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说三国-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我家将军自然是要严守疆土,再与曹都督一决高下。”
曹休点了点头,道:“将军诚不欺吾。李兰篡位之心,路人皆知,而关将军忠义之心,可昭天日。”贾逵见曹休居然信之不疑,不禁顿足道:“想当年关羽随太祖皇帝,待之何厚?却有华容之窘。足见关氏之愚忠,如今关平无故怎会与都督结盟,不过是引都督中计罢了,还望都督再三思量啊。”
提起关羽的忠义,曹休倒颇有几分迟疑。廖化见状,乃拜服在地,道:“我家将军与李兰素来不合,皆因其欲篡汉自立。又怎会相助郭淮,以成其好事?须知李兰一旦得胜,便会迫不及待地篡位。我家将军以诚待都督,都督却奈何终肯信?”突然拔剑割发掷于地,道:“某乃割父母所遗之发,以示心迹。还望都督应约,既存我大汉,也为贵国除去大患。”
曹休见廖化割发以示诚意,便要上前搀扶,却又听贾逵不冷不热地在旁边道:“截发为誓,足见其诈,便如昔日要离断臂,刺杀庆忌还颇有不及。都督未可深信,只须将其拿下,严刑问讯,必然能获其阴谋。”廖化听他如此说,于是将心一横,起身道:“某本诚心而来,都督却使人再三为戏,与其如此受辱,不如死了来的干净。”乃横剑颈下,叹道:“有汝等短视之人,李兰必能纵横天下,吞亡各国。”便要自刎。
“将军且住。”曹休急忙快步上前,一把将廖化抱住道:“此乃旁人之言,绝非本都督之意。将军万不可卤莽。”又呵斥贾逵道:“廖将军诚心而来,岂容汝这般折辱?”贾逵见曹休偏袒外人,也不禁动怒,大声道:“都督不听忠言,只怕我大军受累。”曹休本与之不合,今见其出言不逊,乃喝道:“吾正欲出兵,攻破郭淮,收复樊城。汝却出此不祥之言,非是有意乱我军心?”便要呼喝左右拿下重责。
廖化见曹休不用贾逵之言,心中暗自窃喜,又恐过分重责,使魏军众将怨恨自己,便开口劝道:“都督请息雷霆之怒。今方要进兵破敌,乃是用人之际,不妨暂且将其留下。待都督大破郭淮之日,羞也将他羞死。”曹休笑道:“将军之言是也,若非将军,本都督定要重责,以示诚意。”遂命人将贾逵放开。奈何贾逵心怀梗直,不但不谢,反而继续道:“都督不用自己人之忠言,却信外人谗言,败亡无日矣。”这话比方才之言更是露骨,曹休勃然变色,但既开口饶过,不便再责,只得让左右将其轰出。贾逵空有为国之心,被众军士推搡而出,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叹息离去。
贾逵离开之后,廖化再次告辞。曹休却道:“将军熟知郭淮营中之事,不妨留下相助。关将军处本都督自另派人前去,待共破郭淮之后,本都督定亲送将军返回襄阳。”原来曹休虽然不十分相信贾逵之言,但心中也有了几分防备,遂有意留下廖化为质,以辨其真伪。廖化如何不解其意?乃抱拳答道:“承蒙都督厚爱,某愿留下效力。但我家将军那里,如无某书信,必不肯轻信。还请都督赐文墨一用。”
曹休见其答应,又稍微放心,遂命人取来笔墨。廖化提笔而写,片刻则就。曹休在旁观看,见并无不妥之处,乃命帐下心腹书吏为使,前往武陵约会关平。又将廖化留在宛城,由部将张普严加监视。曹休则是积极整备军马,只等荆州传来消息,便要南下夺取樊城。廖化也知曹休并不曾完全相信自己,于是深居简出,更不敢在魏军之中乱走,以免遭受猜疑。数日之后,张普见其并无异行,方才稍减戒心。
又过得二十余日,使者自荆州而返,声言关平确实从武陵出兵,于路各县闻风而降,进逼江陵。江陵乃郭淮治所,守将是其心腹,拒不投降,关平已将城团团围住,日夜攻打,只是江陵城高池深,难以攻破。关平惟恐郭淮得知消息,引兵回援,是以请使者先回宛城,请曹休出兵相助。
