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6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下午被打死的山贼的尸体,也都被抬到了一起,在山谷低洼的地方集中挖坑掩埋,有不少受伤未死的山贼,在不停的发出凄厉的惨嚎声,可是于孝天对于这些受伤的山贼,是无能为力的,只能下令给他们补刀,早点结束他们的痛苦。

这一战下来,于孝天率军,整整在山谷之中,屠杀了近两千山贼,另外俘获了超过两千山贼,只跑掉了大概有三千多山贼,虽然没有能将其全部歼灭,但是最关键的却是提前设伏,最终把贼首黑胡子当场击杀。

只要杀了黑胡子,那么这伙山贼即便是跑了一部分,也已经不足为虑,那些黑胡子的亲信手下,估摸着谁都不会服谁,回去之后,少不了要争个你死我活,最终一拍两散,今后再难成什么大器。

所以至此于孝天也就算是完成了此次对黑胡子的进剿,接下来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当黑胡子的人头,被于孝天押送回福州城,呈在熊文灿面前的时候,熊文灿真可谓是乐的合不拢嘴,但是那些福建的军将们,还有部分看不起于孝天的文官们的脸色可就精彩到了极点。

这些人原来各个都抱定主意,准备看于孝天的笑话,甚至有人已经准备好了弹章,打算只要三个月之内,于孝天拿不下黑胡子一伙贼人,便立即上弹章,弹劾于孝天,就算是弄不死于孝天,也起码把他搞得灰头土脸,以后在福建再也嚣张不起来。

可是没想到,这才两个月时间不到,于孝天便将黑胡子一伙一举讨灭,足足砍回来了两千颗人头,还抓回来了两千多俘众,并且将黑胡子的脑袋也带回了福州城。

当战报刚送到福州巡抚衙门的时候,许多人还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就连熊文灿自己都不太敢相信,于是巡抚衙门会同福建三司,派出了一批官吏,星夜日夜兼程,赶往永安县城,去检查战果。

去的那些官吏在路上,还各自琢磨,觉得于孝天送回的奏捷战报,铁定馋了不少水,就算是他搞到了三千颗人头,估摸着也是像以前张嘉策那帮军将们一样,用的是杀良冒功的办法搞到的。

甚至于有些人已经打定主意,检验过人头假如发现有假的话,立即便狠狠的弹劾一番这个于孝天,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可是让这些人万没有想到的是,等他们到了永安县,在城外军营之中,看到那些被石灰处理过的堆积如山的人头的时候,一个个还是震惊不已。

他们联合在永安县城审查了一番此战的真实情况,不但询问了于孝天本人以及他的那些手下军兵们,连带着那些被于孝天控制的散兵游勇,也都提审了不少,甚至于连那些被俘的贼兵,也提审了一大批,结果汇总起来之后,他们才发现这份奏捷战报,居然没有掺杂一点水分。

于孝天将计就计率部钻入黑胡子设伏之中,最终强力击溃了黑胡子一众,当场斩杀了大批贼兵,还俘获了大量的贼人。

这样的战果,实在是堪称大捷,丝毫不为过分,于是所有赶去查实战果的官吏们一个个都闭上了嘴巴,打消了想要给于孝天拆台的念头。

就连当地的知县以及永安的大批士绅,也对于孝天的治军手段是称赞不已,各个都为于孝天美言不已,实在是让那些准备看笑话的家伙们郁闷不已,但是却也没屁可放。

当于孝天率部撤离永安县的时候,甚至于当地大批百姓,闻风赶到城外的山道两侧,为于孝天的人马夹道欢送,这样的场景,可以说是在福建的大明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官军历来被老百姓所不齿,平时躲都都来不及,几乎从未有人见过有哪一支官军,能受到百姓如此拥戴,这样的场景,就连那些前来这里巡视的官吏们,也都暗自唏嘘不已。

他们实在是想不通,于孝天本身从前乃是一介贼身,手下也多是由海贼招抚而来的,怎么可能受抚之后,却能如此获得百姓拥戴,反倒是平时自诩为国之栋梁的那些正牌的军将们带出来的官军,各个都被百姓所不齿。

