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将-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熟人也是个“直肠子”,看着陈锦渡的背影,也不忌讳,大声说:“人啦,就怕变!”
传达命令回来后,陈锦渡才松了口气,说:
“嗨!以前打仗都是把命令写在纸上,没想到这一次不仅要心记,还话都不能说。这么神秘的,老熟人肯定怪死我了!”
(3)
这一天,陈锦渡花了整整一上午时间,认认真真做完了战前作战计划的标图工作,送去交给李天佑看后,他也点头满意。但说来也巧,当他拿回办公室后,上了趟厕所,却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
桌上那张新标好的图纸突然不见了!他一急连忙跑去问:
“首长是否拿去看了?”
结果,谁都说没拿。李天佑闻讯,马上脸色大变,立即命令封锁路口,分头搜查。随后,他气得大拍桌子,对陈锦渡发脾气说:
“你身为参谋,举足轻重,责任心哪里去了嘛?这张图标记着主力2、4团从哪里突进,分区独立团从哪里突进,整个作战意图全在上面,丢失了,哪还得了!”
陈锦渡吓得连话都说不出了。但就在这时,忽然听到桌后发出“哗啦”一声纸响。他拉开桌子一看,那张新标图纸被李天佑一拍桌子正好夹在当中,完整无损。
原是一场虚惊!李天佑拿着那张图纸,仍用责备的目光扫了他一眼,说:
“当参谋,做事情怎么这样呢?你出半点儿差错,战场上就不知要流多少血,死多少人呢!”
不久,攻城战就打响了。由于李天佑准备充分,哈尔滨很快就被解放,成为了我党在东北夺取的第一个大城市,中共东北局也随即搬进了哈城。
(4)
哈尔滨解放后,东北局势极为严峻。在美国的支持下,蒋介石十几万重兵向东北解放区大举进攻,四平、公主岭、长春先后丢失。为了对付敌军对哈尔滨的进攻,李天佑昼夜思考御敌办法。
一天,他拿着一份图纸,对陈锦渡说:“你以军代表的名义,去哈尔滨36棚铁工厂去一趟,叫他们按照这份图纸做个大‘铁家伙’。”
陈锦渡问:“什么大‘铁家伙’?做什么用?”
“现在不用问,到时你就晓得了。”李天佑神秘地说。
很快,这个“铁家伙”做出来了,像个机车,足足有4间房子那么大,是个庞然大物,后面还有两支铁挠钩。它运来后,李天佑立即带着一批军事干部到市郊去,说是看试车。来到现场后,他指着卧在铁轨上的巨型“铁家伙”对陈锦渡说:
“今天你就晓得了,它是干什么用的。”
试车开始了。工人把这铁玩意儿后面的两支铁挠钩往下一插,启动了机车,它竟然在铁轨上“呼呼”地跑动起来了。这一跑,后面两道钢轨就像木匠刨起了刨花,立即“劈里啪啦”翻卷过来。陈锦渡恍然大悟:原来这铁玩意儿是破坏铁路用的!它的威力很大。几分钟时间内,好几里长的铁轨就被它掀翻在铁道两旁,横七竖八的。李天佑高兴地说:
“看上去真威风。”
原来,为了阻敌,他想出了一系列的破坏铁路、公路和桥梁的办法。“铁家伙”就是破坏铁路的“重武器”。结果,这些方法还真很管用。当蒋介石的手下大将杜聿明催促着大军向着哈尔滨急急奔进时,公路被破坏了,烂泥坑又大又深,汽车和坦克、大炮陷在其中,走不动也拉不出,上下又气又急,杜聿明大骂:“公路不行,难道就不能走铁路吗?”
