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瀚海皇图-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鼎比靳流云还高出三尺,需要借助一架梯子才能登上去。靳流云看见里面浅浅地泡着一层水,那些浸透了火油的焦炭就堆在水里。

“这几天下雨,”青石伯笑呵呵地解释,“积了点水,大概军士们也忘了把下面泄水的木塞子拔了。不过没事,这些炭都浸了油,就算是有水也点得着。倒是要担心防火的事,误传消息可就不好了。”

靳流云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青石伯拍拍那鼎:“这大家伙,可是古董了,纯粹的精铜,好几千斤,十来个大男人都抬不起来。靳将军看,这上面可还有武皇帝的诗呢……”

靳流云微微点头,走下木梯,转身看向一里之外的海面。这是风平浪静的一天,开阔的海面上渔船往来,一派繁忙景象。

“这片海富啊,产的鱼销路很广呢,地方也不算穷,不过太偏僻,外乡的女人不愿意嫁到这里来,本乡的小伙子老想出外闯闯。”青石伯眺望海面,像是菜农看着自己的菜地,满怀感慨,“我年轻时候也想过去帝都那里出仕,当个武士,风风光光的。将军这样的英俊人物,我当时最是仰慕的。不过现在老喽,离不开这片海喽,哪一天晚上没鲜鱼汤喝,心里猫抓似的痒。其实想想我年轻时候,连个五十斤的弓都拉不开,出仕什么啊,自己找罪受。人生来命不同,我这辈子也就是渔民。”

靳流云听得一笑:“青石伯满门可是世代军籍啊,西京城里的陛下还想着大人为他北镇海疆呢。”

“唉!”青石伯无奈地摆了摆手,“说得好像我们这个小地方有多要紧似的,老弟你看这个城啊,其实是个易守难攻的所在,东瀛人根本打不过来!”

他觉得这个年轻将领蛮和善,并不耍都护特使的气派,心里亲近,不由地就把称呼换成“老弟”了。

“这个倒要请教青石伯了。”靳流云恭恭敬敬的,像是学生请教老师。

青石伯觉得面上有光,腆了腆鱼汤填大的肚子:“要进这片海港啊,先得过海口,那浪多高,水流多急,我不说老弟你也知道的。就算东瀛人渡得了海,我们只要在海港入口堵上十艘渔船,浇上火油塞满柴火,东瀛人一来接战,我们点上火,大船顺风过去,风助火势,那是烧得呼啦啦的,就全玩完了。就算火攻也不奏效,东瀛人也得登岸啊,一上岸,他们在水里的本事都不算什么了,我这里城墙高厚,万弩齐发,嘿嘿!”

“万弩齐发?”靳流云环顾周围,只有一些军士懒洋洋地在周围走动,并不带弓箭,只是挎着柄制式老掉牙的军刀,“倒是不知道这里射手有多少人?”

青石伯一愣,挠了挠脑袋:“这个……倒是不瞒老弟你,都护大人也知道的,我们这里多少年不打仗了,那些军籍的人家都改行当渔民了。如今要练兵都叫不来人了。而且你看这海面,要练海战,不够开阔,要练弓箭……练了也没用处,射个海鸟?还不如打渔呢。”

靳流云知道和这个以渔民自居的伯爵大人是说不通了,只能笑笑。

第155章 重楼车船

“将军,那边是不是出了点事?”跟在靳流云身后的一个副将指着海面说道。

靳流云放眼看去,靠近海面的几十艘渔船全都升起了风帆,往海港中间聚集,那里有两艘渔船船头相对,隐隐约约两边各有人站在船头怒骂。

“唉哟喂,他娘的!是赵家和张家的两个狗东西!”青石伯一张望就明白了。

“赵家和张家?”靳流云有些奇怪的问道。

“我们这里的两个大户,各有百十条渔船。高祖武皇帝那会儿派到这里来驻防的一共有四个姓氏,如今赵家和张家壮大些,其他两家就没有多少人了。这两家的人都是军籍,脾气躁得很,老是为了你挂了我的渔网,我占了你下网的地方闹事,闹起来就把渔船叫到一起围起来,把风帆升起来在里面打架,等我问起来又都不承认,我没有亲眼所见,也不好多管。可我说了今天都护大人的特使来视察海防的,他们竟然还敢……这些混帐东西!”青石伯一拳砸在掌心里。

