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千娇-第5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有人鞠躬道:“只能以陛下的名义诏令各地勤王了,聚兵于平安京以南与许军贼寇决战……”

没有一个公卿附和回应。事到如今,还有人持如此言论,实在是有些话难以说出口……所有大家才沉默了如此久罢。

就在这时,帷幔中神秘至高的人终于开口了,他缓缓说道:“无论怎样,日本国子民将迎来极大的苦难,朕心甚痛。

不忍再看勇士与百姓再白白送命。或许朝廷的威信颜面将受到质疑,但日本国仍旧要存在下去,大和子民仍旧要活下去……”

“陛下!”藤原实赖听罢内心微微松了一口气,脸上却极度痛苦,扑通跪伏在地泣不成声。顿时许多人跪倒在天皇面前。

天皇或许觉得自己的话还不够清楚直接,顿了顿又道:“朕只想尽早结束战火和杀戮,让百姓早日免遭蹂躏之苦。”

宫殿内外,一时间恸哭声起此彼伏,恍若国丧。

伤心屈辱的大臣渐渐回过神来,进言将小野好古全族治罪,将其定为祸国殃民之罪人。成明却道:“亡者已矣,再辱小野君灵魂不妥,无须再问其罪,既为国而死,不论功过,仍可将其灵位祭入神社。”

天皇很少决定什么事,此时众人听罢便无人反对,纷纷应允。

……数日后,韩通水师接近难波京港口(大阪),迎面便有一艘华丽的楼船驶来,上面挂着白旗。

战船上的将士纷纷引颈观望,等着中军的命令。韩通走上甲板,观察了一番那楼船不似平常见到的日本船只,猜测可能是使者,便下令禁止动武,先把使者弄上来问问情况。

许久后,一艘战船放下小船,划船把一个使者送到了木兰巨舰上搜身。

使者被带到韩通等人面前,当即鞠躬用汉话说道:“下官乃日本国国主派遣之使臣,拜见尊贵的大许水师统帅。我国主为接待大许将士,已在难波港备下大米、燃料等礼物,万望大帅能稍加克制,和睦相商……”

“咦?”一旁的卢多逊脱口发出了一个惊讶的声音。文官对称呼礼节很敏感,这官儿上来就把日本国天皇称作国主,拘礼甚是谦恭,让卢多逊有点意外。

连武夫韩通也不好蛮不讲理了,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

韩通皱眉道:“日本国此番前来求和?”

使节脸色微微尴尬,鞠躬道:“我国君臣以诚心待大帅,难波港口全部船只撤出港口,供大许战船停靠,港内备下物资补给,大许将士可作驻扎;并保证水陆不会出现任何敌对之行为……大帅上岸驻扎之后,下官等再与大帅详谈何如?”

韩通微微侧首,监军卢多逊轻轻点头。这事儿简直无法拒绝,毕竟对方先让了重要港口、还给水师在岸上的立足据点,并送补给……就算谈不拢,再开战也不迟。

韩通当即不犹豫,痛快地答应了日本国使节所请,先把船队航行进港,把地方占了再说。

进了难波港,果然准备了很多粮食柴禾,并有更多的官吏前来接待。韩通让卢多逊先试探日本国朝廷的条件……

最重要的条件,使节一见面就表明了,天皇愿意放弃帝号,降为国主;并称接受大许皇帝册封为国王,岁岁进贡。

有了君臣之义,开矿、通商等随之便有了名分。

韩通又提出租借石见国大森地区,直接受大许朝廷管辖。日本国使臣出乎意料地痛快,当即答应……或许刀架在脖子上,并没有什么条件可讲!

