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千娇-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城门下,周军士卒抬着从寿州缴获的猛火油泼在城门上烧。不过城门上糊了厚厚一层稀泥,半天烧不毁。攻城锤被拉进了瓮城,“砰!砰!”巨大的撞击声如同鼓声。

投石车也在汹涌人马中从瓮城门拖进来了,唐军墙上一片混乱。两个唐兵士卒抬起一桶猛火油,忽然“嗖”地一声,一支火箭正中油桶。

“轰!”一大团火球冲天而起,两个唐兵士卒惨叫,油桶直接摔在了城墙上,大火弥漫和浓烟滚滚。周围的唐军将士一哄而散,争相逃跑。

周军士卒在浓烟中不顾命地搭着楼梯翻上了主城墙的女墙,上面的唐军乱兵轰轰,竟不能遏制有数的周军将士,爬上去的人越来越多。

郭绍见此地唐军毫无章法、战守无方,回头对一个部将道:“传左攸,下令第三军骑兵进入瓮城,准备突击入城!”

他拜别了皇帝,来到临时搬过来的传令兵队中,一连下达了十几道军令。左攸正在奋笔急书,一面叮嘱手下检查字号,他不住地擦汗,脸上的表情再也找不到那种淡定微笑,紧张得不行。军令下达得非常缓慢又麻烦,郭绍这才意识到这一套东西也不是那么好用……此战后须得向别的大将学习,入乡随俗用这个时代的经验法子才行。

不多时,只见年轻壮汉邓飞先军入城,麾下数百精骑汹涌至瓮城内,众军对着墙上骑射,“噼里啪啦”十分密集。

就在这时城门忽然就被攻城锤一下子撞开了!城门洞开,只见里面正有一些周军步卒在城门里面站着,城门就是他们打开的。外面的邓飞二话不说策马便走,率骑兵当先汹涌入城。

后面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只见杨彪率第三军步兵正在小跑行进,成队列的军队,无数的铁盔闪动、樱枪如林,分外雄壮。猛虎旗在人群上方飘扬,上书:虎捷军左厢第三军。

周军先锋步骑按照军令,首先不管城墙,直接从中央大道向城池纵深挺进。天下几乎所有有军事据点功能的城池,南北东西都有两条宽敞的主干道,就是为了防御时能畅通无阻地向各处调兵。

邓飞部沿着大道冲入十分顺利,后面还有更多的周军步骑过来。

就在这时,忽然两侧街巷中“砰”一声炮响!

邓飞暗呼不妙,果然顿时只见空中燃烧的稻草和冒着白烟的竹筒纷纷飞来。再看左右两侧时,马拉的大车被一些士卒噼啪鞭打着冲上来,瞬息之后车上燃起大火浓烟滚滚。一众唐兵士卒从两侧争相冲杀。

“杀!”邓飞大喊一声,率军就策马迎战。这时大街上白烟弥漫,浓烟四起,将士不停咳嗽,不辨东西。

两侧的喊杀声一浪盖过一浪,不知有多少唐兵从四面八方冲来。大伙儿在大道上拼杀什么也看不见。

就在这时,忽然一个骑马的人一面跑一面大喊:“咱们中埋伏了!郭大帅下令,全军后退!”

邓飞策马循着声音过去,喝道:“军令呢?”

骑马的人道:“战事危急,郭大帅只是差遣末将来传令。”

“我军字号!”邓飞手里的樱枪提了起来,一面在马腹上踢了一脚。那人见状调头欲跑,但慢了一步,邓飞的战马已经加速,上来对着他的背心一枪捅了上去。那人惨叫了一声,从马上扑倒在地。

邓飞大喊道:“敌军离间计,假传军令!叫诸军使什么也别管了,见人就杀!”

……厢都校祁驼率军和第一军王璋部一起冲进城里,大股人马沿大街向左翼密集挺进,同样中了埋伏。一些唐军骑兵装作是周军趁烟雾、上来大喊散布流言,部分将士惊慌大量向后退却,又与后军相遇造成了混乱。

唐军精兵杀出,祁驼等部与主力分割,又遭前后左右伏兵围攻。祁驼见状大急,率众闷头猛冲,身边的人见他没跑,也跟着死命作战。

祁驼挺在军中,连中十余箭不死,又传令:“各自抱团,死战不退!”

