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千娇-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彪昂起头道:“南唐国的路,总比蜀国好走。大伙儿只等着分钱升官。”

罗猛子听到分钱,摸了摸脑袋脸都笑烂了。

“部署还需要一些时间的,杨将军急不得。”左攸笑道。

郭绍寻思现在已是八月间,南唐地盘很大,攻下南唐之后应该至少到冬天或者明年春天了……正是梅花绽放的时节。一时间他的话也少了。

一众人谈论了好一阵打仗的事,兴致已不在嘲笑孟昶的事上。许久后杨彪和罗猛子离开了府邸,左攸却磨蹭着没走。这时他不动声色地对京娘说道:“我有点私事想和主公说几句话,京娘……”

京娘二话不说,掉头就出门。

郭绍笑道:“什么话连京娘也听不得?”

左攸在茶几旁坐了下来,沉吟良久,这才说道:“主公灭蜀国之功,再灭南唐,居功至大却封无可封……”

郭绍收住笑容,不动声色道:“升官对我来说已经没有意义。”

“那倒也是,连李处耘、杨彪等一众禁军大将其实也没有多少可升迁的余地。”左攸缓缓说道,语气之间拿捏着分寸,“在下有一言相问,主公升无可升,为何还要南征北战?”

左攸虽是幕僚,毕竟太过熟悉,郭绍不会和他说什么为了天下大局国家富强,打官腔只是在浪费时间,他想了想:“走到了高处,就想站稳脚跟。”

郭绍听到这里,已经猜到左攸想说什么,不过他还是装着糊涂,且听听左攸想怎么劝进。

左攸点了点头:“不仅主公这么想,大伙儿都这么想。谁也不愿意坐到高位后,尝尝滋味就被人赶下去……可谁能保障咱们的地位?大伙儿在前面卖命拼杀,深宫的大周皇帝看不见、也不懂;诸将只能得到主公的信任、在主公面前找到各自的立足之地。”

左攸正色小声道:“很多人都希望主公再进一步……”

郭绍哼哼了一声,表示在听。他心里也在琢磨左攸的话。其实不用左攸劝进,郭绍早就有这种想法了……已经到了这个位置,只有名正言顺的皇帝才是最安全的位置。否则作为臣子,权力越大越危险。

但是天下想做皇帝的多如牛毛,不是想做就能安稳地坐上去的。之前郭绍有自知之明,兵权够了,威望和天下人的认可度差点;灭蜀、灭唐之后,可能有所改观。

左攸继续劝说道:“当今天下,武将只愿意服从能征善战的强者,便是主公这样的人。主公更能以德服人,纵观满朝,没有比主公更能让大伙儿安生的人。”

左攸这厮劝进也不全是为了郭绍,他估摸着自己也想靠拥立之功封侯拜相光宗耀祖;这世道,武人可以拼杀立功,文官最捷径的法子还是拥立从龙。

不过左攸还是挺会说话,一番话下来,让郭绍听得很高兴……有种被理解的愉快。很多人质疑郭绍作为一个武将的“妇人之仁”,但时间的积累证明了这种做法的好处。长期的“心慈手软”当然不利于他建立权威,但恰恰因为这样,大伙儿感觉不到威胁;毕竟连史彦超都没事,他们觉得自己一般不会被逼进绝路。

这种事,就好像曾经郭绍被赵匡胤威胁;若非郭绍认定失败就要死无葬身之地,只要真正看得到安全的退路,他很难踏出鱼死网破的极端一步……现在的文武对于郭绍的态度,应该正好相反;可能有的人不愿意背叛周朝,但看得出来郭绍上位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所以很难有人愿意拼命。

郭绍沉思。左攸又道:“在下冒死进言,便是觉得南唐覆灭之时,是最好的时机。这两年,主公在晋州平定叛乱、攻灭蜀国、武平、南唐,每战必胜,天下人按照经验,会习惯地觉得,逢战的胜利者必是主公!此时更进一步,乃众望所归……”

