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将-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光芒;上千名同样发疯似的红军战士跟在他的身后,也拼命地奔跑着冲向敌群!在路左侧的许世友见状,大喝着:“大刀团不上,更待何时?”也挥舞着大刀上阵了。
这两个团突发而起的举动、意想不到的阵势,一下子竟把对方给搞懵了。国民党军还没反应过来到底是什么新战术?便被徐海东的36团和许世友的34团冲了个一塌糊涂,如潮水般退走了。(小说下载网|。。)
就这么简单,汤恩伯的6个团被打得七零八散。
以后,他的第2师一次次汹汹而来,凄惨而归,红12师依然死死地卡住这要冲主道上。第4天中午,已经发动20多次冲锋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汤恩伯,只好宣布全线撤退了。此时,陈赓下令发出反攻命令,顿时冲锋号嘹亮,喊杀声震天。汤恩伯的手下在雪里滚,在泥里爬,溃不成军。
3天3夜的豆腐店之战,红12师歼敌2000多人。被俘的敌团长问红军:“是谁坚守在豆腐店?”
“36团,团长徐海东,人称‘徐老虎’。”
“难怪攻不下来,‘徐老虎’。”
这一仗,蒋介石嫡系第2师遭受歼灭性打击,师长汤恩伯被撤职,此后该师残部即撤往后方。战后,陈赓对师政委说:“36团这一仗打得好啊,徐海东同志真是只老虎!”
“他这个‘臭豆腐'真有诱人的味道!”政委记起徐海东的外号笑着说。
但陈赓师长当着徐海东的面,却没说过多少夸奖他的话,对徐海东说:“这样的恶仗,你们伤亡不大,你还活着,真是命大哟!”
“那当然,”徐海东笑着说,“我说过么,子弹是‘吃素’的,咔咔,就这么拐过去……”
陈赓大笑,徐海东也大笑。
在战斗的岁月里,同志间彼此敬爱往往是和共同的经历、性格和爱好相联系的。徐海东和陈赓从此更加要好。徐海东总说:“陈赓是我的第一个好师长!”陈赓也经常向别人自豪地说:“我一生中,感到最荣幸的事,就是当过徐老虎的师长!”若干年后,他一提起徐海东,还是念念不忘他“徐老虎”、“臭豆腐”两个绰号,许世友也赞叹说:“蒋介石很怕这个‘臭豆腐’,一沾上就跑不掉了。同志们喜欢这个‘徐老虎’,他是革命的老虎!”
(4)
1932年五六月间,蒋介石亲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进行第四次围攻,企图“聚歼”红四方面军。时任中共鄂豫皖分局书记兼鄂豫皖军委主席的张国焘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面对蒋介石30万大军的进攻,强令红军主力向京汉线出击,“威逼武汉”。
结果,七里坪一场恶战,红12师比任何一战都打得更为猛烈,从师长到战士肉搏几十次,血染战衣……七里坪之战迫使蒋介石不得不将第2师拨归卫立煌纵队“就地整顿”,把第83师加强陈继承纵队,然后,令陈继承配合第1纵队张钫部,会攻鄂豫皖根据地中心新集。红军总指挥徐向前说:“红12师打出了红军的威风!”