但是事实却摆在面前,让这些人不服都不行,只能郁闷的看着于孝天满脸带着一副小人得志的表情,骑在高头大马之上,耀武扬威的接受着众多百姓的欢呼,施施然率军离开了永安县境内。

在出了延平府地界之后,于孝天令李大嘴率领大部分本部兵将,先行返回围头湾,而他本人则带领了三百手下,加上那个张千总,一起押着黑胡子的人头赶往了福州城。

听罢了那些前去永安县查验战果的官员们的汇报之后,熊文灿这心都乐开花了,再看于孝天的时候,是怎么看怎么觉得顺眼,心中暗叹幸好自己去年做出了如此英明的决定,将于孝天招安,并且收为他的心腹,现在总算是收到了回报,怎么能不让熊文灿感到高兴呀!

所以熊文灿当众狠狠的称赞了于孝天一番,可谓是毫不吝啬溢美之词,把于孝天夸成了一朵花,只差恨不得下去抱住于孝天使劲的亲几口了。

其余的那些军将们还有一些官员们,满脸的尴尬,只能在旁边陪着笑脸,一个个对于孝天恭喜。

于孝天少不了给这帮人了几个大白眼,好好的出了一口心中的恶气,至于那些原本等着看笑话的家伙们,也只能讪笑一下,心里面即便是不服,也没话可说。

熊文灿得此大捷的消息,当然少不了赶紧上奏朝廷大大的表功一番,虽然这仗是于孝天带兵打的,但是好歹算是他熊文灿坐镇调度,也算是背后给于孝天绑了不少忙,故此一旦圣上龙颜大悦,也少不了他熊文灿的好处。

(月票,月票!月票呀!)

第二十三章龙颜大悦

不过于孝天在私下里,还是提醒了一下熊文灿,顺带着也给谢隆仪捎带着记了一功,毕竟谢隆仪乃是福建总兵,就算是这次大捷没他什么功劳,好歹也弥补一下前段时间官军屡战屡败的过失。

熊文灿这又发现了于孝天身上的一个优点,那就是不贪功,也没有得意忘形,还是颇为知道结好同僚。

谢隆仪得知此事之后,自然心中对于孝天暗自感激,因为前段时间官军在黑胡子手中,屡战屡败,虽然并不是由他亲自率领指挥,可是一旦朝廷追究的话,也少不了要跟着背黑锅,现在于孝天特意请熊文灿在奏捷的奏章上给他加上一笔,这么一来对他是很有好处的,所以谢隆仪也因此渐渐的收起了排斥于孝天的心思,转而暗自琢磨,以后还是要多多交好于孝天,毕竟福建也少不了于孝天这样一个干将,一旦有事的话,好歹不至于把他们整个福建军方搞得灰头土脸。

当然像张嘉策、孙成这些败将,这一次是注定要倒霉的,特别是孙成,被熊文灿狠狠的弹劾了一番,估计不死是不可能了。

倒是这次被于孝天收服的那个张千总,却因祸得福,随着于孝天击败黑胡子,名列奏捷战表有功人员之列,估摸着少不了跟着要占不少便宜了,把这个张千总乐的够呛,决意今后要跟着于孝天混。

福建的奏捷战表很快便送到了京师之中,呈在了崇祯的龙案之上,对于崇祯来说,这份来自福建的奏捷无疑成为他登基之后,各种奏章之中,少有的一个亮点。

要说崇祯也确实堪称最悲催的皇帝之一了,他原本只是信王,要不是天启帝早逝的话,怎么也轮不着他当这个皇帝。

可是天启帝倒是玩儿痛快了,早早的撒手人寰驾鹤西去,却把一个已经被折腾的千疮百孔的超级烂摊子丢给了他兄弟崇祯帝。

崇祯接手这个皇帝之位以后,先是要面对着魏忠贤一党,整日里担惊受怕,好不容易总算是把魏忠贤给干掉了,这天下却开始一片大乱。

先是有天启年间西南的奢安之乱,还有辽东的建奴之祸,接着在他登基之后,北方各地军队不断的开始因为长期欠饷,屡屡发生兵变,天启七年之中,陕西因为天灾**,终于早有端倪的民变开始出现。