“并非天下人全都希望我上位,只有咱们这个圈子的人才有如此意愿。”郭绍沉声道,“肯定有人极不情愿,也有人隔岸观火。咱们绝不能得意忘形,轻率行事。”

郭绍虽然没有认同,但也没驳斥。这种严重的事,他的态度已经显得很积极了……就算名正言顺的继位者,还得三次推拒才勉为其难同意,何况篡位。

郭绍一表态,果然发现左攸的脸都泛上了红光,眼睛里掩不住的兴奋。这家伙比自己还急!确实左攸和绝大部分世人比起来,也是个传奇人物,几年前他还是不名一文的小吏,转眼之间有机会封侯拜相了;这是多少人梦里的事。

左攸明明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偏偏还故作淡定道:“主公所言极是,因此在下才私下里先劝一劝,并不敢唐突。此事要从长计议。”

“我知道了。”郭绍不动声色道,“我还是忠于大周朝廷、忠于太后的,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并不愿意做太过火的事。”

就在这时,卢成勇走到了门口。二人暂且停止谈话。

卢成勇在门口言语了一声,这才走进来,拿着一封信呈上,说道:“董夫人(高氏)派人送来的信。”

郭绍拆开一看,信中说有非常重要的事,要尽快见一面。

这时左攸起身道:“在下先回去再斟酌斟酌,过两天拜见主公。”

郭绍提醒道:“此事才到最初阶段,机密先不要扩散了。”

“主公放心,我明白的。”左攸拜道。

郭绍在客厅里来回踱了几步,一面琢磨左攸的话,一面挂念着高氏的信,不知究竟有什么要紧之事。这时,京娘又走了进来,她端起茶壶往郭绍的杯子里加茶水。

“我得去董遵诲家一趟。”郭绍收住心神说道。

京娘遂去叫人准备车马,跟郭绍一起出门。他平素身边的近侍都是那么些人,京娘、卢成勇、董二等人。

坐在马车上,郭绍挑开竹帘看着外面,古代的风景在眼前掠影而过,左攸说的事仍在脑海中盘旋。

他的内心起伏很大,偶尔回旋到高处,便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整个时代、整个天下都在自己的意志下运转,他可以随意地改变什么、创造什么,让所有事物都按照自己的心意运转;偶尔回旋至低谷,他又有点惶恐,怕自己掌控不住局面,事情超过他的能力范围。毕竟郭绍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算上前世的经历,前世他也是个年轻人。

这种惶恐,隐约像一个刚刚成人,要离开家出去闯荡的年轻人,不再有父母、师长的保护了,自己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现在他要负责的不仅是自身的命运,还有身边的人,甚至于整个国家。不再有深谋远虑的强主承担国家的命运,他将主宰天下的方向。

兴奋、以及巨大的压力,同时存在于郭绍的心中。

就在这时,董遵诲家到了。郭绍走出马车时,只见高氏已经早早等在大门内。她见到郭绍时的表情很异样,仿佛一个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义姐别来无恙?”郭绍执礼道。

高氏作了个万福,然后说道:“你总算来了,我有要事与你商议。”

郭绍便跟着高氏进了一处客厅,高氏屏退奴婢,叫她们茶也别上了。她当下便欠了欠身,靠近郭绍小声道:“我有身孕了!”

郭绍本来有点心不在焉,想着别的事,听到这里顿时一愣。

高氏盯着他的脸:“是郭将军的……上次生辰。你相信我吗?我真的只和你有过那种事……”

郭绍立刻说道:“当然是我的。”

高氏顿时松了一口气,幽幽说道:“我本来担心得很,没想到你是这么有担当的人。可是,我一个寡妇……怎么办?”

