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瀚海皇图-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是轻炮,便于机动作战,每次发射几十到上百粒弹丸,杀伤力大。此外我大成胜在火炮多装于战车之上,两匹马拉一辆战车,不但能攻城,还可以用于野战。据高俪民人言,我军攻柳京时,十里之外的丰山城东瀛军大由一通部数千人马前来增援小路行武,结果被我军震天动地的炮声吓得不战而退。监军汪磊大人上报朝廷时说,‘东土制瀛长技,全恃火器。’非为虚言。”

“其实我大成引入西方火器时间很早,此战结束后,圣上曾有言于武殿韦明宇将军:‘利器之入东土三百年矣,使当时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挟此傲我?’韦将军答:‘非无人留心之故,乃火器过于凌厉,匹夫持之,能胜甲士,是以天下偃武之后,武皇帝大收民间火器销毁铸钱,军中之火器入库封存,不令流传民间,是以承平日久,无人识用也。’圣上默然。”

第270章 废弓用枪

“是啊,对待火器的态度,成国和西方国家完全不同。”彼埃尔。皮庞点了点头,“西方的许多国家同样出现过关于类似的争论,比如是否以火枪取代弓箭来使用,但最后的结果,和成国完全不同。”

“噢?您能说得详细一些吗?”李昱好奇的问道。

彼埃尔。皮庞告诉李昱,早期西方的火枪命中率低,射程短,射击速率慢而且使用起来极不灵便,杀伤力实际上还不如同时代的长弓和十字弓。但是,火枪的使用比较简便,步兵经过短时间的训练便可很快掌握,相反,要有效地使用十字弓,就得经过几个月时间的练习,而要真正精通则需数年时间的刻苦训练。

然而在本世纪,佛朗机和罗玛、英格雷这些欧洲主要军事强国都基本完成了火枪取代弓弩的转变。普遍的解释是“火枪的使用比较简便”。

“要想了解这个小小事实的全部真相,其实应该去问问做出这些决定的当事人的想法。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或者又曰‘存在即为合理’,本世纪的指挥官和统治者们决定用火枪取代弓弩,自然有其自己的考量。但这个取代过程长达百年,其中战乱不断,参战国往往对于火枪和弓弩各有侧重,可以用实战来检验各种兵器的优劣。比如以特雷战争之初,佛朗机虽然拥有欧洲最强的炮兵,并且在历史上首创了使用野战炮兵和以野战炮兵决定胜负的先例,其单兵射击武器却是crossbow(十字弓,即为弩)。在同以火绳枪为主力的西班牙军队几番较量后,很快走上了火枪取代弓弩的道路,毫无疑问是对实战经验分析的结果。”

“选择长弓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它是冷兵器时代威力最大的单兵射击兵器(或者至少也是其中之一)。以弓箭手脊柱变形为代价,长弓实现了近似于强弩的射程,5倍于强弩的射速,在加上传说中长弓手‘连射三箭,分走高中低弹道,同时击中同一目标的’达标精度。在欧洲战争舞台上,长弓的威名压过了其他三种主要单兵射击兵器,即crossbow,arbalest和positebow。其中crossbow(十字弓)以腰腿力开弓,更重型的arbalest则使用了类似于弩炮的绞盘…棘轮开弓器。实际上很多时候crossbow,arbalest可以通用,这可能跟绞盘…棘轮开弓器可以拆卸有关,力量不够的人用绞盘慢慢开弓,力量足够的人直接用腰力开弓。positebow(复合弓)可以突兰人的大型复合弓为代表,现代研究表明其与戎狄复合弓有近似的形制和威力,实际上这两者具有亲缘关系。”

