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说三国-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兰正在搜肠刮肚为叶枫想办法,不意身后被人敲打一下,接着便听道:“大将军也来了,怎么不见夫人?”李兰听这娇媚的声音,就知道是孟倩,这样的场合必然是少不了她,只恨自己没有来得及躲开,遂转身笑道:“小姐也来了。”复左右张望,却不见桓易,心中暗骂道:这家伙却去了哪里?
孟倩自然知道他的心意,笑嘻嘻地道:“不用看了,桓易今日不来,让我代他前来贺喜。”李兰唯唯应付两声,便道:“我与张大人还有些事,就先失陪了。”说着不停向张绍使眼色。张绍正要出言相助,孟倩却先开口道:“今日乃是私宴,怎么可以谈国家大事?再者说了,我找你也有事。你可知道桓易为何不来?”李兰见她满脸笑容可掬,心中暗道,必然是你这丫头使坏。口中却不敢明说,只得道:“不知。”孟倩笑得愈加灿烂,偏着脑袋看着李兰,道:“还不是你教他的锼主意。”
李兰听她这般一说,心中倒是有了几分明白,但却又不知道这与桓易不来参加宴会何干?而且也不敢承认,遂故作不知,茫然问道:“不知小姐此言何意。”孟倩轻哼一声,道:“若非有将军这样的明师指点,以桓易的木头脑袋,大概不会想出什么露天烧烤,然后在花前月下,点上千百跟蜡烛,组成几个大字吧?”
李兰本就有心撮合桓易与她,又知道桓易常年军旅生活,不会讨女孩子欢心,是以时常替其出招。这烛光烧烤之事,也是半月以前出的主意,想必桓易面浅,一直俄延到这两日才鼓足勇气尝试。听孟倩这番话,李兰知道推委不过,只得傻笑道:“嘿嘿,这个,桓将军来请教,我只好代为出谋画策,小姐真是慧质兰心,这都被你猜到。不知烧烤味道如何?”孟倩也跟着笑得十分开心,道:“桓将军邀请的时候,我也答应了的。但我这人记性不大好,结果让桓将军在外面等了一夜,天明才回的府邸。据说是染了点风寒,所以今日不能来参加酒宴。”
以桓易的体魄,断然是不会因为在外面露宿一夜,就染病不起,必是自觉羞愧,不愿来见孟倩。孟倩行事向来任性,李兰听到她如此戏耍桓易,也只能是摇头苦笑,道:“既然如此,等散席之后,我便去探望。”惟恐孟倩再祸及自身,李兰再次告罪,便要离开。孟倩又将其唤住,笑道:“今乃严大人喜庆之日,将军这身衣衫想是新置。”李兰不明其意,如实点头。孟倩又看了一阵,指着他脚上的丝履,问道:“鞋也是新的?”李兰又点了点头,却见孟倩猛然提脚用力在他脚背上踹了一下。那双崭新的鞋上顿时多了一片足印,接着脚背上锥心的疼痛,若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李兰便险些惨叫出声。
看着李兰脸上疼痛的表情,孟倩心中怨气才稍微发泄,笑容顿止,沉声道:“大将军负国之重,以后对小女子之事,还是多省些心。”言罢,便不理两人,径自扬长而去。李兰身体受罪不说,还让张绍在旁看了笑话,老脸微红,讪笑道:“若不是看在孟王面上,定要好生惩罚这无法无天的丫头。”孟倩随李兰入成都以来,由于其父亲汉之故,受有公主称号,又有武艺在身,平日任性而为,京中少年贵戚无一人敢去招惹。张绍也知此乃李兰自嘲之语,遂接口道:“蛮夷女子远不及汉家女人温顺,舍妹温柔贤淑,绝非孟公主能比。”李兰点头称是,心道,若小张也是这般脾气,叶枫这小子还不得受气?
