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千娇-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良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是我的本分。”他又沉声道,“我上阵杀敌,为你以前的赵虎报仇,等我回来,你便不会觉得对不起赵虎了;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还是得放下。”

徐二娘听罢哭得更凶。

就在这时,路边的一个将领一边转头笑看,一边长声唱道:“蔡水清喂,汴水流,情郎在岸头……”

众军“哈哈”大笑。

俞良忙道:“二娘先回去罢,我得赶紧去追上人马,一会儿人太多不好找。”

说罢转身翻身上马,踢马一面走一面回头,见徐二娘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俞良也有点恋恋不舍。小娘背后,是东京城楼以及繁华的市景,在清晨的薄雾中若隐若现。

再会了,繁华似锦歌舞升平的都市。俞良转过头,前面是不见尽头的驿道,以及金戈铁马长龙,长路的远方便是烽火狼烟。

第六百九十五章回家罢

辽国上京,厚实的城门门洞外,一个汉子正缩着脖子在门口原地踱着步子、仿佛这样能稍稍暖和一点,他和其它牧民和百姓一起,好奇地看着城外的阵仗。

才十月间,草原上已经下起了小雪,天气十分寒冷。天空灰蒙蒙的;地上的落雪尚未掩盖住枯草,看上去仿佛一个老人花白的头发。

漫天的雪花深处,黑压压的人马在涌动,雪中朦朦胧胧,仿佛是一副模糊不清的图画。

不远处一个牧民用契丹话说:“要打大仗啦,部落军都来了。城北那边很多帐篷,都是各个部落来的人马。”

缩着脖子的汉子是个汉儿,叫张富贵,多年与契丹人打过交道,会契丹话。

张富贵身上裹着厚厚的毛皮,腰间用一根麻绳套着,头上捂着宽大及肩的狗皮帽,只要他不说话,乍一看却是分不清是契丹人还是汉人。契丹人和汉儿面相有所不同,但都是黄皮肤,只看狗皮帽下的小半张脸很难分辨。

不过城南这边汉儿和契丹人杂居,汉儿工匠最多,就算被发现是汉儿也没什么。

张富贵观看了一番,便缩着脖子,双手对插在袖子里,佝偻着背默默地进城去了。上京城南大部分都是汉儿,但张富贵在这里仍旧不安生,平时小心翼翼的基本没有过笑容。

他沿着风雪中古朴陈旧的街道,推开一道门,又掀开上面挂着的后皮帘子。映入帘子的是一堆通红泛着蓝光的柴火,上面吊着一只铁壶,铁壶盖子被水汽冒的“哐哐”摇动。柴火旁边坐着两个人,一个超过五十岁的瘦老头,一个秃顶披发的粗腰大汉。张富贵把目光停留在秃顶大汉脸上。

这时老头站了起来:“阿郎,他来了,我告诉他您出城去了,也不知听懂了没,便在这里烤火等着。”

张富贵点点头,走过去用生涩的契丹话慢慢说道:“我、出去了一趟,阿布久等啦。”

契丹人阿布很直接地指着墙角的一个大包裹:“皮子带来了,明天送人参来。”

“好好,感谢阿布,你很守信用。”张富贵抖了一下身上的雪花,走过去拿起包裹检查皮子。

阿布道:“放心,都是好货。”

张富贵笑了一下,犹自做样子看皮子,做出很关心货的样子……实际上这玩意他拿着根本赚不了钱,他更不是想靠这个发家。

张富贵以前确实是做北货买卖的,主要通过与幽州汉人合作,托契丹人从东北带人参和稀罕动物的毛皮……这种东西在中原甚至南方各国都很稀罕珍贵,但辗转太远赚不到几个钱,实力不够强风险也极大,极可能在半道人财两空赔个精光。

后来被朝廷官府的人找到,干上了细作的活。照样很危险,不过报酬就很丰厚了。

若非为了富贵和生计,谁愿意千难万难跑到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张富贵先是找个契丹人合作,便是这个阿布。

而这个阿布更是不讲信用!

