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千娇-第6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地一声,史彦超将手里的铁枪猛掷过去。距离太远,那铁枪往下落时正中那辽国贵族坐骑的马屁股!

战马悲惨地“嘶”叫一声,后蹄往下一跪,马背上的人大叫着摔落下来,貂皮帽子都掉了,露出秃顶和鬓发花白的脑袋。

一群人拼命涌上来护住,但哪里挡得住史彦超等人?史彦超冲破马群,见那人还在地上,两个辽军武士下马在救。史彦超策马冲上去,身体俯下一歪,侧身一枪捅进一人背上,只听得“啊”地一声惨叫,血溅了史彦超一脸。他放开枪柄,凑准那惊慌的贵族,一把抓住了那贵族的头发。

“啊……”刚刚才坐起来的契丹贵族被猛力一拽,身体扑倒,叫得仿佛杀猪一般。史彦超觉得手上一轻,便见手里抓着一把头发,上面还有一块血淋淋的头皮!

“嘶!”史彦超猛地勒住战马,战马前蹄高高扬起。周围的辽骑冲将上来,史彦超亲兵策马迎战,拼死冲杀。

史彦超勒住战马,调转方向,重新冲到那贵族跟前,追随史彦超的精骑与周围的辽军骑兵混战一团。史彦超杀退二人,跳将下马,便见地上那贵族一脸是血,痛苦地趴在地上惨叫。

单刀出鞘,史彦超上去一掌将贵族的脑袋按在土里。那贵族立刻死命扭头,睁开鲜血淋漓的眼皮,便看到一个凶神恶煞的大汉瞪着他,怒吼道:“十万大军都救不得你!”

“嚓!”几股血箭彪了起来。

史彦超提着一个血脑袋翻身上马,回顾周围,这才发现自己的一股人马已经愈打愈,陷入了重围。周围都是奋力拼杀的将士,怒吼声中带着绝望的恐惧。

史彦超先看了一眼灵河的方向,然后往南瞧去,尘土中涌动的全是大片辽军骑兵。但无论如何,他也得从那边冲出去,与大队汇合。

老子不是第一次被围!史彦超自己却没有部将士卒们那么担心。

就在这时,忽闻军中一阵大叫大喊欢呼。史彦超循着众人的目光望去,只见东边的山坡上漫山遍野都是闪亮的板甲,飘动的红缨!

“董将军的援兵来了!”部将欢呼道。

那董遵诲被人马堵在南边,却从闾山中找到了路,从右翼策应过来;不然那满山的骑兵是哪来的?

“杀!”史彦超用铁枪指着山坡上的许军方向。他倒是没傻到家,有人来救为何不配合?

……

“史彦超回来了!”帐篷外一阵喧哗。

郭绍放下毛笔,起身走出帐篷,便见一队浑身血污的骑兵站在中军营外。魁梧的史彦超翻身下马,提着一只脑袋大步走过来。这时前营军府的文官和一些武将也走了过来观望。

郭绍站在原地,看着史彦超手里的头颅。

史彦超走过来,单膝跪地大声道:“末将奉旨,斩辽国齐王罨撒葛!”

众人顿时哗然,议论纷纷。史彦超一张血脸上掩不住得意洋洋的模样,把头颅和一张破烂的辽军军旗捧上。

郭绍挥了一下手,宦官杨士良上前用军旗保住人头。

郭绍走上去亲手扶起史彦超,当众赞道:“史国公勇冠三军,不愧天下第一猛将之名。史国公当本次北伐首功!”

史彦超抱拳道:“臣定不负官家美言!”

魏仁浦走过来说道:“臣请用罨撒葛首级系在旗杆上,传视锦州四城。守军知援军已被大许击败,破城指日可待矣!”

郭绍点头道:“便依魏副使所请。”

郭绍一把抓住史彦超的手,自己的手上也沾了满手血污,“皇后带了一罐自酿的葡萄美酒,史国公与朕入账对饮,权作庆功。”

史彦超故作大声道:“皇后亲手所酿,滴滴琼浆,几人得尝?臣谢陛下慷慨赐酒!”