谁知张国焘却把蒋介石这一兵力调动误认为是“全线溃退”,又令红四方面军在浒湾西北至西南的胡山寨、四面山,金兰山一线迎头堵击。9月1日,敌兵的试探进攻被击退。2日,敌两个师在4架飞机的掩护下猛攻,遭到红12师和红11师强力阻击,遗尸累累,狼狈缩回。5日拂晓,敌又猛攻,陈赓率红12师3个团坚守阵地,英勇奋战,多次与敌展开肉搏,阵地数次失而复得,给了敌人以大量杀伤。在激战中,陈赓右腿膝盖处中弹,负了重伤。他继续坐在担架上指挥作战。
经过5天战斗,陈继承纵队伤亡2000人,攻势顿挫,遂据地固守。这一战局大出张国焘的意外,惊慌失措,又立即令红军主力向皖西转移。在转移途中,又多次尽说丧气话,被动逃跑。
结果,红军又在河口被蒋介石堵击部队拦住。陈赓坐在担架上指挥红12师与红10师大战敌俞济时88师一个旅和黄埔同学胡宗南第1军1师一个团,结果,激战一天,'奇/书/网…整。理'…提=。供'硬是把老同学胡宗南和俞济时的部队击溃。
这是陈赓与胡宗南的第一次交战。
第2天,敌第2师又来猛攻,陈赓在担架上又指挥战士们拼刺刀、打手榴弹,击溃敌军七八次冲锋,在黄昏时分,还组织了一次阵前反击。
但是,由于张国焘的战略失误,红四方面军没能扭转战局,被迫退出了根据地。10月,部队越过京汉路向西转进途中,由于连日奔波,一直坐在担架上的陈赓伤势更加严重,组织上决定他离开部队到上海去治伤,这样,他离开了红12师。
(5)
其实,陈赓说陈锡联是红12师的,却是诈唬人的。
当时陈锡联是在红10师30团,在陈赓离开红四方面军后,他才到红12师。当与陈赓“唱反调”的人搞清这个事实后,又找到陈赓:“你说小钢炮陈锡联在你手下的红12师,是咋唬人的,你在红12师时,他在红10师和红11师。”
陈赓嘿嘿一笑:“贺老总的警卫员就是我陈赓‘培养’的,他当时也是师长之职,你信不信?”
他说的这个人就是卢冬生,并且“此话属实”。
卢冬生是湘潭史家坳人,比陈赓小5岁,因家境贫困,7岁就离家在柳树铺的陈赓家放羊当羊倌。陈赓和他很要好,两人都是有名的“顽皮王”。后来,陈赓逃婚投军,对卢冬生影响很大,他在陈家“等”了一年“大哥”,也没等回来,结果第2年他也跑了,在湘潭十三总老王泰厂当钢行学徒工。干了几年,还是羡慕“大哥”,1925年悄悄跑到衡阳投入湘军唐生智部当兵。次年随部北伐,结果,在武汉时,陈赓被派到唐生智特务营当营长,两人相见,陈赓把他调来做了自己的副官。随后,卢冬生和陈赓一起参加了南昌起义,仍然做陈赓的副官。起义军在潮汕受挫后,陈赓负伤,他护送陈赓到达上海。在上海,他经陈赓和王根英介绍入了党。
1927年年底,他受党中央派遣,作为贺龙的警卫,护送贺龙、周逸群到湘鄂边组织革命武装,先后在贺龙红2军团中任司令部手枪连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政委、师长,他英勇善战,与贺炳炎(后为上将)号称为贺龙的“左臂右膀”。
抗战开始时,他担任过八路军358旅旅长,不久又同刘亚楼(后为大将)等一起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东北时,他作为苏军少校回到了东北,很快同出关的八路军接上联系,并被委任为松江军区副司令员。可就在12月一个夜晚,他因事乘马车外出,又没穿苏军军装,结果路遇一个苏军士兵持枪拦车抢劫。他立即以熟练的俄语喝问这个苏军士兵:“是哪个部队的?”
苏兵顿时慌了并逃到一边。可当卢冬生乘车又上路时,这个坏家伙怕被告发,在后面开了枪,卢冬生就这样在哈尔滨殉职,时年37岁。凶手后被苏联红军枪毙。
卢冬生是红二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战功赫赫,但是他的“出道”完全是陈赓“一手带出来的”,贺龙见着陈赓,每次都要提起昔日战友卢冬生。陈赓说:“如果他活着,至少要授个将军。”
陈赓与陈锡联的交谊,也不是一般。下文再说。
7人家还以为我是个败将呢
在鄂豫皖反“围剿”时,陈赓坐在担架上指挥作战,在红四方面军传为了“抬着将军上阵”的佳话。到红一方面军后,他又演绎了一场坐在担架上指挥作战的故事。
1935年10月,陈赓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了陕北。此时,蒋介石派了5个师的兵力对陕甘根据地进行“围剿”,企图将中央红军消灭于立足未稳之中。毛泽东摸清了敌人意图,便决定在直罗镇一带把东北军109师引来,全部将它吃掉,粉碎敌人的“围剿”。
在此之前,陈赓由中央军委干部团团长调任红一方面军13团任团长。为了打好这一仗,毛泽东要求除了主要指挥人员外,凡是跑不动路的,都动员留下,不让参战。为此,红1军团参谋长左权逐师逐团核实战斗实力。当他核实到陈赓率领的13团时,问题就来了。
因为陈赓以前受过两次战伤,在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全是一拐一拐地跑过来的,此时,他的腿伤因爬雪山冻坏还发着炎症,走路拐得厉害。左权和陈赓是湖南同乡,又是黄埔军校1期同学,在长征中常常朝夕共处。在征求陈赓的意见时,左权说:“你就不要上前线了,我替你指挥。”
陈赓笑道:“人家新官上任三把火,你却泼我一瓢水!”
