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8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郑一官这个时候身在桂林授官,没有在钦州湾之中,所以侥幸得以逃了一命,但是在此不久之后,郑一官得知手下全军覆没之后,挂印而去,从此不知所踪,再也没有人见过郑一官。

后来对郑一官有很多传言,有的人说郑一官是被于孝天派人暗中绑架杀掉了,也有人说郑一官心知手头已经无兵无卒,自知罪孽深重,不敢再留在广西,化妆成了一个商贾,出海下了南洋,后来逃至了暹罗隐姓埋名定居在了暹罗。

但是也有人说郑一官被于孝天搞得一文不名之后,不甘心失败,隐姓埋名化妆到了围头湾,试图刺杀于孝天,但是事败之后,被于孝天的亲卫击杀。

更有人说后来郑一官投靠了红毛人,到了巴达维亚当了个通译,总而言之,没有人真正说得清楚,郑一官到底最后落得了一个什么下场,这件事于孝天后来也闭口不谈,所以从此郑一官的去向就成了一个不解之谜。

崇祯九年期间,于孝天重新整合了两广海上的各方势力,采取了很多极端手段,打击了两广沿海一带的那些士绅大户人家,两广沿海表面上看来,似乎平靖了很多,但是却又新生了几股大股海盗,继续在两广一带活动。

而这些海盗装备精良,不单单只在海上活动,而且还经常性的会侵入陆上,甚至还会深入两广内地很深的地方,袭击一些大型的庄堡村寮。

在这一年之中,两广一带起码有数百名劣绅土豪,要么是家园被毁,要么是莫名失踪,要么就是莫名被暗杀,在两广一带掀起了一场有针对性的腥风血雨。

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人最终是为何遭此劫难,搞得整个两广一带的许多乡绅是人人自危,甚至于许多乡绅连家门都吓得不敢出,整日里躲在自家的深宅大院之中祷告,祈求苍天保佑。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于孝天通过这种手段,始终迟滞着整个两广沿海的所谓剿匪进程,通过养贼自重的办法,不断扶植一股股新生海盗势力为之所用,并且通过所谓的“海盗”袭掠,来把势力逐渐渗透到了两广各地,特别是沿海一带之中,彻底将两广沿海控制在了他的手中。

而最重要的是他通过平定两广沿海的海盗,彻底将整个南方的海上控制在了他的手中,在这场平叛的活动之中,于孝天不单单只是在和各方海盗势力在进行战斗,同样于孝天也在挑战这么多年来两广一带形成的黑暗秩序,彻底切断了很多地方官府和士绅土豪们和海盗之间建立起来的那种暗中合作的关系。

他这样的行动,无疑挑战了不少人的底线,触动了不少人的实际利益,令很多既得利益者对他非常不满,也针对他采取了不少抵制的措施。

这些浮出水面的人,自然也成了于孝天的敌人,成为了他必须清除的对象,而于孝天暂时还身负大明总兵的身份,自然不能赤膊上阵,去把这些敌人进行剪除,所以便只能暗中使用代理人,或者是见不得光的手段,将其一一剪除。

通过这样的毒辣手段,于孝天在两广制造了无数起血案,但是因为组织周密,这些血案发生之后,根本无法坐实在他的脑袋上,自然也就没人拿他有什么办法。

甚至于广西的一个副将,因为看上了海狼控制的一大片甘蔗田以及兴建的糖寮,试图将这份巨大的产业收入他的囊中,最终和海狼集团起了正面冲突,他派兵强行冲入一座海狼集团旗下的糖寮,抓捕杀伤了不少糖寮之中的工人,还把在这里管事之人,抓入军营之中,最终迫害之死。

消息传至于孝天耳中之后,于孝天当即便勃然大怒,派出了一支五十人的特战分遣队,直接前往广西,一夜之间,那个副将的家被人潜入,全家上下除了十五岁以下的孩子最终失踪,其余人等悉数被杀。

而那个广西的副将闻之消息大哭,带着亲兵赶回家中,但是在回家的途中,遭到不明身份的人员阻击,乱枪齐发之下,这个副将被打了一身窟窿,当场身亡,手下亲兵也死伤惨重,至此这个副将举家灭门。

这件事后来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就连一直支持于孝天的熊文灿闻之都大为震怒,要求严查何人所为,但是查来查去,所有矛头都指向了海狼集团,也等于是指向了于孝天,但是却找不到一点证据,证明于孝天是幕后真凶。

唯一可以证明是于孝天指使人干的这件事的证据,就是当时狙杀这个副将的那些不明身份之人,使用的那种射程精度很高的火枪,据说只有于孝天的于家军才能拥有,除此之外再无分号。

熊文灿派人送信给于孝天,质问这件事是不是于孝天所为,但是于孝天一口否认,坚决不承认这件事是他所为,而仅凭现场尸体上留下的那几颗变形的铅弹,就来指证这件事是于孝天所为,显然也不太合适,于是熊文灿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

朝廷方面也听闻了这件事,当然也猜测可能是于孝天所为,但是因为证据不足,崇祯自然不敢轻易对于孝天怎么样。

而于孝天也通过这种暗中的手段,让两广那边的人明白了一个道理,跟谁作对,都不能跟海狼作对,跟海狼作对,就是跟于孝天作对,跟于孝天作对,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雷霆手段,死他们一个是轻的,动辄他们就会被举家灭门。

所以这么一来,当海狼集团在那边立威之后,做事就变得顺畅了很多,但凡他们想要收购哪儿的土地,或者是插足什么产业,当地的那些土豪劣绅们,包括地方官吏们,都不敢与之对抗,只能听之任之。

