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8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你们今天一天,所提出的各种建议,我已经都仔细听过了,也考虑过了!但是我提醒一下诸位,你们考虑的事情是不是稍微有点狭隘了一些?

我来问你们一个问题,当建奴破关南下的时候,你们考虑过没有,我们在南直隶动手,这天下舆论的问题?”

于孝天说完这句话,扫视了整个大厅之中,所有在座之人了一遍,脸色显得颇为冰冷。

他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舆论?好像他们今天讨论的是如何取天下吧!这跟天下的舆论有什么关系?

但是作为参谋出身的林易阳等一众读书人,在听到了于孝天的这句话之后,立即便出了一身冷汗。

舆论!对,就是舆论!刚才他们热火朝天的商议了一天,拿出了一个趁着建奴入关南下大掠的机会,直接起兵宣布造反,直取南直隶,将南京城攻下,这个提案确实在军事上有很强的操作性,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考虑到天下人在这个时候的感受如何。

建奴目前恐怕是大明上下人等,最为痛恨的了,所有人都在心中既鄙视建奴,称其为东虏鞑子或者建奴,也有人称之为后金,但是现如今建奴立国,皇太极面南背北登基称帝,却极少有人称之为满清!

原因为何,大家自然心知肚明,建奴如果年纪入关大掠,这个时候肯定天下震动,而于孝天选择在这个时候突然发难,率部直入南直隶,直取南京城,无疑等于是在配合建奴的行动,这么做铁定马上会招致天下人痛恨。

而天下的话语权,目前可还是在那些读书人的手中,别看他们大多数人手无缚鸡之力,但是这口水喷出来,可是也能左右天下人的舆论,足以把人给淹死了。

这时候如果于孝天起兵谋叛,不管先打两广还是先打浙江,抑或是直取南直隶,都无疑是昭示天下,老子就是趁着建奴破关,趁机想要大明的命的。

到时候那些读书人便立即回对于孝天口伐笔诛,把于孝天骂为国贼,这些读书人是可以左右天下舆论的,老百姓听他们怎么说,肯定也会跟着怎么说,到时候就算是于家军取了南京城,恐怕一下子名声也会被这些读书人彻底搞臭了。

这对于今后于孝天取天下之后,该如何治理天下,将会造成巨大的声誉上的污点,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今后于孝天治国的事情,因为这个污点,肯定会有很多人认为,于孝天胜之不武,骂其为国贼,到时候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恐怕全国范围之内,会有不少人揭竿造反,要光复大明。

所以这个提案,表面上来看,似乎很美,可是一旦按照这个计划实施的话,就算是取得再大的战果,却损失了于家军和于孝天的名声。

这一点在白天的时候,所有人都不自觉的忽略了,根本没有考虑这方面的事情。

现如今于孝天一提这个问题,一些人立即便想到了其中的关节,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但是还有一大部分人,却稀里糊涂,尤不知错在什么地方,这舆论和打南京又有什么关系,毕竟他们这帮人一直以来,都认为拳头大说了算,习惯性的只知道使用武力,却对于舆论的问题,很少关注过。

鲁通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立即站起来躬身说道:“主公,是我等疏忽了!还好主动及时点醒了属下,否则的话我等犹自还被蒙在鼓里!”

说罢之后,于孝天点了点头,对鲁通说道:“好!你现在明白也为时不晚,但是问题是还有很多人不明白,你就先给他们说道说道吧!”

于是鲁通立即接令,站起身面对厅中诸人,洋洋洒洒的解释了一番,这一下所有人都总算是明白了过来,暗呼惭愧,可是不打南直隶,又该打什么地方呢?顿时大厅之中变得鸦雀无声了起来,所有人都再次把目光集中到了于孝天背后的那张地图上面。

于孝天站起身,对众人再次说道:“我来问你们,假如我们先出兵直取南直隶,那么对于大明乃至是建奴,会导致什么事情发生?”

林易阳想了一下之后,立即答道:“假如我们先取南京的话,北方官军以及京师立即会粮饷断绝,官军可能会很快崩散!

而建奴很可能会趁机,收降大批官军,甚至于可能直接将京师取下!”

于孝天点点头,让林易阳坐下,面色沉重的说道:“虽然我于某有取天下之心,但是我却没有忘掉,我还是华夏子民,还是一个汉人!

而建奴乃我华夏之大敌,此獠不除,迟早是我华夏民族的寇敌!你们白天的提案确实不错,这么做我们确实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大明基业彻底摧毁,置大明于死地!

可是这么做却带来了什么?建奴将会很可能趁机攻取京师,收降大批北方官军,驱使这些官军为之所用,成为他们驾前的虎狼!

就算是我夺取了整个江南又能如何,恐怕到时候建奴铁蹄已经横扫江北,难不成我于某要效仿当年的宋高宗,搞出一个南北分治的局面,和建奴划江而治?

就算是我不效仿当年赵构小儿那样,决意继续挥师北上,剿灭建奴鞑子,可是到时候建奴却已经羽翼丰满,想要将其再彻底剿灭,不知道又要花费多大的力气!

另外建奴凶顽,绝不知什么叫做仁政,一旦北方被其所控,那么将会有亿万华夏百姓,落入他们手中,将要承受他们铁蹄蹂躏!

就算是今后我等挥师北上,最终在付出巨大代价的情况下,把建奴剿灭,但是到那个时候,恐怕现如今已经是千疮百孔的北方,会被建奴糟蹋成赤地千里,又有多少华夏子民,将会沦为建奴屠刀之下的厉鬼?

难道我们这么做,就可以安心吗?这么做,可以对得起那些北方无辜的百姓吗?

于某扪心自问,恐怕是无法做到心安理得!

