,给官府交税用就是了,所以对于纸钞的信誉问题,也就不再那么担心了。

如此一来,纸…币的推广也就渐渐的推行了下去,开始初步建立起了纸…币的货币信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百姓愿意使用或者接受这些纸…币。

可以说在大中朝建立之后,于孝天忙的是不亦乐乎,不停的废止前朝留下的各种弊政,推出各种新政,使得大中朝的发展开始迅速的进入到了一个快车道之中,坐火箭一般的开始发展。

随着吏治的清明,使得原来官场浪费和贪墨情况受到了极大的遏制,也为大中朝的财政支出,节省了大量的资金,于孝天在推行各种新政的同时,也开始将余钱大量的投入到了各地的基础建设之中。

其中兴修水利工程,在崇祯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各处经常泛滥的河道,在这些年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了修缮,而且由地方官府牵头,在农田之中,也大力修建各种水利设施,北方农田之中,则大量的打井。

为此于孝天还着令工部,利用现有的技术水平,亲自设计了一种新式的打井的畜力打井机械,用来取代以前完全靠人力开挖打井的方式。

古代打一口井出来,是相当费力而且相当危险的事情,基本上全靠人力朝地底下挖,直到挖出水为止,期间经常塌方,把挖井的人给活埋在下面,打井是个绝对冒险的行业,搞不好就死人,而且耗费很大。

但是新式的畜力打井机械,却可以让打井这种事情变得简单一些安全许多,这为北方农业抗旱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使得北方农业发展的时候,抗旱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当然这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像这样的小事,于孝天也都在始终关注着,不断的在推行新的政策。

而且为了以后大力发展工商业,在基础设施方面,他立国登基之后,开始大力兴修道路,以前大明年间的官道,因为年久失修,缺乏维护,加之修路技术的限制,使得各地官道的情况非常非常恶劣。

许多官道长年累月的行车,加之缺乏维护保养,简直就成了一条条深沟,不下雨的话上面是厚厚的浮土,下雨的话就成了一条条水沟,根本无法行人或者行车。

于是于孝天在朝中开玩笑照搬了后世的一个口号,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把道路先修好,那么各地就能更快的富裕起来。

至于修路的资金,他下旨让户部想办法拨发,先从北方开始,采用他在台湾岛上的那些修路的方式,先期资金不够,就挑选主要的官道进行修筑,然后随着以后财政状况越来越好之后,再开始修筑更多的官道。

至于修路的人力,则在各地就地征发,但是工程只能选在农闲时候开工,在农忙时候必须停工,只允许在五十里之内征发民夫进行修路,不得长期占用民夫在工地劳作,另外也不许各地官府,让民夫自备口粮,就算是不给民夫发放工钱,起码也要供应他们在工地做工时候的粮食供应,让他们吃饱干活。

虽然这么做老百姓赚不到钱,但是作为商业意识很差的普通百姓们,在农闲的时候,闲着也是闲着,虽然闲着的时候,吃得少吃的不好,一天两顿总是免不了的,就算是只喝粥,也是要吃自家的粮食的。

现在官府征发他们在农闲之时去修路,虽然他们要付出劳动,但是这段农闲的时间里,他们却可以在筑路工地上,免费吃饭,不用吃自家的粮食,这就为他们自家节省了一些粮食,这比起前朝时候,官府动辄征发劳役,还要他们自己出粮,已经让他们感到待遇相当不错了,就算是付出和收入完全不成正比,仅仅是一天可以在工地上吃两顿饱饭,也已经让他们很是满足了。

而且在公敌干活,吃的是实实在在的干饭,基本上可以管饱,比起在家喝稀粥要强的太多了,所以老百姓单单只奔着这口饱饭,也愿意去工地上干活。

所以其实这个时代,修筑道路和河道,真正投入的资金并不是非常大,地方官府主要付出的只是一些粮食和一些工具,修筑道路的用料也是就地取材想办法解决,成本并不是很高。

甚至各地还出现了一些原本让每家每户只出一个劳力,到筑路工地上做工,但是一些穷人家为了省下自家的口粮,居然把家里面用不上的劳力都赶到了工地上去干活,只为了工地上免费提供的两顿饭,可以吃饱,还能省下他们自家的口粮,可见得老百姓在这个时代,日子过的还是相当的饥苦的。

