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将-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掉头跑回家。但他没有回头的路,家中等米下锅,他不卖席,全家就要挨饿。尽管山上野猪、野熊出没,他也只能咬着牙,壮起胆子快步往前走,几十步换个肩,朝着圩上匆匆赶去。天黑时,他又在熊吼野猪叫的恐怖中,挑着没卖完的竹席回家。日久天长,山路走多了,他的胆子也就大起来了。
一次,在赶圩回家的路上,一头野猪拦在路上横竖不走。小小的他一时性起,竟然用扁担三五下把这只野猪活活打死了。然后,他把它拖到路边草丛里,藏了起来,跑回家叫上人背回去后,全家当粮,竟然吃了半个月。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苦难的岁月,艰难的环境,使李天佑从小就练出了不怕虎狼和坚忍不拔的勇敢性格。若干年后,李天佑讲起这段经历时说:
“我年纪这么小,日日挑着担子卖竹席,就是在这熊吼猪叫的恐怖中练出了胆子。所以我从小就胆大得很,别说是野猪,就是老虎狮子都不怕!”
(2)
桂北大灾荒持续了两年,临桂县的村村寨寨几乎无屋不破,十室九空。高陂寨原有几十户人家,经过这场大灾几乎变成了一个荒村。1927年初,为了活命,李燕川率领全家离开了高陂寨,逃荒来到百里以外的龙胜县金竹坳。
金竹坳山高林密。李家逃到这里后,砍树枝,割茅草,在路旁搭起一个棚子就住下来了。在金竹坳,他们靠砍柴烧木炭,挑到圩上去卖换点米糊口。
搬家到这里后,一大早,李天佑就披着露水上山去砍柴。烧炭要用大树、硬柴,他用的柴刀十几斤重,一根根粗树硬木被他用力砍下,扎在一起,挑回来烧炭。炭烧成后,他又挑到圩上去卖。一两个月,他就手圆臂壮,肌肉鼓鼓的。家里也能够吃饱肚子了。
谁知好景不长。由于灾情不减,逃到这里烧炭度荒的灾民越来越多,附近圩上炭多价贱,一担木炭几天都卖不出去,米价又涨,很快,李家再也无法靠烧炭度日了。这时李燕川听说桂林市的柴价略高,于是又和儿子砍柴,挑到桂林去卖。
路熟以后,小天佑一人独自去卖。他起得更早,睡得更少。每日天还没亮,就赶忙起来上山砍柴,再挑到桂林市上去卖,卖完后又匆匆赶回家来。
他的身材瘦小,挑着一副百十斤重的木柴担子,一天往返几十里,走起来自然吃力,经常累得腰酸腿痛,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但他咬牙硬撑,天天照常砍柴挑卖,从不间断。苦干半年后,由于常挑担子,常走山路,他的力气也就练出来了,拎起一捆木柴,毫不费劲;挑起一担木柴上桂林,扁担一闪一闪,走起来迈步如飞。
就这样,小小年纪的他力气比一般人都大得多!
(3)
李天佑练出胆,又有了力气后,终于做出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偷弟”。
李天佑在家中是老三,上有两姐,下有两弟。世道艰难,桂林的木柴又因卖的人多,一担柴换不了二两米,李家又断炊了。为了不饿死,李燕川只好一狠心,把四儿子天保卖给了一个有钱人家,换回了一斗米。
可是,不久后的一天,李天佑早上出去卖柴,天黑也不见回家。四儿卖掉了,三儿又不见了,熊氏在屋内急得流着眼泪一夜没睡。
天亮时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突然,兄弟俩出现在她眼前!
原来,父亲把弟弟卖掉后,李天佑十分舍不得。结果,他趁着上山砍柴之际,偷偷地跑去找弟弟。几经打听,他问到了买弟弟的人家。这天他翻山越岭,走了30多里山路,找到了那户买家的寨子,然后躲在附近树林里。等到天黑后,他悄悄溜进了山寨,躲在一棵大树后,观察动静。说也凑巧,半夜小天保正好出屋拉尿,李天佑见四下无人,快步上前,拉起弟弟往背上一背就猛跑。他们一口气出了山寨,沿着山间小道往回跑……回来的路程虽30里,要在平时根本难不住他。但此刻他饿了一天,又是摸黑赤脚跑山路,还背着个弟弟,高一脚,低一脚,走一阵,歇一阵,直到天快亮,他才把弟弟背回了家。
小天保回家了,熊氏脸上露出了笑容,李天佑也感到无比高兴。但老实巴交的父亲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是好,一个劲儿地搓手:“主家马上就会追上门来,我们拿了人家的米,怎么向人家交代?”
