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千娇-第6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掉出来了!

“救……救命!来人,杀人啦,杀人啦!”奴仆带着哭腔一边大喊,一边调头就跑。

仲离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茶杯,便端了过来,对着杯子猛喝了一口,使劲把纸团往下咽。不多时,他也一阵心悸,喉咙难受不已,倒在了地上,手里的茶杯“哐当”掉在地上摔成碎片。

片刻后,陆续有人进来了,先是拿着棍棒的家仆。大伙儿见到堂堂开国公竟然就这样死了!个个惊惧非常。

接着大夫人也带着人来了,夫人一看到地上李处耘的模样,眼睛一闭,径直倒在地上。“夫人!夫人……”书房里乱作一团,有的人去扶李处耘的尸体,有的人扶夫人。

还有人大喊:“快去叫郎中!”

整个李府混乱不堪,叫喊声、哭声不绝于耳。

第八百五十三章危险动作

“禀大娘娘,开国公不幸亡故!”曹泰急匆匆地走进金祥殿便道。

符金盏愣了一下,满脸疑惑,过得一会儿才问道:“怎么死的?”

曹泰喘了一口气,说道:“听说好像是毒死!”

符金盏立刻道:“这事肯定不是官家所为。”她太了解绍哥儿的为人了,就算绍哥儿真的会用下毒这种下作手段,便必定不会在宣德门上惺惺作态。

她当下又道:“事关重大,你赶紧去禀报官家。另船只杨士良带人去开国公府看个究竟。”

“遵旨!”曹泰道。

良久后曹泰回来回禀。金盏问:“官家说什么了?”

曹泰瞪眼道:“官家骂了一句,接着又面色悲痛,久久未语,奴婢不敢强留在蓄恩殿招官家厌,只得先回来了。”

金盏一时间只觉得皇城中气息混乱,暗流涌动。不过幸好绍哥儿好转,她心里毫无理由地有了底……今天白天时满城铁甲,绍哥儿三下五除二就解了局,男儿做事确实和女子不同,大气自信,胆子大得多!

“先叫杨士良弄清楚怎么回事,立刻禀报。”金盏皱眉道。

……时近酉时,开封府衙门一大队人马急匆匆地出来,因为国公府的人报官了。皇城里也有人马赶到了马行街南行。

而这时范质正独自坐在家中厢房里,紧闭着房门。

他仔细回忆着先前在宣德门上的光景,皇帝杀气腾腾地说先把内部乌七八糟的人清除,然后眼睛看了一下自己!会不会只是皇帝无意识的一个动作,并非针对自己?

范质想了一会儿又摇摇头,当时郭绍身体和精神都还不太好,眼神儿明显比平时呆滞,在场那么多人不堪,看他作甚……范质自觉在朝中本来就不是说话有分量的人。

郭绍杀气腾腾的眼神反复出现在他的眼前,仿佛现在就看着他!范质越想越觉得事情可能败露了!

加上他刚不久前才派出信使南下,想告诉郭进:时机已失,暂且偃旗息鼓静待。

既然皇帝已经怀疑,会不会已经截获了那个信使?范质拍着脑门,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忧惧交加,怕得呼吸都不敢大声。

他坐立不安,在屋子里转了一会儿,便从席子底下拿出一根白绫来,拿一条腰圆凳垫着,将白绫搭在床幔后面的房梁上。以防万一半夜有人要抓他,趁早自我了解……容易死的剧毒物是违禁之物,范质一时间没来得及准备,拿剑抹自己的脖子似乎不容易下手,对于他来说,无奈窘迫之时上吊是最好的办法。

他做好准备,犹自坐在床边上,暗忖自幼读书,没吃过皮肉之苦、也受不了侮辱!自己好歹是两朝宰相,正儿八经身居庙堂之高的士大夫,就算死也必须得体面一些!

主要也是为了防止受不了严刑拷打,牵连更多的人,特别是郑王郭(柴)宗训。

不料刚准备好,忽闻府院外传来一阵急促清楚的马蹄声!范质心里立刻一紧,东京内城禁止驰马,这会儿正当一天中热闹的时候,怎会有一大股人马明目张胆地驰马?!