大伙儿鼓足了劲上来准备撩膀子大干,不料对手这般姿态,诸将一时间没回过神来。

当夜,中军部署了防御和斥候之后,军府文武便在港口一座院子里商议对策。连差点被日本军杀死的昝居润也说:“日本国称臣纳贡,又拱手送出银山,我朝已经没有打下去的理由。我认为应先派人回朝禀奏官家,再作决定。”

众人纷纷附和……打仗无非就是要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现在日本国这般姿态,实在不知道为何再打。

武将们有些唏嘘,有人道:“日军战船不堪战,冲杀起来却有股狠劲,俺们还以为遇到了一群犟驴,实在没想到他们一下子变得如此恭顺。”

旁边立刻有人道:“着实有点奇怪,不好明白。”

于是韩通立刻派轻舟舰,带着奏章回国。

次日,平安京又来了一个新的官员,拜见韩通等大员之后,密议相商,欲征募民间女子充营妓前来犒军。这让韩通等人大为诧异,他一时间很谨慎,竟不敢答应,以军纪为由拒绝……

昝居润想起石见堡的恶战,也赞成韩通的决定:“两国方有血仇,谨防有诈。”

卢多逊却不以为然道:“一帮妇人何惧之有?此乃日本国官府所为,若敢使诈,必遭报复!其官府无理由用此等无用下作之计。”

一众部将武夫听罢恨不得举双手赞成!也有人嘀咕道:“在战场上杀了他们那么多人,那官儿倒也干得出来!”

韩通冷冷地制止众人的议论,说道:“重任在身,还是慎重求稳的好。而今仍在敌国,若要寻欢作乐,待回东京凭功领赏,便无人管束尔等。”

“遵命!”“得令……”

……

十月,东京金祥殿书房中,郭绍打开了韩通在遥远的东岛亲笔书写的奏章。他静静地看完,立刻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脸上也因为激动而变得红润起来。

“召政事堂、内阁诸臣,几个国公到议政殿议事。”郭绍先吩咐了一句。

宦官曹泰躬身应答,立刻退出书房。

郭绍在几张大图和御案上的卷宗之间来回踱着步子,有点心急的模样。

实际不仅日本国想早点结束战争,郭绍何尝不是?因为他没钱了!

以现在这样的战胜时机议和,趁机要求最大的利益,是郭绍很愿意看到的事情……他不是为了某种情绪在泄愤,更不能只考虑东岛一地,因为更多事需要急迫地解决。

如果战争再这么拖延下去,郭绍也感到十分操蛋。一方面没钱,另一方面远征军那点人没法杀光那么多东岛土著,陷入泥潭更会对局势失去控制。

郭绍走在地图前琢磨了许久。心道:从石见国把银子挖回来,铸成大量的货币,从河西到辽东,整盘棋都活了!

至于日本国,需要时间和技巧,慢慢进行布局,太过激进很容易造成反噬……后世明朝永乐帝调集几十万大军攻破了交趾首都,操之过急最后还是没立住!郭绍认为武力是基础,但只靠武力不一定能成功。

郭绍随即来到议政殿,将韩通的奏章传视诸臣。

他很赞成韩通在奏章中写的议和条件,但欲对和议稍作改变。不仅要租借直辖石见国银山所在之大森地区,还要控制难波港……郭绍看了前方的描述位置,猜测大概就是后来京都门户大阪港那片地方。

许军驻军在平安京南部港口,并承诺保护平安京的安全。

史彦超顿时就一脸疑惑,闷头在那里终于没有开口。但神情已被郭绍看在眼里。

郭绍知道史彦超的纳闷……不久前郭绍还当众大怒,要夷平平安京,转眼之间一下子态度完全相反,反而要保护平安京?

郭绍懒得解释,反正大部分文武应该明白,好处实利才是最重要的!他只是不动声色地随口一提,“日本国主君臣屈服求和,但谋反(起义)难以预料。”