两人正说之间,忽听宾客之中一阵喧闹,抬眼望去,却是吕容与严鹏之妻王氏抱着今日的主角,严二公子出来。李兰正好可以转移话题,不再言方才孟倩的尴尬事,乃与张绍一起迎上前来。一众宾客见李兰过来,都行礼避让,李兰脚下疼痛,虽然强自忍住,行走仍旧不免有些怪异,引得众人侧目,却都不敢取笑明言。好在吕容自己无子,是以十分喜爱小孩,抱着严二公子,不住向旁人夸赞,才不曾看见李兰窘状。李兰惟恐被她看出,只是随口称赞几句,便匆匆入席安坐,不再走动。严鹏见着李兰入座,让妻子在宾客之中略微应酬一番,便回转内室,使下人开始奉上酒食开宴。
数年来蜀汉朝政清平,内养生息,外休甲兵,又加之李兰为政宽松,今日这样的酒宴时常都有。宴上无非是互相敬酒,各自为寿,李兰虽非主人,但官爵最高,也陪着喝了不少,才尽兴而归。

第十三卷 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兰原本打算在回府的途中,先去拜访一下桓易,不想对方却坚决不肯相见,只得与容儿一道回府。其实桓易对孟倩究竟有没有意思,李兰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大多数时候确实是他过分热心,一定想要撮合这两人。一则可以让桓易安家立业,二则也确实想摆脱孟倩这丫头的纠缠。桓易次次碰壁,总归来说,李兰是很有责任的。是以桓易闭门不见,李兰心中多少有些郁闷,暗自打定主意,日后当真再也不参与这两人之间的事情。容儿随他一起回府,观其颜色,又见求见桓易不得,心中也猜出了个大概,知道此事劝也无益,也只好默默而行。
回到府中,李兰问得叶枫已经回来,便让容儿先行下去,使人唤其前来问话。过不多时,叶枫匆匆入房,见李兰端坐在上,一脸似笑非笑的表情,自己心中有鬼,难免有些慌张,问道:“不知将军唤我前来,有何吩咐?”叶枫随李兰出桃花源以来,已有数年,李兰虽不知其具体年岁,但无疑已有二十以上。只是叶枫时常跟在身边,行事颇有几分稚气未脱,是以李兰根本还不曾想过要为他寻门亲事。今日若不是容儿提起,李兰仍旧不会知道自己这位兄弟已经长大成人。听到叶枫询问,李兰并不即刻将话说明,只是不住憨笑,看着对方在自己笑声中越加心慌的时候,才问道:“今日你去了何处游玩?”叶枫见李兰如此,猜想必的知情,也不加隐瞒,只是涨红着脸,答道:“将军既然已经知道,何必再问我?”
“我知道什么?”李兰复是大笑,见叶枫实在窘迫,才道:“不过是些传言而已,总还需要你亲口证实。不然我如何去想张大人提亲?”叶枫素知李兰待己甚厚,却不想如此直接便要为自己提亲,心中固然是千肯万肯,却总还要有几分羞涩,喃喃道:“此事何敢劳动将军大驾……”李兰却故意要让他亲口承认,于是笑道:“这些客气话却不必多说,你只需回答于我。是否真是有意于张小姐,若是两厢情愿,明日朝会之时,我便代为向陛下禀奏;若是无意,我也懒得多费口舌。”
小张贵为当今皇后之妹,婚嫁之事,固然是张绍长兄做主,但却也要刘禅夫妇点头才行。这点叶枫却是明白的,所以这提亲之事,由李兰去做,那便再好不过,于是也顾不得害羞,即刻答道:“若是大将军成全,我与霖妹必然感激不尽。”
“哈哈。”李兰听他叫的这般亲热,遂大笑起身,走到叶枫面前,捶了他一拳道:“臭小子,这么大的事情,不都先来告诉我,还要旁人转告,该不该罚?”叶枫只得苦着脸,答道:“原是想过两日再告诉将军,谁想将军消息如此灵通?要罚什么,我认了便是。”李兰也只是随口说说罢了,哪里真能处罚,乃笑道:“你且先下去准备,明日朝会之后,便进宫求见陛下与皇后。”叶枫连声答应,欢喜而去。李兰看着他的背影,暗笑道: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桓易的忙没有帮上,反而先帮上这小子。