果然,围聚到一起的渔船都升起了风帆,把中间的两艘船彻底遮蔽起来。渔民们大声地吆喝起来,似乎是为里面打架的人助威,几十条渔船,加起来怕有上千渔民,闹起事来确实也是这个青石伯管不了的。

“靳将军!那边起火了!”副将忽然说。

靳流云抬头看去,那群围聚在一起的渔船中央,是一面被火焰吞噬的风帆。渔民们依旧在大声地吆喝,吆喝声里已经满是惊慌,渔船围得那么紧,一时散不开,很快火就会蔓延到周围的船上。中间那艘船烧得极快,转瞬间彻底被火焰包围了,就像是一块被火油浸透的木头。火焰飞速地向着其他船蔓延,风在这个时候居然大了起来,风助火势,瞬间便显得不可阻挡。

“怎么……怎么会这样?”青石伯惊得瞪大眼睛,茫然不知所措。

“一艘船,即便失火也不该烧得那么快吧?”靳流云皱紧了眉头,低声说道,“除非是有人故意放火。”

“谁?谁敢在这青石城里放火烧船?那些可都是军船!”青石伯大怒。

青石城这里的渔民多数都是用军船打渔,这些伪装成渔船的军船都是上好的木料建造,龙骨坚固,船板厚实,升帆之后速度远高于普通渔船。侧舷留有射箭的口子,船里常年备着武器、绳索和铁钩等物,一艘船上几十个渔民,一旦开战,立刻便转成了水师军士,该操帆的操帆,该射箭的射箭,该准备步战的披甲,丝毫不乱。

“大……大人!”站在高处眺望的军士忽地大吼,他的声音已经扭曲了,手颤巍巍地指着海天尽头。

靳流云全身一颤,放眼望去,看见巨大的风帆在海面上缓缓升起,不是一面,是数十面,排成整齐的队列。一人高的海浪推动着这些巨舰,高速直扑青石城而来,海流和风向对那些船都极有利,就像是战马从高坡上冲下,势不可当。靳流云对于海战没有经验,可是他知道如何在极远的距离上分辨物体的大小,在这个距离上那些风帆上的花纹仍然清晰可见,那么那些船都是足以容纳数百人的三桅巨舰。

渐渐的,船影变得清晰起来,岸上的人们看到这些船,全都变了脸色。

那是典型的东瀛人的战船——大板楼船!

青石伯看到这些战船,脸色已然变得惨白。

“东瀛人的船,都是板屋船,跑不了远海的啊!怎么可能到这边来……”

的确,出现在他面前的大队战船,形制和他以前见过的东瀛大安宅船有些不太一样,这些战船的体形不象大安宅船那样宽,显得更为狭长,船首更细,易于破浪航行,而且船上装了三根巨大的桅杆,扯起了布帆,那些帆的样式,和回人的快速帆船以及西方白人的商船极是相像!

但这些战船上飘扬的黑色旗帜,明白无误的告诉他,这是东瀛人的水师战船队!

靳流云看了一眼自己身边的青石伯,这个伯爵现在已经吓得两腿哆嗦,整个人像被拎走了魂魄似的,一张脸煞白煞白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那些着火的渔船上有上千人,都是你属下的军人,是么?”靳流云问。

青石伯呆呆地点头。

“那么你还有多少人、多少船可以调用?”