李天佑说:“爹爹,你不本来就想去桂林吗?现在就走呀!”
李燕川早就想带全家去桂林谋生,于是立即收拾全部“财产”:4床破被,几件破棉衣和旧单衣,一只破铁锅,还有副破箩筐,打成两个大包袱。然后,他和妻子各背一个,两个小弟弟则由天佑用箩筐挑着走。一家大小,急急忙忙上路,趁着曙光直奔桂林而去。
据说,因李天佑这一次“偷弟”、李家一夜逃遁,小天保的买家男人气得一下就病倒了,3个月后一命呜呼。遗憾的是,小天保回到父母身边,由于饥寒交迫,在桂林生病无钱医治,不到一年便夭折了。据说,这把李燕川后悔死了,说:“偷回一个人,断送两条命。老天爷作孽呀!”
2从米粉店逃跑当兵
逃到桂林后,李家大小借住在一个高陂寨同乡家里。
为了活命,李燕川把天佑送到了定桂门外一家米粉店当学徒。桂林米粉虽然很有名,但制作过程很复杂,费人费力气不说,需要大量的水,有“半担米粉10担清水”之说。李天佑来到米粉店后,名曰当学徒,实际上除了帮着泡米、磨浆、榨粉、烧锅、跑堂外,大部分时间就是忙着挑水。米粉店每天要用100多担清水,全是由他从漓江挑来。这100多担水,来回百十趟,挑得他腰酸腿痛,肩膀红肿。疲惫不堪不说,还常挨老板的骂。
一次,李天佑担了一天的水,天黑后,累得脚都走不动了。可是,狠心的老板又要他送粉端菜,送粉端菜后,又要他涮碗洗碟,洗完碗碟后,又要他搬柴添火,一直熬到深夜。等最后一位顾客走了,他还得收拾桌凳,打扫店堂。这些事情做完后,老板又要他去磨米浆,为第二天榨粉做好准备。这件活干完,已是后半夜。结果,他上床才睡4个小时,天还没亮,老板又喊开了:
“起来,起来,去担水!”
他勉强挣扎着起来,由于睡眠不足,脑袋昏昏沉沉,挑起一副大水桶,从江边舀起满满一担水,摇摇晃晃往回走时,还是半醒半迷糊。一跨进店铺,因为浑身无力,头晕目眩,水桶在门槛上猛撞了一下,“哗!”一声巨响,水桶破裂成许多碎片,一担水全洒在店堂外。老板怒目圆睁,大发雷霆:“早上就出事,你要砸我的买卖呀!”说罢,举起拳头就要打人!尽管他忍住了没打但仍破口大骂不止,话十分难听。
李天佑见状,把手中扁担一扔,转身进店收拾自己的衣物就走。老板没有料到小天佑竟敢来这一手,吃惊地问一声:“你去哪?”
“我不干了!”
他头也不回就走了。
可是,当李天佑走到桂林街上时,想回到父母身边去,因离开了米粉店又觉得没脸再见人;去找别的活儿干,没人介绍,一时也不可能找得到。于是,他饿着肚子,匆匆走了80多里山路,回到老家高陂寨,准备靠砍柴维生。然而,当年居住的那间杉皮屋子早已长满了茅草和野藤,摇摇欲坠,往日的伙伴家家逃荒了。这里怎么能立足呢?他倒在草丛中发着呆。
当天,李燕川听说儿子私自出走,急得团团转,找遍了全桂林街头也不见儿子踪影。幸好遇到一个熟人,问到了儿子的去向,又赶去80里山路,才把李天佑带回桂林,然后又把他送回了米粉店。
可李天佑再也不愿在米粉店干下去了。父亲送他去一次,他逃回家一次;每次送去,他都逃回来,回了又送,送了又回,回了又送,前前后后,李燕川“送”了16次,也就是说他逃了15次。最后,老实巴交的父亲束手无策,双手一摊:“唉,他这个鬼样子像谁呢?!”