范质瞪圆了眼睛,转头看了一眼床幔后面的白绫,又看一眼闩住的厢房内,未免被破门抓到活口,便不动声色地走到里面的腰圆凳边爬了上去,用手扶住白绫,转头看着房门。

就在这时,忽然听到他的奴仆急迫地大喊:“阿郎,阿郎!”

范质脸色苍白双手哆嗦,赶紧把脑袋套在活扣里,转头看着房门,等着判断外面的动静。

“阿郎!大事不好了!”奴仆喊道。片刻后忽然房门被拍了一声,范质被一吓,腿上一抖,不知怎地,腰圆凳竟然倒了!

“啊!”他惊呼了一声,白绫活扣勒住了他的脖子,立刻因为体重一拉拽收紧。他伸手去抓脖子上的白绫,放空的双腿下意识乱蹬,白绫更紧!他大张着嘴,无法呼吸,心慌情急之下,窒息感更甚,头皮发胀,脑袋像要爆炸了一般,手上的力气也迅速被抽离,耳朵莫名地嗡嗡作响,眼睛也快睁不开了。

隐约之中,门外又传来几声拍门,奴仆的声音变得朦胧:“阿郎,开国公(李处耘)被人毒杀了!阿郎……”

原来是这事!范质仅存的意识里说不出的憋屈,耳鸣中仿佛听到一万匹马呼啸而过。

“阿郎……”有点着急的奴仆呼喊声仿佛渐行渐远。人仅一墙之隔,但范质再也喊不出来了。

良久后,奴仆感觉事情不太对劲,又不敢擅自破坏房门,喊了几声,便找到一个丫鬟,进去禀报夫人。不一会儿,夫人出来了,闻知奴仆听到了厢房里有过声音,也有丫鬟说见到阿郎进了里面,她上前也呼了几声没听到回应,便下令奴仆将房门强行撞开!

等一众人到卧房里一看,但见床幔后面吊着一个人!夫人冲进去,见果然是范质,“哇”地一声就大哭起来。

一众男女奴婢也是跟着悲伤恸哭,还好有家丁比较机灵赶紧过去把范质放下来,但哪里还有气?

……不多时,京娘便疾步向东殿走去。

符金盏还在东殿的养德殿坐着,等待李处耘府上的消息。京娘便上前在她耳边小声说了句话。

金盏诧异,过得一会儿才沉吟道:“今日是什么日子?刚死一个国公,一会儿又死宰相。”

京娘不动声色道:“范质迟早也是死。这人敢谋反,不想胆子这么小,还没拿他怎么着,就吓得上吊自杀了……”

今天金盏连续遇到了几件大事,却反而比此前更加从容,大概是郭绍好转的原因。她沉吟道:“范质就这样死了,很多旧党都可能失去头绪。而且就这么饶了他?”

金盏显然私心里很不喜欢范质。她想了想问道:“你不是禀报今天下午范质还派了人出京?”

京娘皱眉道:“咱们奉旨不截拿,没敢打草惊蛇轻举妄动。那细作骑快马南下,咱们也不敢追,不然快马紧跟很容易被发现……倒是寿州安排了人手,现在立刻派人加急去寿州传令,让寿州的人截拿此人,兴许还行,若是来得及的话。”

金盏当机立断道:“立刻传令。并马上派人把和范质来往密切的那个小官抓捕。”

京娘抱拳退出金祥殿。

……这时的开国府已是一片恸哭,悲伤的动静四邻皆闻。开封府的人、皇城的人,以及一些文武都陆续来到了李府。

开封府判官、推官在场,根本不敢擅自验尸,虽然李家的人报官,但他们很清楚死者是什么身份……而且他们更明白,这阵子京城的水很深。

判官观察来的人着装,先来的人都是些不大的官,但他敏锐地认出其中一个是宫里的宦官……那宦官手里拿着拂尘,也没胡须。

“这位公公。”判官上前抱拳道,“这可是大许朝廷的国公,今上知道了么?”