青石伯呆呆地摇头。

靳流云知道自己问不出什么了,问一个渔民此时该干什么只是浪费时间。

“既然对方知道用火攻来打开进港的道路,那么拦阻木排的位置想必也知道了,那些东西,现在只怕是都不能移动了吧?船帆上的花纹是金菊水波,是东瀛丰田氏的族徽。那些是船头安放了床弩的战船,他们是来进攻的。”靳流云低声说着,转身看自己的副将,“传令,全体检查弓箭和马匹,准备出发。”

“和锦衣卫的情报分毫不差啊。”副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我们该庆幸锦衣卫的情报太准确,还是该担心自己呢?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是生来以杀掠为能事的东瀛人。”靳流云淡淡地说,拍了拍青石伯的肩膀,“大人,留在火鼎旁边,只怕你要准备好火种了。”

他仰头对高处那个负责眺望的军士说:“吹号,东瀛人来袭!”

古老的铜号再次吹响,在天地间轰响,港口里燃烧的船帆已经烧红了水面,尚未整顿休息的长弓骑兵重新上马。这个小小的堡垒在号声中苏醒,从一个平静的渔民小城变作了大成帝国和东瀛人的前锋阵地。

津门港,码头。

李昱立马于岸边的山头,看着停泊在港中的一艘艘艨艟巨舰,心中惊奇不已。

在这个时代,他是头一次看到这些巍峨如山岳一般的古代战船。

“那便是江州水师派来的‘重楼车船’了,是大成水师里最大最强的战舰。”闵浩然骑马踱到了李昱的身边,用手中的掩月刀指了指海中的二十艘体型巨大的方形船首的六桅巨型战船说道。

这是一条典型的中国式硬帆平底方首大战船,它体量巨大,船体后部建有宫殿一般的二层楼阁,舰首有木质碉楼,而让李昱感到吃惊的,是船两舷处的十个巨大的明轮。

看到这些战船,李昱竟然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想不到在这个时代,竟然能看到如此先进的明轮战舰!

“江州王这一次派出了水师精锐前来助战,”闵浩然叹息道,“这种头等的重楼车船,江州水师也只有四十艘,这一次为了运送大军前往高俪,竟然派了一半出来,看样子军情的确是比较紧急了。”

“我看过武殿收集的东瀛战船图册,未有能与我大成水师匹敌者,不知其有何凭借,敢于如此兴兵入寇?”李昱有些疑惑的问道。

“李兄说的是,东瀛人的造船技艺,远不如我大成,所造大船皆为板屋船,以木板拼凑而成,无有龙骨,是以并不坚固,在近海处航行尚可,若是到了远海,遇有大风大浪,便会被击碎毁沉,”闵浩然道,“不过这一次他们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渤海国水师,恐怕是战船得到了改进,不然不能为此。”

二人正说着话,一名传令兵纵马而来,禀报道:“李将军,闵将军,大将军要你们率所部赶紧上船。”说完便跑去别处传令了。

李昱和闵浩然并骑下山,各回本军,李庭瑞此时正指挥部下兵马登上小船,看到李昱回来,便和他及李斌一道上了一条小船,向停泊在海中的一艘江州水师的二等重楼车船驶去。

二等重楼车船为四桅,体形较头等六桅重楼车船稍小,但仍是极大的战船,李昱站在小船之中,亦须仰视才行。

“咱们是禁军,乘的便是这江州水师的重楼车船,那些边军乘的,是津门水师的奔马快船。”李斌指着远处的一些体形硕大但却没有明轮的三桅大帆船,有些不安的说道,“这一次大军全在津门集结,走海路不走陆路,看样子是陆路战事很不利啊!”

“这倒也未必。”李庭瑞摇了摇头,说道,“现下是夏季,我听说高俪国及安东都护府境内一直阴雨连绵,道路泥泞不堪,不利于大军前行。此次进兵,利在速战,若是冒雨行军,不但将士劳苦,而且军械粮草皆给雨水污湿,行进缓慢,到时反为敌所乘,而走水路便要快捷许多,不会有如此麻烦。”

“父亲,大军全走水路的话,难道不会遇到东瀛人的水军偷袭吗?”李斌问道。

虽然他问话的声音很平静,但李昱还是能听出来,他内心的恐惧之意。

“东瀛水军虽然厉害,但战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