“至于东方的弓弩,如果我们不去看因为那些令人吃惊,自相矛盾,并且由于各种不同度量而模糊的古书数据,仅仅从能量的角度分析。那么不妨近似认为使用腰腿力,并以人类最大腰/腿力为上限的神臂弓,撅张弩,腰引弩等等,跟同样使用腰力的crossbow处于同样的水平,可能会略弱于装备了绞盘…棘轮开弓器的arbalest。同时从戎狄复合弓与突兰复合弓相同的形制和威力不妨认为东方复合弓的威力也与突兰复合弓在同一个水平。更进一步,从东方复合弓与单兵弩长期共存与西方crossbow,arbalest,positebow势均力敌的事实不妨推论东西方的弓弩水平在那个时代达到了类似的水平。在古典时代,东方的弓弩无疑优于西方,不过随着贸易和技术的交流,西方有了长足的进步。除了突兰复合弓和戎狄复合弓的血缘关系以外,crossbow也有可能在技术上受到了亚伯弩的影响,而后者从形制上看无疑是传自东方。”

“以特雷战争结束时,欧洲大陆主要国家都已经使用火绳枪作为主要射击武器。而在英格雷,长弓退出舞台的步伐要慢的多。在‘北方战争’中,约科郡的苏塞克斯伯爵召集的2000军队中仅有60名火枪手。而到了为对抗塞班尼的庞大海军舰队的入侵而召集的军队中,许多北方郡的士兵都完全由长枪手和火枪手编成。只有南方两个郡的军队当中,长弓手数目超过了火枪手。”

“最终,英格雷国会通过了‘终止使用长弓法令’,要求‘在未来征召的军队当中,长弓不再被认为是一件合格的武器。这个标准适用于任何地区的任何人。所有射击部队都必须装备火绳枪或者滑膛枪’。这不仅仅是长弓的末日,也基本上意味着西方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和热兵器时代的开始。”

“作为威震西方大陆三百年的英格雷民族骄傲,支持长弓反对改革的保守派自然不少。但在文艺复兴的大背景下,保守派和改革派双方在公开场合和出版物中进行了大量争鸣和辩论。改革派要想淘汰长弓,不但要以理服人,而且要用浅显的道理让并不那么懂军事的国会明白自己的观点方能取胜。而上面的‘终止长弓使用法令’,就是这场大辩论的最终结果。而其中最精彩的一个桥段,莫如长弓派代表人物约翰。史密斯爵士与其对手汉弗莱。巴瑞克爵士之间的经典之战。这是至今为止我看到过的最精彩的辩论之一,特别是看到汉弗莱。巴瑞克爵士的逐条反驳的时候不禁拍案叫绝。其中我们可以看到本世纪末的军事家们,对于火枪和弓弩两者之间优劣的代表性观点。”

“首先是约翰。史密斯爵士的长弓六大优势:一,受过训练的弓箭手比火绳枪兵瞄得更准。显然,火绳枪兵只能在非常近的距离上保证射击精确度,当距离超过100码时,火枪的射击就变成了乱射;而优秀的弓箭手能在150至200码的距离上准确命中。”

“二,长弓的结构比火枪简单,结构复杂的火枪更容易发生故障;火枪容易发生堵塞,并因堵塞导致损坏,只有熟练的铸枪工匠能修复。雨天会让火药受潮,大风会吹熄火柴,或是把火星吹到火药包或子弹带上。

“三,在激烈的战斗中,除最为老练和坚定的部队外,普遍存在错误使用武器的情况。一个人在匆忙中会忘记夯实火药与弹丸。史密斯爵士曾亲眼见到,士兵将枪口下垂时,由于没有夯实,子弹从枪口滑落的情形。‘这就是为什么一大排的火枪兵一次齐射只能放倒几个人的原因。’”

“四,火枪兵只能站两排,弓箭手最多可以站成六排,后排的士兵能以抛射的方式射击。”

“五,火枪比长弓重得多,更容易使士兵在行军时疲惫;且连续射击半小时以后准确度会下降。”