就在于孝天登基称帝的第三年开始,也就是承天三年的时候,随着大中朝内地各地局势基本上完全平靖下来之后,于孝天下旨开始扩编海军,让这些年来始终都处于绝对配角的海军终于迎来了他们的春天,开始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之中。

从崇祯十二年底于孝天下令开海禁之后,中国沿海的海上贸易活动就开始发生了井喷式的发展。

大量的商贾开始把资金投入到了通海贸易之中,有人开设工坊生产各种可供出口贸易的商品,也有人把资金投入到了建造海船招募水手出海贸易的投机之中。

这也就带动了整个中国沿海一带的造船业的爆发式增长,原来已经因为大明二百多年禁海政策,导致的中国造船业严重停滞甚至倒退的情况,短短几年间就得到了扭转。

于孝天下旨开海禁,同时也取消了原来对所造船只大小的限制,只要你有钱,船寮也有这技术,想造多大就造多大,但是前提是要结实,能承受住海上的狂风巨浪才行。

第一百三十五章兵发马尼拉

于孝天甚至在尚未登基称帝,建立大中朝之前的崇祯年间,已经开始了对澳洲的移民活动,采用招募的手段,甚至是强制的手段,已经朝着澳洲那边的东澳城和西澳城两地,运送去了数千人口,甚至还运过去了两支人数大概各有五百人左右的陆军士兵和海兵,到两地驻守,并且派驻了官员,对当地开始探索和管理。

海军方面在东澳城和西澳城两地,都派遣了五六条常驻的炮舰,作为在当地的海上武装力量,在大中朝建立之后,于孝天更是加大了对澳洲的移民活动,通过强制性的手段,在承天元年之后朝着澳洲移民了过万人之多,并且建立了一条固定的定期航线,每年有十几条到几十条大型海船,来往于大中朝和澳洲两地,源源不断的将新移民…运往澳洲,并且完善当地的管理机构和基础设施。

至于美洲那边,大中朝的海军探险船队,已经在墨西哥和智利等地登陆,并且碰上了在那边的西班牙人的船只,双方发生了冲突,西班牙宣称那边的土地都是他们西班牙的领地,不许大中朝海军探险船靠岸登陆,更不许大中朝海军探险人员在这里圈占领地。

双方已经在海上发生了正面的冲突,小规模的海战打了好几场,但是现在相对来说,大中朝探险船队并不占优势,毕竟他们是后来者,在这边还没有拥有足够的实力,探险船队虽然有自保之力,但是却还不足以靠着他们的能力,驱逐那些西班牙人,抢占他们的城堡,所以几次交手吃了一些亏,甚至出现过船毁人亡的情况。

当承天三年的时候,于孝天在从美洲探险返回的船长口中,得知了这些情况,顿时便勃然大怒,将内阁召集起来,好好的发了一大通脾气。

内阁的大臣们对于孝天突然间发这么大的火,开始的时候有点莫名其妙,但是于孝天随后开始给他们讲起了有关吕宋的事情,把以前吕宋和中国前朝的关系,以及后来西班牙人如何控制吕宋,又如何建立了马尼拉城。

于孝天重点对内阁大臣们讲述了在前朝万历年间,大概是万历三十一年或者三十二年的时候,西班牙人在马尼拉发动了一次惨绝人寰的对当地华人华商的大屠杀,受难华人高达三到五万人之多,只因为他们发现当地的中国人太过勤劳能干,数量也太多了一些,担心当地华人会取代他们对吕宋的统治,便毫无道理的对当地华人华商举起了屠刀。

而当时万历年间,这件事消息传至大明万历朝廷之后,当时的万历皇帝居然以这些华人都是大明弃民,不足以怜悯,所以对他们的遭遇不管不问,结果大大助长了西班牙人的嚣张气焰,原来西班牙人还干了这件事之后紧张的要死,生怕招致大明朝廷的报复,可是没想到大明朝廷居然会是这种态度,所以以后对于当地的华人华商更是肆无忌惮了起来。

后来西班牙人还试图抢占台湾岛,但是却栽在了当时的于孝天所率的海狼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