于是,汽车和坦克、大炮,还有兵员,一律装上火车,火车头拉着汽笛一路狂奔,向着哈尔滨“飞去”,突然“哐当”一声,车头连车尾全部翻到了山沟里,不仅坦克、大炮摔坏了,人还死伤了不少。李天佑听到杜聿明的火车翻了后,哈哈大笑,说:
“杜聿明别说打仗,就是玩行军运兵,也不是我军的对手。”
14调任1纵司令员的风波
1947年4月,李天佑调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司令员。
1纵是东北部队中的“大哥”,战斗力最强,打仗都是担当头等重任,号称“死打硬拼的头炮铁头”。
当东北民主联军1月在双城会议时,总司令林彪就做工作要1纵原司令员万毅和李天佑对调。万毅死活不肯走,林彪谈了几次话都没调成。最后,双方还闹起了别扭。林彪没办法,不得不把他留下来,做1纵的政委。在留任谈话时,林彪对万毅说:
“你当政委可以不管政治工作,主要是学习打仗。”
林彪此话的意思就是一条:要万毅向李天佑“学习打仗”。此话说得万毅气鼓鼓的。
他万毅也不是一般的人!他不仅比李天佑大7岁,而且是原东北军的一员骁将,他进过张作霖的东北讲武堂,在2000名毕业生中成绩名列第一;做过少帅张学良的贴身副官;当过东北军的营长、团长、旅长、代师长、师长,可以说也是靠着打仗升官的角色。尤其是1938年春,他任东北军57军627团团长时,率军在连云港抗击日军登陆,血染征衣,歼敌百余;同年秋,又率部在合肥佯攻守敌,烧了日军机场,毁敌机9架;1939年初,他率部破袭津浦路,生俘日军少将原山方雄,同年秋,升任333旅旅长后,又率部袭击鲁东南大店,亲临山头指挥,歼灭日军两个中队,抗战可谓是功劳赫赫。在革命阵营中,他也名声在外,他因抗战反蒋,被蒋介石骂为“最反动的团长”;1942年率部起义后,担任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军区副司令员,日军中流行一句话:“不怕万一,就怕万毅。”在党的七大上,他还是中央候补委员;此次来东北,又是毛泽东主席亲自点的将。
但是,这样一位战将在与李天佑共事、打了几仗后,对林彪的安排不得不服气了,由衷地说:
“他(指李天佑)是红军中的优秀指挥员之一。学习打仗,这话我服气。”
15三战、四战四平
在抗战胜利后的抢占东北的较量中,四平曾经两战,国共两军在此两次血拼,双方互为攻守,死伤无数,各自都是一胜一负。在1947年和1948年,林彪下决心打下四平,小小的四平,又经历两场昏天黑地的血战。,史称“三战四平”和“四战四平”这两场惊心动魄的血战指挥者,不是别人,正是以“悍将”和“善打硬仗”著称的李天佑。
(1)挖指挥所就伤亡了4人
1947年5月上旬,东北民主联军开始了全线反攻的夏季攻势,从5个方向同时向蒋军发起突然进攻,四平、长春成为了蒋介石在东北两个孤零零的据点。为了扩大战果,林彪决定攻打东北战略要地——四平城,史称“三战四平”。
这是东北战场上第一次惊心动魄的大规模攻坚战。此战兵力为7个师,还外加5个炮兵营。由李天佑和政委万毅统一指挥。战斗打响前,为了便于随时了解战况,掌握战机,李天佑决定把指挥所设在离敌前沿阵地最近的地方。这天,他把军用地图递给作战参谋陈锦渡,用红蓝铅笔一画,指了个位置,说:
“你带一个工兵排,在此修个指挥所,下午4点钟前必须完成。”
陈参谋一看图上所标的指挥所位置,正在敌人阵地的前沿,哪有把自己的指挥所修到敌人阵地前沿的呀?!不禁心中一惊:司令员打仗真是胆子大得出奇!他伸了伸舌头,但还是与一个通信员先去勘选具体地点了。
一到此地,两人一看,这里确实地势高,视野广阔,前面之敌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便于指挥作战,但离敌太近!通信员咕噜说:“这么近,不安全……”话还没说完,忽然尖锐的呼啸声划过天空,一发炮弹落在他们不远处爆炸,强烈的气浪把陈锦渡掀翻在地,脑袋都震得嗡嗡作响,可他回头一看,通信员已仰面躺在自己身边,血流如注,刚才还活生生的通讯员一眨眼就牺牲了。紧接着,又两发炮弹落在附近爆炸。
这时修指挥所的工兵排赶来了,见指挥所位置还没选好,就牺牲了一个通信员,怎么也不肯下铲动土。说:“此处这么危险,炸死了首长怎么办?!”陈锦渡跟随李天佑多年,深知他的脾气。但此时也觉得此处确实太危险了,觉得有必要请示一下,赶紧跑回去,向李天佑报告说:“司令员!那地方离敌人太近,我一去就炸死了一个通讯员!工兵排担心你的安全,不肯动土!”