次日叶枫果然早早穿戴整齐,在外等候。李兰并不经常上朝,只是在府中处理日常事务,今日由于叶枫缘故,还跟着起了个大早,打着呵欠随着他一起出门。蜀汉朝柄皆于李兰之手,一应事务皆是李兰与蒋琬等人商议好后,再呈报刘禅御览,而刘禅也从不曾有异议。所以早朝基本上就是一个形式,让百官将事情在刘禅面前念一遍,既然他是名义上的皇帝,自然也就要名义上的处理一下朝政。
当然李兰不爱上朝的毛病,蒋琬等人也多有怨言,但见他平日并不曾耽误公事,而且很多见解也确实于国有利,谏言了几次,没有效果,也就罢了。因此李兰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在朝上遇到蒋琬的时候,还累他多次询问,还道又出了什么大事。李兰自然不能先说出来,只是淡笑不答,尽说些不相干的事情。
不久之后,听得后面内侍高喊:“陛下驾到。”百官忙按班次站好,等着刘禅从后庭走出,一起行三拜大礼。刘禅确实还是刘禅,虽然李兰在三国以来,见到的不少名人,多少与所知不符,但刘禅却还是与历史名副其实的。并不关心朝政,也学着李兰,时常借故不朝,但他却不是李兰能比。李兰只是臣下,可以告病,刘禅乃是一国天子,不能连日罢朝不听政事。蒋琬等人勉强不了李兰,却还是能勉强刘禅的,所以刘禅上朝的时候,与李兰多有一个毛病,便是爱打呵欠。
说实在的,孔明在时已经基本上制定了一套很完善的内政政策,李兰自信远不及孔明,所以奉行的是萧规曹随的原则。数年来并没有什么大事需要处理,而朝堂上每日奏的也都是千篇一律,别说刘禅不爱听,李兰都觉得麻烦。在刘禅的呵欠过程之中,蒋琬终于絮絮叨叨地将该奏报的事情念完。刘禅也只是礼貌上的询问一下大家,有没有别的意见,然后百官一起沉默两分钟,刘禅就会说一句:“就依爱卿所奏。”接着旁边的内侍又扯着那尖细的嗓子,喊道:“有本再奏,无本退朝。”
叶枫之事,李兰是要入内宫私下禀奏,是以还巴望着早些散朝,并不出声。百官又接着沉默片刻,就该是那内侍喊“退朝”的时候。不想刘禅却环视众人,道:“既然诸位爱卿,都无本奏。朕却还有一件天大的喜事,便要说了。”
刘禅在朝上从来都没有自己的见解,今日却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让众人有感到十分的惊讶。李兰也都不禁睁开半闭的眼睛,看看他究竟要说什么,不想抬眼望去,刘禅也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心中暗自纳闷,难道还有什么所谓的“喜事”与自己有关不成?

第十三卷 第一百八十八章

百官都等着刘禅宣布那个“喜事”的时候,刘禅却卖了个关子,吩咐旁边内侍道:“请娘娘出来。”内侍应命而下,片刻就见皇后张氏在几名宫女的拥簇之下,走了出来。皇后向来不曾参与朝政之事,此番来到前庭,百官更加不知道刘禅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是以都不敢妄自多言,免得惹祸上身。有不少人见李兰今日也难得上朝来,都猜度或者与之有关,纷纷看向李兰,希望能得到些许暗示,好早有准备。
其实李兰心中何尝不与这些人一样?根本想不到刘禅到底在玩什么把戏,只是随着众人向皇后行礼。张氏就在刘禅旁边坐下,轻启朱唇道:“朝堂之事,哀家自不会多言。今日前来不过是为私事,诸位大人切勿心疑。”然后转对李兰,道:“李将军。”
李兰不想张皇后第一个就叫着自己的,急忙出列道:“臣在。不知娘娘有何吩咐?”张氏凤眼上下打量李兰一番,微微点头,道:“将军青春几何?”李兰身为臣子不能直视皇后,所以不知道对方正在品赏着自己,但这句问话却将他问得是莫名其妙,不解其意,只得答道:“微臣虚度三十有六。”其实李兰在后世活了二十岁,又在三国待了十八年,算来应该三十八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