郭绍来到东门主城门口,调兵扼守城门,将领们大喊:“前军退至城门者,立斩!”

此时城中到处都是大火,浓烟滚滚一片混乱,喊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郭绍不顾军乱,不断调集虎捷军左厢各部精兵先进入城池,再让各镇节兵马跟进。一员武将站在墙上大喊:“进城后如果找不到上峰者,可各自为战,各级将领临机决断,死也要死在濠州城内!”

一些百姓从火灾中跑了出来,但立刻被乱兵射杀践踏,境况惨不忍睹。成千上万的虎捷军步骑精兵陆续从东门不断进城。“咔、咔、咔……”大量的步兵像黑漆漆的钢铁洪流一样经过城门,整齐的脚步声、鼓号声和前方混乱的场面融为一体。

郭绍回头对罗猛子道:“去找左攸,让他接连派出三道军令,严令左翼祁廷义(祁驼)、王璋,不计一切代价打开南门,好让高怀德部杀进城去!”

整座濠州城都在战火和铁骑下呻吟、颤抖!

第一百三十一章降表

城中一片混乱,郭绍已经搞不太清楚哪一部在哪个地方。不过他搞不清楚,唐军主将恐怕也对军队失去了控制,混战之中南唐军投降者甚众,大局已定。古代军队尤其是内战,巷战却不那么好打,失去阵法之后全靠底层武将控制部属。

守东城的南唐军全部投降。郭绍听闻陆孟俊死了,便和罗猛子等人一道前去观看。

走上城楼,只见一众丢掉兵器的降兵正跪伏在地。一副木架上正躺着一具尸体,郭绍走上去时,忍不住拿手指轻轻捂住鼻子,一股糊臭夹杂着恶臭扑面而来。

只见那尸体浑身烧伤,面目已黑乎乎模糊得辨不出五官。身上倒是穿着大将的衣甲。

就在这时,郭绍发现尸体旁边还放着一把剑,伸手就抓了起来,一按机簧,顿时弹出一截如水的清丽剑光。郭绍面色一喜,将剑拔了出来,拿指甲在剑锋上轻轻一划,立刻削掉了一小块指甲,他不禁赞道:“好剑,好锋利的剑!”

众将纷纷祝贺郭绍得到了宝剑。

但郭绍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一个大将是怎么被烧得面目全非的?陆孟俊要是亲自冲杀第一线,东门能乱成那样,所有唐军士卒都乱跑么?

他立刻就诈道:“此人绝非陆孟俊!陆孟俊何在?”

没人回答,郭绍想了想,说道:“城楼上的降兵都原地不动,谁动杀谁!去把王充(南唐军兵变的武将)叫来。”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降卒磕头道:“饶命!郭大帅饶命,末将便是陆孟俊……”

顿时周围的南唐军降卒面面相觑,有的人脸上露出了愤愤之色。陆孟俊平素应该对部下十分暴虐,不料自己却如此贪生怕死……叫投降的将士大失所望。

郭绍还是叫来了王充,一认果然是陆孟俊。遂叫亲兵单独绑起来,陆孟俊一个劲说道:“卑职愿投效大周军,在郭大帅麾下鞍前马后!”但郭绍不予理会。

忽报柴克宏被高怀德围在了南城,郭绍忙下了城楼,率亲兵精骑出城,绕城赶去南城;因为城里还在混乱,到处都是大火火灾,反而走不了捷径。

和寿州一个相似的场景,柴克宏坐镇在这座城的正南面,此时已经没地方可去。柴克宏乃南唐国名将,郭绍赶过去只是想一睹风采。

高怀德也在这边,他没下令军队进攻南城城楼,不过城门已经洞开,里外全是周军部队。

郭绍策马到城下,仰着头眯起眼睛仔细观察城头的柴克宏,只见原来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武将,比郭绍估计也大不了几岁。柴克宏到底是名将,比起陆孟俊来气度不同得多,他坦然站在那里,丝毫不躲避。不过也没有周军将士拿箭射他。

烟雾在风中滚动,郭绍忽然感觉到了这个年龄与自己差不了太多的武将心中的绝望。成王败寇,失败的滋味应该不是那么好受罢!