宦官便是杨士良,他微微点头,拿出腰牌。

判官瞧了一眼,又问:“眼下这光景,要不等几个面子更大的人,下官……”

杨士良左右看了一番,道:“让大伙儿都在门口瞧着,咱们找个仵作进屋先看看,只消别乱动就行。”

判官抱拳应允,反正有一干文武和李家的人眼见作证。他当下选了个仵作,靠近低声道:“不想死就别乱说话。”

一众人进府后,便站在出事的书房门口,看着里面的惨状,个个面子都摇头叹息,面有悲伤之色。仵作躬身上前,小心翼翼地瞧了一番。

杨士良问道:“开国公和那老头是何死因?”

仵作愣在那里,杨士良皱眉道:“问你话!”仵作支吾道:“小的不清楚……”

门口有武将怒道:“他娘的,什么吃闲饭的玩意,俺们都看出来了,都中毒了!”

仵作看了那仵作一眼,对众人道:“咱们先出去等着,叫人看住这座房子,不得闲杂人等靠近。应该怎么办,至少得等一两个国公或者宰相来。里面的人是开国公呐!”

众人一听有理,纷纷赞同。

于是一干官差上前守住了书房前后。杨士良不动声色离开人群,那判官眼尖,叫上刚才的仵作,赶紧跟了上去。

杨士良问仵作:“看出什么蹊跷了?”

仵作像是哑巴了一般,转头看判官。判官不动声色说道:“杨公公,大朝的时候都见过,有什么可以说的。”

仵作这才道:“俩人皆是中封喉剧毒暴毙,不过……老者的死前喉咙上卡着东西,现在还在喉咙下面。”

杨士良左右看了看:“如果一会验尸还是你们负责,那东西不能急着拿出来。若是别人接手,要提醒他一声。”

判官忙抱拳道:“一切皆听杨公公安排。”仵作也赶紧点头。

判官又问:“是否派人守住开国公府前后出口?”

杨士良冷冷道:“这还用查么?其一,开国公(李处耘)的手指着老头那边,其二,地上只有一只茶杯的碎片。显然是那老头先把开国公毒死,然后饮毒自裁,不然你见过两个人共喝一杯毒茶的事儿么?”

判官听罢颇有些意外地看着杨士良:“杨公好见识。”

杨士良不再吭声,皱眉想着什么。

第八百五十四章悲痛震怒

晚霞笼罩着东京城,夜色将近。开国公府附近却挤满了人,不断有各色人等赶来,更有远近的市井百姓凑到周围看热闹听传闻。

闹哄哄中,人群里一个半老妇人念叨道:“这李家遭报应了哩!”

附近一个年轻的长袍士人听罢顿时诧异,微微侧目。

那妇人又唾了一口:“李家的人以前娇贵风光,出个门那排场,啧啧!现在家里的顶梁柱一倒,看他们还咋得意。一定是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总算倒霉啦。”

士人听到这里长叹了一声,随即又苦笑摇摇头,挤到妇人旁边,把双臂抱在胸前随口道:“我看不见得,估计您以后打这儿过还得弯着腰仰视李家的排场。”

妇人道:“不是说李家得罪了皇帝才死人的吗?”

士人听到这里愕然,转而又无奈道:“皇帝要杀人何必如此?您呢,不识字没见识没关系,不过吕某奉劝您一句,想看人笑场戳人脊梁还得看身份,不然徒遭祸事又何苦来哉?”

妇人生气道:“俺们等着瞧!听说李家从穷乡僻壤迁来的,以前不过是个破落户,有什么了不得。”

就在这时,忽听马蹄声响起,见一大队骑兵大摇大摆地过来,铁甲闪着金属光泽,一片头盔上的红缨飘荡,仿佛天边的流云。

“闲杂人等,一应回避!”一个年轻武将举起剑鞘,面露威怒,中气十足地大吼。

士人瞧了一番,回头对刚才那妇人道:“这才叫排场,皇帝亲临李家了。”

……两辆四驾马车停在开国公府前,立刻被人围得密不透风,有朝廷大臣,禁卫武夫,也有大量宫人,京娘穿着一身翻领袍服,警惕地看着周围。

梳着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