到了草原上,阿布想杀张富贵图他带的全部钱!张富贵好说歹说……钱会全部给他,只要给弄一些皮子和人参;还有下一次赚钱的机会。

当时生死就在一线之间!人的贪婪,救了张富贵的命;因为利益,而非信用和同情。这才建立起了一条路子。汉儿到上京来并不容易,那里的工匠多半是从幽州带过去的。

张富贵接着火光观察着阿布,阿布拿一块肉干在火苗上烤,看起来并不怀疑什么。

这时阿布说道:“听说你出城去了?这阵子最好别随便出去走动,上京附近全是军队,听说前几天有几个汉儿被当作奸细杀了。”

张富贵道:“那我怎么把皮子带出去?”

阿布道:“等冬天过去,现在南下天气也太冷。辽军出征不会超过两个月,等这阵子过去,道路就好走了。”

张富贵点点头:“多谢阿布提醒。”

他便起身去拿来了一壶酒和一些奶酪招待这个契丹人,天色快黑了才送走。

这时雪停了。张富贵掀开帘子,仰头看了一番,又在屋子里来回踱起步来。终于掏出钥匙打开一道门,里面顿时传来了“咕咕咕”的叫声。

“嘘嘘……”张富贵发出一个声音,但鸽子听不懂,依旧在笼子里窜来窜去。他拿了一个装着粮食的小盆放进去,小声道:“吃罢,吃饱要回家了。”

说到这里,张富贵心里竟是一酸,他很想写一封家书,但鸽子腿不能绑太重的东西,就连消息也只能尽量简短。

他坐到桌案前开始磨墨,时不时回头观察鸽子的动静。

准备好一切后,张富贵拿板凳垫着,掀开上面的一扇小窗,又看了一番天空。黑漆漆的天空,雪已停,没有一颗星星。他放开双手,让两只鸽子从窗户飞了出去,又道:“回家罢,回家罢……”说着这两句话,他的眼睛有点湿润了。

……

十月下旬,拒马河南岸霸州行辕。郭绍在这里成功得到了千里之外的消息。

禁军五万余马兵已大部退到霸州,因为大量马兵在拒马河北岸要吃粮,现在要节省运送到前线的屯粮。

霸州成了河北前营军府的大本营。这地方位置很好,靠着拒马河,在中段,距离涿州西线、津州东线都不远;且是大周本土的要塞重镇,经营多年,城池十分坚固。

郭绍展开一张小纸条,看了一眼,对下首坐着的文武官员说道:“辽国大军要南下了。”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侍立一旁的覃石头则是惊讶地悄悄看郭绍一眼,似乎在说:陛下此前说上京快有消息来了,果不出其然!

郭绍不顾众人的议论,径直下令道:“立刻下旨,让殿前司除虎贲左厢步兵外、侍卫马步司主力全数北上,到雄、霸、易三州驻扎,听候调遣。”

魏仁浦拜道:“臣遵旨。”

郭绍又道:“竭尽所能加快运粮,要保障涿州、固安、新城、津州四城粮草储备。一等辽国大军南下,运粮粮道就有威胁了。”

宰相李谷道:“臣遵旨。”

郭绍非常迅速地下了两道军令,神色稍稍缓和。他回顾左右道:“冬季大战已不可避免,我大周军在拒马河一线将会部署约二十七万将士(实数);估计辽军应有十余万骑兵和部分奚族步兵参战。此战事关国家存亡,必全力以赴!”

众人神色一凝,纷纷抱拳表态。

郭绍又沉声道:“照枢密院方略,今年冬季之战,方略为保护涿、固、新、津战线工事的完整,切不可急于求成!”