果然周围的武夫们无不敬仰羡慕。

前方炮声隆隆,史彦超在帐中御前饮酒大笑,将郭绍那罐酒喝了个精光。等董遵诲回来时,早已一滴不剩。

郭绍又问董遵诲战事,获知马战前后情况后,不由得感到有些遗憾!李处耘一死,军中难有武将能控制史彦超,若是这样任由他莽打莽撞,难免运气不好那天。许军若在什么战役中战陨第一猛将,显然会对士气影响极大……

是夜,郭绍久久没有入睡。

忽报魏仁浦求见,郭绍召其入内。魏仁浦还带进来一个穿着兽皮的汉子,二人前后作拜,魏仁浦道:“此人乃辽国专门负责联络杨衮的人。”

郭绍看过去,心道终于等来了杨衮的消息。

那人抱拳拜道:“陛下,杨衮说了一件事,有人告密越王要造反!”

“哦?”郭绍开始翻卷宗,“越王应该是耶律璟(前任皇帝)的兄弟?”

那兵曹司细作忙答道:“正是,此人名叫耶律必摄。”

郭绍终于找到了王朴编修的各国名人档案,读了一遍,发现这个他不太熟悉的辽国宗室性情温和,母亲只是个宫女……因母家寒微,身份有点不够,实力也不足。

反而是今天被史彦超斩杀的罨撒葛是太宗一系中实力最大的王,不过罨撒葛是萧思温的女婿,似乎被萧思温拉拢了。

郭绍一拍脑门,说道:“越王(耶律必摄)和齐王(罨撒葛)是同父亲兄弟,若二人联手岂不是更有机会?”

兵曹司细作一脸茫然。

魏仁浦倒是似乎听懂了,不动声色道:“杨衮可以说他们要联合谋反。罨撒葛南下救锦州,便是王帐心腹欲借大许之手剪除异己。”

细作道:“罨撒葛是萧思温的女婿,而萧思温又是耶律贤跟前的宠臣,这……”

魏仁浦道:“那又怎样?萧思温三个女儿,大女萧胡辇嫁罨撒葛(辽国太宗之子);次女嫁耶律李胡之子(辽国太祖第三子);在幽州被官家俘获的小女萧绰,本来是想嫁耶律贤(辽国义宗系)……萧思温联姻的路子并不止一脉。罨撒葛并不会因为是萧思温的女婿,就对耶律贤的人忠心耿耿。”

细作躬身站在当中,低头沉思。

郭绍道:“让魏副使给杨衮写一封信,你带回去送给杨衮,让他依计行事……此时辽东战乱,你还能回去见着杨衮?”

细作忙拜道:“回陛下,小的还有个身份是杨衮的辽国细作,杨衮会出面为小的通融;魏副使的信,小的会背下来转述。可是……以小的观之,杨衮并不是愿意对大许朝廷言听计从。”

郭绍转头看向魏仁浦:“萧思温只要一日在其位,杨衮就有性命之危。魏副使在信中晓以利害,说服杨衮照办。”

魏仁浦拜道:“臣遵旨。此计大可一试。”

第八百八十六章流沙

起伏草原上的帐篷好像无数的草堆一样,旗帜在帐篷之间迎风飘扬,马队纵横驰骋。大群羊低着头忙碌地啃着新绿的草叶。马蹄声、牛羊鸣,让高低不平的草原上十分热闹。

一顶帐篷内,杨衮正和几个穿着袍服的文官侃侃而谈。这时有秃头的奴仆掀开帘子,说道:“杨府事,咱们的人有消息了。”

官员们知趣地告辞,从杨衮帐中出来,回顾四下时,果然见一个戴着斗笠的人从后面进了帐篷,那人头上的斗笠压得很低。

进帐的人取下头上的斗笠,头上梳着发髻,是个汉儿。杨衮看着他没说话,转身在坐垫上盘腿坐下来。

那人走上前,俯身在杨衮耳边悄悄说了好一阵话。杨衮的神色阴晴不定,眉头皱了起来。

杨衮思虑良久,低声问道:“要说齐王(罨撒葛)与越王图谋造反,如何散布谣言?”