曹休既得此消息,心中大喜,以为夺取樊城便在此一举,遂传下将令,克日起兵南下。廖化在营中听到此令,更是欣喜若狂,知道曹休已然中计。那书吏乃是曹休心腹,却如何会带有这样的消息回来?原来李兰、关平知道曹休必不肯轻信廖化,定要派人到关平军中打探虚实,使者至后,便每日都在营中设宴,盛情款待。及至攻城交锋之时,又以保护其安全为由,只是远远观战,并不亲临前线。那使者也只是听见震耳的喊杀之声音,哪里辨得出真假?而关平又在郡中斩杀死囚若干,每日使诸将轮流献功,见到血淋淋的首级,曹休使者更是深信不疑。关平请其向曹休求援时,又以财物厚赂,是以带回消息,请曹休出兵。

第十五卷 第二百五十九章

廖化窃喜的同时,曹休又何尝不在偷偷欢喜,与关平约定之时,固然是以收复樊城为口号,但曹休的心中却想得更远。击败郭淮之后,关平新得荆州,又背有祸起萧墙的罪名,襄阳、南郡军民将士未必都能甘心归附,值此之时,岂不是收复荆州的大好时机?曹休本就有南下之意,不过是碍于曹真分兵前往长安,才不得不暂且忍耐,如今却是天赐良机,曹休怎能不欣喜若狂?所以在使者前往荆州之时,便在积极备战,等得到确切消息,曹休即刻召集众将,只留下裨将薛乔与数千嬴弱之兵守城,其余兵马悉数出征。
军令既下,诸将皆回营准备,曹休也自在帅帐中思量进兵之计。忽有亲兵来报,贾逵在外求见,曹休待欲不见,那贾逵却早已经自己闯了进来,高声道:“都督万不可轻易出兵。”曹休心中早料定其必是来劝阻出兵,但还是不禁着恼,道:“吾为三军主帅,出兵之事还需汝多言不成?”
自从廖化来到宛城,贾逵便日夜坐卧不安,生怕曹休轻信其言语,出兵前往樊城,乃密使人报于曹真,希望能在曹休出兵之前,派人前来劝阻。不想曹真那边还没有消息,曹休却已经先下令出战,贾逵固然明白自己再劝未必有效,但为了数万将士性命,不得不再尽力尝试一次。见曹休不为所动,贾逵便又道:“末将已经使人将此事报于曹子丹将军,只须过得三五日便必有结果传来,还请都督再稍待两日。”
“汝也久经战阵之人,岂不知战机稍纵即逝?吾在宛城作战,子丹却远在去长安的路上,焉能等他消息。”曹休拂然不悦,道:“再者吾与子丹同为先帝托付大臣,职位相当,本都督要出兵,难道还需要请得他的将令不成?”
贾逵只是情急想以曹真为名,劝阻曹休能暂时回心转意,却不想弄巧成拙,更惹曹休不悦,只得道:“末将并无此意,只是陛下意在夺回长安,将军之责不过在于紧守宛城,使曹子丹将军无后顾之忧。至于荆州郭淮,若李兰在长安败绩,便不可惧。”
“哼!”曹休重重哼了一声,冷然道:“以汝之意,这功劳都让曹子丹得了去方才称心?天赐本都督斩敌立功,报效朝廷的机会却要白白浪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待本都督攻破郭淮之后,自会上表向陛下陈述经过。”不等贾逵开口再劝,便转头对旁边军政司道:“传本都督将令,再有敢阻拦本都督出兵者,都以慢军之罪论处,重责不饶。”
贾逵见曹休心意坚定,恐自己再言,招来祸端不打紧,则全军便再无一人能识破郭淮诡计,于是再请道:“既然都督决心出战,却需防备郭淮奸计,末将愿为前部,为都督开道,若有差池都督大军须得无恙。”
贾逵本是一番好意,奈何曹休却又误解其有争功之心,只是淡淡说道:“将军忠义之心,本都督素来知晓。只是先锋人选,本都督早心中有数,不劳将军费心。将军若无他事,就请回营准备,来日便要出兵。”说完便示意边上亲兵送客。贾逵一腔热血心肠,却换来的是曹休冷漠猜疑,只得长长叹息一声,默然出帐。
看着贾逵背影,曹休复笑谓旁边心腹将领张普道:“昔日先帝欲以逵为督,假节钺,吾固知其性情,刚而多疑,不堪重任,乃谏阻先帝。今日所为,岂非吾当年之所见也?”张普遂出声附和其论,曹休于是就使张普为先锋,引兵在前,自统大军于后。
张普领得先锋之印,心中欢喜,固要建功以图升迁,一路耀武扬威,非有一日,直至樊城北面数十里,忽有探马来报:“前面有蜀军阻路。”张普乃一面使人飞报曹休,一面自提兵前来交战。两阵对圆,张普但见对方是一少年将军,欺其年幼,出马喝道:“孺子何以为战,还不早降?”