所以既然我于某要造大明的反,但是我于某也必要站在道义之上,让天下人知道,我于某并非只为了有朝一日黄袍加身,才兴兵造反的!

而我于某造反,乃是为了这大明千千万万的百姓,所以才怒儿引兵造反!大明朱家不能治天下,那么我来!大明朱家不能保境安民,那么我来!大明朱家无能驱逐鞑虏,那么我来!

所以你们提出的直取南直隶这个方案,我不同意!也绝不会这么做!让天下人骂我为国贼!”

大厅之中众人听罢,都陷入了沉默之中,良久之后,孟飞皱着眉起身对于孝天敬了个军礼,然后开口问道:“主公!既然这个时候这也不能打,哪儿也不能打,那么难道咱们要错过这个时机,待到建奴出关之后再动手不成?”

于孝天翻了翻白眼,扫了一眼孟飞,脸上露出了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挥挥手让他坐下,开口说道:“谁说我要等建奴出关之后再动手了?”

众人听罢之后,险些绝倒,各个心道,既然刚才您老都已经说了,不能打南直隶,那么也肯定不能打浙江,更不会去打广东了,难不成去打江西?可是打江西跟打其它地方又有什么区别?大家都被于孝天给闹糊涂了,一脑门子官司的看着于孝天。

于孝天冷笑了一声道:“我是说不能打南直隶,但是我说过不能打北直隶,直取京师了吗?”

众人听罢之后,哄的一下就乱了起来,刚才白天的时候,他们只顾着讨论,先在南方动手,最远也不过只是想过,直取南京城,这是一种思维定式局限了他们的想法,因为福建地处南方,是海狼的老巢,海狼起兵造反,理所当然众人都只顾着考虑,就近下手,却根本没有人想过,干脆直捣黄龙,直取京师。

现在于孝天突然石破天惊的说出了要直捣黄龙,众人顿时都被震蒙了。

(感冒加腰疼,感觉快挂掉了!今天出门一趟,跑的稍远了一些,估计很晚回来,下一章更新晚一点,大家多多包涵!顺便再求月票!)

第一章火帽

崇祯十一年秋,总督洪承畴、陕西巡抚孙传庭等官员的指挥以及大明各路官军联合进剿之下,原本纵横数省之间的各路流民军开始被压制了下去。

许多流民军被官军剿灭,或降或散,剩下的也被挤压回了陕西和四川、湖广交界一带,活动区域被极度压缩,已经不复当年的那种盛况。

但是各地却还是在不断的冒出新的乱民,自发聚集在一起,和官府作对,不断袭掠村镇,甚至于攻打州县城池。

但是整体上来说,这段时间流民军的情况却并不乐观,流民军的几路主力,在官府的压制之下,没有了当年纵横来去毫无顾忌的那种盛况了。

所以大明朝野上下官员对于未来的形势,更加开始抱有一种乐观的情绪,甚至于连很长时间都难见一丝笑容的崇祯,这段时间脸上的表情也轻松了许多。

在很多人看来,只要再有半年时间,差不多就能将这些各路流民军彻底剿灭,就算是剩下一点,也已经不成气候,不足为虑了。

这个时候崇祯开始紧锣密鼓的和众臣商议起了下一步该怎么对付于孝天的问题,虽然关外建奴始终对关内虎视眈眈,甚至于几次攻入关内在京畿一带大掠,可是大明上下人等,绝大多数人不知为何,却始终对建奴持有着一种蔑视的情绪。

很多人其中以南方人为主,私下里认建奴虽然猖獗,但是毕竟只是癣疥之疾,其奴酋皇太极虽然现在在辽东面南背北登基称帝,成立了个什么大清国,可是辽东乃是关外苦寒之地,大明如此广大的疆土,岂能不是他们的对手?

所以文武官员,多认为襄外必先安内,唯有先将流民军剿灭,然后剪除于孝天这个大明这个心腹之患之后,再重新调集大批官军北上,迟早定能将建奴剿灭,克复辽东。

这么一来,一场针对福建于孝天的大战,似乎已经弓在弦上的架势,只待中原几省这边对流民军的清剿一结束,马上就会开始动手一般。

各种有关朝廷要征讨于孝天的消息,从京师以及各地雪片一般的飞到了福建,落在了于孝天的案头。

但是于孝天却丝毫不为所动,看一眼之后,直接就丢一边去了,好像跟他完全没有关系一般。

但是实质上在崇祯十一年中旬之后,海狼所有的部门,都已经转入到了战时的状态,特别是有关兵工方面的工厂作坊,全部都增加了人手和机械,停止了所有非战争产品的生产,开足了马力,开始紧锣密鼓的大干了起来。

而且在七月间,于孝天还得到了一个工业部门送来的利好消息,并且收到了一件他梦寐以求的产品样品。

于孝天拿着这一批样品,嘴巴都险些乐歪了,这一批样品,是一个个黄橙橙的小铜帽,这是海狼工业部门,正式试制出的第一批火帽。

早在几个月前,海狼工业部门,在于孝天的亲自参与之下,已经搞出了硝酸,硝酸被生产出来的第一个用途,便被于孝天下令,拿去研制这种火帽。

火帽里面装的是雷汞,雷汞的研制出了一些问题,甚至于出了不少次事故,而且其中两次还是大事故,这时代的人对硝酸这种东西完全没有认识,对其进行硝化反应的危险性更是没有任何认知,所以操作者往往进行野蛮操作,结果不出事故才怪。

就算是于孝天一再提醒这方面的人员,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甚至于亲自给他们制定了试验步骤和规范,可是依旧挡不住这帮家伙蛮干胡来,这么一来不死人才怪。

直到这帮人彻底认识到做这种事情的危险性之后,这帮家伙才知道什么叫做小心,接下来的事故率才算是被降低了下来,单单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