那人道:“很简单,只要告诉一个人,必出大乱子。”

“谁?”杨衮一面问,一面下意识猜测那个人。大辽所有他认识的和听说过的人纷纷涌进心里,顿时好像走进了一个关系错综复杂的大迷宫。

这时那人道:“喜隐。”

杨衮听罢一愣,细思之下渐渐恍然。

喜隐乃辽太祖之孙、耶律李胡之子、萧思温之婿,生性轻浮野心勃勃。李胡家从来没人做过皇帝,但耶律喜隐一直想做皇帝。在此之前,已前后两次谋反,都没成功;不过杨衮相信他一被唆使,肯定还会造反!

为何杨衮会这么断定?想想萧思温两个女儿嫁的人、小女萧燕燕准备嫁的人,都是有可能做皇帝的人!杨衮十分赞同萧思温在这几个人上的看法。

耶律贤登基后,对大辽宗室表现出宽容恩德,希望能一改先帝耶律璟时期的内部紧张局面,缓和内乱。如果把齐王之死栽赃到耶律贤头上,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喜隐肯定会信,还会认为找到了借口和名义:耶律贤对宗室刻薄寡恩!

如果喜隐果真以这个借口起兵造反,谣言就不需要有人去散布了,搞大了事,谣言必传遍四方。

杨衮思量罢,只觉想到利用喜隐这个主意的人十分了得,不仅对辽国内政关系了如指掌,更具有大胆的联想。

他忍不住问道:“出这个主意的人是谁?”

汉儿低声道:“大许皇帝亲口交代。”

“哦。”杨衮微微点头。他沉吟稍许,又有些痛心疾首道,“就算外寇打到家门口了,总有很多人还只顾内斗,这似乎是人的劣性!”

……半月之后,大辽王帐行营内,忽然接到快马急报。不是一个消息,而是两个消息。

“耶律喜隐在祖州率部起兵,与留守上京的越王耶律必摄里应外合,带兵占领上京!”

“锦州失陷!”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两个消息都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王帐中顿时仿佛像炸开了锅。

有人在怒骂耶律喜隐,“都什么时候了,他还想在后面捅刀!谁会服他?”

又有人在骂锦州守将,“锦州坚城,乃我大辽最坚固的城池之一,前后才半个月就被攻陷,为何如此无能……”

信使鞠躬道:“齐王(耶律罨撒葛)遭史彦超斩杀,头颅被悬挂在旗杆上,每日四城示众;许军派人日夜喊叫,援军已被击败,锦州变成孤城。锦州守军士气低落,一些汉儿士卒攻击东城,打开了城门。许军人马冲进城中,锦州遂陷落。”

另一个人道:“宋王(耶律喜隐)称齐王之死,乃大汗君臣所害,对宗室刻薄寡恩。越王(耶律必摄)听说有人告他勾结齐王造反,惊吓之下与宋王(喜隐)合谋。”

众人议论纷纷,“锦州一失,许军大股只要渡过灵河,便可威逼辽阳。东丹国首府无险可守矣!”“铁州(营口)与锦州许军会和,海陆一体,向东至鸭绿江几无抵抗。许军与高丽军、生女真叛匪勾连,东西呼应;则东丹国数面受迫,陷入敌寇包围境地。”“最不利的是,咱们现在后方上京生乱,一时难以集中兵力对付外敌。”

耶律贤虽然平素把大事都交给大臣们谋划,但他已十八岁了,是大辽皇帝,这种时候他也是额头上都冒出汗来,手掌紧紧握着权杖,目光殷切地看着耶律斜轸和萧思温。

萧思温道:“宋王(喜隐)谋反之事,可能是被奸人挑唆,臣请派个人回京联络臣的次女,叫她劝说宋王。”

“喜隐啥样的人咱们还不知道?”一个宗室贵族顿时说道,“用劝说这种法子,他恐怕还以为咱们怕了他!”

耶律斜轸不动声色地转头看了一眼杨衮,递了个眼色。

杨衮从后面走出来,以手按胸鞠躬道:“大汗,高丽国窥视东丹国(渤海国旧地)久矣,我国又与许国结仇。若从长计议,大辽只能稳住一国、对付一国,各个击破之,避免与两国同时开战。

东丹国女真部落遍布南北,高丽唆使生女真叛乱,未免更多女真部落反辽,最好是先对付高丽和生女真叛匪……当此之时,许军最强,与许国议和,化解南面局面,既能极大地解决危急,又能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