这时大堂外面的远处传来了隆隆的鼓声,仿佛在催促着大战的序曲,郭绍心中莫名地收紧。他暗自深吸一口气,静静地等待着这漫长又难熬的一段时间渐渐过去。

一切都会过去……想当年寿州之战,不照样提着脑袋在煎熬那段时间,现在回头也不过是一段比较深刻的记忆罢了。

第六百九十六章津六堡

前线并非想象中那样,更与出征南汉国不同。这里很苦,也很枯燥乏味。

俞良所在的都和序列临近的另一都人马共约二百人,驻守在津州北面的一个堡垒里,这个堡垒编号“津六”。

他们穿着干净整洁的衣甲过来,一开始就是干苦力修各种工事,盔甲当然不穿,身上的戎服很快变得又脏又破。每天都干活,大伙儿都快忘记自己是来打仗的、还是来徭役干苦力的。

进入冬月间,津州这边刚下第一场雪,天气愈冷,离东海岸也不远了,海风很大。上头发了麻布手套,但俞良禁不起这种冷风,手上和脸上都开裂了,风一吹就一丝丝地发痛。

昼短夜长,大伙儿早早就收工。值夜放哨的就更辛苦,幸好今夜不该俞良为当值官。

连张大都嘀咕说:“就算在俺们穷乡僻壤,冬天下雪了也不干活哩。好在这儿吃得饱……”

营地中间有十来栋低矮的房屋,又矮又结实,下面是土夯的墙,上面是厚木板盖的毛毡。不远处还有一座堆土的土塔,上边站着两个浑身裹着后毛皮的汉子在烤火。

住这种房屋似乎比帐篷好得多,但三十几个人睡一间屋!实在是修建工事房屋的活儿太多了。

俞良带着自己手下的三十号汉子吃完了饭,大伙儿便都缩进低矮的房屋里。大部分人径直上炕,上面暖和……这炕倒是第一回见,据说是官家体恤将士,专门设计的。房屋下面烧石炭,整个土炕都是热的。

有的人在帘子后面擦身体,无论干了多少活,洗澡是非常麻烦的事、人太多地方太小,便是烧点水拿布巾擦擦了事。

房屋里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子夹杂着脚臭、汗臭、屁臭的复杂气味。

俞良从包裹里拿出一本《搜神记》无趣地翻看,本是闲书,不过都看过了。脑子里浮现出了东京的繁华舒服,仿若听到了美人动听的小曲。

不远处的张三长伸着脖子,一脸膜拜地看着俞良。

就在这时,有人小声道:“你说摸奶是啥滋味……”

顿时就有人回应,在那里议论起来,时不时发出“嘿嘿”的笑声,张三则瞪眼侧耳听着,听得十分入神。又听见一个声音道:“这回回去,定要去醉红楼尝尝滋味。”

话音刚落,忽然听得门外一个声音道:“李都头到!”

所有人立刻停止了嬉笑,从炕上站了起来,忙着披衣。一个和俞良差不多的青壮汉子掀开厚实的皮帘子走了进来,他和嫖妓的时候表现全然不同,拉着一张脸,叫大伙儿有点害怕。

众将士面朝李都头站定,俞良带着大伙儿抱拳执军礼,一起拜道:“拜见李都头。”

李都头点首示意,说道:“传令军下发塘报,辽军主力已至幽州,从明日起,津六堡开始备战。”他说罢又转头看向一个文官,让文官确认,“王司务,传令军塘报可是如此?”

文官道:“李都头所言不差分毫。”

李都头又道:“另外,明天早上取消出操,诸位都洗个澡,换干净的里衬;上头说的,这样受伤了不容易溃烂,更能活命。夜里二都人马轮流夜不解甲。”

李都头说罢转身就走。

营房里消停了一会儿,没多久众人兴奋地嚷嚷起来。这阵子每天就干活,人们似乎已经厌倦了,反而对战事有点期待起来……南汉战场便是,一旦开始打仗,打完就能领赏回家。

这几天明显没那么枯燥平淡,堡垒外面时常都有马兵出入,一会儿听说斥候发生了冲突、死了人,一会儿又听说辽军在何处来了。不过都只是听说,大伙儿从来没见过哪怕一骑辽军。

天地间渐渐黯淡,俞良提着一桶水从木梯子上慢吞吞地爬上一人多高的土墙,墙边上夯着密实的木桩,上面尖尖的。他将水沿着木桩外面往外墙上浇下去,等到晚上就能结一层坚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