郭绍沉吟片刻:“换个地方隐居,孩子生下来后给我养。”

“去哪里隐居?”高氏皱眉道。

郭绍道:“这事儿有点突然,我先想好法子,然后来接义姐。你别担心,我会妥善处理好。”

第四百二十四章距离未远

高氏叹息道:“我也不愿意带给你麻烦,实在没料到还能怀上。”

郭绍道:“这事儿我也有责任,却连一点名分也不能给你……”

“当然不行!”高氏转头看着他,脸色一红小声道,“遵悔都有绍哥儿这般大了,要是抖搂出去肯定有人说三道四,我在人前还怎么有脸面?连我弟高怀德和董家的人也要受牵连,以后生下的孩子也会被人说。”

郭绍默默地看着高氏的脸,颇有些顺眼漂亮的妇人,样子和她生辰那天晚上时没什么不同,却已失去了当时的妩媚。她和郭绍都只是在某一个时刻贪着一时的愉悦和自由,最终也只是短暂的;眼下高氏愁眉担忧,也是无数的现实因素占据了上风的结果,她是母亲、姐姐,有着赖以生存的身份和在世人面前的形象。

“那倒也是。”郭绍沉吟道。

高氏幽幽道:“我现在倒还有点姿色,可岁月不饶人,再过几年还有什么模样?什么名分不名分是没有用的,我现在的身份已经够了,绍哥儿不用计较。”

郭绍沉默了良久,这阵子他的心思也很动荡彷徨,高氏的话更让他平添了几分伤感。不过他还是渐渐恢复了平常的敏锐,变得温和而锐利,说话口齿清楚而有条理:“此事有三处需要考虑。其一,义姐需要人照料,所以得有别人知情。我打算选个僻静的地方买一座宅子,然后让京娘和玉莲去照顾你……京娘是我身边的人,可靠度不用担心。”

京娘知道了肯定不太高兴,但她是个靠得住的人。当年郭绍和符金盏密信往来,京娘也知情;和那事比起来,现在的事儿实在算不上严重。

郭绍的表现,并非因为内心真的冷静了……情绪调节只不过是长期处理军务历练出来的反应。就算是高氏这样的妇人,遇到这种事也很惶恐不安;于是郭绍认为自己应该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

他说道:“其二,孩子生下来后要有个身份。我家玉莲不能生养,让玉莲做这孩子的母亲,义姐可同意?”

高氏没有反对,于是他继续说道:“父亲是谁很重要,如果宣称是抱养的孩子,那他(她)在郭家就完全没有地位。我得说是有个百姓妇人客居东京,侍寝后怀上;然后那妇人回乡时留下了孩子,因此抱给玉莲。

其三,义姐隐居这阵子,得让董遵诲知道你在哪里,不然他要到处找人。义姐要找好一个数月不露面的理由,比如闭关静养之类的借口。”

高氏轻声道:“就照你说的办吧。”

此事还有两个人不能隐瞒,便是符金盏和二妹;不过他暂时还没顾得上坦白。

……

金祥殿西侧的楼阁上很宁静,从门外的栏杆看出去,居高临下一片宫室房屋的重檐顶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平坦的大地上,阳光在琉璃瓦上皑皑生辉。安静只是表象,郭绍呆在这里仍旧有种莫名的浮躁;因为这里是统治中心,就算没看到忙碌的场面,也想象得到在这些宫室之中有很多很多人、有很多很多事务在运转。

符金盏面前堆着两叠高高的奏疏,砚台上的笔尖还是湿润的。无论处境多么复杂纷乱,她也能表现得有条不紊十分从容舒缓。就像那积压成堆的奏书,却叠得十分整齐。

她已经停下了手里的事,微笑道:“我也正想派人传召郭将军,不料你就来了。郭将军是来和我商议对南唐用兵之事?”

符金盏穿着紫色的圆领袍,头戴乌纱幞头。没有凤冠和颜色鲜艳的礼服,她的打扮显得很整洁简单,让人更容易关注到她精致美丽的本身。

这时她的脸蛋微微泛红,郭绍这才发现自己走神。他恍然回过神来,开口道:“三路围攻的方略,上次大臣们都没有意见。臣以为现在要做的是把握好各路协调的时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