左权只好又让一步,说:“配给你两匹马。”
陈赓还是不接受,说:“你这是徇私的做法,我不能要。”
左权没办法,只好把13团团特派员欧致富叫去,说:“你马上落实一副担架,不要离他前后,他算是阵前指挥。”
欧致富落实了一副担架。随即,13团随部队向吴起镇隐蔽开进,沿途经过甘泉、鄜县敌据点时,13团负责军团的警戒。所以,部队还没投入战斗就十分疲劳,特别是陈赓差不多比别人得多走一倍的路,大部队没出发前,他得先派出部队,沿途搜索警戒,等大部队过完了,他又得折回来,沿途检查收哨。由于长途奔波,就连特派员欧致富“好人”也都跑得拄上了棍子,陈赓则是腿变得更跛了,拄的棍子一撑都发弯。但专门给他备的担架却一直闲置着,谁劝,他都不坐,说:“我一个大活人,又是团长,叫你们抬着,像什么话?”
部队到达东村、永川府一带隐蔽待命后,一天,军团派马将陈赓接去看地形。晚上回来,他异常兴奋,开了个战斗部署会,打着比喻问:“你们谁杀过牛?这回要杀牛!这头牛,中央红军进入陕甘后老跟着啃屁股,干部团挨啃过,13团挨啃过。我们虽然砍了它几下尾巴,都没老实。这回扛它牛头,狠狠给它一捶,然后把它开膛破肚!”
营长们问:“这牛是不是敌109师师长牛元峰呀?”
“不是他还是谁呢?”陈赓笑着说,“13团打了娄山关后,一直是当后卫军。这次我抢来了硬任务,打头阵,拦住牛头打。不过大家不要杀红眼就什么也不顾,要注意政治瓦解。有两句口号,大家可要记住:一句是‘宽待东北军!’,一句是‘欢迎东北军掉过枪口打日本!’。”
这一下把大家搞糊涂了。一位营长提出:“这是打仗,还是去贴标语?”
“怎么?打仗就没时间贴标语?就是又打仗又贴标语。”陈赓严肃地说,“这股敌人的老家让鬼子占了,你一喊话,他就放下枪过来,那才是好事。”
那位营长擂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抱怨说:“这瓢,简单!”
去“牵牛”的小分队已经到太白镇方向惹“牛”去了,好几天,“牛”没发火。大家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好不容易等到了11月10日晚,拂晓前包围直罗镇的命令下达了。13团已养精蓄锐多时,立即奔袭而去。但这一下可苦了团长陈赓,他拄起棍子走夜路,怎么走也走不过小伙子。渐渐,团指挥所与队伍拉开了距离,而陈赓和指挥所其他人又拉开了距离。欧致富一看急了,便马上命令:“警卫员,背团长!”为了跟上部队,陈赓只好由两个警卫员轮流背了一段路。就这样,还是和部队拉开了距离。“担架!”陈赓自己叫开了。担架早在他身边转,这回他急了眼自己叫了起来,担架队员立即扶他上了担架,抬起就走。
“沙沙”,担架队一路奔跑,陈赓在担架上叹着气:“这次真是抬将军上阵了!”
经过一夜的奔跑,总算按时到达了指定位置。13团从东北面封住了直罗镇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