如果能与平安京朝廷达成合作,相互依存,便可以一起镇压东岛国内叛乱,如此会大大地减少大许朝廷在东岛的军费开支。

议政殿上商议决策,没有人反对与日本国议和……大臣们都等着尽快挖金银回来!礼部遂具体准备金册、王命等物,挑选使节前去平安京,正式册封建立君臣之礼。

郭绍又下旨枢密院派人嘉奖韩通、石见堡指挥张建奎等人,诏令他们部署完东岛之事,便回朝庆功。

第八百二十二章凋零之樱

册封大典在平安京大张旗鼓地进行,无数的人涌上街头围观。日本朝廷军队和许军水师都派遣了人马设防。

但是许多难以预料的事很快就开始发生。

不到一个月,藤原实赖的书案上就堆积了一大堆国司们的书信。诸国多地混乱,有盗贼攻打郡司官府,一些充满仇恨和愤怒的人趁机劫掠庄官和富户,因为地方庄园里难免有中原的瓷器和铜钱;连郎中家也不能幸免,稍有地位的郎中都会储备中原药材。

平安京公卿十分震怒,一个参议当众说道:“既有如此大义,当初围攻石见堡尸山血海,他们怎不请缨上战场与敌军拼杀?”

另一个官员冷笑道:“乱贼甚至也不敢靠近平安京,因平安京附近有战力强悍的许国人马。”

藤原实赖身边脸上有刀疤的武士头领冷冷道:“真之勇士,已用血肉之躯殒命于石见国战场,而现在作乱那些人,不过是色厉内荏的懦夫!”

藤原实赖正身跪坐在上位,闭着眼睛久久无言。他在冥想之中,感觉身边的一切如同是凋零飘飞的落樱,不安定的惶然笼罩着身心。

愤怒的普通盗贼和武士并不可怕,他最担心的是出现一些有见识的人,趁机敛聚实力,利用现今朝廷软弱之机,蛊惑人心威胁平安京朝廷根基。

藤原实赖睁开眼:“吾等若不改变现状、为日本国之前程励精图治,必有覆灭之忧!”

众人纷纷拜服。

藤原实赖冷静地说道:“许军前后东征,总兵力不过数千;但我举国之力竟无法还手。大许朝之强盛,远超吾等之意料。若敌对自封,难有长进,从今往后,我国应遣使观摩大许国强盛之因,学习其长以为我用。”

“左大臣目光远大,唯有从长计议方是长远之道……”“昔者我国遣唐使习习唐人,日本国之衣冠礼仪,原出于中原,再学大许方是正途。”

官署内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了,大伙儿各抒己见,但主张都是亲和大许,毕竟亲眼所见实在差距悬殊!

此等基调影响了藤原朝成等官员,藤原朝成大声道:“朝廷国策正当改变之时,下官以为,从习俗到官制,全部仿照大许!”

马上有人附和:“中原方历乱世,何以强盛?”

藤原朝成正色:“我觉得本是人种的优劣!大和人不仅要学衣冠礼仪,而且得将血统换成高大的汉儿血统!”

藤原朝成道:“衣冠礼仪本是一脉,吾等以日本国土,并入大许,成为许人有何不妥……”

大伙儿一听哗然,“如此太过啦!”“大和人应有羞耻之心……”

摄关大臣藤原实赖听到这等言论,眉头也皱了起来,当下之乱局,简直什么人什么想法都冒出来了。像藤原朝成还是公卿,居然也如此无知。

藤原朝成已无话可说,只沉声道:“知耻方能后勇。”

……大森城寨,一座破落的小城,但方圆百里也只有这里有商铺和集市。

一队许军将士正推着独轮车搬运粮食,从土路上经过。官府的人没有找他们的麻烦,因为两国已经停止了战争;大伙儿一面走,一面警觉地注意着周围……日本国盗贼确实很多,不过还好,披坚执锐的许军将士没有遇到袭击。

他们搬运的粮食也不是抢的,是拿钱购买,没有上头的军令,大伙儿并未袭扰平民。在异国他乡已经觉得够不安全了,将士们也不愿意自找麻烦;许军一向军纪较好,很少有乱兵劫掠的习惯。

四下的东岛百姓都敬畏而好奇地观看着这些与众不同的人。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惊喜地喊道:“俞将军!”

十将俞良循声望去,竟然在这里遇到了熟人:美子。他顿时也是一喜,经过了那段艰苦的九死一生日子,在这异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