对阵却是郭淮之子郭统,听得张普叫阵,也出列骂道:“贼将不知好歹,已中我父帅之计,可速速下马归降,方可不死。”张普闻言大怒,纵马来战,郭统年纪虽轻,却也毫无畏惧,提枪相迎。两马相交,大战数十回合,郭统少年英雄,越战越勇,张普抵敌不住,渐渐力怯。又战三五回合,郭统口中大喊“着”,长枪直刺早中张普肩头。张普唬得魂不附体,急忙勒马便走。郭统于是挥兵混战,不久见曹休大军到来,才收兵返回樊城。
张普首战败绩,来见曹休,惟恐吃罪,只得极力夸赞郭统武艺,言其勇不可挡。曹休本就不悦,复听其喋喋不休地夸奖对方了得,不禁喝道:“汝为先锋大将,武艺不如敌将,还值得四处张扬,沾沾自喜么?”张普被曹休如此一骂,顿时住口,忽然想起阵前郭统所言,遂又道:“都督且息怒,末将失败,固然是对方武艺高强,却也是另有缘故。交战之前,敌将声音我军已中其计,致使末将分心提防,故而有此一败。”
“中计?”曹休一路南下,虽然是想破敌立功,却仍旧时刻在提防中敌之计,此刻听张普提起,不由问道:“是何计谋?”贾逵此刻也在旁边,遂进言道:“都督明鉴。廖化言关平出兵之后,郭淮必然赶回荆州,可是都督大军来到樊城,郭淮却仍旧有力出城交战,可见其诈?如今又言中计,以末将之见,必是廖化诱敌,为保完全,都督还是拿下廖化拷问,再作定夺。”
曹休心中也正疑惑怎么樊城还有兵马,乃转谓廖化道:“将军以为如何?”廖化在旁听到贾逵之言,又得曹休询问,急忙拜倒,道:“末将实不知樊城为何还有军马。至于郭统阵前所言,都督怎能相信?若是都督用计破敌,对方尚未中计,都督便肯先告知么?此必是郭淮知某在都督军中,所使离间之计也。”
“巧言狡辩。”贾逵见曹休又颇为疑惑不定,急忙再劝道:“都督万不可再信此人之言,如今我大军前来,不知城中底细,万不可在此逗留,不如暂时退回,以观其变。”廖化却也道:“关将军已经起兵,就等都督响应,并力攻破郭淮,此天赐之机,还望都督三思。”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曹休一时分不出真假,只得止住二人,下令全军不必再进,就在原处择敌安营,待明日前往城下挑战,以观城中虚实。

第十五卷 第二百六十章

曹休将大军屯扎在宛城之外,诸将都各自散去,只有曹休一人独自坐在帅帐,想着贾逵和廖化之言。不知樊城究竟能有多少兵力,自己还是否该继续进攻。若是郭淮主力还在樊城,继续进攻怕兵力相若,难以成功;若是就此收兵,曹休却又不能甘心,数万大军兼程而来,一战便走,这军报又该如何写给皇帝曹睿?是以曹休心中烦闷,难以成寝。
将近三更之时,亲兵入帐禀告,言廖化在外求见。见到宛城还有可战之兵,曹休对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