母亲也急得直哭:“现在就这样不成器,将来怎么得了啊!”
最后一次,即第17次,李燕川拿着扁担,又把儿子又赶回了米粉店。谁知过了两天,老板娘又到李家来“接人”了。
原来他又跑了!
这一次李燕川寻遍桂林大街小巷,问遍所有亲朋好友,也找不到儿子的一丝儿音讯了。十几天后,有人受托带给他一张皱巴巴的字条儿,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一行字:
“爹娘,我当兵去了!家穷难活命,扛枪打仗,闯名堂。”
原来,李天佑逃出米粉店投军,当兵吃粮去了。此时,他已随部队开往千里之外的武汉城去了。
这一年,李天佑年仅14岁。
3当兵打仗
李天佑投奔的是北伐名将李明瑞所辖的独立团。在部队里,他很快脱颖而出。
(1)14岁的学员救了35岁的教官
1929年春,蒋桂战争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李明瑞“先倒桂,后反蒋”,率部在武汉前线宣布退出蒋桂战争,抽兵出走,此一着使得以“强悍”著称的桂军大败涂地。趁着桂军大败之际,李部向桂平急进。
到达桂平后,李天佑随独立团在一个山村驻防。一天深夜,突然枪声大作,敌兵前来袭扰。李天佑听到枪声,翻身起床,提着小马枪就往外跑。此时人声嘈杂,已经乱成了一片,他在混乱中,他只见前面一个影子正往村外树林里钻,好像是教官的身影,于是飞快跑上去,轻声喊道:
“教官!教官!莫慌,我来了!”(小说下载网|。。)
教官定神一看,原来是李天佑,气喘喘地停了下来。在惨淡的星光下,李天佑见他孤身只影,军帽歪戴,军衣披散,武装带搭在身上,裤脚满是污泥,连鞋都没顾上穿,赤着脚,流着血,十分狼狈。李天佑立即脱下自己的鞋子,说:
“给!你穿我的吧!”
李天佑帮他穿上鞋,又扶他走了几步,但教官仍一拐一拐的,非常吃力。枪声越来越近,眼看敌兵就要追来了!李天佑回头向村内望了望,说:
“我替你牵马去!”教官着急地喊:“危险!别去,别去!”
可是,说话间早已不见了李天佑的身影。转瞬间,从村内传来一阵马蹄声。李天佑骑着一匹骏马疾驰而来,猛然勒缰下鞍,然后扶教官上马,再猛抽一鞭,战马飞奔而去。而他自己则躲在原地,准备阻击追兵。
果然不出所料,几分钟后,几名敌兵追来。李天佑沉着应战,连放数枪,敌兵应声倒地,剩下的连滚带爬,拼命逃走。随后,他也安全地返回了连队。
李天佑当兵1年,还从没真枪实弹打过仗,在这次对付敌人夜袭中,他临危不惧,勇敢机智,牵马救教官突围脱险,又孤身阻击敌兵,表现得很英勇。李明瑞听说此事后,立即下令把这位教官解职,然后说:“14岁的娃娃能救了35岁的教官,这娃是打仗的料子!”
随即,李天佑被提升为上等兵。不久,他又被调去广西教导总队学习。同伴们纷纷说他是“靠胆大一战成名”,李天佑则说:
“打仗其实也没什么好怕的,越怕死越会死,那就不如豁出去!”
(2)15岁当了副连长
1929年10月下旬,广西教导总队改编为教导营。在教官李朴的教育下,李天佑加入了共产党,不久被任命为教导营机枪连的排长。
12月11日,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李明瑞在广州宣布起义。1930年2月1日,他们又在左右江地区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红7军和红8军,张云逸和俞作豫分别担任两军军长,李明瑞为两军总指挥,邓小平为总政委。百色起义后,李天佑被提升为红7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