罗猛子在马上大喊道:“柴克宏将军么,赶紧下来投降!刘仁瞻在寿州也没守住俺大哥攻城,现在还好好的,俺大哥不会亏待你。”

郭绍想了想,招呼罗猛子道:“别劝了,由得他去。”

柴克宏忽然大声道:“我没有败!是部下害我,并非我用兵不如人!”他说罢忽然仰头疯狂大笑。

郭绍回顾左右道:“刘仁瞻可以被宽容;柴克宏没法被饶恕,他不敢投降……南唐国的国运、唐军的士气、淮南的众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这么快就垮了;这么年轻一个人背负太重的东西,他背不起的。”

话音刚落,只见柴克宏无比留恋地久久盯着偏西的太阳……眼神充满死灰,看得郭绍心里一紧。

“我没有败!”他大喊一声,身体忽然向前一倾。

“砰!”郭绍只觉得心里一颤。

……

柴克宏死在濠州,他背负了南唐国太多的责任,该他的、不该的都怪罪到了他的身上。

不久之后,泗州水师大将率三百余艘战船向韩通投降。泗州守将范再遇上表周朝皇帝,称家眷在金陵,容他悄悄把家眷接出来后就举城投降;柴荣准其奏。

韩通率水师至楚州,南唐军大将郭廷谓率部投降。楚州守将张彦卿死守,但被困在城里动惮不得。不久后,韩通水师从楚州进入了漕渠,直逼大江。

张永德、赵匡胤率部攻打雄、泰,二城守将听说濠州柴克宏战败,出城聚兵决战,被赵匡胤率铁骑军击败。南唐国大将李景达率众刚刚渡过大江想增援淮南,听说多地失陷、周军水师克日即进入大江,又率部回去了。

周朝皇帝把行宫设在了濠州城外,没多久就等到了南唐国主李璟的降表。

郭绍等一众大将在行宫里目睹了南唐国投降的仪式:使臣刘承遇跪地献上降表。李璟在书中自称南唐国主,放弃皇帝尊号,求割大江以北全部十四个州、六十县,每年进贡周朝朝廷财物数十万。南唐请求投降,哀求柴荣不要渡江再打他了。

时值显德二年腊月,淮南战争持续半年多结束。柴荣动用了几乎全部周朝的兵力数十万众。

柴荣的脸上露出了几近病态的红光,周围的大臣武将都面有喜色。柴荣说道:“朕答应南唐国主所请,你回去告诉南唐国主,将来可以举国内附大周,朕会厚待他。”

使臣退下,等待周朝皇帝的诏书。

柴荣迫不及待地对有功将士进行了一番封赏和部署。战死的武将不少,但提拔的更多。人太多,郭绍记不住,当场只额外关注与自己有关系的人。

郭绍被擢升为侍卫司马步都虞候,仍领许州忠武节度使;高怀德出任侍卫司步军都指挥使、建节度使;柴贵任虎捷军右厢都指挥使。张永德和赵匡胤已分别为殿前都检点和殿前都指挥使,军职升无可升。李重进仍领侍卫司都指挥使,并加兼校检太尉、淮南节度使(郭绍觉得后两个官位似乎没什么实用)。韩通任侍卫司副都指挥使,史彦超调入殿前司任殿前都虞候。

另外一些是枢密使批复的中层武将的调任,郭绍比较亲近的部下李处耘、罗彦环、杨彪、王璋都擢升了军都指挥使(全在左厢),原来左厢的武将有部分人被平调至右厢。罗猛子、邓飞领军都虞候,罗猛子仍兼领郭绍的亲兵指挥。

众人纷纷向皇帝祝贺。没多久柴荣就起身,召枢密使魏仁溥、副使王朴及几个宰相离开了大堂。

郭绍知道:柴荣的战争机器绝不会停下;按照之前了解的周朝战略,现在最大的后方威胁蜀国、南唐已经打服,柴荣暂时不会再理会这些国家了,他的目光立刻转移到:契丹辽国!

大周朝最强的敌人。哪怕它现在正处在虚弱期,但同样是柴荣视为头号强敌的对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