期间当然少不了一些不甘心自己的利益被侵占的土豪劣绅,于是他们暗中也筹划了不少次针对海狼的敌对行动,包括暗中收买地痞无赖,深夜去放火,暗杀海狼的人员,等等手段,但是海狼集团方面,对这样的敌对行动,从来都没有忍过。

只要海狼集团的产业,遭到了任何形式的破坏,人员遭到任何形式的伤害,那么很快海狼方面便会做出反应。

其实这个时代想要弄清楚这些事情是谁做的,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市井之间只要花点小钱,很快便可以打探到消息,最终弄到情报,查知是谁在暗中指使。

所以主使之人往往在极端的时间之内,便会遭到暗杀或者灭门,有时候海狼报复之惨烈,甚至让人不寒而栗,许多跟海狼为敌的大户人家,晚上睡觉还好好地,天亮之后全家上下,居然没人开门,直到几天之后,才被人发现,这一家人从上到下,居然全部被屠杀在了院子里面,包括他们院中养的狗,都没有留下一只,真可谓做到了鸡犬不留。

而且事后这种事,会自动传开,甚至传的非常远,暗地里有人直接说这事儿就是海狼干的,前因后果都说的是有鼻子有眼的,让人也闹不清真的假的,但是却有效的震慑了那些想要和海狼为敌之人,使之再对海狼集团的产业人员下手之前,自己先掂量掂量,事后的报复他们承受得起承受不起。

(月底了,冲呀!弟兄们,强力火力支援!坚守再前四十名,就靠你们了!多谢大漠笑春风和妖道无为兄弟的打赏!)

第一百八十九章辽东商路

另外经过大半年的初步建设,香港那边的港口基础设施,已经具备了初步使用的条件,而且于孝天也开始在广东广西那边,推行他在福建这边搞的一套办法,对所有出海行商的商船,都开始收取规费。

而且包括福建这边的规费,全部都提价到了每年三千两银子,交钱可以出海,不交钱,嘿嘿,那么你的船出海之后,再回去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虽然这样的规费价格真不算低,但是对于海商们来说,却还是可以承受的,羊毛出在羊身上,交了这钱,自然要想办法赚回来,而这些东西,是要卖给欧洲人或者是南洋一带的人的,所以涨价销售就可以了。

另外以前因为两广一带海盗丛生,海船出海之后,被劫的几率很高,但是现在两广沿海都已经被于孝天的海狼控制,单单是在两广海面上,于孝天就投入了大大小小的缉私船数百条之多,投入人员过万还多,只要交了钱之后,在南方的海面上基本上就可以保证安全。

这样一来,海商们就算是再不情不愿,也只能交钱买路,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好处的。

但是对于一些背后有靠山的大海主,于孝天这样的做法很显然就触犯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往往是连大明的赋税都从来不交的,而且大明历来对于商业方面的收税很低,对于他们这些大贾们,更是很少触及他们的利益。

现在于孝天突然间提出要交钱出海,不交规费就别想出海,他们手头往往有船只不少,一条船三千两银子,十条船就是三万两银子,这银子他们觉得花的冤枉,所以倒是真有人不交的。

但是于孝天的手下们才不管你背后靠山多大,底子多硬,只要不交钱,没拿到通海的令旗,那么对不起,近岸先不理你,跟着你等你走远之后便下手,这些做通海贸易的大贾们,过了一阵子之后,才发现他们的船失踪了,连人带货还有船,都没了踪影,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他们有心去告,但是现在他们的船在哪儿出的事,怎么失踪的都不知道,加上大明始终没有正式开放通商,出海做买卖,本身就是走私犯法的事情,告状都没地方告,官府更不会因为这事儿,就去开罪于孝天。

于孝天这么做,着实开罪了不少手眼通天之人,不少人开始到处运动,一直捅到了京师之中。

到了崇祯九年底的时候,朝野对于于孝天的弹劾以及非议已经越来越多,本来于孝天平靖两广沿海,九年初的时候,崇祯还勉为其难,给于孝天下旨进行了一番褒奖,擢升于孝天为都督同知,升为了从一品官衔。

可是到了九年底之后,朝野之间涌出了大量的对于孝天的弹劾之声,朝中也有很多官员,矛头指向了于孝天,有很多人上奏,说于孝天近一两年来,跋扈异常,除了圈占台员岛为他的私产之外,到处掳掠人口,充实他的台员岛人口。

另外于孝天拥海自重,在海上对通海船只收取高额规费,方能出海,据此敛财无数,并且除了福建水师和福建陆师之外,还豢养了数万私军,意图谋反。

还有就是有人启奏,说于孝天旗下的海狼,目前在海上擅开边衅,去年底的时候,夺占了朝鲜王朝的济州岛,今年中的时候,更是挥师南下,到越南黎朝那边,攻占了一大片地方,如此下去,将会养虎为患,还是请朝廷尽早将其剪除为妙,以免今后为祸一方!

崇祯九年,对于朝廷来说,又是一个难过的一年,虽然崇祯在八年的时候,擢升卢象升督军东南,洪承畴主西北,几省会剿流民军,多少见到了一些成效,可是崇祯九年期间,山西却又出现大旱。

不光山西,河南等地也同样大旱,河南南阳一带,易子而食的情况十分普遍,树皮草根皆被饥民吃光,饿死的人不计其数,道路上到处都是饿殍。

为此崇祯闻奏之后,下旨拨银赈济,但是整个山西和河南灾区,却仅仅是拨发了三千五百两的赈济银,这三千五百两银子,面对着等待赈济的百万民众,实在是少得可怜,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四月间建奴奴酋皇太极在关外坐北朝南,登基称帝,五月底便发兵再次南下掠食,从喜峰口等地攻入关内,七月建奴军攻入京畿之地,连破昌平、顺义、宝坻(今属天津)、定兴、安肃(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