陕西出了王嘉胤、高迎祥、王大梁等匪首,实力增长很快,聚集起了大批难民,到处攻城略地,如同蝗虫一般的席卷了大半个陕西,陕西边军对其进剿,却屡屡受挫,农民军连克数县,杀了几个知县。

崇祯元年以来,辽东以皇太极为首的建奴军也开始动作频频,辽东军频频告急,各地告急的奏章雪片一般的飞往京师,摆在了崇祯的案头。

前些时甚至包括了福建那边黑胡子连败福建官军的奏章,崇祯面对着这么多不利的消息,实在是感觉心中郁闷不已。

可是这才没多久,福建方面却传来了这么一个好消息,为祸福建延平府、汀州府一带的黑胡子一众,居然被福建官军一战克之,并且将贼首黑胡子当场击杀,剿灭了乱贼。

直到这个时候,于孝天的名字才跃然于纸上,正式进入到了崇祯帝的眼帘之中。

当崇祯仔细看过了这份奏章之后,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自从他登基之后,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奏捷战表,就如同满天乌云突然裂开了一道缝隙,从乌云之间洒落了一道异彩斑斓的霞光一般,让崇祯感到身心都猛然一轻,顿时心情也好了许多。

于是崇祯立即第二日早朝之际,便将这份奏捷战表当着众多朝臣的面,令人宣读了一番,并且着令内阁大臣据此议功。

这件事在京师之中,也掀起了一片波澜,对于福建居然能获此大捷,许多朝官是心存一定的怀疑的,认为这件事搞不好会有一些猫腻,最好还是先压一下,待查明之后,另议不迟。

结果这件事一压就是半个多月,始终没有议出个结果,倒是越来越多来自福建的消息,传到了京师,各种消息汇总起来之后,京师的官员们才基本上确定,这件事确实不假,熊文灿并未在奏章之中过多的夸大其词。

于是不少人开始对这个新晋的福建海防参将于孝天感兴趣了起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个于孝天居然就是前两年大闹福建沿海一带的海狼的贼首,曾经屡败福建官军以及水师,搅得福建沿海一带天翻地覆,接连逼下台了两任福建巡抚。

去年熊文灿到任福建巡抚之职以后,终将其招安,而且是破格将其直接便由贼身任命为了福建海防参将之职,为此去年天启帝在世的时候,朝中不少人为此事还弹劾过熊文灿,说熊文灿滥用官职招安贼人。

可是没想到这个于孝天,居然在招安之后,这么快便为福建赢得了这么一场大捷,看来熊文灿真是走了狗屎运,居然无意间招抚了这么一个能干的家伙。

如此一来消息坐实之后,加上崇祯屡次催办这件事,内阁众臣这才拟出了一份赏功的票拟,呈交到了崇祯的案头。

崇祯看罢之后,大致对这份票拟感到满意,当即大笔一挥,朱批了这份票拟,令掌印太监用印,下发照办。

很快这份赏功的圣旨便下发到了福建,崇祯皇上在圣旨之中对熊文灿进行了一番表扬,另外也对谢隆仪褒奖了一番。

顺便对于前段时间福建报上去的兵败的追责,这一次也一并进行了处理,对于上次作战不利的张嘉策,免去他的副将之职,削职为民;对于纵兵为祸地方的守备孙成,斩立决!另外几个千总也都该杀的杀,该罢官的罢官,处理的相当严厉。

孙成这次算是倒了大霉了,他得罪了于孝天,其实就等于得罪了熊文灿,别看他叫嚣的厉害,声称朝中有人,可是这次事情于孝天办的这么漂亮,任谁都不会在这个时候,为了他孙成一个小小的守备,便去得罪现在正被当今圣上看着顺眼的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