“六,最重要的——这是个老论点但十分有效——就是射击的速度。长弓兵在一分钟内能射出六支箭,火绳枪兵需要两到三分钟才能射出一发子弹——在所有操作都谨慎无误的情况下。”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和第六条是长弓的主要优势,即精度和射速。对此,巴瑞克爵士在第一条反驳中指出长弓手需要艰苦训练才能达到理论上的精度,而本世纪末期的长弓手普遍达不到这个技术。这个实际上是用火枪手易于训练的优点来抵挡。对此当时英格雷名将罗格。威廉姆斯爵士给予了更明确的说明,这位将军说他‘宁可带领500名训练良好火枪手而不是1500名长弓手上战场’,因为‘现在的长弓手水平参差不齐,5000人中里面大约只会有1500人能够有足够的力量准确的发射’。第二条第三条非常精彩,可以说巴瑞克爵士将对手的观点完全驳倒。第四条则是巴瑞克爵士一定程度上的诡辩。”

“最重要的是第五条,因为它揭示了一个被许多人忽视的地方:长弓手(实际上包括所有的弓弩手)的能量来源是自身体力,人的体力有很大局限性,不但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在战场上的持续战斗能力也不足。而火枪的能量来源是火药的化学能,不但对于射手体力要求和能量消耗都小的多,而且有更大的上升空间。巴瑞克爵士第六条中关于将眼光放长远的说法是有其道理的。这点上罗格。威廉姆斯爵士也指出在经过三个月的冬季战役(或者比较寒冷的秋季或春季)之后,‘十个长弓手当中没有一个能够保持住他们力量的来源,他们甚至无法对近在咫尺的敌人给予足够的伤害’。而火枪手们却依然能够进行有效的射击。”

“据我所知,实际上这个力量来源也是弓弩威力的主要限制。以腰力开弓的东方弩和西方的十字弓,最大的张力都以人类腰腿力量为限制。要想更大的威力可以使用绞盘…棘轮,代价是开弓时间延长或者开弓者人数增加。另外一方面,在进行一定射击的体力消耗后,射手们的体力下降就会影响接下来的战斗(不论肉搏或者射击)。总之人力一定时间里面能做的功有其限制,要想在一方面获得好处,其他方面就要付出代价。就算少数猛将能力开强弓,但对于整个军队的意义并不大。”

听到这里,李昱禁不住连连点头。

对于这一点,他是有亲身的体验的。

“所以,巴瑞克接下来逐条进行了反驳:一,弓箭手在长距离射击上不再有准确性——他们的技艺被削弱了。”

“二,如果恶劣的天气对火器是有害的,那么对于弓箭也好不到哪去。雨会让弓弦变得松弛,且在雨中长途行军后,箭羽会剥落。”

“三,弓箭手在战争中一样会紧张。巴瑞克曾亲眼见到,他们在激动时不会把弓拉到头,而且不经瞄准就胡乱射击,以尽可能地在每一分钟里多射出几支箭。”

“四,弓箭手超过两排时,后排的人实际上根本无法瞄准,只能冒险向空中射箭。”

“长弓兵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远比火绳枪兵高。‘如果他不能像在家中一样,每天吃饱三餐、晚上睡在暖床上,他的动作就会僵硬而虚弱,无法把弓开满以进行长距离射击。’”

“六,随着火器的改进和不断的操练,老兵们能够在两三年后大幅提高射速。现在他们能在一小时内射出四十发子弹,而且还能保持这个频率。”

“就这样,军事强国英格雷通过了‘终止使用长弓法令’。”

“了解了本世纪末英格雷人的想法以后,我还想增加一个观点,即上个世纪开始的西方冶炼技术革新对于铠甲技术和长弓命运的影响。我先用几个战例说明一下长弓杀伤效果与铠甲发展之间的关系。具体战役的过程将被略过,只关注长弓对不同时期铠甲的杀伤效果。”

“首先是福尔科克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斯柯兰军队指挥官为威廉。瓦兰斯,兵力为500骑兵,8000长矛手和1500弓箭手。英格雷军队指挥官为艾德瓦一世国王,兵力为2250骑兵(重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