李天佑听后,却反问他:“前面视野怎么样?”
“好!能直接看到1师、2师的突击地段。”
李天佑一笑:“好,那就放在那!参谋长,你说呢?”
参谋长只好表示同意。李天佑对陈锦渡说:“要打胜仗,就要指挥靠前。这是我们头一次攻打现代化设防的城市,一定要打好。越靠前,就越看得清,好指挥。你去告诉工兵排,快挖吧!”
陈锦渡只好回到前沿,并选定了指挥所的具体位置。谁知工兵排刚动手挖土,一发炮弹又飞来,当场又炸死了一名战士。他们再挖,结果又牺牲了两个战士。就在炮火纷飞中,工兵终于在4点钟前挖成了像交通壕似的简陋指挥所。
工事刚刚修筑好,李天佑就领着指挥所的人员进来了。工兵排长说:“当这么多年兵,还没见过战斗没打响,挖指挥所就炸死4人的事情!这么近,李司令员真是打怪仗啊!”
李天佑说:“这是场硬仗,以后的战斗残酷不残酷,更难说了呢!”
(2)一招扭转战局
6月13日晚,攻城各部发起了攻击。
战斗打响后,接下来,整日整夜都是激战,各路进攻部队猛打猛冲,愈打愈烈。猛烈的攻击使得杜聿明和守将71军军长陈明仁大为惊骇,香港《华侨日报》沈阳特讯称:“四平街之争斗战愈演愈烈,16日上午有共军以4个团兵力冲入市区,当与国军发生惨烈白刃战。战况之惨得未曾有,为东北历次战斗所仅见。”李天佑一直在壕沟指挥所里,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不断地调整作战部署。可是,守敌越打越多。原来,战前侦察。四平守城兵力只有15万人至2万人,打起来,他却发现敌军竟达到3至4万人,多出了一倍还多。这一失误渐渐造成麻烦,攻城部队有的冲进了城拼杀,有的却还在城外攻打,结果使得原来设想的战局越打越困难,越打越残酷,许多连打得只剩下了七八个人。要打,兵力不足,不打,又弃之可惜。李天佑进退两难。
17日,他边向总部林彪报告战况,边咬紧牙关,狠狠地说:“打!”
李天佑一贯善于使用预备队。在每次作战中,他都会保存相当数量的预备队,在关键时刻拉出去,他称这一招是“放虎出山”。为了尽快攻下四平城,这次他不得不突破常规,没到决战时刻就果断地派出了第二梯队——龙书金的6纵17师。
6纵17师以擅长巷战出名。
“轰隆!轰隆!”
17师一投入战斗,就如猛虎出山,所向无敌。这次破城,龙书金想出了他们一种新的连续爆破方法:一个冲锋分成几部分,先打几个手榴弹,爆破队立即乘着手榴弹的烟幕冲上去爆破,爆破成功后,突击队再上……就这样,他们炸塌了一个又一个碉堡,清除了一道又一道的铁丝网、鹿砦、木桩和绊索。四平攻坚战一度停滞的时钟,竟然被龙书金拨动了。后来,林彪把这一战术总结为“四组一队”战术,龙书金在黑土地上也名声大振。
李天佑机动应变,派龙书金出场,一招扭转战局。
随即,不到两个小时,四平守将陈明仁在铁路以西的71军军部的核心工事也被炸毁了,他的胞弟、特务团团长陈明信等2000人被“生俘”。
结果,陈明仁不得不把71军军部后撤到铁路以东地区负隅顽抗。
(3)俘虏与美军操典
双方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